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question 苗语教学没前途也没市场...这就又要感谢秦始皇的文字统一成就了汉文化的发展...
遥月 11,392 2016-05-20 #641 Albert time 说: Good question 点击展开... 苗语教学没前途也没市场...这就又要感谢秦始皇的文字统一成就了汉文化的发展...
遥月 11,392 2016-05-20 #643 nickelnaire 说: 解放都快七十年了,这个同化的进程有点慢。 萝莉在那里开农场,赚钱吗?和当地少数民族相处得好吗 点击展开... 七十年?前面5000年都没实现同化...汉人瞧不上的地方,懒得去同化,历史上,对待西南地区,基本是一种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搞农业,前面两年都是建设期,一般要两年后才能实现回报...
nickelnaire 说: 解放都快七十年了,这个同化的进程有点慢。 萝莉在那里开农场,赚钱吗?和当地少数民族相处得好吗 点击展开... 七十年?前面5000年都没实现同化...汉人瞧不上的地方,懒得去同化,历史上,对待西南地区,基本是一种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搞农业,前面两年都是建设期,一般要两年后才能实现回报...
V verasong 3,426 2016-05-20 #644 nickelnaire 说: 我女儿小时候在上海长大,到现在只会讲两句上海话。家里我们说普通话的,可是上海的幼儿园里面也讲普通话 点击展开... 我回杭州就发现,我朋友们的小孩很多都不会说杭州话。他们的父母都是杭州人,但是跟孩子说普通话。学历越高越这样。他们的孩子现在都能听懂杭州话,但是说会觉得别扭。 好像上海也在抱怨方言的流失。
nickelnaire 说: 我女儿小时候在上海长大,到现在只会讲两句上海话。家里我们说普通话的,可是上海的幼儿园里面也讲普通话 点击展开... 我回杭州就发现,我朋友们的小孩很多都不会说杭州话。他们的父母都是杭州人,但是跟孩子说普通话。学历越高越这样。他们的孩子现在都能听懂杭州话,但是说会觉得别扭。 好像上海也在抱怨方言的流失。
遥月 11,392 2016-05-20 #645 verasong 说: 苗语言连文字都没有怎么保护啊?有个文字还好弄点。其实汉族也一样啊,方言正在迅速被普通话瓦解。很多地方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学方言。 点击展开...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verasong 说: 苗语言连文字都没有怎么保护啊?有个文字还好弄点。其实汉族也一样啊,方言正在迅速被普通话瓦解。很多地方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学方言。 点击展开...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V verasong 3,426 2016-05-20 #646 遥月 说: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点击展开...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遥月 说: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点击展开...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遥月 11,392 2016-05-20 #648 verasong 说: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点击展开... 这种归属感会变化的,也存在侠义和广义的问题,你们的移二代就只会对英文有归属感了...
verasong 说: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点击展开... 这种归属感会变化的,也存在侠义和广义的问题,你们的移二代就只会对英文有归属感了...
N nickelnaire 7,895 2016-05-20 #649 verasong 说: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点击展开... 姚老师北京人。出生在保定。后来父母调回北京的。 北京好多人都这个经历。 我父母以前在陕西某县工作,我大学时候他们才调回北京的。
verasong 说: 姚老师是哪里人? 方言的意义在于归属感。我的英文再好,听普通话才会精神放松,普通话再好,听杭州话才觉得回家了。 点击展开... 姚老师北京人。出生在保定。后来父母调回北京的。 北京好多人都这个经历。 我父母以前在陕西某县工作,我大学时候他们才调回北京的。
V verasong 3,426 2016-05-20 #650 nickelnaire 说: 姚老师北京人。出生在保定。后来父母调回北京的。 北京好多人都这个经历。 我父母以前在陕西某县工作,我大学时候才调回北京的。 点击展开... 难怪。我儿子也是北京人,没有方言。我挺同情他的。。。北京人体会不出方言的意义。我老公一听杭州话就烦。
nickelnaire 说: 姚老师北京人。出生在保定。后来父母调回北京的。 北京好多人都这个经历。 我父母以前在陕西某县工作,我大学时候才调回北京的。 点击展开... 难怪。我儿子也是北京人,没有方言。我挺同情他的。。。北京人体会不出方言的意义。我老公一听杭州话就烦。
comeback 天若有情 25,339 2016-05-20 #652 遥月 说: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点击展开... 不对,那得看什么方言了。 广东话闽南话就很难消亡,我们温州话也不会。。。
遥月 说: 方言只有在过去交通不便,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环境下才能有生命力,一旦进入一个大系统的交流,方言必然消亡,一点都不可惜... 点击展开... 不对,那得看什么方言了。 广东话闽南话就很难消亡,我们温州话也不会。。。
N nickelnaire 7,895 2016-05-20 #654 comeback 说: 不对,那得看什么方言了。 广东话闽南话就很难消亡,我们温州话也不会。。。 点击展开... 浙江方言太复杂了。相隔100公里的两个地方的人,恐怕就互相听不懂了吧
遥月 11,392 2016-05-20 #655 comeback 说: 不对,那得看什么方言了。 广东话闽南话就很难消亡,我们温州话也不会。。。 点击展开... 可是,大系统的交流才刚刚开始,不到一百年,变化是一定存在的...
comeback 天若有情 25,339 2016-05-20 #656 nickelnaire 说: 浙江方言太复杂了。相隔100公里的两个地方的人,恐怕就互相听不懂了吧 点击展开... 是酱紫的,越往南,越难懂。。。
comeback 天若有情 25,339 2016-05-20 #659 nickelnaire 说: 谢天谢地,中国有统一的文字。听不懂可以文字交流 点击展开... 嗯,一般来说,普通话都能懂吧,除了年纪太大的。。。
V verasong 3,426 2016-05-20 #660 nickelnaire 说: 浙江方言太复杂了。相隔100公里的两个地方的人,恐怕就互相听不懂了吧 点击展开... 我完全听不懂温州话。大学时候人家弄个四川同乡会,山东同乡会,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浙江同乡会就搞不起来一一哪家同乡会说普通话的呀!
nickelnaire 说: 浙江方言太复杂了。相隔100公里的两个地方的人,恐怕就互相听不懂了吧 点击展开... 我完全听不懂温州话。大学时候人家弄个四川同乡会,山东同乡会,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浙江同乡会就搞不起来一一哪家同乡会说普通话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