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新工作烦得不得了,感觉比他妈大陆的国有企业还乱,占了太多精力,好长时间没有来料理这个贴了。待俺吃个饭,回来慢慢更新。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先发泄一下个人情绪
前不久,被一台湾老太太开了张空头支票给骗了,打电话也不接,整个打交道的经历相当不愉快。在此衷心祝福:所有从东半球移到西半球、开过恶意假支票的老太太们,你们好,祝你们行骗生涯愉快,在未来的日子里,多生屁眼,少生儿子。
好了,发泄完了,心情好多了(当然也是由于被骗金额不多),回到上期话题:肚子疼
这还是刚来加拿大不久的事。那一日,安小忆正走在路上,突然间肚子不争气,急忙奔到最近的洗手间,一拧把手,验证了一下墨菲定律:有人。
washroom的门并不厚,toilet在那一边,安小忆在这一边,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冰火两重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肚子越来越痛,马铃薯一般大小的汗珠,从安小忆的额头上滑落,掉在地板上,幻化成无数根薯条。每一根薯条就像一把锥子,在ATIO翻译的肚子里不断地搅啊搅,似乎不怎么给ATIO面子。彼时一刻,长过天长地久。那一年,爱因斯坦也有过闹肚子的经历,由此提出,时间是个相对的概念。
正煎熬着,忽然,透过马铃薯大小的汗珠,朦胧中见到了那个它,仔细一看,真的是它,太好了。于是,安小忆毫不犹豫地推门,进入可爱的washroom……随后的细节恕不赘述。

华语和英语的区别很大,例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善于以简单的词句表示模糊的丰富的意境,是诗歌语言的良好载体;英语(包括欧洲语言)强在其非常严谨的语言结构,以英语撰写的法律文本,其严谨程度是汉语(即便是白话文运动后欧化的汉语)完全无法媲美的。

英语之所以严谨,用装逼的话说,它是一种屈折语言,说白了就是改变词形结构,例如,I think和I thought的意义完全不同。中国人要说:我已经去过了,顺耳的说法是I have already been there,因为这个"already"实在是太配咱们的“已经”了,但"I have been there"又有什么区别呢?

时间倒转,又回到了当日的那个洗手间,洗手间外,有一个标志。标志上一个醒目的大字:washroomS。后来我想,如果在此场合使用华语,确实是不够方便,难道能说“洗手间们”?

最近在公司,遇到了不少沟通上的歧义,下回再叙。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金正恩翻译奖”这个词,让人想起《The Good Wife》里某一集的卡扎菲人权奖,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一上班,同事发来内部消息:
PS fasteners will be categorized as a non-stock item.
我回:
PS fasteners?
同事:
LOL. PS is when you want to add something after you finish a sentence.
我:
LOL.

上面第一句话是上班除了“鼓捣猫腻”之外的第一句话,居然用PS,我也就误以为PS是一种新型号的fastener。可见,英语之微妙,沟通之不易。

另举一个例子:
If there is lots of walls, there should be two frames.
这里这个"lots of"到底是指墙壁面积大,还是指有很多面墙(一个屋子能不能有超出四面墙),即便四面墙,能不能有很多屋子……没有上下面限制,这种模糊地带(grey area)是翻译的大敌。打个比方,如果把翻译比作熙来书记,这种模糊地带就好比是立军局长。

PS:如果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上文中的there is跟复数主语是老外常犯的错误。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请教 英语专业 该如何在温哥华定位呢?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请教 英语专业 该如何在温哥华定位呢?

已经回复了你的短信。
很多朋友热情,发帖介绍某个专业,以及相关学习和工作情况,但同样的道路是否适合自己实在是值得谨慎考虑。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忙于工作学习充电吃饭,许久没来,快把这块自留地荒废了。
今日从一个词的翻译说起:
最近我有事想要找她。
看到有人将此“最近”译为recently,根据上下文,此处这个最近实际上是in the near future。recently的含义是in the recent past。
之所以看见“最近”立刻就想到recently,实在是因为词汇表把咱们给害了。
由此展开话题,扩大词汇量最有效、最扎实的办法是阅读,海量阅读,各种主题阅读,最无效、最痛苦的办法莫过于脱离上下文对着词汇表背单词。记得当年被大学上的时候,我捧着词汇表,坐在西子湖畔,对着苏小小的香冢,努力想把一个个字母的怪异组合塞进脑子里,费了无数的力气,似乎也没记住几个词。
血泪的教训,切记切记。
先说这么多,实在是因为刚看到recently这个词,不吐不快,吐了就快。
晚安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请教楼主,也想从事语言工作,请问加拿大有值得推荐的英汉学校吗?想读simon fraser的口笔译文凭,请问有什么建议吗?关于英汉翻译从业?多谢多谢。
 
回复: 英语专业,两年找了三个工作,拿了三个证,撞了一次车

请教楼主,也想从事语言工作,请问加拿大有值得推荐的英汉学校吗?想读simon fraser的口笔译文凭,请问有什么建议吗?关于英汉翻译从业?多谢多谢。


不了解SIMON FRASER。我倒是觉得,学院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脱离比较严重。翻译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语言的句法、语法、惯用法,有规律可循,类似于科学;遣辞造句,词与词的微妙区别,长短句如何结合,思维方式的差异,没有太多规律可循,需要细细体会,更贴近于艺术。如果目的是提高翻译水平,那么最大的秘诀(我只告诉你,不要泄露),三个字:阅读。六个字:海量阅读。
另外,不同语言组合的翻译完全不同,英汉翻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同一语系内的双语互译(例如英德)...
 
时光像一把荏苒的杀猪刀,做翻译已经好些年了。


如同美酒香茗,学英语也令人上瘾。二十几年来,没有学英语的日子加在一起大约只有那么几天,一天不看些英文报纸听点英文广播似乎就感到迷茫。在这么一种算得上执着的学习状态下不间断地学了二十几年,加上十几年的翻译工作经历,一直想总结一些英语学习体会,谈不上过来者的经验之谈,只是在学习英语这条康庄的荆棘大道上也算是走了一半,把一些翻译经验和直接的体会记录下来,算是对维持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翻译很容易。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相当多人认为:一个人“会”两种语言,自然就可以做翻译。对此,我有一个问题,如何定义“会”?


遇见一位客户,他说认识一个“会”六种语言,包括英语、国语和几种国内的方言等。另一个例子是,某位明星几岁的孩子,据说能用三种语言表示新年祝福。按照媒体的表述,这位尚处于牙牙学语阶段的孩童“会”三种语言。


如果没有学过英语,没有这些年的翻译经历,我也未必会看出这其中的误解。


以我接触的情况来看,这种所谓“会”几种语言往往停留在相当基础的水平上,包括很多移民二代(出生在英语国家或很小就随父母移民到英语国家)的中文。


二十几年前,我还在大陆的一所省重点高中读书。那个时候相当喜欢英语,高中三年看了近400本英语书,印象深的有朗曼英语语法、莎士比亚喜剧选读、英美文学选读、全套新概念英语、许国璋英语、维克多英语、温哥华来客、华东师大的听力教材《Step by Step》等等,总之,实实在在看了很多英语书。几乎所有英语考试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当时,我对自己很有自信,认为自己英语很好。


进了大学,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虽说要应付一些个人认为是误人误己、污七八糟的专业课(高考前受了误导,填报了非英语专业),毕竟时间充裕,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学英语,语言学习条件也改善了许多(说是改善,其实当时连个MP3都没有,还是用卡带机听那种一盘盘的磁带录音),图书馆藏书不少,还有当时很稀罕的英文原版期刊(比如《TIME》)。感谢高中打下的扎实英文底子,大学的公共英语课对我来说实在太小意思了。四年大学基本不上英语课,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先后两位英语老师也都很好,算是默许了我这种违规,容许我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那种“教育”制度。这么一来,有了逃课的时间和课余时间,得以好好学英语了,四年中,以自学的状态,着实看了不少英文书,听了大量的英文录音、广播和电影(当时美剧还没有兴起,我是直到2001年才看了人生的第一部美剧《老友记》)。大三的时候可以不借助字典读懂《华尔街时报》。大学英语四级六级都是轻松通过(成绩优秀)。获了好几次英语竞赛奖。说到这里插些闲话,有一次英语演讲比赛,我报名参加,当时系里的一位书记不知怎么知道了,来“动员”我退出,说了些含含糊糊的话,我理解的意思是:由于平时学习表现不好(确实不好,很多课都没去上,大部分课程都是考前依靠划重点突击几个小时及格了事),这种机会还是让给其他“表现好”的同学;倘若不幸获了奖,这么一位不认真学习的家伙获奖了只怕也会传递负面信息。我当时拒绝了,比赛的结果是我得了第一名。事隔多年,现在看得很明白,此类不学无术、坐井观天、思想僵化的政工型干部在大陆各类高校不在少数,他们存在的意义……(此处省略包括“狗屎”在内的100字)。这位书记给我们上一门似乎叫做“人事管理”的课程,以我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来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这门课程:笑话。跑题了,抱歉。罗嗦了这么多,除了吹嘘,还想要说明,大学期间我也还挺努力,英语还不错。


大学毕业后,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教英语的同时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翻译工作,翻译过很多材料,涉及各种行业:法律、金融、财会、电子、机电、化工、通讯、电影字幕……翻译量远超过1000万字。还做了一年的新闻翻译,那期间各大媒体上的某些国际新闻,有可能就是我扣着脚丫在电脑上敲出来的。这期间读了研究生,拿了一个英语专业的硕士学位,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仔仔细细每个字全部看了一遍(不过,很多都没记住),听了无数的VOA/BBC/.....。每日教学、翻译、学英语,孜孜不倦,直至移民。移民前,我赶脚自己英语不错了。


时至今日,如果要我用几个字来描述翻译工作:心满意足、战战兢兢。


心满意足,因为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每天接触不同的新事物,每天都在学习,不光是专业技能的提高,同行的敬业态度也值得学习:很认真地做笔记、总结,遇到新的语言现象发邮件分享……


战战兢兢,因为译员会越来越清楚地觉得,自己的英语还不够好。


语言是无穷的世界,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信息、背景知识、行业惯例,最终都要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学习某样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学习这个专业的语言(或者说行话)。各行各业,无穷无尽。星期一,无土栽培;星期二,病理分析;星期三,矿业勘探;星期四,精神评估;星期五,……无论译者如何努力,这个世界上总有其不熟悉不了解的知识。那种“不懂也能译”、“别人说什么你就说什么”的看法是纯粹的外行话。设想有一位文盲,他不具备读写能力,但他“会”说自己的母语。倘若让一位脑外科专家和这位文盲就脑外科领域的专业问题沟通,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以母语直接理解尚且不易,何况是借助另一种语言间接沟通。


我一直觉得,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把自己的知识翻一倍,译者接触的越多,感觉越困难。而且,很多时候,译者(尤其是口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事先准备。很多译员的工作常态是:到了现场才知道今天是什么背景。这也反映了外行/公众对翻译工作的误解,以为翻译是“别人说什么你说什么”。


除了信息量过于庞大,导致翻译(指英汉/汉英翻译)困难的另一因素是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汉语和英语分属差异巨大的两个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结构的不同只是表象,背后的实质是底层思维模式的差异。“翻译腔”之所以听上去/读起来别扭,不像母语,正是不同思维方式的反应。同一语系内语言差异小,学习相近语言相对容易,翻译也相对容易。比如,说普通话的人要学会中国的另一种方言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时间,而要真正掌握(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掌握”)英语,按照语言学家的研究,需要七年时间(语法专家张道真认为需要十年时间),而要胜任翻译则需要更长时间,掌握两门语言只是翻译入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又比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很相似,要在这两种语言间互译,其难度要远远低于汉英互译。如果把语言比作铁轨,思维就是运行在这条铁轨上的列车,只能按照铁轨事先铺设的方向运行。换句话说,思维受语言限制,语言越复杂,思维往往越复杂。语言简单,词汇量小,思维往往也相应简单,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支持复杂的思维(所以说,小孩子学语言之所以“容易”,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复杂的思维,从而不需要复杂的语言。随着年龄、阅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语言的要求会逐步提高,但在童年时期,简单的句子、词汇一般足以表达孩童的思维了)。


造成翻译困难的另一个因素是文化。“文化”是个庞大的概念,无所不包,大到所在国的天文地理、人文典故,小到某个社区的人名地名、餐馆酒吧,随时都有可能在沟通中出现。比如,日本铁板烧可能不是“铁板+烧”,多伦多的美兰中心也不是Milan Center。

这只是举几个例子。问题是,世界这么大,需要了解的还有多少?

作为译者,为了帮助双方有效沟通,需要突破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克服翻译腔,克服母语强大的思维定势影响,掌握巨大词汇量并不断扩大词汇量,对不同领域始终保持旺盛好奇心,每日学习,不断训练并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和临场快速反应能力。认真学了二十年英语之后的今天,我的体会是:很难。

翻译的问题很多很多,有时间再慢慢举例。

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安小忆
加拿大中英/英中双向认证翻译 (ATIO)
安大略省总检察厅全资格法庭口译
(647) 470-ATIO/2846
atiotoronto@gmail.com
微信: ATIOToronto
 
最后编辑: 2016-04-26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