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借您观点我延展下:

就事论事,其实要自证还真是挺难的

文人打笔仗, 自古有之, 而针对某某文章认为非某某所写, 更是在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要想自证, 其实很简单. 写文章反驳, 公开辩论对质, 方法多的是.

就事论事, 还是看看相关的文章再发表观点比较妥当.
不然就像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那样, 自说自话, 说的完全是想象中的样子, 说到后面, 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了.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抛弃ipad,终于看到这节目。

没什么头脑,看不出来韩寒在王朔眼中是什么样人。就看出来,王朔和韩寒,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不过害羞腼腆是一样的。


韩寒和王朔还有一个共同点,两个都是“浑然天成”,都没上过多少学。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不是你自己说的王朔挺韩寒吗?


这期节目看到的就那些,没什么含金量。
韩寒不上节目是对的。
王朔上节目,效果很差,听他说话,差点儿把看书的好印象一扫光。

你老装糊涂,这不好,别人该以为你真是个老糊涂。

其实你不是。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文人打笔仗, 自古有之, 而针对某某文章认为非某某所写, 更是在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要想自证, 其实很简单. 写文章反驳, 公开辩论对质, 方法多的是.

就事论事, 还是看看相关的文章再发表观点比较妥当.
不然就像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那样, 自说自话, 说的完全是想象中的样子, 说到后面, 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了.

哈哈,被你看出来了,就是在自说自话借题发挥:wdb12: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再转一篇, 是和2004年朱涵事件相关的, 和今天颇有对应:

方舟子的打假动机有问题吗

本报评论员潘洪其
北京青年报2004年04月04日

  据《文汇报》报道,南京大学日前组织了由国内物理学界多位专家参加的鉴
定委员会,听取了该校2000级物理系本科生朱涵的科研报告。专家们从不同的学
术角度提出了问题,朱涵对此进行了答辩。经过严肃认真的考察,鉴定委员会以
鉴定结论的形式肯定了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南京大学对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朱涵事件”做出的一
个结论。事件缘起于上月初的一条消息: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学生标兵朱涵,
在大二至大四的两年间一共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被收入美国《科学
引文索引》(即SCI论文)。消息还透露,朱涵在学校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
他 “每天9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日常必修课主要有三项工作、玩游戏、
给女朋友打电话”。如此辉煌的研究成果,对一个大学教授而言也堪称罕见,不
想却出自一个天才浪漫、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之手!此事很快在南京大学及一
些网站和媒体上引起轰动,进而引起怀疑。

  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公开发表文章,指称由朱涵署名的6篇SCI论文,通
讯作者全是其父亲、北京某高校物理系教授朱某,而朱涵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时,
却并未说明其论文通讯作者是他的父亲,其中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朱
涵说他在大二寒假时向父亲表达了做一些科研的愿望,但他第一篇论文的投稿截
止期限是那年的大年初二,也就是说他头天刚刚表达了“愿望”,第二天就写出
了论文。凡此种种令人生疑之处,不一而足。方舟子等人怀疑,朱涵的父亲很可
能是那10 篇论文的真正作者,至少是最主要的作者;朱父甘愿为儿子做出“牺
牲”,其目的则是不言而喻的,朱涵已经收到了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
夕法尼亚等近十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即为明证。

  如果朱氏父子的确是在一前一后上演“学术双簧”,无疑称得上一起严重的
学术丑闻。在南京大学发布的对“朱涵事件”的鉴定结论中,既没有公布鉴定委
员会的成员名单,也没有公开朱涵科研报告及专家所提问题的内容,对怀疑者反
复追问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避而不谈,所以很难说已经澄清了事实的全部真相。鉴
定结论对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肯定,只能说明他现在的状态,而不能很
好地证明他发表10篇论文没有“贪父之功”。实际上,按照南京大学副校长、博
士生导师陈骏的说法,“科学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文章的主要责任人,其成果当然
也属于通讯作者所在的单位”,朱涵发表的6篇SCI论文,通讯地址是他的父亲,
这些论文所代表的成果也应该属于他的父亲及其所在的单位。这应当被理解为,
朱涵的父亲对朱涵写作和发表论文起到的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南京大学校方得到
了某种认定。

  与“朱涵事件”的语焉不详的结论相比,有人对于方舟子打假动机的猜测,
就要显得明朗和醒目得多。他们无视“朱涵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却一口咬定
方舟子质疑朱涵的成就,是不能容忍别人的优秀,其揭露事件的目的是出于妒忌。
其实以常理而论,妒忌的情绪一般发生在同行之间,卖水果的用不着妒忌卖服装
的,写文章的用不着妒忌唱歌的,方舟子虽然在美国拿的是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与物理学多少有些关联,但他早就转向从事文学和科普创作,近年来致力于学术
打假,与从事物理学术研究的朱涵并非同行,也没有利益冲突,妒忌之说无从谈
起。本报去年12月22日发表社评《方舟子何时才能卸下“英雄”的负担》,分析
方舟子的学术打假比王海的商品打假难度更大(学术领域多有暧昧含混的空间),
更具有大公无私的情怀(很难带来现实的收益)。即便考之以动机,方舟子的学
术打假行为也无可厚非,至少要比那些制售学术假货、水货的“专家”、“学者”
高尚得多。

  学术的腐败堕落,学界的道德沦丧,将对社会伦理和民族精神造成无法弥补
的巨大戕害。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毫不留情地打击学术界的假冒伪劣,
才能唱响中国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主旋律,培养积极、纯正、诚信的科学良知和
世道人心。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臭的是臭的,
香的是香的,
搞是没用的,



韩寒之所以较真儿了,就是想让那些人知道这个,好让这个世界清净点儿。

我不觉得他完全是为自己,就和告百度一样。
 

testy

有谓灵妖,无为桑菊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好见地。也感谢前面另一位引用的文字。那就是:

既然你坚信自己没有炒作没有包装没有代笔,那你解释个屁?你至于挨个给他们解释么?解释来解释去你不是累死就是气死。

换一句说,就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简单、干练!

至于其他的,也是各人千秋。顺意就好。对我而言,能够交流也是好的,那怕有些极端,只要平心静气、不伤和气。

对于寒韩是金子还是石头,也不是我太值得关心的问题,他能带给国人一些正面的东西,也就善莫大焉。你提到的其他关于文化生活的探讨,我觉得更好一些,不过偏一下题,断章取义,说说我的愚见,以予相娱。:wdb6:

借您观点我延展下:

就事论事,其实要自证还真是挺难的

。。。。。。

总之,我的忧虑来源于不安全感,大概就是一些原本大家都应该公认的东西突然靠不住了。
是呀,正是基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和约束,才有了文明。文化和道德的缺失必然导致社会信用的坍塌---“大道废,有仁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样也是一个信仰问题。不过,重建信任不会是只凭盲目的限制与压制就能恢复,还得有百家争鸣和去伪存真。不然还会出现“废除百家、独尊儒术”的怪像。

。。。。。。
这种没有底线的无限的质疑的情况就是我担心的,可能这情况放一个作家身上,大家可能会因为作家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而被混淆,那么换个行业,换个人,换个事,演绎推理下,渐渐荒谬感和无力感就出来了~~

我认为这种质疑,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在搅屎。
这种质疑之风盛行,只会拖累科学理论技术在原地打转甚至原地踏步,更甚者要退回去重走老路~~因为他质疑一切,为了你自己继续向前走,得跟他证明并让他相信你之前走过的路

我的看法有点不同:这种质疑有可能就是会推动今后互相信任的实现。质疑也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但质疑不是狡辩。他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思维方法。关键还是看应用者的智力和道德水平如何。

其实我原来的一些帖子也说过:逻辑和语言是漏洞多多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思考问题,但仅凭它是很难解决很多复杂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打假,像你感受到的一样充斥了很多的诡辩和虚伪,想想不也是因为太多的造假和捉刀吗?而中国大众的提防和戒备,也远远不只是因为学术和文艺的问题。


为什么西方科学也好技术也好,都一直在稳扎稳打的累积和进步,就是对于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已经经过检验的成果,是抱着相信和继承的心态的,是在这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就算发展错了,大不了退回来换个方向研究而已,不会退回到很原点的地方重新来,这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意思,失败了再站到巨人肩膀上重新尝试而已~~
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些技术一些理论,要么就是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要么就是一下子回到很开始的地方,技术经验知识很难累积和继承,因为每个人,每代人,都是从零开始研究,先花大把时间来研究前人已经研究过的东西,等发现哦,他是对的,英雄所见略同,才开始下一步,上面说的,人家可能直接就开始下一步了~~
所以,中国文化也好,技术也好,几千年下来,东西越继承越少,从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争鸣,到现在。。。不说了,大家都明白~~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我上面说的颇为凌乱,既没证据也没数据,但是表达的意思大方向是这样的~希望能看懂的就看吧,看不出来意思的也没必要一段一段,一句一句的分析,如果按照方肘子的方法看文章,这就是一坨屎

这个好复杂,我觉得估计也和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独木桥遴选体制有很大干系。

我很早前说过,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经历了元和清以后,再加上近现代的伤痕累累,现在的中华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华了,文化已经断层几百年了,所以不要再说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什么的了,中华文化在南宋亡了之后就断了,清末时就早已经连根刨了~~现在我们就是一群亡国奴,亡了几百年的亡国奴,在重拾南宋之前中华文化精髓之前,一直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重新找回汉民族的文化,可能要重新经历类似启蒙和复兴的过程~~类似方的做法,是不具有建设性的~~~
我也有类似看法,不过稍微乐观一点。还有种说法:自秦以降,中国文化已被阉割了。但现在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诸子百家,甚至还有一些复辟现象。元清的汉文化沙漠化摧残不小,但汉文化并未灭绝,不过变成了部分阶层的追求。清几百年的奴化对人格的影响的后遗症现在倒明显,后来的西化其实更为可怕,他有一套自己的殖民文化(虽然还是乌托邦,但至少还有同盟),而几百年奴化教育正好是它最好的土壤。不过技术经济的发展,开始让人们的智力复苏。看现在,中华应该会有自己不可小觑的未来。

另外,不要在海外一提中华文化就搬出清廷那点玩意了,那是人家的,不是你中华汉人的~成吉思汗也是人蒙古的,跟你中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硬说有,就是人家蒙古族灭了中华,统治了你几百年,让你做了几百年的贱民,弄的整个明朝中国人都不会自己管自己的家事了,才让后来满人又来灭你~

以上,胡言乱语,望请海涵
看到你这么说,我倒觉得中文化应该更有希望了呢。:wdb6: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这期节目看到的就那些,没什么含金量。
韩寒不上节目是对的。
王朔上节目,效果很差,听他说话,差点儿把看书的好印象一扫光。

你老装糊涂,这不好,别人该以为你真是个老糊涂。

其实你不是。

是我错了, 老要让你看清楚韩寒的真面目.
如果你看不清更快乐一些, 那就永远也看不清吧.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再转一篇, 是和2004年朱涵事件相关的, 和今天颇有对应:

方舟子的打假动机有问题吗

本报评论员潘洪其
北京青年报2004年04月04日

  据《文汇报》报道,南京大学日前组织了由国内物理学界多位专家参加的鉴
定委员会,听取了该校2000级物理系本科生朱涵的科研报告。专家们从不同的学
术角度提出了问题,朱涵对此进行了答辩。经过严肃认真的考察,鉴定委员会以
鉴定结论的形式肯定了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南京大学对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朱涵事件”做出的一
个结论。事件缘起于上月初的一条消息: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学生标兵朱涵,
在大二至大四的两年间一共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被收入美国《科学
引文索引》(即SCI论文)。消息还透露,朱涵在学校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
他 “每天9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日常必修课主要有三项工作、玩游戏、
给女朋友打电话”。如此辉煌的研究成果,对一个大学教授而言也堪称罕见,不
想却出自一个天才浪漫、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之手!此事很快在南京大学及一
些网站和媒体上引起轰动,进而引起怀疑。

  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公开发表文章,指称由朱涵署名的6篇SCI论文,通
讯作者全是其父亲、北京某高校物理系教授朱某,而朱涵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时,
却并未说明其论文通讯作者是他的父亲,其中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朱
涵说他在大二寒假时向父亲表达了做一些科研的愿望,但他第一篇论文的投稿截
止期限是那年的大年初二,也就是说他头天刚刚表达了“愿望”,第二天就写出
了论文。凡此种种令人生疑之处,不一而足。方舟子等人怀疑,朱涵的父亲很可
能是那10 篇论文的真正作者,至少是最主要的作者;朱父甘愿为儿子做出“牺
牲”,其目的则是不言而喻的,朱涵已经收到了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
夕法尼亚等近十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即为明证。

  如果朱氏父子的确是在一前一后上演“学术双簧”,无疑称得上一起严重的
学术丑闻。在南京大学发布的对“朱涵事件”的鉴定结论中,既没有公布鉴定委
员会的成员名单,也没有公开朱涵科研报告及专家所提问题的内容,对怀疑者反
复追问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避而不谈,所以很难说已经澄清了事实的全部真相。鉴
定结论对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肯定,只能说明他现在的状态,而不能很
好地证明他发表10篇论文没有“贪父之功”。实际上,按照南京大学副校长、博
士生导师陈骏的说法,“科学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文章的主要责任人,其成果当然
也属于通讯作者所在的单位”,朱涵发表的6篇SCI论文,通讯地址是他的父亲,
这些论文所代表的成果也应该属于他的父亲及其所在的单位。这应当被理解为,
朱涵的父亲对朱涵写作和发表论文起到的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南京大学校方得到
了某种认定。

  与“朱涵事件”的语焉不详的结论相比,有人对于方舟子打假动机的猜测,
就要显得明朗和醒目得多。他们无视“朱涵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却一口咬定
方舟子质疑朱涵的成就,是不能容忍别人的优秀,其揭露事件的目的是出于妒忌。
其实以常理而论,妒忌的情绪一般发生在同行之间,卖水果的用不着妒忌卖服装
的,写文章的用不着妒忌唱歌的,方舟子虽然在美国拿的是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与物理学多少有些关联,但他早就转向从事文学和科普创作,近年来致力于学术
打假,与从事物理学术研究的朱涵并非同行,也没有利益冲突,妒忌之说无从谈
起。本报去年12月22日发表社评《方舟子何时才能卸下“英雄”的负担》,分析
方舟子的学术打假比王海的商品打假难度更大(学术领域多有暧昧含混的空间),
更具有大公无私的情怀(很难带来现实的收益)。即便考之以动机,方舟子的学
术打假行为也无可厚非,至少要比那些制售学术假货、水货的“专家”、“学者”
高尚得多。

  学术的腐败堕落,学界的道德沦丧,将对社会伦理和民族精神造成无法弥补
的巨大戕害。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毫不留情地打击学术界的假冒伪劣,
才能唱响中国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主旋律,培养积极、纯正、诚信的科学良知和
世道人心。


妹妹,这个太长了,对我来说。

我先接下孩子,再带她上课,然后回来补课。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自己还没看呢,韩寒的新博文:

重庆美剧

(2012-02-10 03:58:35)
转载

标签: 杂谈



昨天夜晚,相信很多网友和我一样,拼命刷屏人民网。我估计这是人民网第一次迎接来这么多真正的人民。刷屏的目的只为了三个字,王立军。

宫廷大戏一出,我这样的民间闹剧就相形见绌。在这次闹剧中,由于我猪一样的发挥,深感愧对观众。没有想到王立军出现了,而主人公又去了美国大使馆,这就是美剧了。再次回头看看自己扮演的国产连续剧,真的太小儿科了。

这又让我突然想到了常年在各个县城参加拉力赛发车时的情景。因为我是种子车手,所以都是县里的领导给我发车,但到了第二年,主持人喊着一样的头衔,出现的 却是不一样的脸。发车过程结束以后,伴随着主持人的一句“请领导下台”,我注视领导的背影,感慨万千。当然这其中有升迁的有栽的,而重庆具体发生了什么, 在这种政治八卦里,我们终究是看不清楚的。大路消息深藏不露,人民网不仁,我就只能顺着小道一路攀爬,拼凑出了个大概。在这个过程里,我代入了王立军同志 的内心,得出了一个字,累。

中国的官员本身就是极其分裂的,他们上午进会场,晚上进会所,一方面要学习和领会六十年代风格的文件,一方面又要在互联网上仔细分辨微博和QQ的区别,而 他们在批评美国的同时也要精确的知道美领馆的位置。在这里,你读不懂中国。我由衷的替他们觉得辛苦。今天只是跟了一个晚上的重庆美剧,过程跌宕起伏,消息 层出不穷,连我都觉得需要休假式治疗了,何况当事人王立军,估计已经休克了。

所以我不明白,中国的官员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想当官,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当了大官,想做生意的时候根本不用像吴英那样自己想办法筹钱,最后还换个 死刑,只需要安排一个亲属,垄断一块资源,致电一下银行。官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因为上海大火而辞职的官员很快就可 以去新疆当官,好在不是被派往克拉玛依。今天能调动舆论机构的,明天就成负面新闻,今天能开动国家机器的,明天就被国家机器带走。对于官员,大家已经不再 用腐败和清廉来形容了,只有得势和失宠。而大家也不知道重庆将要发生些什么,尽管这个城市刚刚去香港唱过红,而在此之前,香港人只听过张国荣唱的《红》。

这次的破朔迷离,让我知道未来的中国,其实不需要预想一个什么颜色,红也好,蓝也好,都抵不过透明。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去年刚好在CNN(还是BBC)看到采访韩寒,因为之前挺欣赏他的,加上路金波说韩寒英语不错,可以用英语进行对话,我还是挺期待看他的英语采访,看的时候才发现都是有翻译,他中文,而且开始主持人就问了句简单的how are you(重看了一遍,是welcome)他没有任何反应,这些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主持人问他问题他回答的都很一般,而且明显是背稿子背下来的,我当时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也没想到其他的,今年回头看了一下几个技术分析贴基本上就清楚了,他不是性格害羞或者木讷,他是肚子里面没货。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文人打笔仗, 自古有之, 而针对某某文章认为非某某所写, 更是在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要想自证, 其实很简单. 写文章反驳, 公开辩论对质, 方法多的是.

就事论事, 还是看看相关的文章再发表观点比较妥当.
不然就像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那样, 自说自话, 说的完全是想象中的样子, 说到后面, 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了.
嗯,这个我同意,其实最简单,就要老方和他直接当面pk一下,就问问他自己文章或者书里的内容,自己分析一下。话说最质疑的就是韩寒参加了那么多电视访问,只要是谈到他的文章或者书,他都闭口不提,谈到其他的他都能说出个所以然,如果自己写的书,就算细节记不清楚,引用的文字出处记不清楚,至少创作背景,文章结构应该清楚,怎么可能没有可讲的呢?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再转一篇, 是和2004年朱涵事件相关的, 和今天颇有对应:

方舟子的打假动机有问题吗

本报评论员潘洪其
北京青年报2004年04月04日

  据《文汇报》报道,南京大学日前组织了由国内物理学界多位专家参加的鉴
定委员会,听取了该校2000级物理系本科生朱涵的科研报告。专家们从不同的学
术角度提出了问题,朱涵对此进行了答辩。经过严肃认真的考察,鉴定委员会以
鉴定结论的形式肯定了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南京大学对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朱涵事件”做出的一
个结论。事件缘起于上月初的一条消息: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学生标兵朱涵,
在大二至大四的两年间一共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被收入美国《科学
引文索引》(即SCI论文)。消息还透露,朱涵在学校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
他 “每天9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日常必修课主要有三项工作、玩游戏、
给女朋友打电话”。如此辉煌的研究成果,对一个大学教授而言也堪称罕见,不
想却出自一个天才浪漫、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之手!此事很快在南京大学及一
些网站和媒体上引起轰动,进而引起怀疑。

  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公开发表文章,指称由朱涵署名的6篇SCI论文,通
讯作者全是其父亲、北京某高校物理系教授朱某,而朱涵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时,
却并未说明其论文通讯作者是他的父亲,其中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朱
涵说他在大二寒假时向父亲表达了做一些科研的愿望,但他第一篇论文的投稿截
止期限是那年的大年初二,也就是说他头天刚刚表达了“愿望”,第二天就写出
了论文。凡此种种令人生疑之处,不一而足。方舟子等人怀疑,朱涵的父亲很可
能是那10 篇论文的真正作者,至少是最主要的作者;朱父甘愿为儿子做出“牺
牲”,其目的则是不言而喻的,朱涵已经收到了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
夕法尼亚等近十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即为明证。

  如果朱氏父子的确是在一前一后上演“学术双簧”,无疑称得上一起严重的
学术丑闻。在南京大学发布的对“朱涵事件”的鉴定结论中,既没有公布鉴定委
员会的成员名单,也没有公开朱涵科研报告及专家所提问题的内容,对怀疑者反
复追问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避而不谈,所以很难说已经澄清了事实的全部真相。鉴
定结论对朱涵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肯定,只能说明他现在的状态,而不能很
好地证明他发表10篇论文没有“贪父之功”。实际上,按照南京大学副校长、博
士生导师陈骏的说法,“科学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文章的主要责任人,其成果当然
也属于通讯作者所在的单位”,朱涵发表的6篇SCI论文,通讯地址是他的父亲,
这些论文所代表的成果也应该属于他的父亲及其所在的单位。这应当被理解为,
朱涵的父亲对朱涵写作和发表论文起到的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南京大学校方得到
了某种认定。

  与“朱涵事件”的语焉不详的结论相比,有人对于方舟子打假动机的猜测,
就要显得明朗和醒目得多。他们无视“朱涵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却一口咬定
方舟子质疑朱涵的成就,是不能容忍别人的优秀,其揭露事件的目的是出于妒忌。
其实以常理而论,妒忌的情绪一般发生在同行之间,卖水果的用不着妒忌卖服装
的,写文章的用不着妒忌唱歌的,方舟子虽然在美国拿的是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与物理学多少有些关联,但他早就转向从事文学和科普创作,近年来致力于学术
打假,与从事物理学术研究的朱涵并非同行,也没有利益冲突,妒忌之说无从谈
起。本报去年12月22日发表社评《方舟子何时才能卸下“英雄”的负担》,分析
方舟子的学术打假比王海的商品打假难度更大(学术领域多有暧昧含混的空间),
更具有大公无私的情怀(很难带来现实的收益)。即便考之以动机,方舟子的学
术打假行为也无可厚非,至少要比那些制售学术假货、水货的“专家”、“学者”
高尚得多。

  学术的腐败堕落,学界的道德沦丧,将对社会伦理和民族精神造成无法弥补
的巨大戕害。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毫不留情地打击学术界的假冒伪劣,
才能唱响中国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主旋律,培养积极、纯正、诚信的科学良知和
世道人心。

这个逻辑行不通。为什么?

因为,一句话,老方打假成功率就是100%,也不能据此推论他打寒成功。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自己还没看呢,韩寒的新博文:

重庆美剧

(2012-02-10 03:58:35)
转载

标签: 杂谈



昨天夜晚,相信很多网友和我一样,拼命刷屏人民网。我估计这是人民网第一次迎接来这么多真正的人民。刷屏的目的只为了三个字,王立军。

宫廷大戏一出,我这样的民间闹剧就相形见绌。在这次闹剧中,由于我猪一样的发挥,深感愧对观众。没有想到王立军出现了,而主人公又去了美国大使馆,这就是美剧了。再次回头看看自己扮演的国产连续剧,真的太小儿科了。

这又让我突然想到了常年在各个县城参加拉力赛发车时的情景。因为我是种子车手,所以都是县里的领导给我发车,但到了第二年,主持人喊着一样的头衔,出现的 却是不一样的脸。发车过程结束以后,伴随着主持人的一句“请领导下台”,我注视领导的背影,感慨万千。当然这其中有升迁的有栽的,而重庆具体发生了什么, 在这种政治八卦里,我们终究是看不清楚的。大路消息深藏不露,人民网不仁,我就只能顺着小道一路攀爬,拼凑出了个大概。在这个过程里,我代入了王立军同志 的内心,得出了一个字,累。

中国的官员本身就是极其分裂的,他们上午进会场,晚上进会所,一方面要学习和领会六十年代风格的文件,一方面又要在互联网上仔细分辨微博和QQ的区别,而 他们在批评美国的同时也要精确的知道美领馆的位置。在这里,你读不懂中国。我由衷的替他们觉得辛苦。今天只是跟了一个晚上的重庆美剧,过程跌宕起伏,消息 层出不穷,连我都觉得需要休假式治疗了,何况当事人王立军,估计已经休克了。

所以我不明白,中国的官员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想当官,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当了大官,想做生意的时候根本不用像吴英那样自己想办法筹钱,最后还换个 死刑,只需要安排一个亲属,垄断一块资源,致电一下银行。官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因为上海大火而辞职的官员很快就可 以去新疆当官,好在不是被派往克拉玛依。今天能调动舆论机构的,明天就成负面新闻,今天能开动国家机器的,明天就被国家机器带走。对于官员,大家已经不再 用腐败和清廉来形容了,只有得势和失宠。而大家也不知道重庆将要发生些什么,尽管这个城市刚刚去香港唱过红,而在此之前,香港人只听过张国荣唱的《红》。

这次的破朔迷离,让我知道未来的中国,其实不需要预想一个什么颜色,红也好,蓝也好,都抵不过透明。


四两拨千斤的文字,看多少遍都还是觉得有趣。

是不是韩寒写的,其实都没关系。
 
回复: zt: 眍寒是石钷,不是金子

“表面现象”看韩寒





2012年02月10日14:52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何三畏


  这简直是一个谜:聪明早慧的韩寒,江湖人生十多年,关键时刻居然身边“无人”。而在这场骂战中,韩寒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文学天才的才情,并且从倨傲到萎缩,也过渡得太急骤了。
  本刊记者 何三畏
[FONT=楷体_GB2312] 韩寒手稿[/FONT]
   到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始于元旦前夕的“韩寒事件”第一波已经过去。韩寒宣布不再回应(邱震海先生说,起先约定的和方舟子的电视辩论,韩寒也表示不参加 了),起诉材料已经递交,等待立案中。虽然方舟子表示,将继续理抹韩寒,网络也还在热议,还陆续有人发长微博。但这都只能算是“第一阶段”的余波了。​
  我把事件命名为“韩寒事件”。这首先是因为事起韩寒本人。没有“韩三篇”,韩寒的名气多半还在网络和青少年中。作为作家,传统文学界还对他保持 沉默。而三篇既出,举世争说。麦田表示,他再次注意韩寒,发出《人造韩寒》,也是因为三篇的影响。此外,在《人造韩寒》之后,事件的走向,仍然很大程度上 是由韩寒的回应主导的。方舟子的加入,多少也是因为韩寒的挑逗,被拉上擂台。
  我已经让自己做了一个有耐心的观察者,他们双方的读者(不限于争论的文字)。但我告诫自己,评论笔墨官司是一件很费笔墨的事情,还要特别避免站 队。我决定限制自己的“言论范围”,不去评判被质疑的事情本身的真伪。对于一场文墨官司来说,我觉得争论本身很重要。某种程度上,争论的现象就是事情的本 质,争论的现场即敞开着事件的纵深。所以,我只谈现象,不谈本质。
  狂傲和沮丧
  首先,韩寒对麦田的《人造韩寒》的激烈反应,让我深感意外。在我的潜意识里,网络训练的和市场养活的作家,应该不是这素质,应该更宽容更谦卑地对待批评。
  第一篇回应文章《小破文章一篇》,是在反复压抑的情感爆发后纠结出来的。但隔了一天,《正常文章一篇》选择了痛快发泄。文中推导麦田的性能力, 溯及麦田老婆的私生活,及孩子的血缘身份,并顺带挖苦了方舟子的秃顶。韩寒的骂技脱离了文化趣味。这表明他在过去两天的思考中很不冷静。我当时的感觉是, 这是一种打败自己的征兆。
  那天,其实我也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帖子,批评麦田论证不周延。准备贴出来,但上网先看了韩寒的《正常文章一篇》,惊奇之余,觉得不必贴了,决定冷眼旁观。
  麦田很迅速向韩寒道歉,是事件中的一个亮点。根据麦田后来的自述,道歉是因为自己发现了《人造韩寒》使用的部分材料有误,而不是观点改变。麦田 的道歉干脆利落,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比如,附带指责一下韩寒不该人身攻击。而韩寒在笑纳麦田道歉的时候,并没有就坡下驴地对此前的粗鲁表个态。
  韩寒的文章中还有“他妈的”。方舟子指正时,韩寒回应称,他也用了“我他妈的”。这是什么道理,我是没看懂。这时,韩寒还在把方舟子当猫戏。在接受麦田道歉的同时,韩寒以戏谑的口吻写道,“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
  韩寒还透露,他以前在网络辩论的时候,因为“知道”对方要说什么,所以在对方文章发表之前,就先把回击的文章写好了存档,到时紧跟着就发出,好吓人家一跳。
  韩寒无法抵制智力上的优越感。当方舟子写出第一篇针对他的文章时,他还在轻松愉快地嘲笑方舟子居然有兴趣科普中年男人秃顶不是病;还在嘲笑“理科生”。韩寒不知道,这就是方舟子。
  在收到“秃顶”的消息之后,方舟子就确定了他的目标。韩寒调笑的内容,不是方舟子的武器,所以他科普一下,不是犯傻。论敌的身体和亲人隐私,也不是方舟子的武器,所以他不用。但是,方舟子会把美国名牌大学理学博士的功夫用上。
  韩寒所轻薄的“理科生”的搜索、整理和归纳能力,是专家级的。方舟子即便强词夺理,也会头头是道。这是不对等的游戏。韩寒一向在博文中表现的充满机趣的笔调显得过分稚嫩和浅浮了,几乎派不上用场。
  而韩寒又是巨额悬赏打假,又是预备巨资犒赏粉丝,又是坐在千页清清爽爽的手稿堆里微笑,又是和玩伴们打完游戏现场表演写好文章骂人……我相信,方舟子看到这些花拳绣腿,一定感到很放心。
  方舟子按部就班地工作,心思缜密。比如,韩寒有修改已经发表的博文的习惯,称有权修改自己的文章,方舟子把韩寒的原文截到自己的反驳文章后面,这是给自己的论据留底,对自己有利。但心高气傲的韩寒不会这么尊重对手。
  韩寒在方舟子面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几乎忘记了世上还有诡辩术。方舟子要什么,他给什么。其中最诚实的项目是,报书目。你不是说我不读书 么,我就报给你,像学生对老师。不幸的是,韩寒报的书目,不是卷帙 浩繁,就是艰深异常,还有就是哲学,通通是需要巨量知识储备和人生体悟才能读下去的著作,而韩寒表示那是自己初中时无师自通的彻夜功夫。
  这样下来,韩寒的感觉几天就变了。他想下台。但方舟子笔伐正酣,网上的激辩还在扩散,没有外在的台阶可下,只得硬着陆。韩寒的心情迅速转入另一 个极端:他开始懊恼和自卑。作为一个天才的少年作家,走到誉满天下的今天,为了有人提起10年前似是而非的旧事,竟说出这样伤感的话来。
  还得说句,一同打击了韩寒的,还有那些韩寒代言的微博。他们时常发些置韩寒于难堪的帖子。诸如现场表演写文章,有图有真相,高调转发“方舟子拖欠专业拉黑员工工资遭起诉”的微博,即属此类。
  这简直是一个谜:聪明早慧的韩寒,江湖人生十多年,关键时刻居然身边“无人”。而在这场骂战中,韩寒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文学天才的才情,写的文章跟方舟子相比幼稚到令人尴尬。并且从倨傲到萎缩,也过渡得太急骤了。


“朝天泼粪”
  在麦田的一触之下,韩寒为什么反应会那样激烈?也是在我设置的“表面”无法理解的。也联系不上那位刚刚写完三篇、正忧患着国民素质的知识精英。
  我想,即便麦田和方舟子的论据不正确,或者论据使用不当,即便他们的结论跟论据很不匹配,这不也只是一场文墨官司吗。韩寒也应该知道自己不能避免“不正确的质疑”。而你可以选择回应,或者不回应。你也可以控告他们,如果你觉得有可能证明他们怀有恶意动机。
  你享受了新概念作文为你开设单行道带来的红利,你应该觉得有人提出质疑和猜想符合情理。十几岁孩子的写作,受到喜欢写作的父亲指点,中学生的第 一本小说被他人加工,并非不正常。你自己也说过你的博客不只你个人可以登录,人家为何不可以想象里面塞有“团队”的文章?以你的情况,也应该有个团队。几 人共一个名字发表,有过先例,并不违法。
  即便所有的说法都与事实不符,不都可以好好讲吗?断然否决不等于刺激他人吗?人家说你讲到汽车和女人才流畅,说你不谈文学,你流畅地谈谈文学不就得了吗?就算10年前有过某种程度的被“包装”,以后你不断有新作出版,时间不已经把过去种种“赦免”成“文人逸事”了吗?
  “人造韩寒”,或者人造某某某,从某种程度上,不正是这个时代的通例吗?难道你认为你今天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而非种某种合作经营吗?如果你的 名字一直放在网络的末页,你会有这么多粉丝吗?如果新浪明天停电,你也会有几十万人点击吗?你做了这么久大众名人,在公众点到你的名字发出声时,即便你 心里很烦,你不可以媚众地回一个笑脸吗?
  网络就像人生的激素,把新一代催得早熟。可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精神婴儿期却更长。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韩寒是80后一根孤独标杆,是指的影响力。80后都在向30靠了,应该标杆林立,而且各自标新立异,多出一些公众人物。
  鲁迅在上个世纪的今天,是“80后”。辛亥革命时的鲁迅,比辛亥百年时的韩寒小一岁。但小一岁时的鲁迅是啥见识,他是如何谈革命、民主和自由 的。胡适在上个世纪的今天是“90后”,刚到美国读工科,他那时是什么见识。7年后入主北大,那是什么风光。到了韩寒以三篇搅动时局的年龄,《胡适文存》 三卷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出版了。转年,做北大教务长了。
  今天,在公共知名度和在青年中的号召力上,能跟上述二位相比的韩寒,不仅把3个概念讲成那样,还用“理科生”来指称对手不懂文学三昧。这就是今 天的公共空间里甚嚣尘上的泡沫。检视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文化界,虽然骂阵不断,但像韩寒的骂法,还是没人拿出手的。只有到了后半叶有一段时间,墙上的大字报 才会有这样的写法。
  韩寒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这个时代的浮躁和势利的合力塑造着韩寒,也谋害着韩寒。韩寒给父亲写的购书单和家信,证明他聪明好学,少怀远志。
  这样一个好孩子,为了《三重门》闹得读两个高一,又七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值得吗?今天还在争论是否独立完成的《三重门》,说是写得老到,但《三 重门》真的有价值,应该成为中学生读物吗?翻开第一家出版社的退稿信,你能说它看走眼了吗?今天,携《三重门》入世的天才少年已经是一个写作多年的青年作 家。他的朋友路金波评价说,“韩寒迄今并没有取得很大成就。他对小说的理解还片面,他还没有写作出真正能流传的作品(胡塞尼28岁已经为阿富汗历史写下了 《追风筝的人》);他的‘韩三篇’还停留在‘直觉’阶段。”我觉得这多半说明,这个社会实际上不是韩寒的良好环境。
  韩寒在论战期间的博客里发了一段告白,应该是他最新的精神成色,但我很无语,抄录于后,不予置评:“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我,趁我三十岁,我要开 始我人生新的事业。全新的哦。暂时保密哦。我为此踌躇犹豫和准备了三年多。今年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开始了。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你们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会飞出 你们的射程。你们朝天泼粪,只会掉到你们自己脸上。在你们的视线里,只能看到我羽翼的光芒。”
  绝对逻辑
  不太为人注意的是,有一种绝对判断的思维方式,占领着韩寒。这种思想的毒汁从大受鼓励的老三篇《求医》、《书店》和《杯中窥人》就开始被注入了。
  在《杯中窥人》里,韩寒写道:“《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 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 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这段文字里包含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逻辑:为什么那些“读之甚爽”的文章作者,都是“不然”的?难道只要是这种文章的作者,就会是这样的小人?为什么这里用全称判断?为什么不说“可能”,“或许”,“一些”?
  不知道,在获得一等奖之时,或者之后,有没有老师给韩寒讲过,这叫片面性。发现事物的另一面,比起只看到表面,叫深刻。但否定其中任何另一面, 都叫片面。实际上,韩寒的这种思维模式的苗头,受到了鼓励。不难发现,在反对数学的时候,在说教师是妓女的时候,韩寒不动声色地在使用绝对化。在写徐志摩 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篇课文不好,理由是老师“要求背的,肯定是不好的”。这种文学的夸张,被韩寒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固化下来。
  到了2008年,小伙子不再是16岁,而是26岁了。有人指出他的博客链接着日本AV地址。韩寒回敬说,你虚伪,一边说链接不妥,一边拖着鼠标快进找关键看,还打着爱护未成人的幌子。
  这套思维模式多么厉害:首先绝对化地把对方设置为阴暗的小人,这就构陷了一个模式,使得任何企图说我的链接不妥的人,都将是一个动机不良的小人。这次遇到麦田和方舟子,韩寒还是这么干,对方不理这一套,韩寒就无法应招,只得懊恼。
  也就是在2008年以后,韩寒开始批评社会。笔者这时开始关注他的文章。确实,韩寒表现了年轻人的独立和自我。独立和自我跟绝对思维不冲突。但到2011年末,韩寒宣布以前批评体制都是使用的“有罪推定”。“有罪推定”,即绝对化思维模式的一种。
  全盘否定“前一个自我”,还是绝对化思维。但事实应该不是韩寒所说的这样。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到有罪推定,一定在某一个具体的判断中依据了事实 尊重了常识。批评时事不过是对具体的事件做具体地判断,不一定每次都套得上有罪推定。再说,如果你真能做到每一次都有罪推定,那么,也就不应该把那些文章 印行出版了,印了现在也不是要推销而该回收了。
  绝对化思维模式也可以叫极端化思维模式。韩寒运用绝对化或者极端化思维模式的一个杰作,就是新近的三篇。首先把不会打远光灯的人,比喻为得Q币 就会出卖抽象利益的人,绝对化极端化,设定为每一个人都是那样,以及用7000万等于13亿,接下来,说什么都方便,要什么都会有。如果下次另有需要,把 前提再绝对化一次,即可再用。
  这就是韩寒的逻辑。实际上,世界上只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韩寒式的逻辑。
  说到逻辑,在《南都周刊》的报道里,有一段韩寒的逻辑,也够生动的,抄录于后,作为本文的结束:“他们看不起我,我不是那么正派的读书人,搞学 术研究的,所以没资格谈民主自由。理论上我看的书肯定要比普通老百姓多,你既然看不起我,那肯定就更看不起老百姓,但是又要拉老百姓过来做后盾。所以说, 他们本质上是很矛盾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