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再换个角度说,国外看病这样那样不方便,那还是有身份的情况,如果没有身份,只是来探亲的,又如何去说说?

人啊,其实总把得到的看为理所应当,而失去的,却数落一二。。。。。
 
在国内,看病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姐姐,国内医疗行业的,而且她的人脉,调动医疗资源的能力高于一般的业内人士,所以身边的亲人们多有受益。后来我姑姑搬去上海跟儿子女儿一起,现在每次电话都诉苦看病难,看病烦。我表哥表妹在上海也算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且对父母挺孝顺的。
我相信拙夫老先生也是做出了正确选择的。当然,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
 
父母说,等他们很老的时候,不会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听到这里,我觉得也许移民真的是个错误。
现在我们没有能力为父母办理移民,就算以后有这个能力,他们也认为老了可能还是在国内习惯一些。
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孩子以后在这边习惯了回不去,父母老了不愿意或者身体不好没办法过来,那我们夹在中间该怎么办?两头放不下,两头都牵挂,真是太难过了!
已经碰到你说的问题了,就算是错误,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等孩子上了大学再说了
 
您是老人家呀?我记得以前看过您发的一个贴,好像是问在多伦多怎么坐公交车的,我当时还在想,这是谁挖的个大坑吧。您是住多伦多以外的城市吧?以后再来多伦多,给我发悄悄话,我可以给您free ride,保证行车安全。
我学会了乘车。谢谢啦。
 

stang

大猩猩--专业砸墙
看病的问题不止是老人家,一些医学专业的词汇即便是孩子们也未必能张嘴就来。
排队的事儿个人体会来说还算说的过去,很明显的严重病情排期很快。
住院一周的开刀大手术,进重症监护室那种,不用陪床、不用送饭、不用请护工、更不用送红包,而且全免费,唯一的花销是停车费。
孩子来说真没什么负担,开刀那天请假送去,然后有空下班去看看,到时候出院接回家,就这么简单。
试想一下在国内,这一周孩子还不得休长假算球?钱就不用说了,多大的时间成本?

语言问题,问诊的时候有孩子跟着翻译一下就成,现代医学更多靠的是仪器和数据,医院看数据来操作,顶多问问疼不疼,即便你说疼,仪器数据说正常了,也该咋办就咋办。手术关键要命的时刻有中文翻译,那个时刻孩子英语多好也不能用,也没法用。

退一步说,万一真是加拿大治不了,坐飞机回国看病也行,双保险。

医患关系和医疗的理念方面,加拿大和国内区别很大。
比如说在国内上来就是抗生素消炎药组合拳,大家也认为好大夫就该那样;加拿大的医生则很慎重的用处方药尤其是抗生素。
不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也不是医学领域的,说不清瞎说怕贻笑大方误导别人,
但无论如何加拿大的这种医疗系统是工作着的,为3千多万居民提供着医疗保障。

所以正像楼上有人说的,得换脑子,换思维方式,这里是加拿大,总顶着个中国脑袋,当然哪儿都不对。
 
看病的问题不止是老人家,一些医学专业的词汇即便是孩子们也未必能张嘴就来。
排队的事儿个人体会来说还算说的过去,很明显的严重病情排期很快。
住院一周的开刀大手术,进重症监护室那种,不用陪床、不用送饭、不用请护工、更不用送红包,而且全免费,唯一的花销是停车费。
孩子来说真没什么负担,开刀那天请假送去,然后有空下班去看看,到时候出院接回家,就这么简单。
试想一下在国内,这一周孩子还不得休长假算球?钱就不用说了,多大的时间成本?

语言问题,问诊的时候有孩子跟着翻译一下就成,现代医学更多靠的是仪器和数据,医院看数据来操作,顶多问问疼不疼,即便你说疼,仪器数据说正常了,也该咋办就咋办。手术关键要命的时刻有中文翻译,那个时刻孩子英语多好也不能用,也没法用。

退一步说,万一真是加拿大治不了,坐飞机回国看病也行,双保险。

医患关系和医疗的理念方面,加拿大和国内区别很大。
比如说在国内上来就是抗生素消炎药组合拳,大家也认为好大夫就该那样;加拿大的医生则很慎重的用处方药尤其是抗生素。
不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也不是医学领域的,说不清瞎说怕贻笑大方误导别人,
但无论如何加拿大的这种医疗系统是工作着的,为3千多万居民提供着医疗保障。

所以正像楼上有人说的,得换脑子,换思维方式,这里是加拿大,总顶着个中国脑袋,当然哪儿都不对。
严重赞同,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有不方便之处就跟国内比,那国内不方便之处,你咋去比?
 

yyddss

不活跃园友
总听人说家庭医生难约,我自己没感觉到,难道是华人大部分都集中抢中文家庭医生造成的?
老人看病不懂英文,真是够呛,华人家庭医生资源又少,看病的确是问题
 
你这个话我不同意,你要跟现实去对比。

现实是,老人觉得子女在国外,而自己在国内无子女好?

还是跟着子女好?

连根拔起这些精神层面的暂时放一放,现在是现实问题,老人老了,七八十岁了,你选择哪里?哪里的苦难和孤单更多?
楼主说的是“移民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那就子女移民和不移民老人的处境比较,而不是老人团聚和不团聚比较。
 
楼主说的是“移民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那就子女移民和不移民老人的处境比较,而不是老人团聚和不团聚比较。
移民是个错误,楼主讲的原因也是因为老人的问题,而不是其他的问题,所以,我才来谈谈子女移民后,老人选择来还是不来的问题。
 
移民是个错误,楼主讲的原因也是因为老人的问题,而不是其他的问题,所以,我才来谈谈子女移民后,老人选择来还是不来的问题。
老人不管来或不来,都只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没有移民,或者移民后回流,你选择性忽略。
 
老人不管来或不来,都只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没有移民,或者移民后回流,你选择性忽略。
你是没有面对现实,还有就是玩文字游戏。

第一,没有移民,这个假设已经没有了,而且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考虑。

第二,移民后回流,这个目前楼主还没有提到。

所以,现实问题是,子女移民后,老人选择哪里更好?

如果你非要探讨第一个假设,就是不移民会怎样。。。。。那倒要问问了,不移民,那不同城,怎么办?

我和我父母就不同城的。

再有说到回流,这个就是个人自己权衡的问题了,老人要考虑,孩子也要考虑,生活就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不移民,在国内也有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的问题,不是么?
 
你是没有面对现实,还有就是玩文字游戏。

第一,没有移民,这个假设已经没有了,而且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考虑。

第二,移民后回流,这个目前楼主还没有提到。

所以,现实问题是,子女移民后,老人选择哪里更好?

如果你非要探讨第一个假设,就是不移民会怎样。。。。。那倒要问问了,不移民,那不同城,怎么办?

我和我父母就不同城的。

再有说到回流,这个就是个人自己权衡的问题了,老人要考虑,孩子也要考虑,生活就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不移民,在国内也有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的问题,不是么?
如果移民是个错误决定,那么就修正。
这么简单的逻辑,你还唧唧歪歪搞个又长又臭的裹脚布!
 
我十八岁考上大学就离家,国内时也一直在外地,为自己的生活奋斗,没办法从生活上照顾到家里老人。如果时光回流,还是同样的选择,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孝顺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等有能力回馈的时候别忘记回馈。现在离得更远了,每次妈妈紧急情况,姐姐都瞒着我,等情况稳定再告诉我,我表达歉意,她都说,我们各司其职,你在外面赚钱赚粮,我在家里提水端茶,少了谁也不行。想想自己还是幸福的。现在生活安定了,孩子长大了,双方老人真正老得不行无法自理了,我跟老公准备花几年时间回去陪伴的,尽力弥补一下。
 
我十八岁考上大学就离家,国内时也一直在外地,为自己的生活奋斗,没办法从生活上照顾到家里老人。如果时光回流,还是同样的选择,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孝顺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等有能力回馈的时候别忘记回馈。现在离得更远了,每次妈妈紧急情况,姐姐都瞒着我,等情况稳定再告诉我,我表达歉意,她都说,我们各司其职,你在外面赚钱赚粮,我在家里提水端茶,少了谁也不行。想想自己还是幸福的。现在生活安定了,孩子长大了,双方老人真正老得不行无法自理了,我跟老公准备花几年时间回去陪伴的,尽力弥补一下。
你姐姐不错, 赞,
你也不错, 能体会别人的好处, 也赞,
 
如果移民是个错误决定,那么就修正。
这么简单的逻辑,你还唧唧歪歪搞个又长又臭的裹脚布!
怎么修正?你说得倒轻巧?回流?这种车轱辘的问题,论坛上讨论得还少么?
回国就一切OK啦?到时候再如何来修正?

别这么幼稚好不好?别得了便宜又卖乖好不好?
 
我十八岁考上大学就离家,国内时也一直在外地,为自己的生活奋斗,没办法从生活上照顾到家里老人。如果时光回流,还是同样的选择,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孝顺是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等有能力回馈的时候别忘记回馈。现在离得更远了,每次妈妈紧急情况,姐姐都瞒着我,等情况稳定再告诉我,我表达歉意,她都说,我们各司其职,你在外面赚钱赚粮,我在家里提水端茶,少了谁也不行。想想自己还是幸福的。现在生活安定了,孩子长大了,双方老人真正老得不行无法自理了,我跟老公准备花几年时间回去陪伴的,尽力弥补一下。
你姐姐出力,你出钱?
 
怎么修正?你说得倒轻巧?回流?这种车轱辘的问题,论坛上讨论得还少么?
回国就一切OK啦?到时候再如何来修正?

别这么幼稚好不好?别得了便宜又卖乖好不好?
幼稚的是你,胡搅蛮缠。
凡事有得有失,加拿大不是天堂,中国更不是地狱!!!
如果楼主认为侍奉双亲更重要,那么就回流。
仅此而已。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