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朗朗听海

Guest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wdb3:,张哥哥多好看呀,你这贴的谁呀。:wdb13:

泡小妹子是人类的正常需求好么……

也对,嘿嘿。:wdb11:晚上有事,估计不来了,回见吧您内~~~~~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Z

Zazie

Guest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你离开上海好多年了吧?周从2006年回归后,就一直小红。参与演滑稽戏,缺西个刘天宝和红楼梦里的薛蟠。后来08年才开始大红。张洁是伊LP,当年年少轻狂的时候为了此女坐牢,后来经历结婚,离婚,复婚再闹离婚中的过程。此女长得是挺年轻的,48岁看着象38的。不过两人现在闹的挺僵,闹到长宁法院廖。后来就不太清楚了。

呵呵,其实也没离开好多年啦,周立波小红的时候我不在上海...


你怎么还回上海等签证?~~ 我还以为你在la rue de Boetie办的移民来~ 你们在待了法国几年?

3年左右
 
由版主最后编辑: 2009-12-15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话说到了美国南卡,实际上我市第一次去美国,哪跟哪根本不认识,就知道离亚特兰大比较近,一路上也没看到啥,工厂在一个小农村,机场也是非常之小。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入住喜来登酒店之后,发现托运行李被打开了,锁没了,里边有张纸条,美国安全部门检查济,任何情况不得申述,靠,美国就是牛13,检查你行李,丢了啥也不让你说。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出门在酒店外抽了一根烟,得了,这回不唱:one nite in XXX,因为我不知道我在哪。美国酒店毫无中国的气派,大堂就那么一点,房间不大,早餐还要钱,到工厂忍着剧烈的时差反应强行谈判了一个上午,中午吃了一餐,下午就到那个小机场飞回多伦多。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上机的时候好像应该交i-94表给美国海关,可我看这小农村的大叔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也许此地很少有外国人来,持I-94的只有我一个?按下不表,又转了几机后到多伦多,下机后行李又没了,询问了一下还是美国海关扣住检查,真严阿,无奈空手回家了。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到家后,老婆孩子大吃一惊,怎么空手回来了?我说行李过几天给送来,现在啥也没有。
休整了1天就心急火燎的上班去了,那边已经热锅上蚂蚁玩不转了,都是指挥家,没有乐手啊,这公司干活憋闷啊。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话说到了美国南卡,实际上我市第一次去美国,哪跟哪根本不认识,就知道离亚特兰大比较近,一路上也没看到啥,工厂在一个小农村,机场也是非常之小。

Greenville挺漂亮的小城。你托运行李的时候没让你把锁打开?凡是过境美国的行李都不允许上锁的。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Greenville挺漂亮的小城。你托运行李的时候没让你把锁打开?凡是过境美国的行李都不允许上锁的。
没让我打开锁,我不知道这个规定。Greenville属于哪?周围有什么?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入住喜来登酒店之后,发现托运行李被打开了,锁没了,里边有张纸条,美国安全部门检查济,任何情况不得申述,靠,美国就是牛13,检查你行李,丢了啥也不让你说。
哇, 还有这事呀!搬个板凳先坐着看.....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没让我打开锁,我不知道这个规定。Greenville属于哪?周围有什么?

以后记住就好了,估计你行李两次被查就是上了锁的原因。
Greenville就是一小城,本身没什么好玩的,不过它离亚特兰大和CHARLESTON都不远,下次不妨去玩玩。尤其是CHARLESTON,算得上美国“古城”,值得一游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周五的晚上,洗完头已经是午夜十二点多了。因为夜深人静,所以用吹风机吹头显得有点不合适。再说是周末,迟点睡觉也是无妨的。
无聊的我,漫不经心地留览着不同的网站,等待着头发早点干。《文学城》大概是每个在美国的华人看得最多的中文网吧,我也时不时的去上面潜潜水。忘了是点击得哪个专栏,反正我看到了一个名为《我们的留学生活》的贴子。因为我自己曾经是个留学生,故对这个标题比较感兴趣,就点进去了。一看,是个录像剪辑。通常我是从来不点击网上录像的,怕有什么病毒等附在上面,但是这次竟然神鬼不知地点进去,然后就被这一个个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文学城》的这几个剪辑是从You Tube上转过来的,我看完最初的几集后,就转到You Tube上把剩下得一些都看完了。
我在看完片子的中间,被感动了好多次,眼圈也红了好多次。我觉得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真不容易,要过语言关,要打工挣钱,要上学读学位,真得是人在轴子上转,一刻也不能停,很辛苦。真得也是很佩服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远渡重洋,一切从零开始,从比较底层的工作开始打拼,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种精神真得是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第一遍看完后觉得是个挺好的片子。昨天强烈推荐先生看一下。我的先生在不是很感兴趣的状态下,看了一下。不看不要紧,看起来不要命。先生的眼球逐渐地被这片子吸引住了。他特别喜欢《小留学》这两集,觉得那个小女孩真是可爱懂事。但是他对最后一集中的那个李博士比较感冒,觉得那个博士为了自己的理想,对老婆和小孩照顾不好,而且还把老婆洗碗洗来的四百万日元,在未知会老婆的前提下,竟投到KKC里去了。先生说这个人要是回国育人,有谁敢跟着他学呢?
接下来,我谈一下自己对每集的体会吧。
第一二集《初来乍到》:讲得是两个刚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如何从一开始的对新环境的陌生,失望,到面对现实,努力向上,最终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的故事。对其中一个主人公韩松印象很深。一个官宦子弟,刚来日本的时候,胖督督的,象个国宝大熊猫。一开口,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以为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多硬似的。但是正式开始日本的现实生活后,他那自以为是的心态被打击得一蹋糊涂。他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两年时间内,他的日语从一句不会到有一万单词量,而且日语一极考试得了三百三十几分。他的体重和他的词汇量成了反比,他比来日本时轻了三十几斤。生活将韩松的棱角一一磨去,在进入明治大学时,他已经是一个踏踏实实地小伙子了。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个室友,她的父母在中国可能是个处级干部。她在宿舍挺自我清高的,可是她在外面并不怎么吃得开。美国是个大树林子,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不小心你身边的某个同学的爸爸就是某著名银行的CEO,或曾是某个国家的将军。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在这个国度里,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就是你,你的一切必须通过你的奋斗来实现。没人在乎你以前是什么,在美国,回到零点从新来。我曾经和我的妈妈调侃过,以前我在大学的某些老师,即使他们的位置再是很高,到美国后,他们和我们这些小不拉子是一样的,有时候还不如我们混得好,因为他们的口语不行,他们再也不可以对我们指手画脚了,真高兴。妈妈笑我嘴贫。生活是现实的,你必须一个箩卜一个坑,脚踏实地过着。
第三和第四集的标题是《彼岸的青春》。讲得是几个二十几岁得小年轻在日本打工读书的故事。没有什么特别感动我的,就觉得其中那个叫陈晨的北京小伙子真惨,居然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我真得替那些去日本的留学生不值。有那么吃苦的精神,为什么不在国内加点油,考了TOEFL和GRE来美国读个书。一般来美国的学生,大多都会有奖学金的,根本不用为了生活和学费到校外打工。兴许这个片子开拍的时间比较早,兴许那时候去美国的签证不好拿,兴许……我个人觉得这帮人在美国也是完全能生存下来的,而且会生活的很好。我感到自己很幸运,从拿签证,读书,工作,结婚,定居……一系列事情都是比较顺利。要好好珍惜现有的一切。
第五集《家在我心中》。这是整个剧本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父亲,为了女儿能受很好的教育,只身赴日本打工。这一去,和妻子女儿的分别就是八年。八年中,父亲换了好多工作,经常白天干一份工作,晚上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工作。这一切就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让女儿受更好的教育。黄天不负有心人,女儿在19岁那年很争气,拿到美国纽约大学的录取,带着亲人的希望来到了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但是那时候我们的情况要比这个故事中主角的情况好很多。我很可以理解这一家的故事。流了不少眼泪。
第六集《角落里的人》讲得是在日非法居住的中国人。这一现象其实在美国也是很正常的。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非法移民,当然这些非法移民都是来自一些发展中国家。没什么好说的。就觉得,这个导演怎么也不用马塞克把两个主人公的脸遮一下,毕竟他们还要在日本或中国继续生存下去的。要为别人的未来,留点余地,毕竟非法滞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
第七和第八集《小留学生》本来是十集中,最好的一个故事。因为喜欢这个故事,就上网想找更多的资料。不找倒也算了,一找就找到毛病了。原来这个小留学生是这个片子导演的亲侄女。这就让我对片子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本来还想多写点感想的,现在就象倒了胃口。
第九和第十集《我的太阳》讲得是那个书呆子李博士。我个人以为要是大家都象他那么呆,这社会就不要前进了。他真应该去新东方接受徐小平老师的人生规划教育。电视台的两个人点评他时,对他的精神居然这么肯定,我哑然失笑。人是要有精神的,但也要知道自己的生态位。
总体感觉,来美国的留学生比去日本的留学生要幸运得多。要留学,来美国。
 

孙悟空

齐天大圣弼马温
回复: 终于想写一点了,还是工作的事情

先说日货:前两天,公司新来一个中国人(美籍华人),大家去吃饭, carpool, 他开一辆Dodge van。有个人问:新买的?为什么买dodge?他说:爱国哈,我们家抵制日货,哈哈。说话时腰杆子特硬。其他人都没接口,因为其他人中一个Lexus, 一个 Acura, 一个Toyota Sienna van. 还有corolla, camry...

再说婚姻:来美国的中国女留学生,已结婚者不算(这是大部分),来时单身的,嫁白人的不少,人家都大大方方的,夸夸眼睛好蓝哦,胳膊上毛毛好长哦。本来吗,来美国后,实验室里,办公室里周围都是白人了,接触多了,就嫁了。我的point 是,在日本也应该是同样情况吧,尤其中日同文同种,我感觉
男女的体格文化性格差异跟美国人比起来小很多了,应该更容易相处。可是日坛,嘿嘿,没听到一个嫁日本人的。

再说归化:在美国,华人拿绿卡5年(或3年对于婚姻绿卡),90%以上会入美籍。这也是大大方方的事,没人掖着藏着。上次一个帖子问延期中国护照的事,下面就有人回,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了,入籍的事还没下来。那人把美国移民局大骂一顿。日本华人归化情况也应该差不多吧?可是日坛好像没有一个人归化,呵呵。每次有人说到归化,就要赶快否认。

我觉得美国人就是牛,要说近10年来,日本人除了头面人物拜鬼之外,对中国也没做啥实质性坏事。美国人就不同了,航空母舰开到中国家门口转悠;在中国领空把中国飞机撞个机毁人亡,英雄们凯旋回来后说中国菜太难吃,那几天做梦都想hamburg;导弹把大使馆炸稀巴烂,人也死几个;顶着5星旗的运货船在公海被人拦下搜查,日期过了,损失自负,逼着人民币升值。说不完了,最近的survey显示,对中国不友好的人,美国比日本比例高多了。可中国人对美国友好的比对日本友好的也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70年前的事吗?不是中国人太傻,就是美国人太牛。

总结华人对日货看法:对于中国人,日本产的东西,包括日货,日本护照,日本男人...都是只能用不能说的,你要是觉得好用,就图实惠,偷偷乐,可不能像用美国货那么嚣张,否则,砖块伺候。用美国货的就不一样了,您就尽情地吆喝吧,好好用哦!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