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Gold was 1900 last year I think.

As someone put adequately, You dig the gold out of the ground, melt it down just to bury it again. That's all it is for.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呵呵,这有点狠!

新建独立屋,3000尺,免费送你块地,你去homedepot买材料,builder免费帮你盖,这价钱也拿不下来。

这个解释 如下, 不知 是否 大家 同意:
新建独立屋应当是大建筑商的行为,这样才能高效高质 ,低价,
在一个 完善的 现代 大 工业 ,精细分工的 社会, 小 builder应该是难以生存的。
因为 GTA地区房价顶极变态,所以大量 小 builder居然能生存 ,这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浪费,
homedepot商品的售价可能是 大建筑商建材成本的 3 - 50倍。所以 可以 从 网站上 查到 美国 大量 3000 尺 新建独立屋 售价 20-40 万 USD , 还能 有 利润。大致 相当 于 GTA 的 100-150 万 加元的新房。

有业余 发烧友,手工制作 简单 的 轿车,材料 成本 轻易 超过 10 万 USD,
这就是 大工业 和 小手工的 区别。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这个解释 如下, 不知 是否 大家 同意:
新建独立屋应当是大建筑商的行为,这样才能高效高质 ,低价,
在一个 完善的 现代 大 工业 ,精细分工的 社会, 小 builder应该是难以生存的。
因为 GTA地区房价顶极变态,所以大量 小 builder居然能生存 ,这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浪费,
homedepot商品的售价可能是 大建筑商建材成本的 3 - 50倍。所以 可以 从 网站上 查到 美国 大量 3000 尺 新建独立屋 售价 20-40 万 USD , 还能 有 利润。大致 相当 于 GTA 的 100-150 万 加元的新房。

有业余 发烧友,手工制作 简单 的 轿车,材料 成本 轻易 超过 10 万 USD,
这就是 大工业 和 小手工的 区别。

homedepot商品的售价可能是大建筑商建材成本的 3 - 50倍",really?希望你只是打印错误。当空军不带这么当的。

美国建筑成本远低于加拿大:

人工:由于墨西哥等国涌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很多,美国低层labour的收入低得无法想象。加拿大的labour价格恐怕要高几倍。

材料:比较在homedepot美加两国同样商品的售价,相差大约25%。我觉得这个比例适合于绝大多数建筑材料。

美国很多城市的土地价格也极低,有些地方几万块可拿到很大的lot。有些房子的土地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美国30-40万能买到3000尺新建独立屋(无地下室),就是这个道理。

GTA的100-150万的新房,土地成本占了一多半,建筑成本估计60-70万。

现代大工业化,你去跟王石说道说道?Vanke进军美国别忘了更能赚的加拿大啊!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早两年住东岸时经常看到看海景2000尺左右开价二十几万的新HOUSE,我就不明白开发商是怎么赚钱的?刚刚上MLS看了看跟两年前也没什么变化。请专业人士解惑。。。莫非在温哥华建房印度建商90/尺都敢接活都是真的?(尽管好几个JJ跟我说是真的,可我还是不敢相信!)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早两年住东岸时经常看到看海景2000尺左右开价二十几万的新HOUSE,我就不明白开发商是怎么赚钱的?刚刚上MLS看了看跟两年前也没什么变化。请专业人士解惑。。。莫非在温哥华建房印度建商90/尺都敢接活都是真的?(尽管好几个JJ跟我说是真的,可我还是不敢相信!)

东岸是指哪里?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homedepot商品的售价可能是大建筑商建材成本的 3 - 50倍",really?希望你只是打印错误。当空军不带这么


任何商品 只要 从 零售 店 买 , 就会 狂贵 数十倍, 有一年 听 牛奶 农场 主说 ,他所得 大约 为 超市 牛奶零售价的 5%,

可口可乐 的 纯 生产 成本 是 零售 价的 1-2%,
Nike. Adidas 等 在 华南 ,东南亚 代工厂的 生产 成本 是 每双鞋1-10 美元, 平均在 3-5 USD,零售 是 40-300 USD , 少量 新款 是 500 USD 以上

所以 “homedepot商品的售价可能是大建筑商建材成本的 3 - 50倍“是有根据的。


Any way, thanks for comments.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这年头,房多的也愁(打理愁,愁万一遇到经济萧条)、没房的也愁。钱多的也愁(不知投资什么)、钱少的也愁。股市长也愁(后悔没有满仓)、股市跌也愁。关键要调整心态。做对适合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一定要健康,开心每一天。
 
W

wolla21

Guest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如果能住在称心如意的房子里,每天的心情会不一样的。打算在今年守株待兔,希望自己中意的房子会放出来。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人就得活得明白。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过上美好生活,但是是否美好,全在个人感受。为了面子而撑起的美好门面,最终一定会得不偿失。活在当下,赶紧享受生活吧:wdb10:

同感,生命就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结局都一样。每天在沙滩上晒太阳靠打渔为生的渔夫跟那些花钱到沙滩上晒太阳的有钱人过的是一样的生活,然而渔夫更怡然自得。:wdb23: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同感,生命就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结局都一样。每天在沙滩上晒太阳靠打渔为生的渔夫跟那些花钱到沙滩上晒太阳的有钱人过的是一样的生活,然而渔夫更怡然自得。:wdb23:
渔夫为了打渔而晒太阳,有钱人是没事去晒太阳,虽然都是晒太阳,心情应该很不同吧?后者虽然花了钱,但我觉得他们更怡然自得,更enjoy life。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所以说房子离穷人越来越远,娶不上老婆只好光顾街边洗头房,美其名曰常换常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呆在出租房里,干点雷波工就衣食无忧么。
这家伙,,,, 国内的习惯都带到加拿大来了。。。

顶楼主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月亮姐姐,你心态好的真正原因是“但是不影响吃饭生活大多数人作不到的,一旦影响了生活就没法淡定了。


hahaha,赞同你说的最后一句。一定要健康,开心每一天。

我现在心态就比较好,各类投资都有点,但是不影响吃饭生活,涨了跌了,好像对心情影响微乎其微。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荷兰“郁金香泡沫”回顾

ZT

众所周知,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然而在历史上,荷兰国花竟给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一场经济灾难。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1593年,传入荷兰。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在崇尚浮 华和奢侈的法国,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 与荷兰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 慕与热忱,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美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 美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脑。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 株郁金香。就在这一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正如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 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 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 于这种花卉。”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1637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 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就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 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 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涌向法院, 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但在19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从而彻底击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更悲哀的是,郁金香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兰经济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此后郁金香继续在荷兰繁衍生息,但这个曾经 繁荣一时的经济强国却开始走向衰落。从17世纪中叶开始,荷兰在欧洲的地位逐渐被海峡对岸的英国所取代,而“郁金香现象”则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着名 的名词。
 
回复: 关于房子涨跌这码子事

20世纪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100年,房地产业的兴盛无疑是刺激这100年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 大萧条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出现过可怕的房地产泡沫,结果使无数投资者转瞬间一贫如洗,从而留下一幕幕悲剧。美国房地产泡沫7.5万人的城市竟出现2.5万名地产经纪人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建筑业日渐兴盛。在这种背景下,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的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冬季气候温暖而湿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里迅速成为普通百姓的冬日度假胜地。由于佛罗里达的地价一直远低于美国其他州,因此该州成为了理想的投资地。许多美国人来到这里,迫不及待地购买房地产。随着需求的增加,佛罗里达的土地价格开始逐渐升值。尤其在1923年—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出 现了惊人的升幅。例如棕榈海滩上的一块土地,1923年值80万美元,1924年达150万美元,1925年则高达400万美元。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 来越汹涌澎湃。据统计,到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平均每三位居民 就有一位专做地产买卖。当时,地价每 上升10%,炒家的利润几乎就会翻一倍。在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在这种狂潮的催动下,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 炒房者行列。然而好景不长,到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碎,许多破产的企业家、银行家或自杀、或发疯,有的则沦为乞丐。据说美国商界大名鼎鼎的“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当年也因此一贫如洗,此后被迫做了17年的纸杯推销员。紧接着,这场泡沫又激化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结果引发了华尔街股市的崩溃,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日本房地产泡沫

东京都一地的地价超过了美国全国地价总和
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60年间,世界房地产领域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波澜,但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再度震惊了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1985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两倍。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积蓄进行投机。到1989年,日本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无怪乎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