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好的传统在慢慢地消失着

以前和强尼讨论过一次“民国范”的字面意义,其中就包括了你讲的这些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老派一些的家庭,或者说过去有些身份、有些教育背景的家庭,都是很讲究这些的。

不过呢,时代变了,很多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规则重点也变了,即便在欧美,老派的欧洲绅士范也不合时宜...如今更强调个性的突出与解放,不再强调“修身”...这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总不能要求时光定格在过去某一时刻吧。
你好,
现在讲究网品
致敬
谢谢,
 
以前和强尼讨论过一次“民国范”的字面意义,其中就包括了你讲的这些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老派一些的家庭,或者说过去有些身份、有些教育背景的家庭,都是很讲究这些的。

不过呢,时代变了,很多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规则重点也变了,即便在欧美,老派的欧洲绅士范也不合时宜...如今更强调个性的突出与解放,不再强调“修身”...这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总不能要求时光定格在过去某一时刻吧。
楼主估计也是想说“民国范儿”。看看鲁迅小说那些场景,那是另一种“民国范儿”。
 
楼主估计也是想说“民国范儿”。看看鲁迅小说那些场景,那是另一种“民国范儿”。
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传统中式儒家风范和西洋做派结合的时代,也是中国第一批接受西式学校教育和教会熏陶的一代人,这一批人的家庭风气可以说很端正,但是放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就有些古板了...

鲁迅的文笔描述我印象里更多的是市井气息...
 

月盈亏

月月盈
如果客人留下吃饭---当时家里并不富裕,并不会像现在一样 做一大桌子菜丰盛的不得了,但也是有肉有蛋,香喷喷得很是馋人。但我们坐到桌上只能每样菜夹三口,要一小筷子一小筷子的夹,而且要十分钟左右吃完饭下 桌。。

俺小时候有个邻居,家里来客人就炒了盘花生米,那年代平时是很少吃的,小孩嘴馋就一连夹了七筷子,当时他爸就一巴掌拍脑门上了。
那时候当外人面教训孩子也司空见惯。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俺小时候有个邻居,家里来客人就炒了盘花生米,那年代平时是很少吃的,小孩嘴馋就一连夹了七筷子,当时他爸就一巴掌拍脑门上了。
那时候当外人面教训孩子也司空见惯。
我们不打,客人走后教育一番,下次来客人不让上桌。一点好吃的也不会留。
 
俺小时候有个邻居,家里来客人就炒了盘花生米,那年代平时是很少吃的,小孩嘴馋就一连夹了七筷子,当时他爸就一巴掌拍脑门上了。
那时候当外人面教训孩子也司空见惯。
7筷子!
还有人在旁计数?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很多家庭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啊,和大户小户没关系吧。
只是没想到这个很大众的大同小异的家规原来也属于传统的范畴。
不过表示对于有客人来限制孩子吃几筷子食物很不理解。
家有幼儿,这个阶段该教的也教的道理正教着呢。
我无意于区分大户小户,只是信笔写来,后来觉得不妥,就改了,
可是版主又给我原封不动放回去了。
教育的确不分大户小户,关键看父母的修为和思想。
 
至于中国深层文化需不需要保存,不好说。的确,中国文化儒释道,最最讲究修身养性,要人们成君子成圣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象我们那样注重伦理道德,洋洋万言,绵延千年。。。。不知为啥,特别失败。最后成了鲁迅笔下吃人的文化,成了曹雪芹笔下以贾政为代表的伪君子,成了我们常常说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楼主说的这些都是社交礼仪,保存一下无妨的。记得我的一个国内同事曾经给一个韩国孩子做过家教,说那个孩子每次都毕恭毕敬送到门口告别,鞠躬,礼貌得很,我的同事觉得特舒服。
礼多人不怪,知书达理总是受人欢迎的,
现在待人接物的礼仪比过去简单了许多随意了许多。时代发展了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行为方式必然也改变。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好多的规矩,有一些我也觉得繁琐无意义。
但我老公喜欢这些规矩,感觉不错。比如第一碗饭盛给家里的长辈或一家之主。他理所当然正襟威坐,享受第一碗的待遇。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至于中国深层文化需不需要保存,不好说。的确,中国文化儒释道,最最讲究修身养性,要人们成君子成圣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象我们那样注重伦理道德,洋洋万言,绵延千年。。。。不知为啥,特别失败。最后成了鲁迅笔下吃人的文化,成了曹雪芹笔下以贾政为代表的伪君子,成了我们常常说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正理是 :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但有些人读书习礼,并不意味着他就修心养性了,他只不过把前者作为粉饰和包装自己的工具,其骨子里的秉性并没有改变。当然就成了像您说的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
可这种人还是少数吧。
 

风吹花落

峰回路转
837
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传统中式儒家风范和西洋做派结合的时代,也是中国第一批接受西式学校教育和教会熏陶的一代人,这一批人的家庭风气可以说很端正,但是放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就有些古板了...

鲁迅的文笔描述我印象里更多的是市井气息...
家风端正,社会风气就端正。
但现在的孩子您就是一板一眼按古板的礼仪教,也是很难学成的,大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思想是自由奔放似的,行为是洒脱的,连性格都受影响。
 
最后编辑: 2014-11-03
P

ppahce

Guest
好多的规矩,有一些我也觉得繁琐无意义。
但我老公喜欢这些规矩,感觉不错。比如第一碗饭盛给家里的长辈或一家之主。他理所当然正襟威坐,享受第一碗的待遇。
好多的规矩,有一些我也觉得繁琐无意义。
但我老公喜欢这些规矩,感觉不错。比如第一碗饭盛给家里的长辈或一家之主。他理所当然正襟威坐,享受第一碗的待遇。

在孩子眼里,父母难道还分主次?不赞同。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