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移民能来说说子女教育的问题吗

有不少富人一定要小孩接受高等教育的原因是为了社交,就是为了进某些圈子,高等学校出来的人才成为高管社会精英的很多,和这些人成为校友甚至同学在很多时候就是你做生意最宝贵的人脉。

有人特别花大价钱去读一些党校和MBA也是这个原因,读党校就是为了和那些官场人物能有机会见面拉上关系,做更大的生意
人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投机钻营追求利益?大家都不傻,傻的是自作聪明的人。鸿鹄岂肯和燕雀为伍。
 
有能力的人才有选择权,屁本事没有的人只有空想权。以你的智商估计很难理解。
是这样的
自由是有方向的 光有freedom from 没有freedom to 自由的选择是空洞的

不干什么的自由有了 干什么啊?
大学不光学知识 还是一个建立知识结构的时间 跟同龄人交流 成为成人的过程
一个高中生 不去大学 哪儿找学习环境啊
除非他在中学已经有了想法 有实际能力 有了成熟的心态 有了自学的愿望 这样的人 的确 不用去大学
 
然后呢?培养出来几个上市公司总裁?还只是一堆螺丝钉。朝九晚五混上中等收入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天天自由民主挂在嘴边,和自己孩子都不讲民主自由。还谈什么自由。
啧啧,不读书怕是连朝九晚五都混不上。读了书做啥都行,不读书一堆行业没法做。你别用自身经历来当真理宣传
 
是啊,搞不懂楼主是怎么想的,还有他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厉害,连ubc都瞧不上
ubc,滑铁卢多大这些东西普通人学习稍微不走神都能进,你给我进个清北试试看呗?非要倔。知道什么叫智商碾压么。我这边好几个朋友天天打游戏,书都不读,全科99。多大eng sci。他们还是在国内自觉拼不过别人才过来的。ubc这种留学生一堆二本分数线的跟清北比,你真是失了智咯哈哈
 
中国和加拿大的教育之不同在于教育机制和制度完全不同,首先,从小学到大学间的教育,中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都在疯狂的竞争,这是通过考试实现的,在小学与大学间有两次淘汰制考试,即中考和高考,这两次让全中国上千万的学生和家长疯狂,为这两次考试,富裕的家庭每年要支出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补习费或补课费,不富裕的家庭也都要每年支出上万的补课费,这样的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把学生培养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培养效果是学生极缺乏后劲。而欧美、加拿大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他们的教育机制和制度是规定14岁前不能强制补课和补习,他们的教育学家和医学家认为这时的小孩大脑发育不全,正是发育生长时期,但是上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看高中最后三年的成绩(所以,最后三年学生非常辛苦),平均成绩高、全面或有专长才能上好大学,否则只能上一般大学或专科学校,美国还有点不同,它加了一个SAT考试,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但一年中可以考多次(可以选考的好的那一次成绩为准),所以,美国的学生上好大学不仅要看最后三年高中成绩,还要有好SAT成绩。总体来看,选拔大学生的机制应该是美国的机制最合理,加拿大其次,中国排最后。
其次,中国的大学教育缺乏淘汰机制中国小孩上了大学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基本上都能毕业,培养的学生也是缺乏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乖乖听话的顺儿,这是中国大学本身缺乏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造就的欧美和加拿大的大学不同于中国,大学是有很高的淘汰率的,加拿大大学每年至少25%以上的淘汰率,美国的好大学更高,哈弗、麻省这样的大学据说每年的淘汰率超过50%,所以,欧美、加拿大的大学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学生还很难舞弊。但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是真材实料的大学生。无论竞争能力、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一流的,所以,比尔. 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在大学期间就培养出很高的创新能力,分别发明微软操作系统和社交软件facebook的,这就是西方大学和中国大学的不同。
 
上大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知识?是将来找到理想工作的阶梯?应该都不错吧。
再想想看,在社会的哪个部分,一个年轻人能有机会与那么多同龄人相汇合并且一起生活几年?勿庸置疑,大学是年轻人高度集中的地方。不说知识和工作,单就找对象来说,是不是都更容易些呢?哈哈
其实,我想说的是,上大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和过程,对人的一生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能上还是要争取上。即使认为没用,浪费的也不过就是几年的时间。更何况真的没用吗?不上或者上不了也没什么,又不是 the end of the world,人生何处无芳草啊。
哈哈,一大早就说了一堆废话。
 
你这智商,孩子们的出路难道只有上大学?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上来就骂人,有意思么,做父母不就是想帮孩子谋个好未来么。要是别人家的孩子,谁会那么操心呀。华人父母就是有儿子当儿子,有孙子当孙子。有了孩子才知道父母不是天生爱做饭的。做家务的。有了孩子才知道父母不是天生傻傻的唠叨瞎操心的。谁不知道管生不管养的活着舒服。但是又哪个父母能放得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就闭嘴。这种上来就骂人的态度,将来生出来孩子还是欠抽的货。如果这事儿真的傻,那也是别人在做当年你父母做的相似的事
 
相对于国内的清北或985,211,确实UBC和SFU比较容易进,录取的体系不同。

加拿大的大学只是一个开始,差距也是从这个时候越拉越大,客观地讲,至少加拿大大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种学生展示出自己真实的样子,如果你的孩子有天资又够勤奋,这样的开放平台上,就会收获到你想收获的。

一个相对人性化的录取体系,和一个开放的平台,你还想要什么?不够么?
 
统计意义来说,上大学的确比不上大学好很多。况且以后知识会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就是这样,几百年前不识字也可以过得好好的,但现在呢?在AI大行其道的今天,以后如果没有受过良好系统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教育,往小了讲职业发展会受限,往大了讲开个政治不正确的脑洞,也许都没有存在的意义(被AI取代)。个人觉得以后的世界很可能就是有知识的剥削没知识的。如果不上大学,很难系统地获得知识。

估计你们都是学霸或者实力雄厚。我就希望能上个大学就成,啥,好学校坏学校的。能混一个bachelor,就算我对得起他了。在我父母哪里就算及格,有个交代了。其实学什么的不是起决定作用,但是得有大学的锻炼提高才行。这算个基本台阶吧,上了这个台阶就靠孩子自己了。有想法你就自己奔去。没想法你就凑合着活吧。上台阶前,咱们做家长得使劲绷着不能掉链子呀。
 
ubc,滑铁卢多大这些东西普通人学习稍微不走神都能进,你给我进个清北试试看呗?非要倔。知道什么叫智商碾压么。我这边好几个朋友天天打游戏,书都不读,全科99。多大eng sci。他们还是在国内自觉拼不过别人才过来的。ubc这种留学生一堆二本分数线的跟清北比,你真是失了智咯哈哈

难进不代表学校好,UBC的国际排名在清北前面是事实,UBC有7个诺奖,清北有几个? 加拿大的大学是易进难出,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声誉也很好,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国际学生过来留学

就清北而言,进去的标准也是差别很大,北京的学生就容易进,其他省份的想进去就很难,北京的学生能进清北,未必能进交大复旦,你能说交大复旦比清北强?

拿学生来说,进不了清北的中国学生过来后能上多大,并且觉得加拿大的功课轻松,学习成绩也好,这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的综合能力就比加拿大本地学生强,更不代表清北就强于多大. 就难度而言,因为中国人太多,资源有限,进清北的难度可能是世界之最,你能就此说清北就是世界第一?
 
最后编辑: 2019-04-03
难进不代表学校好,UBC的国际排名在清北前面是事实,UBC有7个诺奖,清北有几个? 加拿大的大学是易进难出,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声誉也很好,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国际学生过来留学

就清北而言,进去的标准也是差别很大,北京的学生就容易进,其他省份的想进去就很难,北京的学生能进清北,未必能进交大复旦,你能说交大复旦比清北强?

拿学生来说,进不了清北的中国学生过来后能上多大,并且觉得加拿大的功课轻松,学习成绩也好,这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的综合能力就比加拿大本地学生强,更不代表清北就强于多大. 就难度而言,因为中国人太多,资源有限,进清北的难度可能是世界之最,你能就此说清北就是世界第一?
得了吧,不管是排名和诺奖都是西方人定的,连港大都能排那么前,看看就好了。很多在那边的同学都说里面的学生智商普遍不如内地学生,理解特别慢,脑子转不过来。加拿大大学再怎么易进难出也顶多是在普通路人的智商上多push一点。要不然你让那些进来的大部分路人怎么毕业?就这样滑铁卢的本地生渣渣都受不了,年年跳楼。跟清北的各省学神怎么比?

你说的国内地区决定大学的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是,但不得不否认大部分清北学子智商都是碾压加拿大的。江苏,河北,湖北这些地方都是尖子生产地。
 
中国和加拿大的教育之不同在于教育机制和制度完全不同,首先,从小学到大学间的教育,中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都在疯狂的竞争,这是通过考试实现的,在小学与大学间有两次淘汰制考试,即中考和高考,这两次让全中国上千万的学生和家长疯狂,为这两次考试,富裕的家庭每年要支出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补习费或补课费,不富裕的家庭也都要每年支出上万的补课费,这样的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把学生培养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培养效果是学生极缺乏后劲。而欧美、加拿大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他们的教育机制和制度是规定14岁前不能强制补课和补习,他们的教育学家和医学家认为这时的小孩大脑发育不全,正是发育生长时期,但是上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看高中最后三年的成绩(所以,最后三年学生非常辛苦),平均成绩高、全面或有专长才能上好大学,否则只能上一般大学或专科学校,美国还有点不同,它加了一个SAT考试,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但一年中可以考多次(可以选考的好的那一次成绩为准),所以,美国的学生上好大学不仅要看最后三年高中成绩,还要有好SAT成绩。总体来看,选拔大学生的机制应该是美国的机制最合理,加拿大其次,中国排最后。
其次,中国的大学教育缺乏淘汰机制中国小孩上了大学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基本上都能毕业,培养的学生也是缺乏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乖乖听话的顺儿,这是中国大学本身缺乏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造就的欧美和加拿大的大学不同于中国,大学是有很高的淘汰率的,加拿大大学每年至少25%以上的淘汰率,美国的好大学更高,哈弗、麻省这样的大学据说每年的淘汰率超过50%,所以,欧美、加拿大的大学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学生还很难舞弊。但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是真材实料的大学生。无论竞争能力、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一流的,所以,比尔. 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在大学期间就培养出很高的创新能力,分别发明微软操作系统和社交软件facebook的,这就是西方大学和中国大学的不同。

非常赞同这个精彩总结。

不可否认,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的高考制度筛选出来的是当年的精英上名校。高考是一次智力,意志和家庭精力财力的全面大比拼。
但是这样的强弩之末造成的后果就是比较普遍的大学的松散和懈怠,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和模式也恰恰配合了这样的状态。

加拿大的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
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层层递进,学习的难度,广度和深度逐步加大。竞争淘汰的机制在大学阶段演绎的淋漓尽致。就是所谓的宽进严出。
大学是孩子们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建立目标,自我约束管理和自我成长的关键时期。
相比国内大学,这里的大学的整体教育环境更科学一些。
 
难进不代表学校好,UBC的国际排名在清北前面是事实,UBC有7个诺奖,清北有几个? 加拿大的大学是易进难出,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声誉也很好,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国际学生过来留学

就清北而言,进去的标准也是差别很大,北京的学生就容易进,其他省份的想进去就很难,北京的学生能进清北,未必能进交大复旦,你能说交大复旦比清北强?

拿学生来说,进不了清北的中国学生过来后能上多大,并且觉得加拿大的功课轻松,学习成绩也好,这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的综合能力就比加拿大本地学生强,更不代表清北就强于多大. 就难度而言,因为中国人太多,资源有限,进清北的难度可能是世界之最,你能就此说清北就是世界第一?
拿诺奖的是教授,跟学生也没关系,
难进不代表学校好,UBC的国际排名在清北前面是事实,UBC有7个诺奖,清北有几个? 加拿大的大学是易进难出,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声誉也很好,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国际学生过来留学

就清北而言,进去的标准也是差别很大,北京的学生就容易进,其他省份的想进去就很难,北京的学生能进清北,未必能进交大复旦,你能说交大复旦比清北强?

拿学生来说,进不了清北的中国学生过来后能上多大,并且觉得加拿大的功课轻松,学习成绩也好,这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的综合能力就比加拿大本地学生强,更不代表清北就强于多大. 就难度而言,因为中国人太多,资源有限,进清北的难度可能是世界之最,你能就此说清北就是世界第一?
说那么多也没意义,还是看楼主孩子以后在哪混。国内去清北(前提智商够的话),北美就加拿大任意学校挑一。世界通用的话去英国,美国。加拿大大学在国际认可不高,只在北美出名。国内hr把加拿大大学归到三等院校,滑铁卢在他们眼里就是野鸡大学。可想而知。他们是无知,但还是取决你想在哪里打拼
 
得了吧,不管是排名和诺奖都是西方人定的,连港大都能排那么前,看看就好了。很多在那边的同学都说里面的学生智商普遍不如内地学生,理解特别慢,脑子转不过来。加拿大大学再怎么易进难出也顶多是在普通路人的智商上多push一点。要不然你让那些进来的大部分路人怎么毕业?就这样滑铁卢的本地生渣渣都受不了,年年跳楼。跟清北的各省学神怎么比?

你说的国内地区决定大学的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是,但不得不否认大部分清北学子智商都是碾压加拿大的。江苏,河北,湖北这些地方都是尖子生产地。

清北学生智商高是真的,但也主要是做题的智商,统计学生出来后的就业状况,收入,还有以后的成就,清北能比UBC好?

诺奖是世界公认的,你能找出第二个能与此媲美的奖? 中国最厉害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你觉得它能比诺奖强? 屠呦呦以前在中国学术地位一般,院士都评不上,拿了诺奖后马上就不一样,第二年立刻就拿了中国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说明了什么? 老杨回清华混得那么好,靠的还不是早年拿的诺奖
 
我说的是本科生的平均水平,比这个清华北大别说完爆所有加拿大的学校,就是跟美国常春藤比也不虚吧。当然我承认UBC faculty的水平是很高的,但达不到完爆清北的水平,清北以及中国好学校的faculty质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追赶。另外世界三大大学排名,除了ARWU清北略落后UBC,QS和THE都比UBC排名更高。
这只是生源不同,本来就有智商过滤而已,而不是教育的问题。
 

爇薆

五岁能抬头
200
感觉SFU和UBC的本科生平均水平跟国内的985/211学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当然牛逼的本科生也有,但数量很少)。温哥华本地华人移民的子女应该挺多都是上UBC和SFU吧?想请老移民来说说,你们觉得这边的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我有一种感觉,如果小孩在这边生养,那么挺大概率小孩长大以后达不到父母的水准(父母是靠自身能力移民的移民一代,比如靠奖学金出国的老留学生等)。
我在国内本科的时候门门不是重修就是压着及格线,我在这里读研究生,门门都能拿A+. 所以论教学水平,绝对国内厉害.但是论教育水平,我觉得还是欧美国家好.为什么欧美人都创造力,是因为国家学校没有限制学生的活力.而中国的学校塞给你知识的同时却硬生生剥夺了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
另外,子女的教育始终是子女的问题,是子女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如果不想读大学,父母又何必强迫他.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荣耀应该由父母自己实现.我觉得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始终不懈追求一个精彩的人生,孩子也一定会看在眼里,也会被潜移默化.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