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红楼梦》(一)

我把它视为寻求真相的方法-----单这一见解不知要胜过多少佛门弟子。

很多不同宗派,单大乘就有八宗,里面还有不同分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各个宗派主张的思想也不一样----万法归宗,其实说到最后最根本的都一样。之所以有不同见解都是因为我们错误的知见造成。应病于药,是医生的治病救人方法。佛是大医王,自然根据众生根器说法。环境不同,受众不同,因此有方便和了义之说。所以讲法看似经常矛盾,其实当机才是最好的法。撇开当时环境和语境以及听众都是片面的。

例如禅宗主张的是唯心净土,而净土宗主张的是心外净土,两宗之间也并不互相承许。----我了解的净土宗却不是这样,而是你心与净土相应,净土就在你心中化现出来,实无一净土现在某处,所以不出你心之外。是不是和禅宗无二无别?密宗也一样。

对我这种无缘遇上善知识的初学者而言经常疑惑,-----怎会无缘遇上善知识?如是这样,那我得向护法神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讨个说法了。这是佛的责任,只要你有求法之心,即使在群魔乱舞的末法,也必定会有和你相符的正法出现。至于善知识,得看你和谁有缘。因缘际会自会相逢。
读金刚经吧,我读了10年金刚经,其中有几句话是佛法精要:
应无住所而生其心。一切法皆为佛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说法者无法可说尚为说法。
 
不执取,是让念头继续呆着。哈哈!其实念头起于心,心念,心念,不起心自然就不动念,不动念自然就是没有念头了。 哈哈!学佛到一定程度就俩字 止念。 哈哈!
那与花草木石有何区别?止念了怎能起妙用?佛在说法时,你以为他不起念了?他也得思维怎么讲。

“知幻即离”,当你察觉到妄念时,它已经消失了。

“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怕就怕,没有发觉,随着它跑,那就随业流转,生死轮回了。
 
最后编辑: 2021-05-28
每个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但是心经、金刚经是每一个修佛弟子必修之课。 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在佛法面前众生是平等的。 只要有修佛的心就足够了。 佛即心,心即佛。
 
读金刚经吧,我读了10年金刚经,其中有几句话是佛法精要:
应无住所而生其心。一切法皆为佛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说法者无法可说尚为说法。
读了十年就懂了吗?

“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什么是受持读诵?你撇开受持,只一个读,那和读你自己的名字有何区别?别说十年,再读百年,连佛法的门都还没有摸到。只不过结个缘而已,通其量不过算得上一个佛法爱好者。
 
每个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但是受持读诵是每一个修佛弟子必修之课。 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在佛法面前众生是平等的。 只要有修佛的心就足够了。 佛即心,心即佛。

每个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但是心经、金刚经是每一个修佛弟子必修之课。 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在佛法面前众生是平等的。 只要有修佛的心就足够了。 佛即心,心即佛。
如此修心经、金刚经,也只剩其名而无实义了,糟蹋了。
 
我把它视为寻求真相的方法-----单这一见解不知要胜过多少佛门弟子。

很多不同宗派,单大乘就有八宗,里面还有不同分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各个宗派主张的思想也不一样----万法归宗,其实说到最后最根本的都一样。之所以有不同见解都是因为我们错误的知见造成。应病于药,是医生的治病救人方法。佛是大医王,自然根据众生根器说法。环境不同,受众不同,因此有方便和了义之说。所以讲法看似经常矛盾,其实当机才是最好的法。撇开当时环境和语境以及听众都是片面的。

例如禅宗主张的是唯心净土,而净土宗主张的是心外净土,两宗之间也并不互相承许。----我了解的净土宗却不是这样,而是你心与净土相应,净土就在你心中化现出来,实无一净土现在某处,所以不出你心之外。是不是和禅宗无二无别?密宗也一样。

对我这种无缘遇上善知识的初学者而言经常疑惑,-----怎会无缘遇上善知识?如是这样,那我得向护法神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讨个说法了。这是佛的责任,只要你有求法之心,即使在群魔乱舞的末法,也必定会有和你相符的正法出现。至于善知识,得看你和谁有缘。因缘际会自会相逢。
谢谢!关于净土宗我表达得不好,真是罪过!应该是禅宗是依靠自力成就功德,而净土宗依靠他力成就功德。
 
那与花草木石有何区别?

点赞这句话,佩奇不懂佛法,但爱瞎琢磨:

如果执迷于,不动念,那最好当块铁石心肠的石头,比如惜春。

执迷于不动念也是执迷,执迷于佛经也是执迷。
 
谢谢!关于净土宗我表达得不好,真是罪过!应该是禅宗是依靠自力成就功德,而净土宗依靠他力成就功德。
关于净土宗我表达得不好-----不是你表达得不好,是现在很多净土宗人都普遍持有这样的见解。

应该是禅宗是依靠自力成就功德,而净土宗依靠他力成就功德----可以先这么理解
 
那与花草木石有何区别?

点赞这句话,佩奇不懂佛法,但爱瞎琢磨:

如果执迷于,不动念,那最好当块铁石心肠的石头,比如惜春。

执迷于不动念也是执迷,执迷于佛经也是执迷。
所以说人的悟性和他读了多少经无关,和他拜了哪个师父,进了哪个宗派都无关。佩奇不懂佛法,却能说出无上甚深微妙法。

反倒成天把世尊挂在嘴边的,把佛法都糟蹋成啥样了。

佛法是最简单的,禅宗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有那么多闲家具?
 

阿吾

踏实做事 有趣做人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归一,空有不二。
所谓本体,在康德哪里叫物自体,在老子哪里叫道,
就是万物从它而生,而它自身又是永恒不灭,不依赖别的存在而存在
康德认为,物自体超越了人的认知极限,是不可认知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道可道, 非常道,玄之又玄,也就是说不清
基督教认为,基督就是本体的真相,摩西问神,你是谁,神说“我是自有永有”,I AM THAT I AM
佛教的缘起性空之说,万法皆缘起,所以世间万法也是性空,也就是说万法是没有自性的,因为一切都是缘起,是变化的,是依赖于别的存在的,如果万法由心而起,那么心中的佛法也就是那个自性了,说到底,佛教是神是我心 :)
 
前言:今日和园友聊到佛法的本质是什么,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说心说性本就枯燥无味,所以萌发起结合《红楼梦》试着来表达一些观点。所以,我眼里的《红楼梦》非关风花雪月,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我能保证的是我所写的,你是从任何地方看不到的。里面的见解乃师父平时讲经说法及开示时穿插说的,我用自己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敢提及师父名号,师父是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继承禅宗临济宗法脉。

一. 释名
1.《石头记》
《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为什么叫《石头记》呢?这石头有何来历呢?又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聊聊石头。

大荒山青埂峰下有366块石头,其中的365块都被女娲娘娘炼制拿去补天了;就剩下一块石头孤零零地被扔在那里,这就是所谓的无才补天。本来它是非常自在,可大可小;可是它起了一个念头一想:别的兄弟姐妹都去补天了,就我自己太没本事了,被扔下了。于是就在那儿感觉又自卑又难过,老是想干点儿什么事儿。

就在这一念之间它就想到世间游历游历,看一看怎么回事。于是渺渺道人和茫茫大士就过来了。 对它说到世间少不得受苦受累的,想下去游历一番,就钻到袖子里过来,到那温柔富贵乡里叫你尝一下这个世间的生活去。

这什么意思啊?有智慧的都补天去啦,都死了。换句话说有能力的,那不都是给人家干活去了,被人利用了。就那块石头高兴地在那儿玩,但他不知道他是最宝贵的,他就觉得自己太愚痴,太丢人了,老是在这儿天天地玩儿啊。这里只有清风明月,什么也没有,没有什么乐趣吧。

换句话说,解脱本来是很好的境界,可是一念心一起,投胎了。咱们的心本来是自在的,但是你说自在有什么意思啊? 人世间还不错啊,就想来到这花花世界。这一念之间,一念执着,就投胎轮回来啦。

自性是最平常最实在的,可它又是最无用的,就像是路边的一块石头,它就是《石头记》。但是离开它就不行,所以叫通灵宝玉,为什么贾宝玉出生的时候是含玉而生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含玉而生的,生下来就吐出一口玉来。小孩儿刚出生的时候,"哇"一声哭。他为什么能哭啊?因为他有通灵宝玉,通灵宝玉是个宝贝,这是个比喻,就是说咱们每个人的真心佛性。它不是父母给的,人的肉体是父母给的。但是人有一块真正的宝贝,而且很有灵性的宝玉,是天地未生之前它就存在的。

自性本来是静静的在那儿,看着无用,没有它却是不行的。你看自性,它从来没动过,如如不动 ; 动的是人的思想。自性呢,灵知了了,灵光独耀,也没形象,就是清清楚楚。这个东西也不是大脑产生的,没有宇宙之前它就已经有了 ; 而且它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每个人生下来哭的那时候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只有这个灵性在起作用。咱们现在有思想,有思维都不是了,都是后天加上去的。那个通灵宝玉,每个人都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贾宝玉。为什么叫贾宝玉呢?因为是假的宝玉啊。

他戴的那个宝玉是多余的一块,无才补天,就是能力不够,所以它是无用的。贾宝玉经常说:蠢物,扔了它。我们人觉得我很聪明,我很有能力,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这是烦恼,妄想。现实社会中,你有能力,那么出了事儿了,你得去干吧,你就比别人累。而无才补天的这个玉才是真正的宝贝。只有这块无用的石头在那里,天地不拘,谁都管不了。他就在那儿很自由,很自在。这个东西才可以长生不老啊。本来它很美好,但它产生痛苦,所以想找点儿事儿干。这个就叫根本无明;觉得这样自由自在不好,想去世间游历一番,这就叫贪恋红尘。

大荒山青埂峰下,大荒山的意思就是无边无际,代表着空;青埂峰,青色代表生命,就是广大无边的一种生命力,代表着有。空有不二还可以现宇宙万相。本来这个红尘世间是一种幻象,他非得认为真实,起了一念执着。来到世间,纠缠不清了,走不了了。我们修行就是告诉你,世间那些不要执着了。你要回去,回到你的大荒山。什么叫大荒山?整个法界就是大荒山,空旷无际。
这事儿归根结底,都怪女娲,泥瓦活不利索,丢三落四
 
读金刚经吧,我读了10年金刚经,其中有几句话是佛法精要:
应无住所而生其心。一切法皆为佛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说法者无法可说尚为说法。
意思就是说: 既然嘛都不能得着,就别说了,说了也白说,不如都歇歇,耳根子清净,心里也敞亮
 
比喻的挺形象,赞一个

我之所以提本体这个话题,
因为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宗教流派都要面对本体论这个问题,
对本体的不同认识也引申出佛教的不同派别,
你说本体是自性,就我以前零碎了解过的知识,
大乘佛教的鼻祖龙树给我的感觉否本体,否自性,自性空
缘起性空又好像没有肯定本源,也没有否定本源,回避了这个本源这个问题
而禅宗相当于披着袈裟的儒家,又变了很多内容
佛法给我的感觉,到最后就是不说话了,佛陀指月,拈花一笑
不可说,不能说,

所谓本体,在康德哪里叫物自体,在老子哪里叫道,
就是万物从它而生,而它自身又是永恒不灭,不依赖别的存在而存在
康德认为,物自体超越了人的认知极限,是不可认知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道可道, 非常道,玄之又玄,也就是说不清
基督教认为,基督就是本体的真相,摩西问神,你是谁,神说“我是自有永有”,I AM THAT I AM
佛教的缘起性空之说,万法皆缘起,所以世间万法也是性空,也就是说万法是没有自性的,因为一切都是缘起,是变化的,是依赖于别的存在的,如果万法由心而起,那么心中的佛法也就是那个自性了,说到底,佛教是神是我心 :)
佛说一切法皆因缘起,这缘起就涵盖了万物本源,我跟你想法一样这本源还是没有究竟的解答,可能就是认死理吧,哈哈。毕竟佛陀的智慧人类还不能理解,就像全世界只有你知道甜的味道,别人问你,你怎么描述别人都还是无法理解一样,达摩祖师就说过,若不见性,学佛无益,见性是所有修行的目标。道家的思想,我觉得老子的思想跟佛家是接近的,但后期的传播渐渐就变成还是在三界内打转。至于基督教,我也认为它们有一定的道理,但跟佛法不在一个层次上,佛法超越太多。
 

阿吾

踏实做事 有趣做人
佛说一切法皆因缘起,这缘起就涵盖了万物本源,我跟你想法一样这本源还是没有究竟的解答,可能就是认死理吧,哈哈。毕竟佛陀的智慧人类还不能理解,就像全世界只有你知道甜的味道,别人问你,你怎么描述别人都还是无法理解一样,达摩祖师就说过,若不见性,学佛无益,见性是所有修行的目标。道家的思想,我觉得老子的思想跟佛家是接近的,但后期的传播渐渐就变成还是在三界内打转。至于基督教,我也认为它们有一定的道理,但跟佛法不在一个层次上,佛法超越太多。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是禅宗的提法吧,
无论是道教还是禅宗,其实里面都有中国儒家的本质,
融合了很多中国特色,所以我说禅宗其实是披着袈裟的儒教,
我为啥看佛法为哲学,哲学本质其实就是不明不白,
佛法的最后一招是静默,我与佛无缘:)
向内求索的佛法,与向外求索的基督教,基督合我意。。。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是禅宗的提法吧,
无论是道教还是禅宗,其实里面都有中国儒家的本质,
融合了很多中国特色,所以我说禅宗其实是披着袈裟的儒教,
我为啥看佛法为哲学,哲学本质其实就是不明不白,
佛法的最后一招是静默,我与佛无缘:)
向内求索的佛法,与向外求索的基督教,基督合我意。。。
别说无缘,其实你已结缘。🙂
 
亲朋中有信佛的
我对佛法当知识了解,没修佛,也没修道,所以是门外汉
就如同一些人了解很多圣经宗教知识历史知识,但不信主,其实也是门外汉
结缘与你是否信无关,而信的人也不一定就是门内汉,佛门讲的是信愿行,而修行还分理观和实修。基督教在我看来属于易行道。
 
亲朋中有信佛的
我对佛法当知识了解,没修佛,也没修道,所以是门外汉
就如同一些人了解很多圣经宗教知识历史知识,但不信主,其实也是门外汉
以前全家都信教的,家里还有人在教堂工作,每周日都去教堂,现在全家都不去了,也是门外汉?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