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刚从捷克回来,写写感受

去年底,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披露:20世纪60年代初,曾有人提出故宫“地广人稀,封建落后”,要对它进行改造;“文化大革命”初期,故宫还出现了一个可笑而又十分可怕的“整改方案”。这些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瞭望新闻周刊》最近揭开了内幕。
  压王气拟竖两大标语 金銮殿欲建农民塑像?
  20世纪60年代初的改造方案,是在故宫内部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马路,并将文华殿、武英殿改造成娱乐场所。
  “文革”时期的“整改方案”,是在太和殿前竖立两座大标语牌,一东一西,高度超过38米高的太和殿,用它压倒“王气”;太和殿宝座要扳倒,加封条;在宝座台上塑持枪农民的像,枪口对准被推翻的皇帝。把中和殿改建为“人民休息室”,把一切代表封建意识的宫殿、门额全部拆掉,等等。这些方案中有的项目竟实现了,“人民休息室”也布置起来了,其它的因无暇顾及才得以幸免。郑欣淼分析道:故宫是国之瑰宝,但又是封建皇宫,在许多反对封建的革命者头脑中,总有一个阴影挥之不去:保护故宫与反封建宗旨是否一致?他讲述了一段往事:早在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经亨颐就提出“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的议案,引发激烈争论,最后虽被否决,但经氏的这一观点并未销声匿迹。
  故宫拟改群众大花园 政府大楼欲占天安门?
  1958年9月,《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草稿)》有这样的表述:“故宫要着手改建。”《规划说明》具体提出:把天安门广场、故宫、中山公园、景山、北海等地组织起来,拆除部分房屋,使之成为市中心的一个大花园……1959年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提出,可以保护“故宫要改建成一个群众性的文体、休憩场所”。
  陶宗震,当年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建筑师,至今还记得一位局领导的发言:“他说,为什么不能超过古代?天安门可以拆了建国务院大楼,给封建落后的东西以有力一击!”
  太监宫女班房保留 糟粕建筑清除一批?
  “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三年困难,使北京市1958年提出的改建故宫的计划被迫搁浅。但在此期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一个“清除糟粕建筑物计划”。
  1958年12月15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文化局递交了《清除糟粕建筑物计划和1959年第一批应拆除建筑物的报告》,其中说明对院内各处残破坍塌及妨碍交通的道路、妨碍下水道之小房及门座等建筑,需即行拆除。北京市文化局迅即同意此报告,提出要求:“(1)能暂时利用者,可不拆除;(2)对过去宫廷仆役(太监、宫女等)所住的房屋及值班房等,选择几处有典型性的加以保留,并标出文字说明,以便和帝王奢侈生活进行对比,向观众进行阶级教育;(3)拆除室内的墙时,应注意建筑物的安全;(4)能用材料,拆除时应注意保护,拆除后应妥为保存和利用;(5)拆除的建筑物应照相留影。”计划执行的情况是,“绛雪轩罩棚、养性斋罩棚、集卉亭、鹿囿、建福门、惠风亭等一批‘糟粕’建筑,于一年之内被拆除”。
  故宫内欲开大马路 史学家为改建造势?
  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望到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提出《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考虑到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首都面貌应当逐步改变,如果中央同意,即可让北京市迅速作出东西长安街的改建规划。”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为此,北京市政府发动六家设计单位分别编制规划方案。故宫改建计划被再度提起。知情者介绍,在故宫内开辟东西向道路,仅为众方案之一。有位明史专家专门撰文为故宫改建造势:“今天的北京城并不是历史上各个王朝北京城的原样,不但位置不同,规模、设计、建置也不相同。同样,作为政治中心的中心,统治者在那里发号施令的宫殿,也是如此,不但辽、金时代的宫殿没有了,就是元朝的也被拆除了。”
  这位明史专家称,“现在保留下来的清朝的宫殿,不但不是明朝的原来建筑,而且也不完全是清朝的建筑。当然,作为一个古代建筑艺术品,应否保留以及如何保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
  不过,要是像某些人所说,因为是古代建筑,就绝对不能改变,把事情绝对化了,那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北京城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无论是城市建置、政治中心、街道布局、房屋高低等等,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相反的,结论是必须改变。”   
  两大殿拟改娱乐场 陆定一拍案保故宫!
  “陆定一保故宫,立了一大功!”提及当年的故宫改建计划,中国文物保护学会顾问谢辰生对记者说。
  这位年逾八旬的学者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任职,时任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有一次接到中央有关部门的会议通知,议题是讨论故宫改建方案。
  “王冶秋一听就火了,拒绝出席。”谢辰生回忆道,“后来,他见到我,直后悔,说那个会真应该参加!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原以为中央有关部门开的那个会是已定下调子的,没想到却开成了一个保护故宫的会,陆定一把那个方案给否了!”
  陆定一时任中宣部部长,他否定掉的正是那个要在故宫里开马路的方案。“这条路计划从西华门横穿至东华门,将文华、武英二殿辟作娱乐场所。”谢辰生说,“方案是北京市提出的,两大改建理由是,故宫‘地广人稀,封建落后’。”
  在这次会议上,陆定一大发雷霆。“陆定一冲冠一怒保故宫”不胫而走。
  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陆定一之子陆德投书《北京日报》说,“关于保护故宫这件事,父亲在世时我未听他谈过。但他在世时,在一次我与他谈论北京现代化建设和拆除大量民俗古建筑的矛盾时,父亲讲:五、六十年代,北京为搞建设,需拆除部分古建筑。一些专家和学者不赞同,有人为此还痛哭过。我们把这一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主席讲:‘这些遗老遗少们啊,当亡国奴(注:指日本侵占北京时)他们没有哭,拆几座牌楼古坊,就要哭鼻子?!’以后也就没有人敢轻易去反映这种事了。看来,为了保护故宫,父亲上世纪60年代初挺身直谏,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文革故宫险遭大劫 总理布置军事保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5月23日,泥塑“收租院”展览在神武门城楼开幕,后移至故宫奉先殿继续展出。为此在1966年6月至7月,将奉先殿工字形大殿改为长方形。毛泽东像被挂于奉先殿内,殿前清代祭祖所用焚帛炉,被认为与展览内容不符而拆除。
  故宫“整改方案”随即出台。顺贞门、天一门、文华殿、乾隆花园内的门额被摘,中和殿宝座被拆。
  “整改方案”的其他项目未及实施,即遭遇“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潮。5月间进驻故宫博物院,带领全院职工批判“黑线”、贯彻“红线”的军宣队,转眼间成了被批判揪斗的对象,10月不得不撤离故宫,“整改方案”寿终正寝。
  1967年5月26日,周恩来总理派北京卫戍区一营进驻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使故宫免遭直接破坏。
 
如果你在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德语区这些日耳曼欧洲地区生活过的话,你就会觉得日耳曼人确实素质颇高。路不拾遗、民风淳朴、治安良好、言而有信是最好的佐证。而拉丁欧洲,也就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的人虽然热情,但是信口开河者比比皆是。而到了斯拉夫欧洲人的素质又往下降了一个档次。坑蒙拐骗之类的开始占主角了。我在日耳曼欧洲生活过。现在很能体会希特勒的那些种族主义的言论。确实日耳曼人在欧洲是优等名族。斯拉夫人堪称劣等。没出过几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就连作曲家都少的可怜(有名望的只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肖邦)。


希特勒曾经说过“非日耳曼人,特别是斯拉夫人,而其中尤其是捷克人,都是劣等民族。必须要由日耳曼人用铁腕来统治他们。”


每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去欧洲只能去日耳曼人的国家,也只能由日耳曼人来支配整个欧洲。在欧债危机中,德国拯救欧元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代表着日耳曼人优于欧洲非日耳曼族。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放弃捷克。留在国内算了。免得去了一个劣等名族的国家。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不幸啊,查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整一个小俄罗斯吗
 
如果你在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德语区这些日耳曼欧洲地区生活过的话,你就会觉得日耳曼人确实素质颇高。路不拾遗、民风淳朴、治安良好、言而有信是最好的佐证。而拉丁欧洲,也就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的人虽然热情,但是信口开河者比比皆是。而到了斯拉夫欧洲人的素质又往下降了一个档次。坑蒙拐骗之类的开始占主角了。我在日耳曼欧洲生活过。现在很能体会希特勒的那些种族主义的言论。确实日耳曼人在欧洲是优等名族。斯拉夫人堪称劣等。没出过几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就连作曲家都少的可怜(有名望的只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肖邦)。


希特勒曾经说过“非日耳曼人,特别是斯拉夫人,而其中尤其是捷克人,都是劣等民族。必须要由日耳曼人用铁腕来统治他们。”


每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去欧洲只能去日耳曼人的国家,也只能由日耳曼人来支配整个欧洲。在欧债危机中,德国拯救欧元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代表着日耳曼人优于欧洲非日耳曼族。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放弃捷克。留在国内算了。免得去了一个劣等名族的国家。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不幸啊,查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整一个小俄罗斯吗

斯拉夫劣等?那中国人呢?
 
如果你在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德语区这些日耳曼欧洲地区生活过的话,你就会觉得日耳曼人确实素质颇高。路不拾遗、民风淳朴、治安良好、言而有信是最好的佐证。而拉丁欧洲,也就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的人虽然热情,但是信口开河者比比皆是。而到了斯拉夫欧洲人的素质又往下降了一个档次。坑蒙拐骗之类的开始占主角了。我在日耳曼欧洲生活过。现在很能体会希特勒的那些种族主义的言论。确实日耳曼人在欧洲是优等名族。斯拉夫人堪称劣等。没出过几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就连作曲家都少的可怜(有名望的只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肖邦)。


希特勒曾经说过“非日耳曼人,特别是斯拉夫人,而其中尤其是捷克人,都是劣等民族。必须要由日耳曼人用铁腕来统治他们。”


每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去欧洲只能去日耳曼人的国家,也只能由日耳曼人来支配整个欧洲。在欧债危机中,德国拯救欧元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代表着日耳曼人优于欧洲非日耳曼族。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放弃捷克。留在国内算了。免得去了一个劣等名族的国家。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不幸啊,查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整一个小俄罗斯吗

在布拉格了解历史才知道,布拉格原来是奥匈帝国时期德意志、奥地利、犹太人建起来的,捷克人功劳不是很大。
 
共产党泥巴腿子进城,开始根本不懂城市建设的。保护老城跟开发新首都其实没有矛盾的。30年之后他们也学会了,把市政府搬出闹市区了。
------------------------------------------------------------------------------------------------------------------------------------------------------------------------------------------------------------
这才是网友说的实事求是的话。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开始不懂,左突右冲,突发奇想,拍脑袋出主意,还以为最革命。现在应该是逐渐才有了点基础和经验。没人再有拆了故宫的荒唐可笑的想法,可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还是必须进行,虽然可能还会有很多曲折和困难,教训和学费。
 
喂喂!
网友:作者: rus, 提出了鲜明的种族主义言论!这可就严重出圈了!!!!!这不是随便一点的嬉笑怒骂,或者个人之间骂骂娘而已。
阳光之下的大地上,不允许这种阴暗出现,所有的有起码的良知的人有义务谴责和唾弃这种行径!!!!!!
 
我没这么觉得。相反,通过我的观察和了解,我觉得捷克整个社会比加拿大要保守、正统,甚至古板。
1)大街小巷,所有店铺,没有见到一个性感的图片、广告、招贴画,而加拿大多伦多可不少见。
2)没有看到一家销售性用品、成人录像的商店,倒是宗教工艺品的商店鳞次栉比,令人肃然起敬。也可能有,但是明显隐蔽,毫不张扬。
3)更没看到奇装异服者,或形象另类者,如鼻子拴耳环,眉毛打耳钉,梳着鸡冠头、阴阳头的男女,相反,这类另类青年在多伦多、温哥华都很司空见惯。

整个社会,多数男女老幼衣着得体,彬彬有礼,时尚中透着欧式的贵气和保守。未见有浓妆艳抹、举止轻浮的。
你是所谓正经游客,当然看不到丑恶的。事实上不少中欧和东欧国家都成了上面那位网友说的,黑暗面肯定是有的,没有必要一脉说好的。
 
真没劲!
兴冲冲地进来,想好好欣赏风景和文化,闹了半天,又是政治隐语。越到后面,越是政治,政治,政治,政治,政治.................... ,另一种形式的说教企图和意识形态倾向。
没错,对楼主这样夹带私货的写法不太赞同,旅游就旅游好了,你走马观花去了个把星期能得出这么多政治感悟也奇了。
 
捷克其实相当不错,90年还没有解体的时候,人均GDP按外汇价有3500多美金,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万5多美金。 我上学的时候一个教授80年代出国留学去的捷克,说那边当时的生活水平要比中国高很多,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比发达国家差,但农产品,轻工产品不行。捷克的转轨应该说也是相对成功的,我2003年去捷克的时候感觉已经整个经济已经走上轨道,不过当时有些捷克同学抱怨说很多东西经济数字见涨,但实际水平在下降,比如教育。 现在捷克人均GDP有1万5,购买力平价的话可以到2万6。

其实现在回顾东欧国家的转轨,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尽管经济大幅度下滑,老百姓的很多日用品都发生了问题,但毕竟这些国家当时和中国的经济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算是可以承受的起代价,但转轨后的情况似乎也各有不同,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转轨后的经济比较应该是相当有意思的。
你跟捷克人提他们是东欧,他们要跟你急。捷克是中欧国家,不屑于和东欧国家(如乌克兰、罗马尼亚这样的典型)相提。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歧视东欧人我不清楚,但是加拿大白人明显看不起俄罗斯人,这一点特别明显
赞同,
加拿大种族歧视确实很严重。

从楼主辩论中不小心流露的,才是真实的加拿大。
楼主化时间认真写的呢?
我只能说:呵呵,呵呵呵呵。
 
最后编辑: 2014-11-10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