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55)温哥华的春天来了

经过四个月的连绵冬雨之后,春天终于再次光临。白天已经明显比冬季延长了3个小时,阳光明媚,气温也回到了10度上下,今天注意到路旁的樱花开了,粉色的一大片,一派春意盎然。
趁着晴朗的天气,开车到西温山顶上俯瞰了一下温哥华的全貌,城市,港口,大桥,斯坦利公园的森林,平静似湖的海湾,远方美国华盛顿洲的雪山尽收眼底。真不愧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
西温山顶的豪宅区聚集了世界上许多富豪名流,大多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在这里购屋置业。整个加拿大,要说交通便利,冬季气候温暖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么个地方了。怨不得许多人都选择在此养老,弄得整个房价,物价居高不下,政府还没有什么就业压力,平均工资比其他地方低不少。看看眼前的美景,还真是无价。收入低点就低点吧,认了!
 
最后编辑: 2011-03-2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56)也谈加拿大的银行服务业 --- 给你一个真实全面的“简介”

国有古训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就在上学的同班同学中就有一位潜伏的银行专业人员,加拿大金融分析硕士毕业。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才得以了解到更多的加拿大银行服务。

加拿大想个人提供银行服务的除了传统的“五大”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外(RBC, TD, CIBC, BMO, SCOTIABANK),还有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类似国内信用社性质的“CREDIT UNION”,在温哥华有VANCITY和COSTAL CAPITAL SAVING。你如果想在那里存钱,就要入伙,最低5块钱,然后你就成为他们的成员了。他们向成员提供同其他商业银行同样的服务,包括出售各种保险(我比较过,汽车险就比外边便宜)和理财服务。入伙的钱可以拿到分红。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不能接受国际汇款,需要从普通加拿大银行用支票转过去。他们更注重服务社区,回报社区,今年的温哥华樱花节活动就由他们给需要的社区学校提供免费动画片放映,所以许多加拿大当地人对CREDIT UNION感情恐怕是我等国人所不能理解的。这也是此类金融机构能够办得如此规模的基础吧。

加拿大的商业银行服务,从客户这端比较,个人认为比起中国的银行来说,专业素质要差不少。银行的底层服务人员以低薪的年轻人为主,缺乏培训,人员也不是很稳定。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在中国您遇到过几次银行算错账的事情?这里有机会遇到,都是些低级错误,不是马虎就是疏忽忘记之类。但是态度肯定不错,都能找后帐要回来。如果照他们这个样子端到中国去,客户肯定要砸摊子了。
加拿大银行很多事情要您亲自前往才能办理,所以银行一定要离家近,而且要营业时间长。这方面TD口碑最好,现在连“星期天都开门了!”这话要在中国都您不好意思说出口!可是这里的的确确在作为打市场的利器。
加拿大银行的收费可比中国多多了,账户管理费,支票本收费,自己不同账户之间转钱超过一定限度要收费,汇款收费,接受汇款也收费,等等等等,五花八门而且水平也很高。想免费吗,行,在那个没有利息的支票账户上保持一千到几千块余额,说白了就是白给银行这些前永远别花。他就给你免费。各个银行的花样一定能让你眼花缭乱。国内银行一直向往和国际接轨,那这个费用收入可嗨了去了!幸亏国内消费者的巨大压力,外加银行已经很肥,所以还保持了真是很低廉的收费水平。看到这里,就不要抱怨中国的银行了,他们的确还很照顾国内的消费者。国内的外资银行因此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收费水准。另外还要感谢银监会。
加拿大银行的网银业务要比国内银行功能少很多,给自己老婆账户汇款,还得跑趟银行,把她的账户加上。不想跑腿就要打服务热线,等上半天才能说上话,还不一定7*24都上班。就这样,转款还不是实时到账,比国内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国内的网银,您除了不能从电脑里掏出现金来,几乎什么都能干了。国内银行的服务热线,如果按照加拿大速度接通电话,客人早跑光啦。我说这个话,肯定又要得罪不少国内外资银行,特别是加拿大银行中国办事处的人了。因为他们总是只向国人宣传加拿大银行服务业好的一面,而且多数都是宏观概念,而我所说的都是他们所乐于忽略的那些普遍存在的“个别问题”。(前些日子还因为我在网络上面就加拿大银行开户,资金证明等讹传辟谣,和某些人打了一场激烈的口水官司)我个人还是喜欢追求真实,我即使尽最大努力,仍有可能也会有失误,但是我绝对不搀杂任何商业利益。毕竟您要来加拿大生活,就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加拿大,世界上任何角落都有美好,也有不足。如果有人把一个事情描绘得非常完美,那往往就不对劲了。如果把中国银行业的专业素质,和加拿大的商业信誉和规则意识结合起来,世界将更加完美。

难道就没有能够令人向往的,没有那么多收费,可以随时随地为您服务的银行吗?最近同学给我们的讲座(完全没有利益关系,因为他不在任何银行工作)给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姑且译做:直销银行(DIRECT BANKING)。这个银行没有宏伟的办公大楼,没有商业区内豪华的分行,没有令人咋舌的数万员工。他们只有一个随时都在运作的网站和遍布的自动柜员机(ABM)。任何的业务都在网络上运行,但是您所需要的支票存取,本票,现金存取,投资理财,一点都不耽误。借助强大的信息系统,您有问题,打开网站就有客服在网络上帮助你完成您能想到的所有业务。这个新形式在中国肯定没有,在加拿大肯定有。您开户都不需要去银行,因为您也找不着他们在哪,全在网上办。好处是省下来的开支使得银行所有的日常业务全部免费!这一年节省下来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加拿大家庭来说,还是能办不少事情地(我计算了一下我自己的,差不多相当于电话费能全省出来了)。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介绍一个客人给银行,你们各获得25块,他自己去呢?没有。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57)在加拿大上学的体会
本人在中国上了18年学,后来工作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主要大学。在中国的体会是:如果您没上北大、清华,出门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其实,中国有非常多潜伏在水下的优秀大学和学者。)这种心态折射出了现代国人凡事务求极至的社会心态,这种思维被移民带到加拿大来,就升级为:如果您孩子没上“哈佛”就会很没有面子。反之,父母则以子女为荣,被人们尊称为“虎爸,虎妈”。似乎活在面子里面比生活本身更加重要。姑且用两个字总结之:攀比。


在加拿大学习了一段时间,总结下来有如下体会和各位分享:


第一)学习的目标明确而实际
在中国上大学,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恐怕和实际工作没有什么大的联系,这也就是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原因。我在国内工作期间,总有朋友求我帮助安排孩子就业,甚至提出不要工资,就为了能学习个工作经验。

在加拿大,大学就没有几个,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数量众多的是社区学院,去上学的除了应届毕业生、大学淘汰下去的本科生外,许多都是在找工作,或者下岗在就业的人。这里只要失业了,政府就出钱让你上学。有些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要换行业,就选择来上个学,学习一下有关的技能,然后再回去工作。学院的课程设计非常实用,只有你能想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而且课程名称都和实际工作对应,绝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有些学院的课程甚至是从企业请专业人员来当老师,针对性非常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拿大找工作,很少用文凭卡人,只要有相关学历,经验就成。


第二)几乎没有什么学术味道
中国的教育被一群迂腐狡猾的人把持,利益巨大而规则森严。要想参加进去分赃,就必须认同他们那一套:要有学术性,要有先进性,凡此种种大道理假大虚空。教育部公布的条条框框卡得死死的,大学的图书馆为了凑数,成吨的去废品收购站买书填充书架,否则就别办学。弄得一个小小的职高,设立专业也要力求当地最牛,国内一流。老师就是拼命做课题,写文章,完成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拿到大笔经费完事大吉。完全不顾学生能学到什么,这不误人子弟嘛!

我所接触的老师,在中国只能算是“二把刀”,估计都难以在国内登上讲台。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理论功底,有些甚至学历都不高。他们所讲的,都是上班要用的“鸡零狗碎”。但是回忆一下,的确非常实用。例如怎么写报告,怎么赞同人,如何回绝别人甚至如何打电话更加职业。上课就是练习,没有什么大道理好讲,也没有那么深的理论。回家作业就是重复练习加上小组合作等等。这些才是工作中实际用得到的。比起中国那些个学究来,“二把刀”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成功。


第三)不“急于求成”才是最大的成就
大部分移民来加拿大的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加拿大的小学几乎就是孩子玩耍的游戏室,学习得更多的是那些在中国没人认可的“软技能”。到了中学,学业逐渐增加,直到邻近升大学,那就要看孩子自己的能耐了,那时的压力的确大,因为一切的申请,准备都要靠孩子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到了大学阶段,有10%左右的淘汰率,越是名校越辛苦,有些学校甚至睡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样一步一步下来,孩子们最终还是成才了,而且成长的各个阶段该享受到的也都享受到了。这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耐心,恐怕目前的中国人不具备。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恨不得一夜就实现梦想,从而在子女教育上无所而不用其极。


回顾近代历史,许多有智慧的,或者说是先开化的中国人可能是急于改变我们国家的面貌,所以当他们出来为国家做事的时候,总是希望一下子就把事情做得很好,或者是要从高起点上出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想想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的确如此。


中国现代教育最先办的不是普及义务教育,而是先办个大学。折腾了一百多年,还有很多小学生衣衫褴褛坐在破烂的教室里面,听着他们父母自己掏钱请来的“民办教师”给他们讲课。上个世纪末,一声号角“普及高等教育”,突然间中国冒出无数大学来,有些原本就是个中专嘛,连老师都凑不齐。选择大学老师更是如此,一刀切要求博士毕业,以为这样才能够办好教育,可是又一时间又找不到那么多博士,于是只好让本校在读的研究生充当老师。凡此种种“大跃进”式的思维模式,最终导致的就是“事与愿违”。想想那些个聪明人,他们办的事情往往不那么聪明。人类学习的规律非常明确: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可为什么总有人认为自己能够比别的人能耐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加拿大属于狗狗入境检疫很宽松的国家之一。我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充分理解宠物对于您的意义非同一般!(听着舒坦)
1)狗狗入境要在海关那里做个身体检查,就是一个兽医在现场望闻问切一下,看狗狗是否有什么明显的病症没有。检查费记不清了,大约第一只狗30块,第二只起每只5块。也就是两个狗狗35块的说。
2)要提供出境国兽医给开的健康证明。如果没有,海关兽医在检查后可以给开,再加钱。也是第一只狗最贵,然后每只加一点钱。(看来海关和COSTCO一样喜欢卖大包装)
3)入境后要继续按时打狂犬病疫苗。
4)如果你的狗狗上抵达时什么手续也没有(中国海关恐怕不会放过你),那就都可以在加拿大海关办理即可,我计算过,两只狗一共120块加元(比中国检疫要得少多了,我的祖国啊,怨不得我要移民离开你,你把我刮得快成排骨啦)

========================
可惜没见过国内同胞携带农村那种中华田园犬入境!
狗狗也要求平等!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58)自己报税:第一年很简单,税务局网上还有免费软件
离申报2010年个人收入的最后时限越来越近了,不得已要操办这个事情了。在中国,个人年收入12万要自己在税务局网站上申报一下。在加拿大,这个收入还够不上交所得税的水平!

邮局有大量的申报表格和填写指南,我去拿了一本,好厚,担心什么时候能够看完这个东西。第一次翻开,晕,表格数以百行,互相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只好先看指南了。指南上面倒是说的头头是道,很清楚。其中如下几点有关的摘抄:

1)什么人该申报:加拿大的“税务居民”要申报,那么什么人是“税务居民”呢?两个标准服务其中一个就是:第一,在加拿大居住满183天的人。第二,未满183天,但是和加拿大社会实际取得联系的。例如取得驾照,开设银行账户,有信用卡,有工作,购买了房产等等。反正税务局有他们自己的认定标准,建议不要存侥幸心理。家庭成员,夫妻都要分别申报。

2)都申报哪些东西:主要就是一切收入,包括工资,佣金,利息,股息,红利,投资,房屋出租等等。然后就是如何计算净收入,里面列出一大堆可以根据规则在税前从收入中扣除的项目,例如:养老金,失业保险,抚养子女或者赡养老人等等个人支付的部分。最后按照净收入计算征税。

3)海外收入,海外资产:申报表上特别有一个问题就是问你是否有海外资产。如果申报年度内拥有过超过10万加元价值的财产,就要申报。新移民还可以拖延一年到下一年再申报。海外资产不包括以下三项:RRSP,RRIF,RPP等养老金账户下拥有的海外资产(也就是用这些养老金投资到海外拥有的资产);所购买的加拿大登记的共同基金所投资到海外的资产;正在使用中,且仅用于自己经营的资产(包括房屋);自己个人用途的资产(如:自住房屋)。

海外收入:在海外收入确认表中,包括工资,还有资产所取得的利息等收入。(这个收入要作为总收入的一部分,也要包括在你的总收入申报中)如果申报海外资产和收入,就要再附加交个表格:叫做“海外收入确认表”(T1135)。

4)电子申报
发现加拿大报税只要有什么要另外报的,就会连带出一个附加表格来,各个表格之间还有换算联系的,如果手工申报太麻烦,还容易出错。于是决定用电子方式申报。

税务局发的指南上面有网址,上去查了一下,第一年报税不能通过电子方式提交文件,因为没有上一年的报税记录就不能获得网站的ID和口令。但是可以用网站上的软件做好报表,然后打印出来邮寄过去。我随便选择了一个软件,下载安装。果然比手工填表方便多了,任何地方需要填写其他表格,都自动给你附加上去。新移民过来,一般上一年度都没有什么收入,另外,因为没有工作,更是没有什么养老金、失业保险等等东西,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填写,大部分是“零”。都做好以后,软件自动计算要交的税金。我当然是不用交。于是乎打印出来,塞进税务局提供的信封里寄出去完事。

明年如果要申报的项目多,再找会计师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59)当志愿者的故事

在加拿大前,听说加拿大到处都是当志愿者的机会。据说这个可以为新移民带来本地工作经验。我申请志愿者纯属偶然,在开始找工作之前,随便在网上寻觅,发现家里附近的一个老人院招募志愿者看商店,于是就发了一个邮件询问是否还需要志愿者。过了大约一个月之后,记得是圣诞长假刚刚结束,医院的负责人给我回邮件问我是否还愿意过去做志愿者,我回信表示愿意,于是约时间,面试,培训,然后就去了。由于我时间自由,所以管志愿者的大姐问我愿意干什么,我随便挑了两个在同一天的班儿。一个在商店卖东西,另外一个是帮助老人们做康复活动。

当时我觉得这挺容易的。后来参加职业培训才听同班的同学说,即使是找志愿者的工作他们都等了好长时间,特别那些新来的护士们,一听说我在医院做志愿者,都羡慕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申请这个都很困难。加上本地高中大学生都要求做满一定时间的志愿者才能毕业,所以更是不容易找到空缺。象我这样只发了唯一的一个邮件就能找到一个志愿者来做,的确是非常幸运了。

真正做了一段时间志愿者,才发现这个工作非常受尊重,每当我挂着志愿者的工作证在医院里面闲逛时,碰到的医生护士和老人都非常客气地和我打招呼。因为不拿报酬在这里贡献时间和力量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宝贵。特别是在人工昂贵的加拿大。慢慢地,发现志愿者的组成也是复杂多样,有大学、中学生,护理学校生,附近的街坊,还有病人家属。估计是特地为了保持这样的多元化,所以没有清一色地请新移民。医院缺乏男生,更缺乏男护士。象我们做志愿者,都可以参加免费的各种讲座,参加之后就可以从事更高级的护理工作。可惜我的志向不在于此,否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我这个工作上午在商店买东西,下午搞活动。大部分时间就是和老人们见面聊天。虽然他们大都因为疾病,说话不太清楚,但是还是非常可爱,有时和护士医生斗心眼,不吃药,不听话,搞鬼脸,天真滑稽得象个孩子。很多老夫妇,其中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住进来,另外一半必定每天来陪老伴说话聊天,有些就顺便在医院做志愿者。天气好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个老人用轮椅推着另外一个老人外出散步,还真是能体会到那句“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意境。

我所在的老人院属于医护等级仅次于医院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家。通过接触聊天,发现加拿大真的就是个移民国家,我至今还没有遇到过在这里出生的老人,他们都是上个世纪移民到加拿大来的。大部分是欧洲裔,少量的亚裔。从他们的名字和说话能判断出来,有德国的,法国的,波兰,捷克,爱尔兰等等。他们听说我才到这个国家,都很感兴趣地问我的感受,然后不约而同地说加拿大还是挺不错的,能在这里生活他们都很开心。有些还给我介绍一下他们以前的爱好,并建议我也去钓钓鱼,去去海边,看看冰球什么的。

我们下午活动,经常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西人老奶奶志愿者来烤饼干、蛋糕,我就负责给大家准备咖啡和红茶,分发点心。他们每次来都烤同样的东西:巧克力饼干,松饼和蛋糕。老人们都很喜欢来参加,看他们烤东西还要听讲解(其实都听过多少次了),这就是他们的下午茶活动了。老人们见我忙活,有的还要给我留一块点心,并且不能推辞,坚持要我吃掉。还有个奶奶一定要让我学习怎么烤点心,然后也可以在家里喝下午茶啦。不过我看了做点心的过程,真的就不怎么敢吃太多了,那几乎就是用糖,黄油,奶酪和少量面粉堆出来的。吃多了对身体真没有什么好处。

我负责协助的护士是一个非常开朗的西人老大姐,有点假小子气,灰色的头发在脑后梳个大粗辫子,半里地外就能听到她说话的声音。经常跑过来要和我说话,却又忘记要说什么,只好抱怨自己老了。这一天活动结束,她突然想起来问那两位奶奶他们来这里烤点心是否有20年了,因为自从他来上班就认识他们了。老奶奶回答说:我们自从1988年就来了,到今年已经23年啦。天啊,23年一直烤同样的三种东西吗?不过听到这个故事在品品点心的味道似乎不一样了。老奶奶说完正要离开,79岁的捷克老爷爷带头鼓起掌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用掌声表达对他们的敬意。那天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医院的院长特地写了感谢信,贴在我们志愿者休息室的桌子上,房间洗手池旁边还有人准备了感谢卡和糖果,原来这周是加拿大志愿者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虽然只看了一部分,但也要说:写的太他母亲的牛B了!(抱歉,忒激动啦。)

今天是到达温哥华的第4天,睡不着觉,上网查资料,无意发现了这么个好贴。

在国内时上家园网,知道网上有“亮灯、七杯茶、舞戈、JINIFERLEE、密儿爸”等若干大侠。原以为老话题还能聊出什么新意来,不!楼主还真就解读了一位有特色的“哈姆雷特”。佩服!

如此好贴理应加精、置顶,可惜,本人没这权力。那就使劲鼓掌吧!

小小建议:楼主的网名不知何解?似乎不太醒目,可否改一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正在买车,读到楼主的心得。惭愧!别说用那些技巧,楼主公开了窍门都不知道如何用。

紧急请教:“厂家网站上面的折扣价”如何找到?

想买BENZ B200,无论如何也没搜到BENZ的厂家网站,挑灯夜战居然如此结果。都是北京人,都快50了,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终于读完,“掩卷长叹”:又一位大陆精英开始为加国人民服务啦!

若论逻辑思维能力,楼主当与“唐人JASON”有一拼。佩服!

楼主和家园网各位大侠的中文自不用说,但估计若论英文水平,当拔头筹。

“昨日钻狗洞不知是谁?它日攀蟾宫必定有我!”

楼主的气概、能力非我辈可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加拿大温哥华登陆纪实

正在买车,读到楼主的心得。惭愧!别说用那些技巧,楼主公开了窍门都不知道如何用。

紧急请教:“厂家网站上面的折扣价”如何找到?

想买BENZ B200,无论如何也没搜到BENZ的厂家网站,挑灯夜战居然如此结果。都是北京人,都快50了,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老兄过奖了,加拿大奔驰网站如下:老外习惯把奔驰叫梅赛得斯,所以按照这个名字搜索容易写。
http://www.mercedes-benz.ca/content..._website/en/home_mpc/passengercars.flash.html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