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珍妮的小屋----浅谈孩子的培养教育
中华古诗文诵读对孩子非常有益
俺是工科出身,从小到大一直喜欢语文和文字.但是由于小的时候读书太少,所以,在没有孩子之前,还只是限于爱看小说的消遣范围内,以及学生时代对于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喜好上.而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
下海以后,在工作中接触了许多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同时,在观察了很多公司同事的综合素质之后(许多理工科学生写不出漂亮文章,口语表达能力也十分欠佳),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文科的人担任领导的比学理科的人多得多.原因在于学文科的,尤其是学哲学,历史和文学的人,对于人文学科范畴知识的掌握,对于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掌握,要比学理科的人强得太多.这也是俺十分地不满意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的原因之一---急功近利应付升学考试的理科东西太多,文科的东西涉猎地太少了,而这些,才真正是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受益终生的学识.
因此,当孩子一年级学校要求孩子们参加北京市"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后,俺就一直特别积极地支持,鼓励和要求孩子严格按照每学期一本的速度,完成中华古诗文读本的背诵(一共有十二本).
除此而外,听过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之后,俺又为孩子买了<儿童经典诵读>,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孩子辅助诵读的部分,一直坚持着让他听,读和背诵.
几年下来,孩子已经能够背诵中华古诗文将近600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俺开始给他讲解并和他讨论其中一些的意义,以帮助他加深对于这些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所吸收,也有所扬弃.
说实话,有时听他诵读古诗文,真是感觉自己没有文化到何种程度.虽然孩子诵读时还是属于无意识的记忆,但是,作为成年人来听这些古文,经常地会觉得原来人生的最基本的道理,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阐述和总结地如此清楚了.所以,更加坚定了俺要求孩子利用他最佳的记忆力阶段(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很快,到13岁时达到峰值,此后是理解力的增强),就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吸收一些中国文化的精髓的决心.
背诵是儿童的天性.俺儿子经常地在学校里一天就能把一首长长的打油诗背得滚瓜烂熟地回家学说给俺们听.当然,这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俺们对此都不会加以阻止,尽管这些打油诗,顺口溜的内容实在令人难以恭维.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俺自己现在能够清晰地记起的儿时的顺口溜,也都是损人的,所以无法苛求孩子.那么,与其让他满脑子记了那么多无聊的顺口溜,广告语,校园俚语,还不如利用他的优秀的记忆力,多记些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俺对儿童诵读古诗文意义的理解之一.
事实上,在背诵了这么多的古诗文之后,儿子的确在语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个男孩子,他始终能够在语文学习方面,在班级里牢牢地占据前三的位置,无论在辩才,在行文,还是在平时的口语表达方面,他的能力都在慢慢地增强,俺觉得这部分地要得益于他在古诗文学习上下的工夫.
当然,俺没有让他花费很多时间来背诵,经常地,是利用他在独自玩玩具的时候,把复读机打开,反复播放一段让他背的古诗文,多听几遍,他背起来就很容易了.
对于<中华古诗文读本>,由于没有CD卖,俺就一本一本地自己朗诵后录制下来,供他听...
还有一个帮助孩子提高背诵能力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睡着后,把录音机打开,放给他听.用这样的方法,孩子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了.
俺很同意这样的观点:通过中华古诗文的诵读,我们的孩子,将不仅仅是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而且,他们可以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
没有文化根基的移民是无本之木.尽管世界是平的,但是各种文化的精髓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尽管俺们将要把孩子带往另一个文化的氛围,但是,俺会坚持让他恪受中华文化的本原,立足自己的民族文化,再走向世界,理解和融合其他的文化...
读中外千古美文,做天下谦谦君子---这是俺对自己儿子的冀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