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文的价格好可怕,好在我以后的常住房不打算买这里的。。。正好刚在本周的列治文“市报”The Richmond Review上读来的一组与大温房价有关的数据,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过去5年中,列治文的公寓价格上涨了48.8%,达到了340507元。文中没有说清楚这是中位价还是平均价。我感觉这个价格如果买比较新的高层混凝土公寓,大概只能买到了一个600多尺的一室一卫户型;如果买旧的木制低层公寓,大概是一套900至1000尺二室房型的价格。
过去5年中公寓价格的上涨幅度,列治文是整个大温最高的;西温以45%的涨幅排在第二位;伯纳比和新西敏并列第三,涨幅是42.5%。
列治文Townhouse的成交价格是524315元(感觉这个价格很难买到较新的Townhouse,尽管近两年建的Townhouse只有一千三、四百尺大小;如果买七、八十年代建的旧房,这个价格或许还差不多),5年来涨幅达到了55.3%。
列治文House的成交价是920410元(这个价格大约可以在中等社区内买到一栋占地五千尺左右、面积3000尺以内、二三十年房龄的旧宅),5年涨幅68.6%,仅次于温哥华西区排在大温地区涨幅的第二位。
就近期而言,刚刚过去的11月与10月份相比,house和公寓的交易数量分别上升了20.3%和12.8%;公寓和townhouse成交价的中价位(或许前面引述的也是中价位?)基本持平;House的中价位成交价则微落2.8%。
以上列治文这些数据,应该可以反映出大温地区的房事的基本状况。
另外一项21个国家的测试中,中国学生数学第一,创造力、想像力分别是倒数第一和第三。
那就去素里吧。
在列治文,一栋看上去规模、外观和新旧程度都还差不多的独立屋,大约得在130万左右,同样的房子在北素里,可能60万就可以拿下。
而在南素里,100至130万能买下一栋绝对可以称得上“豪宅”的大屋。南素里是白人居住区,紧邻白石,那边的房子都占地极大,从卫星地图上看,南素里整个一片都是绿的。现在越来越多大陆过来的有钱阶级看好这个地方,纷纷在此置地建房。
有几个已经在列治文买了房的朋友都表示:下一站,南素里或白石镇!
呵呵,东海岸指的是Halifax吗?我和老公1月中马上要去了,但是信息非常少,似乎那里中国人很少的样子?唉,目前也就是想想,拿护照那至少是几年之后了。
话说,我目前所在的东海岸地气候好像也不错(一月平均温度-6度,7月是18度),房价比温哥华不知便宜了多少,就是华人文化不成气候。不知将来能不能成为有升值潜力的地方啊。
是联邦技术移民,有很好的朋友在Halifax,极力推荐,所以从之前的温哥华转战Halifax,在上海待得太累了,想找个清静的地方。
呵呵,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从零开始啦我是在爱岛,不过,离Halifax很近,开车3小时吧。
东海岸中国人相对是少,不过Halifax不错啊,有美国使馆(中国使馆不确定),签证方便啊,我们这要办美签还要跑到Halifax去办呢。
家园里好像有单独的关于Halifax的目录,你好好看看吧,虽然中国人少,但也不会少过爱岛的吧,我们连单独的目录都没有滴!
呵呵,现在移民的人中,搞房地产的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吧,在国内搞大发了,在加拿大还觉得憋屈呢。只要政策、法律吃透,中国人很快会看清门道的。就是不知道,可以从国内办一些短期的出国劳务吗?中国人来干活,就好了。甚至保姆也可以啊,加拿大不是劳力短缺吗?闲着没事再说说大温的房市。
昨天在地报纸上看到一篇报导,说当地的房地产业界普遍对明年大温的房市看好,预订增幅应当在5%以上。被问及原因,众口一辞: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强大购买力!
中国大陆新移民的购买力强大到什么程度?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可能我以前说过了:一位刚来加拿大两年的朋友,已经在大温地区买了四套房子。
第二个是在最近一周内发生的事。上周末去看过一套Open house,就是在列治文的。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有二、三十人在同时看房,全部是华人。以前也看过一些open house,但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种场面。那房子面积2300尺、占地7000尺,30多年房龄,开价80万加元,应该说性价比确实不错。
偶然听一位看房的女士说:这房不错,给他下一个75万的Offer。陪这位女士看房的一位男士,看样子像个房产中介,悄声对她说:75万?想都甭想,我认为85万你能拿下来就是捡便宜了。
当时我也认为这房子在90万以内就是非常值的。除了上面列出的那些条件外,房子所在社区也不错,紧邻一个公园。占地7000尺本身已不算小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地块非常方正、正南正北,而且面宽很宽。这种环境、地块,翻建后卖高价的潜力很大。
即使是现房不动,这房也很不错。原房主是个西人,虽然面积偏小一点,但保养得很好,内部装饰简约而精致,完全具备直接入住的条件。
看房时,我就发现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我想,这房子一定很快就会卖出,而且房价上会有一番激烈竞争。
果然,这才不到一个星期,这栋房子就已经被售出了。最终的售价大家猜猜是多少?
该房政府估价66万(2009年)、房主要价80万、最终售价竟然是111万!
我估计那个西人房主得乐背过气去,比自己的预期多卖了30多万,中国人这哪儿是买房啊,整个儿一个砸钱大赛啊。
我估计,加拿大投资移民门槛的提高不但挡不住大陆新移民继续往加拿大涌,而且新政下多支出的那一倍移民成本,一定会被新移民们从加国的房市里重新挣回来。现在国内移民中介打出的广告就是:加拿大投资移民――免费的午餐!明告诉打算移民的人,只要你过来后买套房子,很快那点移民成本就挣回来了。
随着国内房地产政策的紧缩、随着国内的通胀,很多人发现移民加拿大岂止是免费的午餐啊,简直就是倒找钱的午餐!来到加国后,很多从来没有涉足过房地产的人,都摇身一变,成了迷你级的“地产开发商”:自己买块地、把上面的旧房子推倒翻建、转手再一卖,不仅移民成本回来了,还能赚上一笔。
拿列治文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来说,地价基本上是10万一千尺。比如花80万买一块8000尺的地(这种地块上的房子可能是很破旧的,人家卖的就是地),把旧房子推了、只留下极少部分的结构(这样就不算新建、只算翻建,),向政府报个4000尺独立屋的翻建规划,再投进五、六十万的建设费用,新房一落成,推进市场,标价就直冲200万了。
相比之下,像前面提到的那位两年之内买了四套房、靠房租养房养生活、边租边等着房子升值的朋友,他那种做法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连炒房的级别都够不上。
现在加拿大从中国移进来的不是“民”,直接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啊!您说大温的房子能不涨吗?
呵呵,现在移民的人中,搞房地产的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吧,在国内搞大发了,在加拿大还觉得憋屈呢。只要政策、法律吃透,中国人很快会看清门道的。就是不知道,可以从国内办一些短期的出国劳务吗?中国人来干活,就好了。甚至保姆也可以啊,加拿大不是劳力短缺吗?
其实中国人的失业率也很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