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我非常赞同"游客大转移"说的, 先知道自己是谁再学会融入. 如果连自己的背景和文化都排斥了, 不仅不能融入, 反而得不到别人基本的尊重. 我在加拿大也呆了快6年了, 从刚登陆在学校读书到后来到地方政府工作, 所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 我是很非常的少数裔.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 正式因为我对自己的过去, 对自己国家文化和背景的了解和认同, 才让我更了解自己, 才能客观地分辨的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 从西方文化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而不是都copy. 反过来再看我们自己的中国文化, 反而更觉得其博大精深, 有比较才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另外再谈谈适应当地文化和融入当地文化, 你说的适应西方饮食这是非常次要的东西, 可以说在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属于可有可无的. 我一直保留自己的中国胃, 在和自己的同事相处中,我从来没掩饰过自己对自己国家饮食文化的喜爱, 我周围的同事不会因为我不喜欢西餐而不接纳我, 相反很多都对中餐非常的喜欢(因为中餐确实很好吃), 而且想从我这里更多的了解. 因为对自己文化背景的肯定, 才会传递中国文化中积极和正面的东西给他们, 而他们才会愿意去了解中国文化中好的那一方面. 而不是只是了解表层的东西.
再说到融入和得到认可. 想要融入,首先要对当地的社会体系, 文化观念, 生活方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和清晰的概念. 可以多参与社区和地方组织的活动. 做volunteer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习俗,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network, 了解很多自己的圈子没法了解的信息. 在和老外打交道的过程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而自信的来源是对自己的认可, 和一个正确积极的态度. 语言在交流中很重要, 但是语言的障碍是可以跨域的, 这都源于一个态度问题. 除了多参加社会活动, 还可以多关心当地发生的新闻, 和普遍这个社会在关注的问题, 对文化的了解, 是非常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和交流的. 学习用老外的社交礼仪和交流技巧去同他们打交道, 一定要比copy他们的生活习惯来的重要.
另外得到社会和别人的认可, 不是说从完全接受他们的生活习性就可以的, 一个人能到认可和尊重是因为他品格中高尚的那一部分, 是因为他的努力和取得成功, 这个放在中国和加拿大都适用. 如果一个人都不能肯定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文化背景, 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
在不了解加拿大文化之前, 我们很容易关注到的是两种文化和习俗中,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确实这些对于初来者都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但是从深层次来讲, 人性都是共同的,无论在加拿大也好, 在中国也好, 好的品质和积极的态度才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 尊重他人文化的同时, 也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文化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