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对英语的反感。和我一样不喜欢英语,下班宁可不说话也不说英语的请点赞。

小时候看中文圣经,用的中文明显不是正常的现代汉语,奇奇怪怪。后来看了英文的,king james version和另一个更通俗的版本,感觉容易懂。中文版的书受翻译影响比较大。
 
不讨厌英语,但在家肯定不讲。

我很喜欢Arthur Hailey的行业小说,他的作品几乎读了个遍,不知楼主有没有读过他的Airport

至于说更欣赏哪种语言,我认为单从语言本身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我个人觉得无论哪种文字都是原文更好,译文无论如何都无法再现原文。

顺便贴一首不知是谁搞的汉诗英译,纯为好玩: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Wind blow blow,
Water cold cold,
Strongman go go,
Come back no no!
佩服! (y) (y) (y) 直译就是风吹吹水寒寒,壮士去去不复还!!!简单粗暴没毛病哈哈!
想起另外一个典故,无时态无单复数描述一场车祸的,与园友共赏:
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ong-pong (此为撞击声之拟音),
one car die.
 
读过,很喜欢。一遍中译本,一遍英文,一遍电影。

陆游著名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语言就是文化的祖峰部分,有时候是根本没法翻译的,谁能给我翻一下上边的诗。。。

英文也是,ANGLO的一些文化,跟他的语言有关,

F语毅然,,我咋也想不明白咋呢一个个的脑子都跟门挤了一样,,这也是F兰希的文化组成部分。。
 
意思给满分,意境打零分

哈哈

意境的话很难打O 分

要看读的人怎么理解了。

有经历的人可以从这个描写里读出意境的。

天这么寒,水又这么冷。表达一个人出征的勇气和坚定。所有有相同经历的人都能从这个简单明了的翻译中感受到贴切的情感和力量。—-这个就是意境。
 
哈哈

意境的话很难打O 分

要看读的人怎么理解了。

有经历的人可以从这个描写里读出意境的。

天这么寒,水又这么冷。表达一个人出征的勇气和坚定。所有有相同经历的人都能从这个简单明了的翻译中感受到贴切的情感和力量。—-这个就是意境。
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中国人看了那个翻译往往只有笑翻的份儿
 
陆游著名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语言就是文化的祖峰部分,有时候是根本没法翻译的,谁能给我翻一下上边的诗。。。

英文也是,ANGLO的一些文化,跟他的语言有关,

F语毅然,,我咋也想不明白咋呢一个个的脑子都跟门挤了一样,,这也是F兰希的文化组成部分。。
我们在修cjr飞机的时候,就这么抱怨她的维护性,说法国人的设计和法国人一样。
 
我们在修cjr飞机的时候,就这么抱怨她的维护性,说法国人的设计和法国人一样。
哦哦哦哦哦哦 您还会修飞机哪,很高大上的职业吖。。。。
每个民族都有她的有点和缺点,大多数民族大概类似,,F系文化有点是 敏感细致多疑,B..态............
当然华人也有华人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看来也很糟粕,比如精神胜利法和比较爱走后门造假。。。。
互通有无 互相学习最好,,
 
哦哦哦哦哦哦 您还会修飞机哪,很高大上的职业吖。。。。
每个民族都有她的有点和缺点,大多数民族大概类似,,F系文化有点是 敏感细致多疑,B..态............
当然华人也有华人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看来也很糟粕,比如精神胜利法和比较爱走后门造假。。。。
互通有无 互相学习最好,,
嗯呐,修不好,瞎修。
 

KDA2018

旁观者
最初在中国的时候是不反感英语的,主要工作语言,也谈不上喜欢。对各种英语爱好者我一向是既崇拜又不解。来了加拿大,开始有点不适应,主要是不了解他们的话题,聊不上来,慢慢就好了。14年学飞行,和管制通话也没出过问题。后来一次yardsale,看到一家人扔出来一堆挺新的小说,随手调了几本cussler的冒险小说,回家一口气看完了,然后又接着看了几本科幻小说。突然有天想起以前看过两遍的贾志刚说春秋,翻出来花了两个月又看了一遍。看完中文再回到英文小说,突然看不下去了,不知哪里来的厌恶。
于是屈服于自己的感觉,网上找中文书看,也看外文书的中译本主要是历史,物理,科幻方面的。看到一本书名很大气优雅,机器之心,讲有ai的人类会有怎样的未来。浏览附件571961

看了一段,翻译还可以,文笔流畅,读起来没有磕巴感。忽然读到一句,让我感觉和事实不符,常识性错误。于是我去亚马逊买了英文版核对,果然中文版错了。这就让我不敢再看中译本,一个常识都搞错,让我怎么信你?

浏览附件571964

书是好书,是我关心的那一类话题。于是开始看英文版,看了两页又看不下去了。而且对英语的反感更强了。那是两年前的事,也是我最后一次非工作时间主动看英文书。
翻译就是再创作。英译中还好,中译英几乎很难译出精髓。
英语是用来混饭吃的,中文阅读才可以获得精髓和愉悦。
 
陆游著名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语言就是文化的祖峰部分,有时候是根本没法翻译的,谁能给我翻一下上边的诗。。。

我不爱看中文书的一个原因就是文章作者大都习惯了比较夸张的修辞手法,感情色彩多,真实信息少。这首词就体现了这个风格。

习惯了英文的简朴直接,不整那么多虚词。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不爱看中文书的一个原因就是文章作者大都习惯了比较夸张的修辞手法,感情色彩多,真实信息少。这首词就体现了这个风格。

习惯了英文的简朴直接,不整那么多虚词。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诗词言志,文辞载道。诗词用来抒发情感,志向,需要的是浓烈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文辞文章才是讲道理用的。这不是中英文的区别,只是语言在不同方面的应用。英文也有诗词,而现代汉语也被用来研究哲学物理数学。
 
最后编辑: 2019-11-18
小时候看中文圣经,用的中文明显不是正常的现代汉语,奇奇怪怪。后来看了英文的,king james version和另一个更通俗的版本,感觉容易懂。中文版的书受翻译影响比较大。
俺一直想问,有像正常中国话的中文版圣经吗?马列经典都能翻得挺像正常中国话的,肿么圣经就翻得那么别扭?只是个习惯问题?要是从小就熟悉中文圣经那个调调,是不是也就接受了? :unsure: :unsure: :unsure: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