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买卖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我现在用中文教学,但是音乐还好理解!我有学生是这里出生的!上我的课很喜欢,家长亲口说的:我和他们之前的老师教学上互动更好,更专业,能有效的感觉到问题并解决,学生也进步很大!欢迎先来试听课!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学习钢琴启蒙的重要性,兴趣固然重要,但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对他们一步步进行专业的手指,节奏,音色的训练太重要了,如果早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琴路就会越走越顺!反之,早期缺失,以后就会非常非常难!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家里如果暂时没有琴可以选择到附近的琴行租个时间练习还有朋友家暂时约个时间练习都行,还有一种方法去琴行租个琴回家,我问过雅玛哈U3的一年租费300多,运费、调音费另外算,具体的最好再去谈谈!如果不清楚,欢迎大家联系我!我可以帮助你们!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转】学习钢琴的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什么?


1 堅忍
沒有堅持與忍耐,根本彈不好一首曲子。學生要忍耐坐在鋼琴前的孤獨,忍耐不斷失敗的打擊,堅持不放棄。

2 耐力
練琴時間少則半小時,長則數小時,不斷重覆當中每小節,每小段數十次,這絕對是耐力的磨練。

3 專注
沒有一個成功的鋼琴家能邊練琴,邊東張西望、糊思亂想。這絕對在浪費光陰和精力。樂譜上的音符﹑節奏、符號﹑速度﹑風格﹑句子,每每需要全情投入。

4 協調
不只是左手和右手,還有左腳與右腳,眼睛與耳朵,理智與情感。

5 時間管理
每次練琴時間有限,要很有效率地分配時間才能完成那天的鋼琴功課。久而久之自己必然懂得分配自己的時間。

6 追求
音樂是藝術,沒有要求,這根本算不上音樂,只在糟蹋自己和身邊人的耳朵,所以學鋼琴的學生,應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7 想像力
音樂每每在說話,或故事﹑或陳述﹑或陰森、或抒情,學生需要有想像力才能表達到當中的情感。

8 同步思考
比起其他樂器,這是鋼琴學生獨有的,因為我們在同時處理兩隻手的雙旋律,及兩邊不同的表達。

9 責任感
學琴為要完成這首音樂,以及覆琴給老師聽。對自己、對老師,是責無旁貸的,否則是浪費雙方的時間和精神。

10 感情
學音樂的學生,絕不可能是冷漠無情的人,除非你從來沒有讓音樂在你心中滋生過。

我们不單學會彈琴,還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专心、专注的弹琴,是我对所有的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包括初学者,不管是到我这里来还课,还是每天在家练琴,我们必须做到有效时间,这个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的配合,让专注专心成为一种习惯!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租琴看来琴行老板不支持,所以说的价不合算,建议买个便宜的二手琴!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学生都进步了,家长学生的感受,让我心情愉快!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问一下,我家孩子入门级的,大概多少钱每小时?谢谢。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楼上已发悄悄话给你了!请查收!欢迎试听一节课!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今天一个新学生手太软!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象这样,家长的必须跟着学习!因为家长在初期理解能力大大的胜过小朋友!学琴一节课回家要不断的复习!每天回家一刻钟,让学生慢慢适应集中注意力!
 
回复: 钢琴老师到多伦多了,诚招学生

《钢琴家刘诗昆与记者对话》
琴童家长们都值得一读


有家长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刚开始学琴的时候,热情很高;可是一段时间以后,热乎劲过去了,练琴越来越不用心,进度也不理想。此时最让家长为难,如果放弃,半途而废太可惜;如果继续,又担心强迫孩子学,效果也不好。请问刘先生当年是怎么学琴的?
刘先生: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坚持学下去的,学了一段不愿学是正常的。从我看孩子们自己提出“愿意学钢琴”的人数非常多,这跟过去相比,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跟儿童的智商有关。
以我幼年所处的生存年代考察,我能在3岁时学琴已是非常不容易了。我的父亲是搞音乐出身,经商也比较有钱,而且他决心培养儿子成为钢琴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促使我成材。
现在的父母让孩子学琴,或者满足孩子自身的要求送他来学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并不是想让孩子成名成家,享誉全世界。所以当孩子不想继续的时候,父母会说:唉,不想学就别学了吧,反正咱们孩子将来也不想当钢琴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废了。
如果你们是替家长问我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孩子不愿意学,也得让他学。因为学琴从来都不是娱乐、消遣或游戏。
我要对学琴孩子的家长说:学琴是学业,就像孩子去上学、去完成作业一样。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没兴趣就学不好琴,不如不学。我对家长说:别问孩子,问自己!儿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来得容易去得快”,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尤其对玩感兴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厌了。此时家长就应该认真对待,家长不管,孩子就学不好。
还有的家长觉得弹琴就是文娱活动,培养高雅的情趣,是闲着没事时候的消遣。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也不会坚持督促孩子学琴。如果孩子对写作业没有兴趣怎么办?家长一定不会说“不想写就别写了”,大家会想尽方法让孩子完成作业,而且完成的质量还要好。在这些方面,家长的办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样的办法来对待孩子的学琴,就没有难题了。
-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
但是家长们会这样想——强扭的瓜不甜,孩子没兴趣怎么会学得好呢?
刘先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因此我说不愿意弹琴的多是正常现象。只要家长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学得好;相反,家长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学习,就无法保证了。
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没兴趣的孩子不比有兴趣的孩子学得差,有兴趣的孩子也不比没兴趣的孩子学得好,关键是用在学琴上的时间。或者干脆这样说,哭着练和笑着练,练出的效果没多大分别。
对于学习相对较紧张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时间练琴?您有后来的成就,多半依靠自己的毅力,还是家里的管教?
刘先生:每天半小时,我认为差不多了。我小时候开始学琴,每天弹45分钟吧,我父亲是比较严格的,弹琴不认真,也会挨打。3岁小孩子不懂什么前途、理想,大人让弹就弹呗,弹到10岁获得全国冠军的时候,也不懂得把成绩和理想、前途一类的结合起来,那是大人们的事情。
要用鼓励、引导、奖励,适当加入威严、强制的手段,让孩子学下去。 “没兴趣学不好”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项学业,没兴趣就不可能学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
“天资”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说,我的孩子手指特别长,特别适合弹琴;也有父母为孩子的手不够大担心。我们注意到您的手型的确比一般人长、大,先天条件对学琴儿童而言,占多大比重?
家长普遍关心两个问题是——我的孩子有没有音乐天分?我孩子的手够不够大?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前,我先简单告诉家长一个概念——钢琴不是给世界上少数、极少数超大手预备的,钢琴不是给超音乐天才学的,钢琴是给千千万万人学的。
从这种意义上说,正常大小的手,都可以学,只不过手偏大一点儿,优越性更多一点儿罢了,即使在刘诗昆钢琴艺术幼儿园,长着正常大小的手的孩子也是占绝大多数。关于天资问题,我并不否认,音乐天分高的人成了大音乐家。但这并不等于说普通的人就不能学钢琴。只要智商正常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够正常学钢琴,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学琴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不是成什么“家”。
-千万别把弹琴当作享受
最后,刘先生用两个比喻来形容学琴和弹琴:弹琴就像在车间里干活,是一项既艰苦,又枯燥、乏味、苦闷的工作,与其看到孩子半途而废,莫如事先看清楚这一点,并有足够的信心(不是指孩子,而是指家长),不断督促孩子学成。
他告诉记者,回首当年他的学琴道路,“任何时候都没有觉得轻松、愉快、享受、消遣”,所谓成果是对社会、对他人而言的。出了名之后,如果问他愿不愿意演出,他的回答是“愿意”,但那是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从一个音乐工作者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的角度,而不是从“兴趣”的角度。
弹琴又像是拍电影,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自然是赏心悦目的事情,然而拍电影的过程又是极度乏味甚至痛苦的。因此他主张家长在孩子不愿意学的时候,“也得让他学”。因为学琴特别能够锻炼意志,学琴的孩子将来干什么成什么。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