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题 王丹入台治脑瘤关键:取得美国"再入境签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人移民不移居着眼全球化 “小国移民”受追捧
2014年09月09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
0
  中新网9月9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业内人士强调称,中国客户在选择移民方案时看重“全球化”布局。

  10年前,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大多以“移居”为目的,看重的是欧美大国更好的生活环境、教育系统、医疗体系以及发展机会。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 展、机会的增多,一部分中国人的移民规划不再把“移居”作为考虑的重点,而更多着眼于“全球化”的商业布局、生活方式及资产管理。“候鸟式”的移民方式已 然在中国移民群体中流行起来。

  “小国移民”热潮

  近年来,移民市场上出现一大批以“购房移民”、“快速护照”以及“无需移民监”为吸睛点的投资移民项目,一些早已存在但此前尚未被中国人熟知的小国投资移民项目,也在这股热潮中迅速“翻红”。


  葡萄牙推出的“黄金签证”是新一轮投资移民计划的典型代表。

  2012年,葡萄牙政府推出包括“黄金签证”(Golden Visa)在内的一系列移民新政,并在2013年1月对该政策进行了修订。

  根据新政策,非欧盟人士只需要在葡萄牙购买一套50万欧元以上,符合“黄金签证”要求的房产,并满足其他相关条件,即可获发居留证。

  该居留证首次有效期为1年,之后可延期,每次可延期2年。一般来说,第一年累计在葡萄牙住满7天,之后每两年住满14天,满5年即有资格申请葡萄牙的永久居留,满6年则可申请入籍。

  由于这个投资移民计划对居留时间要求低,因此受到一些希望“移民不移居”的中国新富人群的青睐。

  葡萄牙建筑开发商Obrana Group总裁Rajan Sahay表示,去年,他们70%左右的房子销售给中国买家。他称,近期的买家大多有申请“黄金签证”的需求,中国、南非和印度的买家人数逐渐增多。“ ‘黄金签证’是葡萄牙房产市场的一剂兴奋剂”Rajan Sahay说。

  报道称,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数据显示,葡萄牙在2013年共发出318个“黄金签证”,其中78%的签证颁给了中国申请者。

  由于加拿大逐渐关闭投资移民大门,不少中国精英移民开始转向这些投资移民门槛低、申请时间短、对居住时间要求低,但护照免签国家多的小国。

  爱尔兰投资移民因无需“移民监”,同样也是一大热点,因为该计划的投资方式灵活,并且不要求投资者在爱尔兰境内实际居住,没有最低居住期限的要求,只需要每12个月内至少访问爱尔兰一次即可。

  “小国移民”热潮不仅给中国的移民产业带来新的生意,也为一些经济萎靡的中小型国家的房地产业注入活力,同时也让一些欧美大国的投资者嗅到商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不“移居” 着眼“全球化”布局
  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的“小国移民”热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不少小国的移民申请门槛低、具有“移民不移居”的灵活性,以及能为高资产人士的公司海外上市等提供便利,这有利于中国移民群体对自己的生活及财富进行“全球化”的规划。

  “小国移民”和“全球化”的移民规划听上去很美好,但它的背后是否存在着风险?对此,业界也有相关的提醒。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首先是一些国家的“购房换居留”或“购房移民”项目,要求投资者先签订购房合同并完成购房交易后才能递交移民申请,这就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并 因此带来一些投资方面的风险,因为购房并不一定能保证签证获批,购买了房产但签证被拒签的案列并不少见,这将带来经济方面的风险。
  此外,一些欧美小国因为经济状况不佳而纷纷推出此类移民项目,以吸引投资,这被不少批评人士抨击为“卖护照来赚钱”。但是,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有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这可能使其移民政策在稳定性和持续性方面存在风险。

  而通过这些移民项目获得小国居留权或国籍的人士,能否充分享受该国的福利、教育、医疗等政策,同样受到不同时期政策的影响,或将带来现实与预期出现“落差”的风险。(薛章 李晓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江泽民88岁大寿 习近平王岐山送特别寿礼(图)
加拿大家园 iask.ca 2014-09-01 15:29 来源: 明镜新闻 作者:


江泽民同志88岁大寿(生于1926年8月17日)前夕,习近平和王岐山送上“大寿礼”——2014年7月30日,中央第二巡视组进驻上海,并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巡查,此举被海外媒体解读为习王开始著手攻进上海帮“大本营”。

同一天,原上海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被撤销上海市政协委员资格,随后上海检方宣布对王立案侦查。王宗南涉嫌在任职于上海联华超市时挪用公款和受贿。在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任职黄浦区区长期间,王曾任区长助理、副区长,随后于1995年弃政从商,兼任联华超市董事长。

虽然王宗南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在他在光明食品集团出任董事长期间,但人们的目光还是聚焦在“光明”上——上海光明 食品集团的前身是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而江泽民在1950年代曾是益民食品一厂的第一副厂长,之后一直与该集团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光明食品集团在官方网页 上称江泽民是“光明品牌的缔造者”。

。。。。。。

当然,习王对付这三个人倒是不难办,套用邓小平的话,他们都是维吾尔族的姑娘,一大把辫子都攥在中纪委和习的手里。然而对于放虎归山的老常委,习王能就此罢手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总理哈珀宣布:富兰克林探险队沉船 找到了

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会长盖格展示上周六率先找到的一个吊艇柱,正是根据这个吊艇柱,才循迹在上周日找到富兰克林探险队沉船。(加通社)

(世界日报)加拿大一支北极搜索队9日宣布,已基本破解19世纪中富兰克林探险队集体失踪之谜,该搜索队上周末在北冰洋底找到了富兰克林探险队两艘船中的一艘残骸。

1845年5月,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率领由「恐怖号」(HMS Terror)和「幽冥号」(HMS Erebus)组成的探险队,前往北极寻找通往亚洲的西北海道(Northwest Passage),但英国政府1848年确信整支探险队失踪。在1848年之後的十馀年内,前後共有40多支搜索队进入北极区,从海陆两方面大面积搜索, 可是最终仍未能解开这个谜团。从此,富兰克林和他的探险队员的下落成为英国人和加拿大人数个时代不绝的话题,并由此触发很多作家的灵感,创作出以此为主题 的小说和诗歌。

人们想要解开富兰克林探险队失踪之谜的努力,即使到了20和21世纪都没有停歇,只是得到的都是些零碎、不甚可靠的传闻和疑似的物证,直到加拿大北 极搜索队确认,他们在上周日利用加拿大国家公园局提供的遥控海底潜水器,在海面之下11公尺的海床上找到了属於富兰克林探险队的一艘沉船。

现在尚无法确认的是,寻获的这艘尚大致完整的沉船,是两艘探险船中的「恐怖号」还是「幽冥号」。

日前在北极地区视察时到过距离找到沉船海域不远处的哈珀总理,9日对这次重大考古发现颇感欢欣,将之称为「伟大的、历史性的」突破。他说∶「一个世 纪以来,这已成为一个伟大的加拿大故事和谜团,成为科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歌唱家关注的题目,因此我认为,今天能将这段历史查清楚,对我们很重要。」

对加拿大的保守党政府而言,寻找到富兰克林探险队的沉船不仅可让加拿大历史更完整,更具有政治和主权意义,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不承认加拿 大对西北海道拥有主权的主张。哈珀最近也明白指出,寻找富兰克林探险队下落是确认加拿大拥有北部主权行动的组成部分。他说∶「归根究柢,这不仅仅是一个探 索的故事和破解谜团,实质是铺设加拿大主权主张的长期基础。」

但是,一些观察家认为,寻找富兰克林探险队与其说是为确认加拿大对北极地区的主权,不如说与加拿大的民族主义更有关连。

例如卡加利大学的北极问题专家赫伯特9日说∶「发现加拿大尚未成为国家之前属於英国的探险队两艘沉船残骸之一,并不会真的将我们的主权主张扩展到西北海道。」

赫伯特又说,确立加拿大对北极区的主权,是哈珀政纲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将来回顾哈珀时代之时,北极将是他的主要政绩之一」。

撇开政治因素,此次加拿大北极搜索队找到富兰克林探险队沉船,堪称加拿大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在记者会上公布的沉船声纳影像显示,该船船头高出海床约五公尺,船尾高出海床约四公尺。

此次搜索活动领导人之一的加拿大国家公园局高级水下考古学家哈里斯介绍,沉船的部分上层结构仍完好,包括主桅杆。他推测,船的内容物也可能处於较好状况。

找到沉船之前一天,一组考古学家在威廉国王岛找到一个锈迹斑斑的古老吊艇柱,专家们相信这是属於富兰克林探险队的物品。

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会长盖格说∶「我们业已得到一半的故事,这很激动人心,这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9•11”事件13周年:伤痛仍未愈 反恐路漫长
2014年09月11日 0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3)
3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美国加州马里布,佩珀代因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竖起3000面美国国旗,纪念9·11事件中的约3000名受害者。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美国加州马里布,佩珀代因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竖起3000面美国国旗,纪念9·11事件中的约3000名受害者。

  中新网9月11日电 (郭炘蔚)13年前的9月11日,纽约的世贸中心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数千人伤亡,酿就美国当代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13年来,为打击恐 怖主义,美国在海内外穷尽手段。但到今天,恐怖势力仍盘踞多国,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试图走出战争泥潭的美国,发现要真正抽身,似乎没那么容易。


  全民反恐与“复仇者”美国

  2001年9月11日,美国4架民航客机遭恐怖分子劫持,导致包括纽约地标性建筑世贸中心“双子大厦”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 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损毁。这场恐怖袭击导致近3000人死亡,另有6000多人受伤,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

  “9•11”事件扭转了美国内政与外交的走向。安保成为美国的头等大事,公民隐私、地区平衡与盟友利益在安全面前,纷纷成为了牺牲品。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之前,美国机场的安检并不严密,甚至委托外包商进行。但在此之后,美国增设交通安全管理局(TSA),统一管理机场安检工作,要求乘客脱鞋、解下皮带等等,过程非常繁复,甚至针对部分国家乘客实施“裸检”。

  同时,美国在关塔那摩等监狱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行无限期拘留,甚至动用包括水刑在内的所谓“强化审讯技巧”。

  由于“9•11”事件带来的巨大情感创伤和不安全感,在一定的时期之内,美国政府的进行的严厉的安保策略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同时,美国民众也参与到“全民反恐”之中,自“9•11”以来,美国民众每年平均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涉恐信息近万条。

  美国政府也加大了情报活动和信息监控的力度。“9•11”发生后,美国新成立或重组至少263个情报组织,1271家政府机构和1931家私营 企业在美国大约1万处地点从事与情报、反恐和国土安全相关活动。在“9•11”事件发生12年之后的2013年,世界各国才通过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真正了 解到美国情报活动的深度和覆盖范畴。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对待所谓的恐怖主义和“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从“受害者”迅速成为挥舞着高精尖武器的“复仇者”,掀起两场战争,打击“基地”组织、塔利班政府和萨达姆政府。

  “基地”组织未亡 “伊斯兰国”兴起

  2014年5月15日,在细雨纷飞的纽约,坐落在世贸大楼遗址旁的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揭开面纱。在开馆仪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博物馆为“神圣之地”,并强调恐怖主义行径无法击垮美国的力量和精神。

  然而,由于工期漫长,费用高昂,开馆后还遭到“商业化”等指责,这座博物馆一直被难以平息的争议所围绕。这座“9•11”纪念礼堂的遭遇,几乎可以说是美国诸多应对措施所产生的效果的缩影。

  随着时间流逝,尽管“9•11”伤口未愈,但高度敏感的安保措施更多的成为了美国人们抱怨而不是理解的对象。美国的监控项目遭曝光后,一方面引 发了盟友激烈不满,另一方面,美国民众纷纷质疑“安全大于隐私”的观念。《今日美国》和皮尤研究中心今年1月进行的调查显示,2014年,美国民众反对国 安局大规模监听的人数首度过半。

  然而在2014年,“9•11”事件的13年之后,最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美国反恐战略的事实,是“伊斯兰国”组织在中东的兴起。

  “伊斯兰国”组织成立于2013年4月,创立者是“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这个被认为比“基地”组织更危险的恐怖组织,正是在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在伊拉克初步发展起来的。

  伊拉克战争导致整个中东地区的外交和安全联盟破裂,对美国及西方战略利益的局面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当美国所认为的“恐怖主义政府”被推翻后,从战争的废墟中升起的,并非崭新的文明国家。事实上,“国家”崩溃了,而宗教 派系的争端变成了这片土地的永恒主题,而极端分子最终从争斗中聚合力量,“脱胎换骨”,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介入伊拉克这个由反恐而起的泥潭。

  恐怖主义全球蔓延 反恐路漫长

  “9•11”事件13年之后,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未能阻止恐怖主义。2012年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 发生,恐怖主义的魔影再次笼罩美国本土。更有甚者,恐怖主义持续向中东非洲扩散,“伊斯兰国”在伊拉克与叙利亚攻城略地,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索马里 “青年党”等等势力日渐壮大,多次制造恐怖袭击。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这场战争耗费将近十年,数千名美军失去生命,超过100万名伊拉克难民流散到世界各地,伊拉克国内有超过300万人流离失所,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家园,被迫逃离教派暴力冲突。

  然而,代价高昂的伊拉克战争并未带来和平。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权,间接提升了伊朗在波斯湾的地位。伊拉克战争占用了本应投入尚不稳定的阿富汗的资源和注意力,导致塔利班得以重振旗鼓。全世界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给予的同情,也随伊战消磨殆尽。

  13年来,全球反恐形势日益严峻,呈现“越反越恐”的局面。美国连打两场战争,并未能彻底消灭恐怖主义威胁,反而使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只凭武力,恐怕难以解决恐怖主义问题,贸然发动战争,只会激发新的战争。

  到目前为止,美国与“伊斯兰国”之间的对峙仍然剑拔弩张。尽管目前为止,奥巴马都拒绝派遣地面部队返回伊拉克,但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很难预测“伊斯兰国”是否又会将美国扯入一场难以脱身的漫长恶战。

  在不久前结束的北约峰会上,美国与北约盟友达成联手打击“伊斯兰国”的共识,但称要达致目标需要“时间和坚持”,美方指出,军事行动或长达3年。

  但是,如奥巴马所言,虽然美国必须继续实施瓦解恐怖组织和保护美国民众免受攻击的措施,但反恐战争与所有战争一样,都必须终结,这是历史的忠告。(完)




摄影师偷拍朝鲜的禁忌图片

越南女兵太美了 难抵诱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2014年09月18日 06:51:33 | 责任编辑: 王琦 | 来源: 新京报


>>九旬院士站着作报告 九零后学生趴着打瞌睡

9旬院士站着作报告,90后学生趴着打瞌睡?前日,有媒体以此为题,图文报道了当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作报告的过程中,后排的研究生新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觉。

  这成了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的一大“插曲”,图文传播后,有不少网友批评学生“没素质”,让一些参会学生感觉“很受伤”。

  对于学生睡“倒”不少,有人提出是否是内容不接地气,昨日吴良镛对媒体表示:“我还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我经历的年代和当前不一样,所以比较 注意,尽量选择让当前学生能够了解的(内容)。”吴良镛院士说,因为自己经历的年代和现在的学生有所不同,所以在写演讲稿时,也会特别注意。

  工作人员坐身后防意外

  前日下午的宣讲报告嘉宾是3名院士。首先登场的是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

  当看到92岁高龄的吴良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进门,和其余几人走向主席台时,学生代表小朱回忆,同学们纷纷自发鼓掌致敬。

  而更令小朱同学感动的是,吴良镛走上讲台,坚持站着作完了整个报告。而为了防止老人出现意外,还有个工作人员搬了凳子坐在其身后。

  “报告会前,主办单位充分考虑了吴良镛先生的身体状况。”昨日,中国科协透露,吴良镛院士婉拒主持人和主办单位坐着讲的请求,坚持走上讲台,站着作完了报告。

  “年岁高声音不特清楚”

  在吴良镛作报告过程中,有记者回头发现,大批后排学生似乎在睡觉。从现场图片看,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斜后排,有至少十余名学生趴在桌上。

  “不可否认,确实有人睡觉,但全场6000人,睡觉的不多。”在一所首都211工程高校读书的王同学说,当时自己就坐在一层斜后方,听得很认真,目光所及也没有发现同学睡觉。另一名坐在一层的受访学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也未发现周围有人睡觉。

  王同学回忆,演讲全文里并没有特别晦涩的内容,但当时或许吴老年岁已高,声音不是特清楚,她就边听报告边看屏幕,“作为梁思成的学生和同事,吴老讲的比教科书上真实有趣得多。”

  前日在报告会上,吴良镛与同学们分享了几个亲身经历,其中包括1946年他得到梁思成赏识和言传身教,在梁的推荐下赴美留学,然后响应召唤回国投入建设的往事。

  部分学生或因中午困倦

  据记者了解,前日研究生新生代表来自60余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及部队高校等。

  为了参加前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这场报告会,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在中午12点40分集合完毕坐车出发。

  昨日,有受访学生分析,这样导致学生放弃了午休时间,有些疲惫,而学校又根据要求不让他们携带书包、水,有的还禁止携带手机,在听讲过程中,难免困倦,部分在二层听报告的同学,因面前没有桌子,就坐在座位上眯会儿。(记者许路阳见习记者侯润芳 实习生赵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北京“月入万元”乞讨老人现身 称乞讨为养老
2014年09月18日 09:02:41 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 1
  原标题:蹲邮局清点成堆零钱乞讨老人现身 自称乞讨为养老



  昨日,北京西站候车室,这位网传“月入万元”的乞讨老人光着膀子在乞讨。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中秋节后,乞讨老人蹲在邮局大厅内清点成堆的零钞。知情者称,老人月均汇款万元左右。

  ■ “乞讨老人蹲邮局清点成堆零钱”追踪

  网传江苏乞讨老人月入万元,邮局人员帮忙数钱还会获赠百元小费。昨日,记者在北京西站找到这位老人,老人透露,他乞讨的钱是给自己养老用的。

  乞讨收入自称“不知道”

  昨日10时,北京西站7号候车室,记者看到了这位网传“月入万元”的老人,老人光着膀子,下身穿一条深蓝色短裤,脚穿一双破旧拖鞋。

  记者注意到,在乞讨过程中,老人右手拿一个黑色大垃圾袋,双手支撑着向前蹭,每蹭一段距离便会磕一个头,非常用力。有乘客递过来未打开包装的面 包和火腿,老人摆手拒绝;有乘客给钱他便伸手接过,磕头答谢。老人随后停留在一位年轻的男士身边,一直磕头,随后该男士掏出20元。

  老人用浓重的方言告诉记者,他姓李,今年70多岁,老家在江苏徐州。在北京乞讨的钱寄到家里,存起来养老。

  记者问其每月乞讨收入时,老人含糊地连说不知道。

  老人自称,他有一女二子,“儿女在家里种地”,也知道他在北京乞讨,随后又跟记者说了好几遍不知道。

  捡剩饭充饥,常年睡地下

  “我在这工作16年,这老头差不多在这也有十年了吧。”7号候车室一清洁工介绍。

  一执勤人员称,这位老人主要在4-7号普通候车室乞讨。“赶不走。”赶他就躲到厕所,工作人员看不到了再出来。

  位于三楼的肯德基餐厅内,一服务员称,老人每天早上来跟顾客要几个袋子,然后去二层候车室乞讨。中午来收餐台捡吃的,有时候也在二楼垃圾桶捡吃的。

  “我在这边工作5年了,我来时他就在。”肯德基另一服务员介绍,老人夏天大多光着膀子,冬天反穿一件旧外套,“曾看见他在地下一层,出租车停车的地方睡觉。”

  这一说法得到地下一层一工作人员的证实,他介绍,老人晚上就在地下一层睡,有好多年了。(见习记者郭永芳 刘素宏)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