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天天和我一样,是个路盲,同样的路走几遍都不记,真的是不愿意记,为什么呢。。。
但是,不同的是,我喜欢开车,天天不喜欢

我每次开车去一个新的地方都要迷路,如果还带着孩子压力山大啊。:wdb26:

天天是少有的福气人,旺夫相。

唉是啊所以天姐之谦逊朴实无人能比

非常感谢hyclone和范爷的美言,这接下来的几个月俺估计都美美地在天上飘着,下不来了。: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谢谢Fascination推荐!是的,我后来也想到,那天光想着时间艺术,忘了空间艺术,呵呵。

同样座落在市中心,离上海博物馆不远的上海美术馆也是一幢历史悠久的建筑,原为上海跑马场。除了上海双年展,那里也不时地会举办各类主题展。不过上海美术馆最近已经和原世博园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合并。

上海美术馆旁边,就是上海当代艺术馆,它置身于人民公园内,原为人民公园里的一个温室,现在则华丽丽地变身为一座玻璃“宫殿”了。不久前的一个雨天,我因工作前往,在绿荫夹道的石径上走向艺术馆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再想想即将开始的工作,似乎也因此而不觉枯燥了:p 我后来在微博上抒发感情时,还有同事看了羡慕地说,真希望每天能在那样地环境里工作!

据说上海美术馆要搬迁了,好怀念在那里看双年展,爱马仕展等的情形~这次回上海去了一次外滩美术馆,挺有味道,应该是老洋房改建的,但就是非常非常小,MS馆长是法国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自从黄浦江上飘了猪,感觉不会再爱了...

鱼死了,埋哪儿?
千百年来, 成千上万的死鱼都是漂流在江上的, 还有屈原,
爱, 就是不论飘着龙凤还是猪狗,

Right. 更何况这些死猪不是来自上海的农家,而是浙江嘉兴等地的外来养猪户。我倒是觉得上海能承蒙浙江人如此厚爱,咱还是感到“荣幸”吧:D 我还想就死猪事件表达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想法:这一次农户们没有把死猪偷偷拿去做猪肉脯什么的,而是选择了丢弃,窃以为还是反映出一种进步。

2012年11月,嘉兴中院对部分死猪回收加工贩子进行了严打,3人判处无期徒刑,另有14人分获不同刑期刑罚。“自从他们被抓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光明正大来收死猪了。” 有养猪户这样表示。(摘自浙江视频新闻网http://n.cztv.com/zhejiang/2013/04/2013-04-013810303.htm)
因为死猪回收的渠道变少了,所以养猪户们才改用抛尸于江的做法。
此外,在以前,也发生过钱塘江上漂浮大批死猪的事件,但没有像这次黄浦江事件那样受到高度关注。这一方面得益于网络的力量,也说明公众的维权和监督意识在加强。

Well,也许下一次,对于死猪,就会有更加好的处理方法了?如果这能成为现实,那么咱们上海真的应该为黄浦江见证了一次愚昧到科学的发展而感到荣幸。我希望这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naive的愿望:p
 
最后编辑: 2013-05-2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娃娃还是个武侠迷啊,当年找对象的时候一定没少幻想过要找个侠骨柔情型人世间百媚千红独爱你那一种的。。。。

哈哈,是的,第一本看的武侠小说,也是金庸的第一部:书剑恩仇录。看完就觉得以前看的琼瑶什么的真是弱爆了。从此就从言情改为武侠了:wdb6: 我简直觉得我大概从金庸小说里认的字学的词比语文课上还多:D 古龙也很有味道,奇的是他的思维。梁羽生就的确平淡,我从他的书里大概唯一学到的就是“花开两枝,各表一头”这说法:p

说到侠骨柔情,的确,formba你这一说让我想到以前有部中文译名同名的美国连续剧,说的是一个一直住在地底下的狮面人vincent和一个名叫catherine的美女的爱情故事,看得我唏嘘不已。还有“金刚”,每次金刚把巨掌一摊,等着annie走上去,我就觉得我的心都要被熔化了,最后当这巨掌在帝国大厦顶端稳稳地把annie放进室内,她安全了,它却危险了,更是让人心碎。omg,我举的这两个例子怎么都是兽类/半兽类的奇幻派爱情故事,大概俺有点重口味:wdb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哈哈,是的,第一本看的武侠小说,也是金庸的第一部:书剑恩仇录。看完就觉得以前看的琼瑶什么的真是弱爆了。从此就从言情改为武侠了:wdb6: 我简直觉得我大概从金庸小说里认的字学的词比语文课上还多:D 古龙也很有味道,奇的是他的思维。梁羽生就的确平淡,我从他的书里大概唯一学到的就是“花开两枝,各表一头”这说法+技法:D

说到侠骨柔情,的确,formba你这说法让我想到以前有部中文译名同名的美国连续剧,说的是一个一直住在地底下的狮面人vincent和一个名叫catherine的美女的爱情故事,看得我唏嘘不已。还有“金刚”,每次金刚把巨掌一摊,等着annie走上去,我就觉得我的心都要被熔化了,最后当这巨掌在帝国大厦顶端稳稳地把annie放进室内,她安全了,它却危险了,更是让人心碎。omg,我举的这两个例子怎么都是兽类/半兽类的奇幻派爱情故事,大概俺有点重口味:wdb4:
顶娃娃周末清晨独自重口味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周不错如秋雨所说是几百年才出的上海人才但由于整个上海缺少像北方这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周江郎才尽也是必然的
所以改革开放以前上海一枝独秀因为其他地方没有政策而改革开饭以后上海在文化艺术方面则一蹶不振文化使然光秋雨或立波无法挽救

正确
其实上海文化=海派文化=殖民地文化=商业文化最后其实=香港文化
换句话说给足香港类的政策上海的商业文化就会蓬勃什么1到5级片啊什么的然后再出文化精品

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翻译成中国话就是, 咱们祖上也出过有钱的,
别看我现在一盘咸菜两窝头, 我们祖先每顿饭都有一碗臭豆腐, 礼拜六还多两勺汤.


好了,俺要来说正事了。继续来讲文化。就范爷提到的北方文化、以及海派文化、商业文化,俺想先重磅推出鲁迅先生早在1934年1月30日所写的文章《“京派”与“海派”》,然后我们可以站在大文豪的肩膀上,作一番初浅的讨论,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

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沈从文先生在《大公报》上先后发表了《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关于“海派”》等一系列文章,批评上海文人“玩票”、“白相”(就是玩的意思)的风格,认为他们“虽附庸风雅,实际上却与平庸为缘......这对于中国文学理想的伟大作品的产生,事实上便毫无帮助”。同时他也给“海派”下了定义:“‘海派’与‘礼拜六派’不能分开。那是一样东西的两种称呼。‘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

忠言逆耳。沈从文先生的批评,有道理。

不过如果把沈从文比喻成范爷的话,鲁迅就是萨布拉:) 他更为深刻地揭示了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鲁迅的《“京派”与“海派”》全文请见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京派”与“海派”
鲁迅

自从北平某先生在某报上有扬“京派”而抑“海派”之言,颇引起了一番议论。最先是上海某先生在某杂志上的不平,且引别一某先生的陈言,以为作者的籍贯,与作品并无关系,要给北平某先生一个打击。其实,这是不足以服北平某先生之心的。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本籍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亦非皆上海人。梅兰芳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吴下。但是,籍贯之都鄙,固不能定本人之功罪,居处的文陋,却也影响于作家的神情,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此之谓也。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

  而北京学界,前此固亦有其光荣,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策动。现在虽然还有历史上的光辉,但当时的战士,却“功成,名遂,身退”者有之,“身稳”者有之,“身升”者更有之,好好的一场恶斗,几乎令人有“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之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前年大难临头,北平的学者们所想援以掩护自己的是古文化,而惟一大事,则是古物的南迁,这不是自己彻底的说明了北平所有的是什么了吗?

  但北平究竟还有古物,且有古书,且有古都的人民。在北平的学者文人们,又大抵有着讲师或教授的本业,论理,研究或创作的环境,实在是比“海派”来得优越的,我希望着能够看见学术上,或文艺上的大著作。

  一月三十日。

此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二月三日《申报·自由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时隔一年,鲁迅又再次发表同名文章,这次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的文化问题更加犀利,也许这一问题时至今日并无改变,甚或变本加厉 --

“京派”和“海派”
鲁迅

去年春天,京派大师曾经大大的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手,但不多久,就完了。文滩上的风波,总是容易起,容易完,倘使不容易完,也真的不便当。我也曾经略略的赶了一下热闹,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其中有这样的一段——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亦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眼中跌落了。……”但到得今年春末,不过一整年带点零,就使我省悟了先前所说的并不圆满。目前的事实,是证明着京派已经自己贬损,或是把海派在自己眼睛里抬高,不但现身说法,演述了派别并不专与地域相关,而且实践了“因为爱他,所以恨他”的妙语。当初的京海之争,看作“龙虎斗”固然是错误,就是认为有一条官商之界也不免欠明白。因为现在已经清清楚楚,到底搬出一碗不过黄鳝田鸡,炒在一起的苏式菜——“京海杂烩”来了。
  
  实例,自然是琐屑的,而且自然也不会有重大的例子。举一点罢。一,是选印明人小品的大权,分给海派来了;以前上海固然也有选印明人小品的人,但也可以说是冒牌的,这回却有了真正老京派的题签,所以的确是正统的衣钵。二,是有些新出的刊物,真正老京派打头,真正小海派煞尾了;以前固然也有京派开路的期刊,但那是半京半海派所主持的东西,和纯粹海派自说是自掏腰包来办的出产品颇有区别的。要而言之:今儿和前儿已不一样,京海两派中的一路,做成一碗了。
  
  到这里要附带一点声明:我是故意不举出那新出刊物的名目来的。先前,曾经有人用过“某”字,什么缘故我不知道。但后来该刊的一个作者在该刊上说,他有一位“熟悉商情”的朋友,以为这是因为不替它来作广告。这真是聪明的好朋友,不愧为“熟悉商情”。由此启发,子细一想,他的话实在千真万确:被称赞固然可以代广告,被骂也可以代广告,张扬了荣是广告,张扬了辱又何尝非广告。例如罢,甲乙决斗,甲赢,乙死了,人们固然要看杀人的凶手,但也一样的要看那不中用的死尸,如果用芦席围起来,两个铜板看一下,准可以发一点小财的。我这回的不说出这刊物的名目来,主意却正在不替它作广告,我有时很不讲阴德,简直要妨碍别人的借死尸敛钱。然而,请老实的看官不要立刻责备我刻薄。
  
  他们那里肯放过这机会,他们自己会敲了锣来承认的。
  
  声明太长了一点了。言归正传。我要说的是直到现在,由事实证明,我才明白了去年京派的奚落海派,原来根柢上并不是奚落,倒是路远迢迢的送来的秋波。
  
  文豪,究竟是有真实本领的,法郎士做过一本《泰绮思》,中国已有两种译本了,其中就透露着这样的消息。他说有一个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亚历山大府的名妓泰绮思,是一个贻害世道人心的人物,他要感化她出家,救她本身,救被惑的青年们,也给自己积无量功德。事情还算顺手,泰绮思竟出家了,他恨恨的毁坏了她在俗时候的衣饰。但是,奇怪得很,这位高僧回到自己的独房里继续修行时,却再也静不下来了,见妖怪,见裸体的女人。他急遁,远行,然而仍然没有效。他自己是知道因为其实爱上了泰绮思,所以神魂颠倒了的,但一群愚民,却还是硬要当他圣僧,到处跟着他祈求,礼拜,拜得他“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终于决计自白,跑回泰绮思那里去,叫道“我爱你!”然而泰绮思这时已经离死期不远,自说看见了天国,不久就断气了。
  
  不过京海之争的目前的结局,却和这一本书的不同,上海的泰绮思并没有死,她也张开两条臂膊,叫道“来口虐!”于是——团圆了。
  
  《泰绮思》的构想,很多是应用弗洛伊特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倘有严正的批评家,以为算不得“究竟是有真实本领”,我也不想来争辩。但我觉得自己却真如那本书里所写的愚民一样,在没有听到“我爱你”和“来虐”之前,总以为奚落单是奚落,鄙薄单是鄙薄,连现在已经出了气的弗洛伊特学说也想不到。
  
  到这里又要附带一点声明:我举出《泰绮思》来,不过取其事迹,并非处心积虑,要用妓女来比海派的文人。这种小说中的人物,是不妨随意改换的,即改作隐士,侠客,高人,公主,大少,小老板之类,都无不可。况且泰绮思其实也何可厚非。她在俗时是泼剌的活,出家后就刻苦的修,比起我们的有些所谓“文人”,刚到中年,就自叹道“我是心灰意懒了”的死样活气来,实在更其像人样。我也可以自白一句:我宁可向泼剌的妓女立正,却不愿意和死样活气的文人打棚(注:“打棚”是上海话,开玩笑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去年北京送秋波,今年上海叫“来虐”了呢?说起来,可又是事前的推测,对不对很难定了。我想:也许是因为帮闲帮忙,近来都有些“不景气”,所以只好两界合办,把断砖,旧袜,皮袍,洋服,巧克力,梅什儿……之类,凑在一处,重行开张,算是新公司,想借此来新一下主顾们的耳目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鲁迅在后一篇《“京派”和“海派”》里所提到的“京海杂烩”,以及“京派”向“海派”送秋波,其实反映出了当时,包括现在,范爷所说“北方博大精深文化”向商业文化的靠拢。其实商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其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能把它发展得欣欣向荣,也是一种成功。对上海来说,需要避免的是如沈从文先生所说的平庸低俗;而对显然容易与上海对立的京派或者北方来说,则要避免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躺在昔日“博大精深”的功劳簿上,自命不凡却无实质性作为,或在商业文化之浪袭来的情况下,欲迎还拒,暗中却又打着传统文化、高雅文化的旗号发商业财。想想故宫“内鬼”爆料的故宫里开顶级豪华会所,还不如上海干脆就顶着全国人民编派“海派”文化的唾沫星子光明正大地将商业进行到底呢;)
 

附件

  • 400ded951b74414357267ddfd38af2a3.jpg
    400ded951b74414357267ddfd38af2a3.jpg
    101.4 KB · 查看: 8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