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健康生活话养生----写在移民前后
教育孩子常怀怜悯之心
罗素在《为何而生》中定义了人之所以生存的三个理由:对世界奥秘的探索;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爱情的美好期望。
无独有偶,孟子也说:“恻隐之心,仁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具有“仁爱之心”了。
恻隐之心,是能够体察,体会,感同身受别人的痛楚,别人的忧伤,别人的不幸和别人的苦难,从而心怀同情,怜悯,不忍心让别人继续悲痛忧伤受苦受难。
恻隐之心的基础和核心,是善良人们的“不忍之心”.
俺的外祖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心地非常善良,只要有乞丐上门乞讨,都是赶紧拿出家里好的吃食奉上,并且还不忘给乞丐们倒上杯水喝.
俺的祖父母过去家境比较富裕,但是,他们从来也是善待上门求助的亲朋戚友.即便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财产,也没有能够使他们的同情心或缺半分,当遇上比他们还困难的人时,仍然习惯从自己不多的一点中分出一份给予他人...
也因此,俺对孩子的同情心怜悯心的培养非常重视.
俺每次在街上遇见乞讨之人,只要是老人,残疾人士以及幼小的孩子,俺一定让孩子给人家送上一点钱.并且告诉孩子:我们要对别人的苦难给予一份同情,要对别人的痛苦投注一份怜悯.
很快,孩子就养成了这种习惯,并且,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对于弱者的同情和怜悯表露无遗,把他的爱心挥洒得淋漓尽致---每次学校赈灾,他都是班级里捐款最多的孩子,去年汶川大地震,孩子把他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悉数捐出,俺为他的爱心感到非常地骄傲和自豪...
当然,也许我们会碰上骗子,但是,俺坚持告诉孩子一点,就是:哪怕他们是骗子,他也是在用自己的自尊换取一点有限的钱财.如果不是呢,那么,我们就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也许我们的捐助会被滥用,但是,这也不成其为我们不献爱心的理由---因为,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就够了...
俺觉得,常怀怜悯之心,于己,于家,于人,于社会,都可谓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