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我来说说加拿大的"热动工程师” power engineer
Suvescape 的回帖除了个别地方我不敢苟同(容后商榷)外,基本上反映阿尔伯塔的热动实际情况。主流和非主流的说法挺新鲜。且不论这种提法合理不合理,倒也清晰地勾勒出了热动工程师在阿省各个行业的工资待遇。热能老工的两点感受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也是我接下来重点讨论的制约中国人进入热动行当、站稳脚跟和进一步提升的两个因素。
在各种限制和影响因素中,英语水平可能是最具杀伤力的一个。
热动工作的火爆无疑提高了入学门槛,但对中国人来说,主要是英语的门槛。 一个移民如果英语不错很可能也不用学社区学院这类技工课程就能找个过的去的工作先干起来了。如果英语一般,要不是比较了解而且很执着地要学热动,恐怕会更趋向学一个对英语要求低一点的课程, 干吗要先折腾英语再学呢?再说弄不好还要排队。谁也不愿等,因为对移民来讲时间就是金钱可不是一句套话,常常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多耗一天时间就多耗一天的银子。尤其热动的课程相对来讲又杂又难,跟其他一些短平快培训和课程一比,热动就没那么受中国人喜爱了。这样无形中报这个课程的中国人就不会多,自然进入这一行的就少了.
但这还不是英语最要命的环节。
前面我已经讲过,热动对英语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这是这个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总的来说应该比大多数的技术工种都要高。一个专业工程师,一个程序员或着机修工,不管是一个项目、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技术细节,基本上都有反复沟通的机会、有其他书面文字澄清的可能,但搞运行的人口头的沟通却是即时的,即使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也要做到快速、高效、准确。越是高压的设备、越是复杂的系统、越是高级别的职位,要求越高。因为这种这种情况下,容不得你“爬顿”来 “爬顿”去的,不然就要出事故或造成更大损失,等你弄清楚别人说什么的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了。由于交流不畅也会严重阻碍现场快速分析、判断、和处置的能力,因此雇主也对此必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说高等级的证书不仅要像suvescape说的要与高等级的经验相匹配而且要与高水平英语相匹配,不然就会陷入到职业发展上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由于英语听力和口语往往是中国移民的短板,许多人在求职时在这上面中箭落马,要么落荒而逃,要么裹足不前。更糟糕的是这些人还意识不到,因为面试官很少有人会直接了当给你指出的。他们也不愿意扫你的面子、直接打击你的信心或者留下歧视嫌疑。比如说,一个有证书的人接到了电话面试,这表明用人单位认为你基本符合他们的要求,但是往往面试后就没了下文。完了你再问为什么没有选我,对方会说这原因那原因,但十有八九是你的英语。英语不灵光不仅让面试过程吃力,而且妨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准确、流畅叙述和表达。在面试后要是仔细想一想,那些问题本来是可以回答得很好(如果是用中文思维表达),但在面试时就没发挥出来,有时候是紧张或者其他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到英语水平的限制。受英语的限制,中国移民在获取信息、扩大人际关系、直接联系用工单位等各找工环节也缺乏自信,难以主动,从而失去更多机会。
前一段,也有同胞申请我们公司的运行岗位,有的也得到了电话面试,但终于没被录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英语问题,因为他们的教育背景甚至工作经验也比后来录用的人要强。我们公司的筛选过程也不应该有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因素,因为工程部的中国工程师在那里都扎堆了。后来我与总工也讨论过关于移民语言的事。我说如果一个新移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语言会很快上去的。他说这不一定。有的人可能很快就提高了,有的人就不见得。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曾经电话面试过一个俄罗斯移民。他丝毫不怀疑这位仁兄的技术水平,但在电话上互相听不懂,尽管他自己说话就慢。最后他只有放弃。那么他为什么不给那个俄罗斯人一次机会呢?总工说,他注意到那个人已经移民5年了而且其中有4年时间是在纯英语环境工作,如果5年过去了,英语还是这样,那他没什么提高的指望了。对于一个运行岗位,他必须坚持一个语言沟通能力的底线,不能冒险。这也给新移民一个提示,在刚登陆的前几年一定要在语言上下一些苦功,提高到一定水平,不然用人的单位会推定你的语言可能永远提不高,而面试官这样的推论绝对不会给应聘的人讲。
有人可能说,这一行语言要求高,那你倒是说一说高到什么标准,是雅思7分呢还是托福90分,也好让人有个判断到底自己是急流勇退呢还是勇往直前呢。实话说,这还真不好量化,原因是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对语言的要求大不相同,也与你的其他资质、经历和能力有关。这里我们说到语言,不光是目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否提高的问题以及提高的速度能不能赶得上证书的等级和更高一级工作对语言期望的问题。其实对于初入热动的人,语言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毕竟不是联合国招聘同声传译。比如,要去上学,能达到入学要求,听懂老师讲课、完成作业、拿下证书就行,因为这不是在现场,没有什么互动、没有什么紧急情况要处理,因此口语要求并不高。但是拿到证书后就要找工,英语水平就应该提高到找工的水平。不能在面试的时候英语发音发得莫名其妙,还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先用中文整理好再给人家翻译成英文,听到人家的问题,先翻成中文再理解,再回答,至少得用英文思维和反应才能赶上趟。起码基本上能听懂对方的问题,使用的句子和套语基本规范,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清楚,能够让对方理解。
对于低级别证书新进入热动行业的人,有大量的低压系统工作岗位,如楼宇供热系统、清洗公司、加工工业等等。他们的热力流程简单、起停容易,即使锅炉有问题,停个半小时、一小时问题也不大。锅炉大多采用天然气为燃料,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起停时间短。比如一台快装锅炉热启动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额定出力,即使是一台中压的Co-gen , 热启动也就是半个小时。这类厂子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动力车间对时间的要求、交流判断的紧迫性都相对较低,加上这类企业的待遇和求职竞争都要低一些,工作环境差一些,因此对语言的要求相应的也要低一些,不会比其他的行业高很多。
但是我们不能只止步于此,毕竟石化企业、大型发电厂等企业的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稳定,谁不愿意少干活多挣钱呢?可问题是这类企业的运行人员平时很逍遥,但是企业通常系统复杂、各分厂关联度高,一旦出事故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破坏程度大、成本高,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大,因此对高层次运行人员在各方面的都要求比较高。在众多的求职竞争者中,当地人语言基本上不是个事,主要拼的是技术和经历,可对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来讲,语言这一关就是一道很难突破的壁垒,除非你能在证书级别和工作经历提高的同时能不断的在语言上也同步提升自己。如果在有低级证书的时候,一开始语言水平就不错,能够进入石化企业先从较低级的岗位做起,随着对系统的熟悉和语言进一步提高,从内部上升到高层次运行岗位,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如果是在外围工作了很多年,又没有相应的行业经验,即使有了高级的证书,由于语言水平有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平,也是很难进入到这类公司。我想这可能是中国移民鲜有在热动好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进好企业要乘早,也就是说一开始英语水平就要高一些,可能性才大一些。
最近加拿大移民就业的一个统计报告表明,在移民中菲律宾移民就业率最高,相对其他族裔较高的英语水平使然。不过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太挑工作。在一个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环境里,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想进入到高端的岗位上,较高的英语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想在职场有所作为或者是想占据一个好位置的移民都要切实把提高英语水平作为加拿大的生活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刚来的前几年。英语水平对老一代移民打击比较大,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少。但据我的观察和与经常与新移民打交道的朋友讲,近年来的新移民英语水平比我们那一拨强多了,因此他们进入更多英语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的可能性也就大多了。就热动行业而言,如果你目前的英语水平还可以,而且以后也会迅速提高到职业发展相应水平的,语言最终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英语现在比较痛苦,又不想下些功夫提升,或者下了很多功夫,试了各种办法,还是进步不大,那我劝你对热动还是敬而远之吧,不然的话即使学了热动课程却进入不了这个行业,或者只能在较低级的岗位打转,更别说到好单位、高层次岗位,那样的话岂不郁闷。
下一节谈谈热动行业人际关系和人脉对中国移民的影响。
Suvescape 的回帖除了个别地方我不敢苟同(容后商榷)外,基本上反映阿尔伯塔的热动实际情况。主流和非主流的说法挺新鲜。且不论这种提法合理不合理,倒也清晰地勾勒出了热动工程师在阿省各个行业的工资待遇。热能老工的两点感受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也是我接下来重点讨论的制约中国人进入热动行当、站稳脚跟和进一步提升的两个因素。
在各种限制和影响因素中,英语水平可能是最具杀伤力的一个。
热动工作的火爆无疑提高了入学门槛,但对中国人来说,主要是英语的门槛。 一个移民如果英语不错很可能也不用学社区学院这类技工课程就能找个过的去的工作先干起来了。如果英语一般,要不是比较了解而且很执着地要学热动,恐怕会更趋向学一个对英语要求低一点的课程, 干吗要先折腾英语再学呢?再说弄不好还要排队。谁也不愿等,因为对移民来讲时间就是金钱可不是一句套话,常常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多耗一天时间就多耗一天的银子。尤其热动的课程相对来讲又杂又难,跟其他一些短平快培训和课程一比,热动就没那么受中国人喜爱了。这样无形中报这个课程的中国人就不会多,自然进入这一行的就少了.
但这还不是英语最要命的环节。
前面我已经讲过,热动对英语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这是这个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总的来说应该比大多数的技术工种都要高。一个专业工程师,一个程序员或着机修工,不管是一个项目、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技术细节,基本上都有反复沟通的机会、有其他书面文字澄清的可能,但搞运行的人口头的沟通却是即时的,即使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也要做到快速、高效、准确。越是高压的设备、越是复杂的系统、越是高级别的职位,要求越高。因为这种这种情况下,容不得你“爬顿”来 “爬顿”去的,不然就要出事故或造成更大损失,等你弄清楚别人说什么的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了。由于交流不畅也会严重阻碍现场快速分析、判断、和处置的能力,因此雇主也对此必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说高等级的证书不仅要像suvescape说的要与高等级的经验相匹配而且要与高水平英语相匹配,不然就会陷入到职业发展上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由于英语听力和口语往往是中国移民的短板,许多人在求职时在这上面中箭落马,要么落荒而逃,要么裹足不前。更糟糕的是这些人还意识不到,因为面试官很少有人会直接了当给你指出的。他们也不愿意扫你的面子、直接打击你的信心或者留下歧视嫌疑。比如说,一个有证书的人接到了电话面试,这表明用人单位认为你基本符合他们的要求,但是往往面试后就没了下文。完了你再问为什么没有选我,对方会说这原因那原因,但十有八九是你的英语。英语不灵光不仅让面试过程吃力,而且妨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准确、流畅叙述和表达。在面试后要是仔细想一想,那些问题本来是可以回答得很好(如果是用中文思维表达),但在面试时就没发挥出来,有时候是紧张或者其他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到英语水平的限制。受英语的限制,中国移民在获取信息、扩大人际关系、直接联系用工单位等各找工环节也缺乏自信,难以主动,从而失去更多机会。
前一段,也有同胞申请我们公司的运行岗位,有的也得到了电话面试,但终于没被录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英语问题,因为他们的教育背景甚至工作经验也比后来录用的人要强。我们公司的筛选过程也不应该有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因素,因为工程部的中国工程师在那里都扎堆了。后来我与总工也讨论过关于移民语言的事。我说如果一个新移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语言会很快上去的。他说这不一定。有的人可能很快就提高了,有的人就不见得。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曾经电话面试过一个俄罗斯移民。他丝毫不怀疑这位仁兄的技术水平,但在电话上互相听不懂,尽管他自己说话就慢。最后他只有放弃。那么他为什么不给那个俄罗斯人一次机会呢?总工说,他注意到那个人已经移民5年了而且其中有4年时间是在纯英语环境工作,如果5年过去了,英语还是这样,那他没什么提高的指望了。对于一个运行岗位,他必须坚持一个语言沟通能力的底线,不能冒险。这也给新移民一个提示,在刚登陆的前几年一定要在语言上下一些苦功,提高到一定水平,不然用人的单位会推定你的语言可能永远提不高,而面试官这样的推论绝对不会给应聘的人讲。
有人可能说,这一行语言要求高,那你倒是说一说高到什么标准,是雅思7分呢还是托福90分,也好让人有个判断到底自己是急流勇退呢还是勇往直前呢。实话说,这还真不好量化,原因是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对语言的要求大不相同,也与你的其他资质、经历和能力有关。这里我们说到语言,不光是目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否提高的问题以及提高的速度能不能赶得上证书的等级和更高一级工作对语言期望的问题。其实对于初入热动的人,语言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毕竟不是联合国招聘同声传译。比如,要去上学,能达到入学要求,听懂老师讲课、完成作业、拿下证书就行,因为这不是在现场,没有什么互动、没有什么紧急情况要处理,因此口语要求并不高。但是拿到证书后就要找工,英语水平就应该提高到找工的水平。不能在面试的时候英语发音发得莫名其妙,还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先用中文整理好再给人家翻译成英文,听到人家的问题,先翻成中文再理解,再回答,至少得用英文思维和反应才能赶上趟。起码基本上能听懂对方的问题,使用的句子和套语基本规范,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清楚,能够让对方理解。
对于低级别证书新进入热动行业的人,有大量的低压系统工作岗位,如楼宇供热系统、清洗公司、加工工业等等。他们的热力流程简单、起停容易,即使锅炉有问题,停个半小时、一小时问题也不大。锅炉大多采用天然气为燃料,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起停时间短。比如一台快装锅炉热启动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额定出力,即使是一台中压的Co-gen , 热启动也就是半个小时。这类厂子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动力车间对时间的要求、交流判断的紧迫性都相对较低,加上这类企业的待遇和求职竞争都要低一些,工作环境差一些,因此对语言的要求相应的也要低一些,不会比其他的行业高很多。
但是我们不能只止步于此,毕竟石化企业、大型发电厂等企业的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稳定,谁不愿意少干活多挣钱呢?可问题是这类企业的运行人员平时很逍遥,但是企业通常系统复杂、各分厂关联度高,一旦出事故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破坏程度大、成本高,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大,因此对高层次运行人员在各方面的都要求比较高。在众多的求职竞争者中,当地人语言基本上不是个事,主要拼的是技术和经历,可对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来讲,语言这一关就是一道很难突破的壁垒,除非你能在证书级别和工作经历提高的同时能不断的在语言上也同步提升自己。如果在有低级证书的时候,一开始语言水平就不错,能够进入石化企业先从较低级的岗位做起,随着对系统的熟悉和语言进一步提高,从内部上升到高层次运行岗位,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如果是在外围工作了很多年,又没有相应的行业经验,即使有了高级的证书,由于语言水平有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平,也是很难进入到这类公司。我想这可能是中国移民鲜有在热动好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进好企业要乘早,也就是说一开始英语水平就要高一些,可能性才大一些。
最近加拿大移民就业的一个统计报告表明,在移民中菲律宾移民就业率最高,相对其他族裔较高的英语水平使然。不过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太挑工作。在一个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环境里,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想进入到高端的岗位上,较高的英语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想在职场有所作为或者是想占据一个好位置的移民都要切实把提高英语水平作为加拿大的生活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刚来的前几年。英语水平对老一代移民打击比较大,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少。但据我的观察和与经常与新移民打交道的朋友讲,近年来的新移民英语水平比我们那一拨强多了,因此他们进入更多英语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的可能性也就大多了。就热动行业而言,如果你目前的英语水平还可以,而且以后也会迅速提高到职业发展相应水平的,语言最终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英语现在比较痛苦,又不想下些功夫提升,或者下了很多功夫,试了各种办法,还是进步不大,那我劝你对热动还是敬而远之吧,不然的话即使学了热动课程却进入不了这个行业,或者只能在较低级的岗位打转,更别说到好单位、高层次岗位,那样的话岂不郁闷。
下一节谈谈热动行业人际关系和人脉对中国移民的影响。
最后编辑: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