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又来纠结:年薪40万该不该回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后一段让人难过,但我觉得主要还是孩子懂事了才过来的适应期吧,我女儿在这里出生的,1岁回国待了一年多,回来后进幼儿园,第一个礼拜去接她,阿姨说她非常安静,我想一个是她天性,另一个就是我们还没教她英文,我当时也担心过,当然现在早就不是问题了,也许孩子受到文化冲击时都会有这么一段观察期,我女儿当时如果能流利地表达自己,可能也会和你儿子说类似的话
所以也别过于担心,多从图书馆给孩子借他喜欢的书,比如哈利波特系列,读多了,英语就没问题,再有就是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尽量缩短他的适应性,相信他很快会重新做回自已的

嗯,我是啥书都给他读,中文英文,天文地理,从西游记到神奇校车,从冰雪奇缘到大闹天宫,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到小乔治的神气魔药,最近在读老鼠记者。
还真没读过哈里波特,不过回家试试。
我就不信他妈妈那么能说,那么欢乐,他就一直蔫下去?不能够啊。
再说,我们一直严肃定义为我们是旅居,看看世界来的,所以我倒不是那么在意,有时伤感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小心灵而已。
不过我一直对自己和孩子都有信心,谢谢你的建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从你的描述来说,要么你隐瞒的什么,要么你就是没有准备好。 “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这是我见过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
她就是开始哀叹一下,不爽发泄呗,理解,新移民,有阵痛,然后别人异议了,她觉得更加不爽了,神马?你们不理解我是人中龙凤那淡淡滴四十五度角哀伤?竟然用你那土肥圆的心态看扁我?得!得!咱啥也不说鸟!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过去是个不喜欢变化的人。十多年前和同事去美国学习出差,我总是坐在床沿上哭想家。别人都不理解我,他们都觉得美国这么好,哭啥啊。可我就是思念北京的天空,蓝天下的鸽哨还有浓浓的儿话音。
移民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终点,至少他们看做这是个终点。但于我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是。 我更多地把它看做人生颇具兴味的旅行的一部分,没有它,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单位,永远不会和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说再见,永远不会自己租房子,永远不知道我自己可以这么自由的想象未来。
这场经历,虽然有苦味,但其中的甘甜回味悠长。
我一直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莫过于自己的成长。我的孩子,不论他现在状态如何,那都是暂时的。他看到我的成长,终将成长,成长为更完美,更强健,更明媚的自己。活泼泼的在世间闪耀的自己。
所以我常常对自己说,我们,不论生活在哪里,中国,加拿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闪耀着,快乐着,不论顺境逆镜,你都甘之若饴。

说得好极了。北京老乡握握手吧。

这个楼我只看了最后两页,不知道争执的缘由,但是人的素质的高低一目了然。

丑是衬托美的 :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从你的描述来说,要么你隐瞒的什么,要么你就是没有准备好。 “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这是我见过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
喜欢青菜移民童鞋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单走波士顿的"自由之路",也许也有乏味之处,但结合马塞诸塞州的历史,和市郊剑桥郡大学城的情怀,再体会freedom,就感觉不一样了。

所以,蛮理解青菜童鞋的许多表述,哈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喜欢青菜移民童鞋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单走波士顿的"自由之路",也许也有乏味之处,但结合马塞诸塞州的历史,和市郊剑桥郡大学城的情怀,再体会freedom,就感觉不一样了。

所以,蛮理解青菜童鞋的许多表述,哈哈。
谢谢点拨!只可惜愚笨如我。。。不过依然感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老乡见老乡,啥都别说了。都是泪啊。
我们的青春岁月啊,都在那个城市里了。你在他乡还好么?

谢谢。过了四十后,真的有“不惑”的感觉。内心感受到更多的平和,快乐和自由。我特理解你说的。我还在路上,也许永远在路上,直至人生的终点,但我永远相信,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起加油。: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关键以后lz要是再出来就没现在这么简单,容易了

大家这么看?

我会选择回去。

你LG在这边没工作,再过一两年GAP大了,找工作就更难了。他挣40万,你挣15 - 20万,房子又是现成的,这日子不要太舒服。孩子教育什么的,我们从小也是在国内接受教育的,也一样好好的。现在信息发达,国内的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每年存20万(你们肯定不止),5年就是100万,这样送到美国读本科的钱也出来了。

学建筑的在北美不吃香,很难找到好工作。我以前就有同事是建筑师转行程序员,在国内哪见过这样的转行?人就活一辈子,先顾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说了,留学的钱都给孩子挣出来了,也不算不给创造条件了。

40万RMB是等同于7万加币,但是7万年薪扣完税也就能养家糊口吧,别的什么都做不了。你也在这里生活过,也知道生活是什么开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15年前就是移民,呆10天我就回去了。我还没在我周围人里看到有人抢购这个东西。我周围的领导跟我不错的,好几个都拿到过绿卡,不过最后都是短登放弃了。
我之所以来,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那天我又厌倦这种日子了,我就回去再努力一把,再换个活法,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人生最悲哀莫过于把希望寄托于某个节点,以为自己移民了就幸福了,就好比以为自己有了一千万就幸福了一样愚蠢。
前一段有人说,岁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段都不能辜负. 我深以为然。每一天都善意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好好相处,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领悟, 那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日子。

有时侯太舒服是不会思考的,人在暴风雨里的成长带给我无限快乐。
我跟我现在领导说,我不做到最好,不会离开。有一天我做到很好了,也许就要说再见了。

从头至尾看下来,只看出青菜童靴的独特之处,更体会出这论坛里有那么多思想偏激的人。理他们做甚!
:wdb10: :wdb10::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关键以后lz要是再出来就没现在这么简单,容易了

大家这么看?

问题是出来做什么呢?当然出来是会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LZ家男主人的职业前途和全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我假定应该是最重要的吧?人生总要有取舍,只要保证最重要的东西得到就行了,千万不要舍本求末,因为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牺牲了最重要的东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你说的对,从经济的角度是没有近忧的。
但是,他快不快乐就不知道了。人离开自己文化和祖国的苦楚只有深爱那片土地的人才会感受到。
而且,没有近忧,未必没有远虑。人生有几个阶段,四十作为普通的中产阶级,远未到停步的阶段。 每年30万的支出五十年就是1500万。还不算自己的房子。

可以达到半退休的状态的话,两边住住,应该还是不错的。
1500万不必是现钱,钱也可以再生钱,另外做建筑的远程接点设计话应该不难。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真不长,特别是一齐养育孩子是很重要的,不再从来的经历。无论天涯海角,支持家人,随爱走天下。我是这样过来了20年,生活在国内国外的各个角落,但始终在家--和家在一起。

工作角度来讲,还是这句话,女性相对就业容易,起点底,但起色快,潜力大。因为我们亚洲女性韧性突出!支持爱人,支持家庭,就是支持自己。我每次放弃工作,为老公搬家到新的城市时,从来没想过下一步。因为我知道他要的将来肯定有包含了为我做的美好计划。
 
最后编辑: 2014-12-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从你的描述来说,要么你隐瞒的什么,要么你就是没有准备好。 “纯粹是我任性随意,爱自由的天性,我觉得一种日子换个过法,挺好。” 这是我见过的最文艺的移民理由。
本来就很多人思考问题不是使用逻辑和理性的,很多人的重大决定就是很感性的,这样其实很正常,只是以你的思路不能理解而已。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谢谢。过了四十后,真的有“不惑”的感觉。内心感受到更多的平和,快乐和自由。我特理解你说的。我还在路上,也许永远在路上,直至人生的终点,但我永远相信,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起加油。:wdb19:
对,说得好. 人生不就是一悟再悟的过程么. 心里有美的,终会发现美,拥有美. 祝圣诞快乐! 常回家看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真不长,特别是一齐养育孩子是很重要的,不再从来的经历。无论天涯海角,支持家人,随爱走天下。我是这样过来了20年,生活在国内国外的各个角落,但始终在家--和家在一起。

工作角度来讲,还是这句话,女性相对就业容易,起点底,但起色快,潜力大。因为我们亚洲女性韧性突出!支持爱人,支持家庭,就是支持自己。我每次放弃工作,为老公搬家到新的城市时,从来没想过下一步。因为我知道他要的将来肯定有包含了为我做的美好计划。
好的家,幸福的人! 谢谢你的经验之谈, 让我更安心于当下. 祝你全家幸福,圣诞快乐!
 

还叫鱼头

就是一个鱼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嗯,我是啥书都给他读,中文英文,天文地理,从西游记到神奇校车,从冰雪奇缘到大闹天宫,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到小乔治的神气魔药,最近在读老鼠记者。
还真没读过哈里波特,不过回家试试。
我就不信他妈妈那么能说,那么欢乐,他就一直蔫下去?不能够啊。
再说,我们一直严肃定义为我们是旅居,看看世界来的,所以我倒不是那么在意,有时伤感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小心灵而已。
不过我一直对自己和孩子都有信心,谢谢你的建议!
您喜欢给孩子读书真挺棒的。但7000-8000千本书是不是有点过了?一天一本也得20年。再好的东西多了也烦!别说孩子,就是对您这也太多了。建议您歇歇,以后十年,除了必要的书,别读了。知识太多了,把别人吓着了。物极必反,特别是对孩子。带他多玩玩,逮个蛐蛐,蹦个弹球,拍拍洋片,比玩具强。
 
最后编辑: 2014-12-20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