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短登记录
终有曲终人散时,我的移加短登之行终于进入尾声,明天就要回国了。
首先非常谢谢大家的关注 - 由于本次短登主要还是抱着到此一游的想法,因而所作的记录其实更像蹩脚的游记,而非对移民朋友来说有参考价值的指南。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得到了许多移友的关心和鼓励,感谢你们的支持!!
50天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部历史、一种文化来说,远远不够,至于这片土地是否适合我(或者说,我们是否彼此适合?呵呵),更不是当前就能看清的。当然有一点我比较肯定 - 那就是从目前看来,加拿大应该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比国内更为健康的成长环境。为了孩子,这本来就是我们移民的初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让我赴加长登,已经没有太多需要犹豫的因素了 - 唯一不舍的是中文。
不过孩子固然重要,我和老公毕竟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要继续。一想到年纪已经不算太轻,并抛下国内各方面10余年的积累,跑到加拿大一切从0开始,还是不免有些心事重重。吃苦的思想准备是有了,不过其实并不清楚到底会有多苦。还有,辛苦的付出最终会带来有意义的回报吗?我们能幸运地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眷顾吗?如果加拿大成为后半辈子人生的家,我们会是仅仅在这片土地上活着,还是真正地生活?
在多伦多,朋友的朋友开着一家小便利店,生活无忧,但生活又似乎被这家小店死死地困住了。有一次我去这家小店买生活用品,老板娘羡慕地听我讲我们去多市以外地区游玩的经历,感叹“我们来这里十多年了,都没去过呢!” 是啊,店总得有人管着,哪有那么容易跑开啊。别说是出城游玩了,即使城内游玩的时间,恐怕也不容易抽出来吧。每天白天,老板娘管店,到了傍晚,老板来换班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就在如此交替轮换中,度过了在加的十载光阴。
在蒙特利尔,又有一位朋友跟我们讲起了她的朋友的故事 - 原本国内计算机专业的她,也许是语言不好,又或许是其它因素,到加后不知怎么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工作。后来终于谋到了一份在冷库里搬冻猪冻鸡的工作,终年夜班,但工资能有18刀/小时。久旱逢雨的她对此格外珍惜,但不知道是否冰冻的环境麻痹了她,还是她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幸运女神的又一次垂青,她竟然在这个冷库里,一干就干了10多年。去年,她的儿子考上滑铁卢大学的保险精算专业,她终于不再需要去冷库工作了,但是她的手指已经全部因为严重的关节炎而变形了。作为当妈的,我们都说:既然孩子培养到这样,那也值了。但与此同时,却又还是唏嘘不已。如果她的儿子不象现在这样争气,那她在惨淡的冷库灯光下度过的几千个夜晚,还算值得吗?
当然以上2个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希望我没有吓到前来阅读的移友们。移民体验用“小马过河”来形容,真的是再贴切不过。每个人情况不同,移民后的生活肯定不一样!对于不再年轻,孩子又没成年的我来说,虽然我看到多伦多的房价觉得自己钱不够多,但其实真正让我觉得不够的,是时间!
好在任何一种经历,最终都将丰富人生 - 只要保持一颗不麻木的心。既然移民的选择是我自己作的,也让我移成了,总归无论如何要去认真体会一下,既为孩子,也为自己最终不会因生老病死都在一个城市而感到遗憾。
最后,也最最重要的是:谢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姨妈(也许还有我那沉默寡言的姨夫?呵呵)这50天来默默的潜水关注。年近/年逾七旬的他们,会不会是家园里年纪最大的潜水者了?哈哈!怒赞!!尤其希望我妈再接再厉,不断提高上网冲浪水平,当务之急请先搞清“帖子”与“博客”这两个网络术语之间的区别,咔咔!祝愿四位老人身体健康,将来再与我分享长登加国之后的苦辣酸甜!
![必胜 :wdb9: :wdb9:](/styles/default/xenforo/smilies/vbb/wdb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