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又来纠结:年薪40万该不该回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本着新人只看不说的原则,在论坛上我很少发言,现在针对lz的情况我啰嗦两句,说说我的看法,供LZ参考。而且,我对南京很了解,目前在国内生活,可能我的情况对lz更有参考价值。
我和先生都是搞建筑的,我是工民建,先生是建筑学,目前我们一个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个是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也都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们是70后,本科毕业整整二十年,虽然都是一类学校,但都不是知名学府,所以说我们的天生资质可能在芸芸众生里也就一般吧,家里也没有任何背景。
大学毕业后我们就一直在同一家设计院工作,现在改为工程公司,是一家国企。我们是生活在类似南京的一个二线城市。先说说我们的收入吧:我每月拿到手的钱也就6000元,但是除了这6000以外,我自己和公司一起贡献我的住房公积金3000元,养老保险3500元,在加上其他一些保险大概2000元。公司每月还要给我们现金形式的交通和通讯补贴1200元。公司提供午餐工作餐,每季度的劳保用品,过年的油和米等物资,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我们平时的生活用品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掏钱,而且交通和通讯补贴可以换成超市的购物卡,因为先生的一份补贴比我多一些,已经足够我们的交通和通讯上的花费,我的基本上就是换成购物卡,所以进超市购物也不需要多花现金。每年我的年终奖大概在税后12~15万,因为我还在一线从事设计和审核工作。但注意从来不加班。所以我每年的到手的现金收入大概在20~25万,先生从事技术管理岗,税后所有收入在28万左右。他也很少加班。这还是这两年企业效益下滑后的收入。我家有两套公寓房,一套独栋别墅,一处商铺,没有房贷,所以我家每年花费很少,除了旅游和购物,每年我们国内游一次出境游一次。每年加上商铺出租,我们可结余人民币30万以上。这些都是拜前十年国家高速发展所赐,都是我们光明正大得来的。前两年先生应酬很多,近两年应酬少多了,生活也更健康了。具体原因,你懂得。这是我们经济上的情况。而且我们的收入和同城市的其他勘查设计单位相比,还是偏低的。
说到孩子教育,我也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男生。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从来没有给任何老师送过任何礼物,最多教师节发一个短信,倒是孩子会经常给老师制作贺卡。
孩子成绩不错,老师也比较喜欢。老师也都是很负责任的,很受他们喜欢。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怎么样,我家孩子的作业很少,晚上在家里写作业的时间从来不超过半小时,晚上他在家要谈半小时钢琴,听半小时英语听力,其他的时间就是自由的。课外培训,我们也有,我们一直在给他学英语,钢琴,夏天游泳,羽毛球,冬天羽毛球,还有他自己喜欢的围棋。英语给他找的是外教,每周有两个晚上外出打球。至于他的升学,我们也有压力,但我不觉得,学习好就一定未来生活的快乐幸福。人生是场马拉松,培养他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现在社会很多元化,成功不止一条道路。他有能力,我们给他做好后盾就行了。孩子的教育,有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至于食物和空气,我没去过加拿大,但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很多次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我比较欣赏欧洲的一些人文氛围。这个冬天,拜时不时的冷空气所赐,我所在的城市PM2.5大部分在100一下,还可以接受。夏天就会好很多。食物吗,我尽量买进口的或者是农民家里自己种的,或者捡超市里价格贵得买,总是不错的。这也是我们为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至于社会环境,媒体上的那些奇葩的事,我和我周围的人都没碰到过,当然肯定还是存在的。但是整个社会环境已经规范多了,我们办护照,转户口,办港澳通行证,赴台证,办移民的各种公证,都是很正规的,一个大的政务大厅,集中办公,只要各种材料齐备,很快就可以办理,没有人会刁难你的,请客送礼请吃饭更是无法想象。办好就快递给你,当然自己付邮费。而且现在不得不佩服国人现在是富足了,办理出境证件的人好多。
再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办移民。其实是为了满足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而已。十年前我就要先生主申请,他说他的专业(建筑学)在外不好找工作,所以就放弃了。这两年有闲钱有闲心了,所以我又动心思了,这回,是我为主申请。从你的帖子看,我觉得你先生还是很有能力,而且为家也放弃了很多。
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让你看到一个在国内生活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整个社会大众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应该和你们的比较接近。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你说的这些情况和我所居住的地方类似。我在东北的省会城市。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对,有门手艺也挺好的。但可能是没有遗传,或者说没有家庭传统,咱们华人家庭出来的要有门手艺还真是不多。如果父母都不handy,做手艺的passion也没有,孩子似乎也不容易有passion有技术。这个还真的很讲究家学渊源。

如果没有擅长的手艺,学习也不好,做份一般的工作生活真不能说过得很好。据说麦当劳的店长经理年薪4万多,4万多也过不了很好的生活,可人家还得是经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当上的。

国内现在大学生看起来是很水啊,但那是正好赶上生育高峰期,70后80后正占据着劳动力市场的时候,60后也没有退。到咱们 孩子那一代就不一样了,正是劳动力缺乏的时候。而且在国内有人脉和财力的积累,再不济,你拿几十万创业基金出来,自己跑跑人脉,给他弄个自雇的小生意也不会很差。在这边,你想做生意,能进得去圈子也难啊。

我这么多年早就想通了,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就是华山一条道,念书。别的方面,我们真的是提供不了经验和基础。

很多人说这里生意做不了, 是没有花心思下去, 或者说自己不适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觉得他们过来也蛮好的。国内独栋别墅卖掉,在这边买一个房子。公寓两套和商铺的租金够这边每月的生活开销。存款用来买基金理财产品,然后替国内做点设计赚点外快。据说建筑的证挂出去不用干活一年也有几万块的收入。他们在加拿大过的就是半退休的生活,用不着出去工作,还可以陪读孩子。

你说的对,从经济的角度是没有近忧的。
但是,他快不快乐就不知道了。人离开自己文化和祖国的苦楚只有深爱那片土地的人才会感受到。
而且,没有近忧,未必没有远虑。人生有几个阶段,四十作为普通的中产阶级,远未到停步的阶段。 每年30万的支出五十年就是1500万。还不算自己的房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不知道你说的物以类聚是说我也得离婚还是什么,如果这么认为我有信心你是会失望的:wdb23:
孩子变成这样,是最令人心疼的。望你三思。

我过去是个不喜欢变化的人。十多年前和同事去美国学习出差,我总是坐在床沿上哭想家。别人都不理解我,他们都觉得美国这么好,哭啥啊。可我就是思念北京的天空,蓝天下的鸽哨还有浓浓的儿话音。
移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终点,至少他们看做这是个终点。但于我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是。 我更多地把它看做人生颇具兴味的旅行的一部分,没有它,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单位,永远不会和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说再见,永远不会自己租房子,永远不知道我自己可以这么自由的想象未来。
这场经历,虽然有苦味,但其中的甘甜回味悠长。
我一直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莫过于自己的成长。我的孩子,不论他现在状态如何,那都是暂时的。他看到我的成长,终将成长,成长为更完美,更强健,更明媚的自己。活泼泼的在世间闪耀的自己。
所以我常常对自己说,我们,不论生活在哪里,中国,加拿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闪耀着,快乐着,不论顺境逆镜,你都甘之若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过去是个不喜欢变化的人。十多年前和同事去美国学习出差,我总是坐在床沿上哭想家。别人都不理解我,他们都觉得美国这么好,哭啥啊。可我就是思念北京的天空,蓝天下的鸽哨还有浓浓的儿话音。
移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终点,至少他们看做这是个终点。但于我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是。 我更多地把它看做人生颇具兴味的旅行的一部分,没有它,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单位,永远不会和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说再见,永远不会自己租房子,永远不知道我自己可以这么自由的想象未来。
这场经历,虽然有苦味,但其中的甘甜回味悠长。
我一直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莫过于自己的成长。我的孩子,不论他现在状态如何,那都是暂时的。他看到我的成长,终将成长,成长为更完美,更强健,更明媚的自己。活泼泼的在世间闪耀的自己。
所以我常常对自己说,我们,不论生活在哪里,中国,加拿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闪耀着,快乐着,不论顺境逆镜,你都甘之若饴。
移民是种改变,以前的人生全部洗牌清零,做这个选择的人很少会觉得移民就是生活的停滞和终点吧?
加拿大是新的土地,美丽新世界的开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是种改变,以前的人生全部洗牌清零,做这个选择的人很少会觉得移民就是生活的停滞和终点吧?
加拿大是新的土地,美丽新世界的开始。
我所说的终点是指把加拿大当做自己永远的家,是从这个意义上的终点。
至于是不是美丽新世界,各人对美丽的定义差别比较大,不过世界大致相同,没觉得哪个地方更加美丽,只是美丽的地方不一样。
人类都是相似的,你在原来的地方遇到的问题,在新的地方一样会有。只是变化一种展现方式而已。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所说的终点是指把加拿大当做自己永远的家,是从这个意义上的终点。
至于是不是美丽新世界,各人对美丽的定义差别比较大,不过世界大致相同,没觉得哪个地方更加美丽,只是美丽的地方不一样。
人类都是相似的,你在原来的地方遇到的问题,在新的地方一样会有。只是变化一种展现方式而已。
这个,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在中国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就是,大环境的价值观和我个人的极其牴牾,在加拿大,这种痛苦消逝了……

人都是顺应天性选择自己的生活,既然如此热爱眷恋故乡,为何又选择移民生活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终点,至少他们看做这是个终点。但于我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是。 我更多地把它看做人生颇具兴味的旅行的一部分,没有它,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单位,永远不会和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说再见,永远不会自己租房子,永远不知道我自己可以这么自由的想象未来。
这场经历,虽然有苦味,但其中的甘甜回味悠长。
QUOTE]


赞同。移民生活当作一个经历而不是最终的归宿。况且,我们文化心理的根儿和饮食习惯还在国内。
理想状况,两边有家,各住半年,享受两边好的东西,哈哈。
 
最后编辑: 2014-12-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在中国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就是,大环境的价值观和我个人的极其牴牾,在加拿大,这种痛苦消逝了……

人都是顺应天性选择自己的生活,既然如此热爱眷恋故乡,为何又选择移民生活呢?

看到别人在排队,就跟着排队抢购。也不管是什么东西。从没有想过自己究竟要什么,还美其名曰:哪里都是过日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来这里以后,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态变化的过程。
以前在北京,我基本不给孩子买玩具。我当时非常迷恋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有点极端自然主义,主张孩子尽量玩开放性玩具,比如水,沙子,木头棍,到大自然里去体会美。 尽量不让孩子玩塑料和颜色鲜艳的玩具,少去商场这些嘈杂的场所。所以他买玩具的机会非常少。他爸爸给他买个小汽车都被我说半天。
不过和我周围的同事一样,我们非常重视阅读,我们读了好多书,大概有7000-8000本吧。当然是我给他读。他热爱阅读。我们大多数同事也是这样培养孩子的,每周给孩子买书的速度都是几十本这样。他们的孩子不少都上了巴学园或者华德福幼儿园。我们家孩子干脆就在家晃,读书,和邻居的孩子疯跑啥的。连幼儿园都没上。
离开北京以后,我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好比一个文化互动的环境没有了,孩子也没有了玩伴。我突然在物质上不想克制他了,因为觉得他来到这个地方啥都失去了,好可怜。
于是他养成了每周买一个玩具的习惯,后来我发现他在商店里选玩具都不知道选哪个好了,因为都差不多有了,我意识到有点过了,现在开始克制他,尽量少买。又开始在学校订书买书, 回到从前了。
但是,还是不一样,我觉得我以前的气定神闲没有了,以前吧,很少有人能让我难过的,那时我的内心太强大了。在来加拿大之前,我从未被人歧视过,也从不歧视别人。即便有人歧视我,我根本就不CARE。遇到不喜欢的人,基本对于我那个人就是空气了。
在国内开会也是,我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听开心了就说几句,给别人讲明白了,别人用景仰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很开心。
在这里开会,我是使劲听啊使劲听,除非跟自己特别相关的事,我基本一言不发,我要是发言的话,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很郁闷。估计他们也很郁闷,不知道我在说啥。
在国内,我属于制造笑话的,我一说话,大家就很欢乐的样子,我超喜欢那种让别人欢乐的感觉。 有一次我违章了,把警察说的很欢乐,我的交通卡警察都拿走还有一秒就要刷POS了,又还给我了。这也让我很欢乐。不是因为省钱的欢乐。
在这里,别人说笑话,我就跟着傻乐。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傻。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
最可怕我发现我儿子也这样了,他在公众场合总是比较沉默,有时侯我们不知道某个场合该做啥的时候,他就说:咱们看看别人怎么做。观察观察再说。他再也不是我心中的那个北京小屁孩了。
总之,总之,新鲜的空气和不堵车是需要代价的,只是我常常问自己,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呢?

我来这里以后,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态变化的过程。
以前在北京,我基本不给孩子买玩具。我当时非常迷恋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有点极端自然主义,主张孩子尽量玩开放性玩具,比如水,沙子,木头棍,到大自然里去体会美。 尽量不让孩子玩塑料和颜色鲜艳的玩具,少去商场这些嘈杂的场所。所以他买玩具的机会非常少。他爸爸给他买个小汽车都被我说半天。
不过和我周围的同事一样,我们非常重视阅读,我们读了好多书,大概有7000-8000本吧。当然是我给他读。他热爱阅读。我们大多数同事也是这样培养孩子的,每周给孩子买书的速度都是几十本这样。他们的孩子不少都上了巴学园或者华德福幼儿园。我们家孩子干脆就在家晃,读书,和邻居的孩子疯跑啥的。连幼儿园都没上。
离开北京以后,我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好比一个文化互动的环境没有了,孩子也没有了玩伴。我突然在物质上不想克制他了,因为觉得他来到这个地方啥都失去了,好可怜。
于是他养成了每周买一个玩具的习惯,后来我发现他在商店里选玩具都不知道选哪个好了,因为都差不多有了,我意识到有点过了,现在开始克制他,尽量少买。又开始在学校订书买书, 回到从前了。
但是,还是不一样,我觉得我以前的气定神闲没有了,以前吧,很少有人能让我难过的,那时我的内心太强大了。在来加拿大之前,我从未被人歧视过,也从不歧视别人。即便有人歧视我,我根本就不CARE。遇到不喜欢的人,基本对于我那个人就是空气了。
在国内开会也是,我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听开心了就说几句,给别人讲明白了,别人用景仰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很开心。
在这里开会,我是使劲听啊使劲听,除非跟自己特别相关的事,我基本一言不发,我要是发言的话,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很郁闷。估计他们也很郁闷,不知道我在说啥。
在国内,我属于制造笑话的,我一说话,大家就很欢乐的样子,我超喜欢那种让别人欢乐的感觉。 有一次我违章了,把警察说的很欢乐,我的交通卡警察都拿走还有一秒就要刷POS了,又还给我了。这也让我很欢乐。不是因为省钱的欢乐。
在这里,别人说笑话,我就跟着傻乐。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傻。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
最可怕我发现我儿子也这样了,他在公众场合总是比较沉默,有时侯我们不知道某个场合该做啥的时候,他就说:咱们看看别人怎么做。观察观察再说。他再也不是我心中的那个北京小屁孩了。
总之,总之,新鲜的空气和不堵车是需要代价的,只是我常常问自己,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呢?
最后一段让人难过,但我觉得主要还是孩子懂事了才过来的适应期吧,我女儿在这里出生的,1岁回国待了一年多,回来后进幼儿园,第一个礼拜去接她,阿姨说她非常安静,我想一个是她天性,另一个就是我们还没教她英文,我当时也担心过,当然现在早就不是问题了,也许孩子受到文化冲击时都会有这么一段观察期,我女儿当时如果能流利地表达自己,可能也会和你儿子说类似的话
所以也别过于担心,多从图书馆给孩子借他喜欢的书,比如哈利波特系列,读多了,英语就没问题,再有就是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尽量缩短他的适应性,相信他很快会重新做回自已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到大家谈钱,我不是有钱人,可能也没把心思放这上头,社会地位之类对我也差不多,都有点心不在马:wdb25: 在国内工作七八年,对于工资构成,收入,职称评定之类,我到现在,可能和学生时候一样两眼一抹黑。不过,我是特别热爱自己专业的人,就和小孩子玩游戏一样投入,但是在国内过得很不爽,总之,国内大环境就是,没法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好好做事情,需要各种斗心眼,总是被打扰,很烦。

我来这里四年了,感觉是如鱼得水,因为大环境的价值观和我个人很一致。

我要回到自己的专业道路,还需要漫长的努力,不过我觉得移民是正确无比的选择。心安之处是家园。

请问你年龄几何?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知道几岁是个坎, 如果还没有在自己的专业上要争取回到自己的专业道路上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到别人在排队,就跟着排队抢购。也不管是什么东西。从没有想过自己究竟要什么,还美其名曰:哪里都是过日子。

我15年前就是移民,呆10天我就回去了。我还没在我周围人里看到有人抢购这个东西。我周围的领导跟我不错的,好几个都拿到过绿卡,不过最后都是短登放弃了。
我之所以来,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那天我又厌倦这种日子了,我就回去再努力一把,再换个活法,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人生最悲哀莫过于把希望寄托于某个节点,以为自己移民了就幸福了,就好比以为自己有了一千万就幸福了一样愚蠢。
前一段有人说,岁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段都不能辜负. 我深以为然。每一天都善意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领悟, 那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日子。

有时侯太舒服是不会思考的,人在暴风雨里的成长带给我无限快乐。
我跟我现在领导说,我不做到最好,不会离开。有一天我做到很好了,也许就要说再见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15年前就是移民,呆10天我就回去了。我还没在我周围人里看到有人抢购这个东西。我周围的领导跟我不错的,好几个都拿到过绿卡,不过最后都是短登放弃了。
我之所以来,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那天我又厌倦这种日子了,我就回去再努力一把,再换个活法,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人生最悲哀莫过于把希望寄托于某个节点,以为自己移民了就幸福了,就好比以为自己有了一千万就幸福了一样愚蠢。
前一段有人说,岁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段都不能辜负. 我深以为然。每一天都善意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领悟, 那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日子。

有时侯太舒服是不会思考的,人在暴风雨里的成长带给我无限快乐。
我跟我现在领导说,我不做到最好,不会离开。有一天我做到很好了,也许就要说再见了。
闹了半天,您是活得太幸福自由了,来显摆的,膜拜一下!景仰!我等草民,沾沾高大上的贵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15年前就是移民,呆10天我就回去了。我还没在我周围人里看到有人抢购这个东西。我周围的领导跟我不错的,好几个都拿到过绿卡,不过最后都是短登放弃了。
我之所以来,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那天我又厌倦这种日子了,我就回去再努力一把,再换个活法,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人生最悲哀莫过于把希望寄托于某个节点,以为自己移民了就幸福了,就好比以为自己有了一千万就幸福了一样愚蠢。
前一段有人说,岁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段都不能辜负. 我深以为然。每一天都善意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领悟, 那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日子。

有时侯太舒服是不会思考的,人在暴风雨里的成长带给我无限快乐。
我跟我现在领导说,我不做到最好,不会离开。有一天我做到很好了,也许就要说再见了。

从你的描述来说,要么你隐瞒的什么,要么你就是没有准备好。 “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这是我见过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