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那就平衡了。
不过,很多移民并无经济上的能力去支持,还有国内父母自己也有能力(经济上),那国内的兄弟姐妹就容易失衡,人都是凡人。
所以说嘛,孝顺父母爱家人,首先要自强。空谈无用。如果过得穷困潦倒,守在身边也不是孝。我们待双方姐妹都不薄,由此消弭很多矛盾,让父母舒心。资助家人也不是移民以后才做的事。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幸运的,并不是所有兄弟姐妹都能正确反馈。所谓两好合一好。
 
所以说嘛,孝顺父母爱家人,首先要自强。空谈无用。如果过得穷困潦倒,守在身边也不是孝。我们待双方姐妹都不薄,由此消弭很多矛盾,让父母舒心。资助家人也不是移民以后才做的事。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幸运的,并不是所有兄弟姐妹都能正确反馈。所谓两好合一好。
穷人也有父母,能力有大小,而已。

还有现在老人都不缺钱,如果小钱买买营养品还行,如果是几十万那种资助,老人确实是不会收的,也没用处。
 

qlm88

美籍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
焚烧中国护照 澳洲华裔教师辱华被调查(图)

微博号“澳洲事儿”4月14日爆料称一位就职于悉尼大学的华裔教师公开辱华,不仅屡次侮辱澳洲留学生,称其为“留学豚(猪)”,甚至公开发布自己焚烧中国护照的视频。英国《每日邮报》同日报道称,悉尼大学已开始调查此事。
华裔教师公开辱华
据“澳洲事儿”4月14日发布的微博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位商学院的华裔讲师屡次发微博“宣扬针对中国人的种族偏见”并“侮辱中国留学生”。
 
所以说嘛,孝顺父母爱家人,首先要自强。空谈无用。如果过得穷困潦倒,守在身边也不是孝。我们待双方姐妹都不薄,由此消弭很多矛盾,让父母舒心。资助家人也不是移民以后才做的事。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幸运的,并不是所有兄弟姐妹都能正确反馈。所谓两好合一好。
所以国内有兄弟姐妹其实会好很多。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就是独生子女。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权衡轻重以后,尽力而为。
我能做到的就是每年回去2-3个月,为此薪水少拿不少,甚至丢过工作,但老板和老妈之间,没什么可犹豫滴。
也只能做到这样了,人的能力太有限,这辈子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不能都纠结,没法活了。
每年能和父母在一起3个月,很好了,很多在国内和父母不在一个地方的人都做不到呢。我每年只能待在父母身边一个月左右,要是也能有3个月,我可能会安心很多。
 
医疗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我父母超签在这边可以呆2年,如果一直这样也行,2年过后回国玩玩儿,但没有团聚移民的话就是看病太不方便了,我爸妈也总说
在这边感觉没有安全感,就是觉得好像生病不方便去医院。
 

民工加拿大

著名园友
父母说,等他们很老的时候,不会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听到这里,我觉得也许移民真的是个错误。
现在我们没有能力为父母办理移民,就算以后有这个能力,他们也认为老了可能还是在国内习惯一些。
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孩子以后在这边习惯了回不去,父母老了不愿意或者身体不好没办法过来,那我们夹在中间该怎么办?两头放不下,两头都牵挂,真是太难过了!

百事孝为先。希望好人一生好报。
 
好奇想知道名额留给谁谁谁才是最适合
 
医疗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我父母超签在这边可以呆2年,如果一直这样也行,2年过后回国玩玩儿,但没有团聚移民的话就是看病太不方便了,我爸妈也总说
在这边感觉没有安全感,就是觉得好像生病不方便去医院。
那就只能花钱买商业保险,不然风险太大了。你真是个好孩子。加油,争取能办成父母的团聚移民。就像上面有位朋友说的,办下来,父母来不来养老是他们的选择,但先要争取有资格选择。 其实,只要有爱,怎么都好办。
 
所以我很想问一下这些人是如何想明白这些事情的?如何处理的?
我的做法:尽量努力学习提高生存能力,这种生存能力能适应人生的突发变化,这种生存能力也能让你更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现在是网络时代,不是封闭时代。所以,努力提高我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我的学习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里更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去哪里。再说了,过个10年,你小孩已经不需要你了,甚至还嫌你烦。你也提前换位思考一下,你想你的小孩怎么对待老年的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父母。
 
那就只能花钱买商业保险,不然风险太大了。你真是个好孩子。加油,争取能办成父母的团聚移民。就像上面有位朋友说的,办下来,父母来不来养老是他们的选择,但先要争取有资格选择。 其实,只要有爱,怎么都好办。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努力的!每次都会给父母买保险的,不然风险确实太大!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要是以后飞机提速了,到国内就几个小时,那该多好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