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伦多,是不是大部分华人家庭收入都在15万以上?只T4

热衷本身就说明钱还不够。比如一年赚3万的可能就会热衷于starbucks,因为他觉得那就是身份象征了,10万的就不会热衷于这个,因为每天早上没时间做早饭吃都吃腻了。但是可能就会热衷于BBA,再高的又不会觉得BBA算什么了,更热衷于豪宅,再有钱,豪宅在他们眼里就是中产眼里的starbucks,但真让他down size到downtown高层三居他也不会干。

Downsize是很常见的,几年前我开奔驰。现在开本田。还是基本款,连皮椅都没有。

Downtown 高层早晚要去住的。和钱关系不大。
 
1. 税前15万,日子是紧巴巴的过。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不是雇主非得给你15万的理由。
2. 有,这种人肯定有,但是少之又少,可以忽略不计。
3. 我认识的华人家庭也不少,没有一个达到的。大多数是一个人工作。两个人都有体面工作的几乎为
零。
4. 不是咱们华人没有技术。而是你的技术和语言、经验不被认可。认可你一个的可能性几乎都是0啦。别谈认可你夫妻俩的可能性啦。这是加拿大的经济决定的,不是华人的技术决定的。okay?
这是关键!

还不明白?
我打个比方,你夫妻是一对大鲨鱼,却在陆地上觅食。号称每天捕鱼无数。阁下,您自己信吗?!

再说一遍:苦寒之地,蒙不了人!
多伦多的现身说法,平时一起玩的三家有两家就是14-15.5之间,都技移,都登陆5年的样子,都夫妻两工作。我家特殊性现在一人工作拉后腿了惭愧。其实这个真的和专业和行业有关系。有的人读了读了个计算机金融专业好找工作,有人读到了博士但专业冷找不到高薪工作。不过这里是加拿大,生活质量不会有多么质的差距。
 
我认为多伦多华人家庭T4收入平均只有9万左右, 15万是狗屁!

以前几年有个报道说华人年收入在各族裔里最高, 好像中位收入是 9万多不到10万, 因多伦多家庭中位收入是9万, 而且这个收入还是T4 加其他收入。


华人大多数做体力和一般技工和技术活, 小部分做专业活, 更小比例是大老板等富豪,

同意。我以前的manulife tech lead才能有13w,又有多少人能到tech lead?我周围更多的都是个人4,5万家庭7-9万的。我一个朋友BMO收信发信的,部门里一多半都是中国人,他们组长才6万。那些吹牛的同学,请问合着这些人都不算人了?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同意。我以前的manulife tech lead才能有13w,又有多少人能到tech lead?我周围更多的都是个人4,5万家庭7-9万的。我一个朋友BMO收信发信的,部门里一多半都是中国人,他们组长才6万。那些吹牛的同学,请问合着这些人都不算人了?
人人都与自己周边的朋友做现身说法,本身就是数据采样偏差。大家看看热闹就行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这个社会有四种人
躺着赚钱的,财务自由,靠各种投资产品养活
坐着赚钱的,政府工,大公司高官,旱涝保收
站着赚钱的,典型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饿死,如IT民工
跪着赚钱的,给华人老板打工,拿最低工资,福利全无

每个人起点不同,很多是娘胎里带来的,你没得选。比如说东京买房那位,跟我同岁,人家都财务自由了,我这种还苦哈哈混在第三种境界。但人要知足,差不多就行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躺着赚钱。那些站着跪着的普通人,想拼到第一种境界也不是不可能,但要拿命去换。你看新闻说华为猝死员工,有几个是富庶家庭长大的小孩,都是穷出身,没见过钱。多伦多不少大龄男女光棍,事业上颇有起色,但生活上全耽误了,清一色穷出身,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超强,为了实现阶级跨越,埋头挣钱,人到三十四十,抬头一看,恍然大悟,这么拼图个啥?

记得当初我刚从华人公司跳槽到西人公司时,有机会赚2倍hour rate,不错,来者不拒。但后来发现西人同事从来不碰这种double rate,他们有时间要么陪家人camping,要么泡酒吧,要么在后院捣鼓园艺。来加拿大十年,我现在已经彻底接受一个事实,就是这辈子命中注定就属于站着赚钱的那类人了,easy money跟我无缘。好处是一旦放下,一切释然,人到三十四十,也该认命了,咱也别再折腾什么阶级跨越了。站着赚钱,有时间培养点兴趣爱好,陪陪家人,阶级跨越神马的下辈子再说吧。
写得不错

说到底,挣多少钱才算挣够了? 哈哈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有钱人没有T4啊 一般都是T3 T5的多吧
每年收T4的都是工薪阶层啊
但是大部分华人还是T4为主啊
正常的。

做生意或坐吃山空还是少数。大温多点吧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看讨论半天。想问问大家口中说的老移民和新移民的定义是什么?

多少年算老移民?
多少年算新移民?

我好把自己归归类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多伦多的现身说法,平时一起玩的三家有两家就是14-15.5之间,都技移,都登陆5年的样子,都夫妻两工作。我家特殊性现在一人工作拉后腿了惭愧。其实这个真的和专业和行业有关系。有的人读了读了个计算机金融专业好找工作,有人读到了博士但专业冷找不到高薪工作。不过这里是加拿大,生活质量不会有多么质的差距。
说得不错。

埃德蒙顿这种情况特别明显。

由于UA阿大的原因,这里博士硕士一大把,但是不少专业的原因,就业也不太如意。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10年

这是一个拐点 之后 觉得更习惯本地的方式了
不怎么看新浪 不用百度了
哈哈。新浪百度早就不看了。不过头条微信还是会看看。因为总得国内国外新闻比对比对嘛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