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这个帖子很好,这才是聪明人该思考的问题:不是只想想现在怎么养活自己,而是在思考未来我们的生活该怎样。 有机会今后发展的话希望能有机会合作。这也是我一直希望的: 与现在的市场竞争还不如先走到未来,当然,自己还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坚持到未来的来临。:wdb23:

很多人也认为,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渐成熟,第二代互联网也将出现,小企业和公司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我认为是错的:不管技术经济怎么发展,小企业总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是要找对方向。比如前面提到的云计算,大企业着眼的是系统云计算、云平台,它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云应用,它的平台也需要应用才能成功,那么谁来做这些?谁来推广?答案是明显的。数据的共享也是这样。信息的分析更是如此。

还有一个和经济似乎有关单更多的是社会形态的改变,那就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或生活形态的改变。由于人们生活中为基本生存的付出降低(也就是人类介入的机会减少,工作岗位减少,但我认为不一定,因为有更多的需求出来),生活的形态会发生转变。比如,更少人为了生存工作,有些人会为了享乐才付出劳动(像不像义工?但还有可能的是你去劳动不仅没有收获,还需要你支付成本。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了。),劳动成为了奢侈品,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社会福利提高。这才是发达国家的表现(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国际干预,因为有更多的人吃饱了没事干:wdb39::wdb39:)而这就是生活质量的跃变,是所谓的共产主义的画饼但确实可能在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会不会有更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我觉得有可能,但我现在还看不清。有可能还会出现政教合一的趋势,但应该不是共产主义,因为它提倡的是一种弱肉强食,表面上的乌托邦,实际上的农奴社会的翻版。与高级的意识形态发展格格不入。

希望有兴趣凭智慧发展的朋友多多交流。

小企业也好, 大企业也好,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生存发展, 与生产经营的产品有关, 高科技, 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三大领域应当会有广阔前景.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技术发展,开拓者和跟风的人,走的过程是会不同的,当然过程中的享受也是不同的(欧洲人登陆美洲的时候可没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有了电视机电冰箱),但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国的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发展,还真得在美国50-70年代找到影子。我也相信,现在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极有可能是10-20年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当然也有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毕竟在开始复苏,而那是美国人没有的。

抛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谈, 中国和美国的最大区别是人口. 以中国的人口密度, 完全实现美国式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落后美国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如果象美国家庭那样每个家庭至少一辆车, 中国就会有6倍于美国的汽车行驶在路上, 不仅无法想象有足够的道路供出行, 更无法想象需要多少能源消耗; 如果中国象美国家庭一样都住独立屋, 估计地皮远远不够用的. 所以, 将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模式, 估计还是象现在一样, 少数城市人的现代化生活, 建立在10多亿农民和低收入城市人口的贫困生活的基础上. 两极分化更严重.
 

testy

有谓灵妖,无为桑菊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小企业也好, 大企业也好,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生存发展, 与生产经营的产品有关, 高科技, 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三大领域应当会有广阔前景.
其实,对于发展的机会,更多得和自己的选择和智慧有关。在发达的商业,肯定会存在gap,而这些gap就是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如果你的优势能弥补这些gap,成功的机会就大。
而如何寻找GAP,这也是一门学问,有的人用肉眼,有的用放大镜,有的用显微镜。毕竟对一个小企业,很容易成功的。他做的就是要立足于大企业不愿做或不屑做的(也有可能是大企业还没有想到的),但利润率不一定是最低的。
当然,找到了,产品的选择也就出来了。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其实,对于发展的机会,更多得和自己的选择和智慧有关。在发达的商业,肯定会存在gap,而这些gap就是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如果你的优势能弥补这些gap,成功的机会就大。
而如何寻找GAP,这也是一门学问,有的人用肉眼,有的用放大镜,有的用显微镜。毕竟对一个小企业,很容易成功的。他做的就是要立足于大企业不愿做或不屑做的,但利润率不一定是最低的。
当然,找到了,产品的选择也就出来了。

你说的有道理:wdb17:

另外, 小企业也可以依附于大企业, 做大企业的补丁. 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总可以找到小企业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testy

有谓灵妖,无为桑菊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抛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谈, 中国和美国的最大区别是人口. 以中国的人口密度, 完全实现美国式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落后美国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如果象美国家庭那样每个家庭至少一辆车, 中国就会有6倍于美国的汽车行驶在路上, 不仅无法想象有足够的道路供出行, 更无法想象需要多少能源消耗; 如果中国象美国家庭一样都住独立屋, 估计地皮远远不够用的. 所以, 将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模式, 估计还是象现在一样, 少数城市人的现代化生活, 建立在10多亿农民和低收入城市人口的贫困生活的基础上. 两极分化更严重.
关于城市化的道路,其实不光中国,也是所有发达国家一直在攻克的目标。城镇化也有很多模式现在已经在实施和试验的。这个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差不多,只不过现状更严峻一些。中国已经和现在提出的是卫星城,小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圈规划。西方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快速交通线方案,也不是中国提出来的,同样是发达国家的发明。
(不知你同不同意: 今后的社会,人口流动会更加频繁,范围更广?现在已经有人在计划外星移民了,到时联合一下外星人,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大的商业机会:wdb17:)

农村的发展还是城镇化,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更好地解决方案,但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政府一直鼓动山区外迁,但不可能都外迁的。山区里面的实现方案也会不同。

按现阶段中国的实情看,中国的两极分化是在越来越严重。但这种分化,其实就是一种反作用,也是现党政府颤惊的问题。相信大家知道它为什么颤惊。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的思维的发展,这是人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两极分化不会一直加剧下去。要么改变,要么就是被改变。我对中国还是乐观的。

汽车和独立屋,我相信今后肯定会有更好的东西来取代它们。
 

testy

有谓灵妖,无为桑菊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你说的有道理:wdb17:

另外, 小企业也可以依附于大企业, 做大企业的补丁. 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总可以找到小企业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Exactly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这个说的比较靠谱,

还是多比较个人的优势比较实在,
中国的优势未必是中国人的优势,
加拿大的优势未必是加拿大人的优势,

分析整个社会的未来趋势, 为的就是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找到个人的位置.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关于城市化的道路,其实不光中国,也是所有发达国家一直在攻克的目标。城镇化也有很多模式现在已经在实施和试验的。这个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差不多,只不过现状更严峻一些。中国已经和现在提出的是卫星城,小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圈规划。西方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快速交通线方案,也不是中国提出来的,同样是发达国家的发明。
(不知你同不同意: 今后的社会,人口流动会更加频繁,范围更广?现在已经有人在计划外星移民了,到时联合一下外星人,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大的商业机会:wdb17:)

农村的发展还是城镇化,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更好地解决方案,但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政府一直鼓动山区外迁,但不可能都外迁的。山区里面的实现方案也会不同。

按现阶段中国的实情看,中国的两极分化是在越来越严重。但这种分化,其实就是一种反作用,也是现党政府颤惊的问题。相信大家知道它为什么颤惊。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的思维的发展,这是人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两极分化不会一直加剧下去。要么改变,要么就是被改变。我对中国还是乐观的。

汽车和独立屋,我相信今后肯定会有更好的东西来取代它们

发达的公共交通和高层公寓楼, 就是取代汽车和独立屋的东西, 是否更好很难说, 取决于其方便程度和服务设施的完备. 如果使用公共交通既方便又更省钱, 住公寓能得到住独立屋无法得到的服务和公共设施, 也许它们就是更好的东西.
 

testy

有谓灵妖,无为桑菊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发达的公共交通和高层公寓楼, 就是取代汽车和独立屋的东西, 是否更好很难说, 取决于其方便程度和服务设施的完备. 如果使用公共交通既方便又更省钱, 住公寓能得到住独立屋无法得到的服务和公共设施, 也许它们就是更好的东西.

胡思乱想的,权当呓语:
汽车主要是运输,这里主要指人的运输,目标是安全、快捷。深圳现在发明了一种大型高层公共交通车辆,是骑在道路上行驶的,下面的小汽车交通不受影响,是个不错的创意。不过如果想法去掉轨道就更好了。
我想汽车更可能被传送设施或者小型飞行器取代,不过城市的结构估计就会改变了。

其实交通和住房是相关的,交通方式改变了,住房方式也会改变。目前看来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反城市化方向发展。住房会分散会围绕风景或健康设施(而不是生活设施)而建,建筑材料会高科技化(比如可调节墙壁的透光透气性能),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可移动建筑。厨房功能会简化。细想起来就太多了。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可以实现了,或者只在一些很极端的地方已经有人使用了。

我坚信,现在看来越是高端的东西,今后都将成为一般的东西。做梦ING……:wdb20::wdb20::wdb20: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关于城市化的道路,其实不光中国,也是所有发达国家一直在攻克的目标。城镇化也有很多模式现在已经在实施和试验的。这个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差不多,只不过现状更严峻一些。中国已经和现在提出的是卫星城,小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圈规划。西方也是这么做的。至于快速交通线方案,也不是中国提出来的,同样是发达国家的发明。
(不知你同不同意: 今后的社会,人口流动会更加频繁,范围更广?现在已经有人在计划外星移民了,到时联合一下外星人,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大的商业机会:wdb17:)

农村的发展还是城镇化,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更好地解决方案,但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政府一直鼓动山区外迁,但不可能都外迁的。山区里面的实现方案也会不同。

按现阶段中国的实情看,中国的两极分化是在越来越严重。但这种分化,其实就是一种反作用,也是现党政府颤惊的问题。相信大家知道它为什么颤惊。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的思维的发展,这是人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两极分化不会一直加剧下去。要么改变,要么就是被改变。我对中国还是乐观的。

汽车和独立屋,我相信今后肯定会有更好的东西来取代它们。

胡思乱想的,权当呓语:
汽车主要是运输,这里主要指人的运输,目标是安全、快捷。深圳现在发明了一种大型高层公共交通车辆,是骑在道路上行驶的,下面的小汽车交通不受影响,是个不错的创意。不过如果想法去掉轨道就更好了。
我想汽车更可能被传送设施或者小型飞行器取代,不过城市的结构估计就会改变了。

其实交通和住房是相关的,交通方式改变了,住房方式也会改变。目前看来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反城市化方向发展。住房会分散会围绕风景或健康设施(而不是生活设施)而建,建筑材料会高科技化(比如可调节墙壁的透光透气性能),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可移动建筑。厨房功能会简化。细想起来就太多了。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可以实现了,或者只在一些很极端的地方已经有人使用了。

我坚信,现在看来越是高端的东西,今后都将成为一般的东西。做梦ING……:wdb20::wdb20::wdb20:

我相信人的智慧.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难题与解决难题并由此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难题,相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总有不断的创造发明竞相出现, 最终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游客

Guest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纸上谈兵可以改为网上谈兵了


网络的好处是自由. 可以讨论同性恋, 可以讨论吃喝玩乐, 也可以讨论中国或者北美社会的现状与未来.
 

川菜厨子

能喝半斤绝不喝二两
回复: 分析北美现状及未来

技术发展,开拓者和跟风的人,走的过程是会不同的,当然过程中的享受也是不同的(欧洲人登陆美洲的时候可没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有了电视机电冰箱),但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国的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发展,还真得在美国50-70年代找到影子。我也相信,现在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极有可能是10-20年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当然也有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毕竟在开始复苏,而那是美国人没有的。

真能扯, 一会意识,一会生活态度。别的不说,谈生活态度怕不能不谈生活水平吧?20年后中国人能达到美国人现在的人均收入?就算北京,上海的白领们能达到美国人现在的水平,生活环境能达到别人的水平吗?人均资源消耗能象美国一样吗?油得多贵呀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