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医疗大pk

我认为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生过孩子,住过医院,看过急诊,预约很快,从来没有耽误过。

1. 患者自身英语要非常流利,
2. 熟悉了解医疗系统流程,
3. 要上班要有保险。

很多中国移民上面三点一点都做不到,这就只能怨自己了。哑巴,文盲,无业游民,这样的太空人,还是好好待在老家,别出门了。
 
我自己曾经在多伦多的St Michael Hospital做过手术。从看家庭医生,到看专科医生,也只是3天时间。然后,就安排我下一周马上做手术了。手术后,医生还做了follow up。

觉得不管在哪里,都要先看医生的专业水平吧。
你这个应该是确诊很快、而且发作很急的病。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病是需要做很多检查才能确诊或者也确诊不了的。国内是可以同时做多项检查,这里就是一项一项,不同科室的医生走一遍几年都是正常的。用电路术语,国内是并联,这里是串联,速度太慢。
 
虽然我对加拿大医疗一样很吐槽,但在这中国新型肺炎全球关注的时刻,对加拿大医生会这么缺乏敏感性表示怀疑。

这个新闻有正规媒体来源吗?能不能给个链接?

事例可能是真的。但是故事可能很复杂。

医学的事情,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何况是涉及到新型冠状病毒,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肺炎,诊断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个是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是很高科技的,全世界刚搞出来基因序列没多久,至于它的传染源,机理很多还都不明白,

我可以想象,几天前,如果有几位到温哥华的医院,说要检查武汉肺炎,那时候2019 cnov coronavirus 这个英文词先要念对,

然后核酸试剂盒这种高新技术在本拿比的社区医院应该也不会有。
 
你这个应该是确诊很快、而且发作很急的病。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病是需要做很多检查才能确诊或者也确诊不了的。国内是可以同时做多项检查,这里就是一项一项,不同科室的医生走一遍几年都是正常的。用电路术语,国内是并联,这里是串联,速度太慢。

不是,只是软组织增生。看专科医生的时候,当天下午就去那种medical building做了检查。安省这边大概就这样的,各种各样的检查基本都在一个medical building里。

只能说,遇到了比较负责的医生。

当然,也曾经遇到过马虎了事的医生。胃部曾经得过幽门螺杆菌,第一个家庭医生看完后,说是胃气过多,不必担心。后来换了一个家庭医生,人家安排我去做相关的检查,然后对症下药,现在已经没有发作过了。
 
事例可能是真的。但是故事可能很复杂。

医学的事情,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何况是涉及到新型冠状病毒,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肺炎,诊断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个是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是很高科技的,全世界刚搞出来基因序列没多久,至于它的传染源,机理很多还都不明白,

我可以想象,几天前,如果有几位到温哥华的医院,说要检查武汉肺炎,那时候2019 cnov coronavirus 这个英文词先要念对,

然后核酸试剂盒这种高新技术在本拿比的社区医院应该也不会有。

现在已经有快速检出方法了,现在全球都在关注,我们普通人都已风声鹤唳,这些医生做为业内人士不可能这么没有敏感性,他们就算对病人不负责,也要考虑自已感染的可能性。
 

heyday

低头的那个才是我
希望楼主多多传播这类分析,特别是微信群,让广大群众明白加拿大医疗条件有限,有疑似症状的赶紧戴口罩回国治疗,千万不要在加拿大耽搁了
 
因为这病毒基本只传华人,人家白人当然不关心
类似的还有美加的猪肉都含瘦肉精,因为白人吃猪肉的少,所以社会主流不太关心

哪来的基本只传华人这种说法,如果这样,为何还要大撤侨

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从武汉撤侨,加拿大仍未做出决定
作者 吴薇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3:10
更新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4:32
暂无评论 ↓
 
这里的医学院数量有限,培养的医生不够多,因此原则上只要能进医学院就不会被开除淘汰,执业以后也鲜有淘汰。
我曾经被这里一个医生听诊肺听到肾区的位置,还有看了我脸白硬说我是贫血(非让我测了Hb13.8),还有腹部触诊做得像挠痒痒的...当然好医生也挺多,我遇到过的好坏比例大概在70:30。
不是培养的不够多,是费用只有这么多, 医生多了,医生的平均收入就要下降,为了保证医生的收入,只能有这些名额。后补的多了只能排队等空位。
 
这个事是23号。
在1月10号左右,外国媒体就已经大量关注武汉肺言的事,1月13日就已经在国外发现患者,1月18日已经是沸沸扬扬了,至少1月21日,美国已经对入境旅客猜取询问、体温检测的措施。

而加拿大,至少官方在1月21日已关注这个问题:
加拿大开始警惕 “武汉肺炎”
作者 黎黎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16:48
暂无评论 ↓
 
哪来的基本只传华人这种说法,如果这样,为何还要大撤侨

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从武汉撤侨,加拿大仍未做出决定
作者 吴薇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3:10
更新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4:32
暂无评论 ↓
Sars死了几个白人?
这回和Sars类似
 
Sars死了几个白人?
这回和Sars类似

我不知道SARS死了几个白人,可能白人没华人死的多。逻辑上也得不出基本只传华人的结论。

埃博拉死过几个中国人?埃博拉不传给中国人?

你用温开水喝药,病好了,不能得出温开水治好了病的结论。

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基本只传华人。
 
加拿大看病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一个“拖”字。

小病:拖着拖着自己就好了,好了还没有见到医生,也就不用见医生了,为政府节省钱了。

大病:拖着拖着就死了,彻底为政府节省钱了。

介于小病、大病之间的:就是拖着看吧,先见个家庭医生查个啥也查不出的X光,做完再见家庭医生、反复见家庭医生(很多第一次都不一定给开X光),几个月过去了说给你约了个专科医生,时间在6个月以后。见了专科医生说进一步做个检查吧,约个核磁6-18个月,好不容易做完核磁,再约专科医生又得几个月。此时离开始发病已经2年了。然后专科医生说这次核磁显示没什么问题。可是症状还在,怎么办?好吧,换个方向,重新循环上述过程。。。。。。。,直到变成大病,over。
其它省好些,BC省比较差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