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美女!
楼里的各位,除了ReneDad,基本上认可在上海务工人员的子女应该享受和上海市民一样的教育权利。
如果北京是个国家,人民有当家作主自己制定政策的权利。我支持(相信大多数北京人也会支持)像加拿大一样的移民政策,也就是说获得许可的外来移民和务工人员享受和本地人同样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在毛主席那时代,北京曾经和加拿大一样,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凭“组织部”(相当于加拿大的移民部)的“介绍信”(相当于大家说的移民纸)上“北京户口”(相当于加拿大国籍)的权利。
当然前提是“组织部”的介绍信就像加拿大的“移民纸”一样,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拿到,不是人人想要就有的。
前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就是河北一个农民,在毛主席那时代当建筑工人来北京后拿了北京户口的。
张百发,河北香河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一工区青年突击队队长、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长,国家建委副局长、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中共十大至十三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那么,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应不应该也享受大城市孩子的优越教育条件呢?如果答案是应该,我们可以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如果是ReneDad的答案,就连缩小这种差距的愿望都没有了。
我支持加拿大式的办法:安省的问题找安省政府,魁省的问题找魁省政府。
据我所知,当年北京北部山区也有一批特贫人口,毛主席那时代怎么扶助没资料可考;但从80年代邓主席起,市政府每年经费+人才“扶贫”(我们班里几位党员同学都去那里干过“讲师团”扶过贫。像俺这种占“班口”绝大多数的非党员,报了名连入选的资格也没有---想想也是,你不想当官和别人争这种履历干什么?像“移民进度”版里那种拿了加拿大签证马上说领了枫叶卡就回流的人,浪费名额啊?
)
直到90年代陈希同快下台前夕,市政府不知哪位官老爷一查账:“靠!这些年扶贫花的经费,足够把这些人移民到加拿大住‘学区房’了!
”于是陈希同一声令下,花了只有扶贫经费零头的钱,建了一批安置房,把山民搬下山提拔成城管了。
老大不妨向老家的省“政府”呼吁呼吁,学习一下“北京经验”。
不过当年北京的情况是一千多万比较富裕的人口vs几千户贫困家庭。老大的老家“省情”不同,就算各级领导集体廉政了,我估计要照搬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