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在家学做鱼翅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题外话:

最近一直在思考版主的“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放大快乐§缩小悲伤”,应该这样啊。
 
最后编辑: 2011-06-15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一些人认为粉丝可以代替鱼翅
,那么玻璃也可以代替钻石了:wdb6:

吃鱼翅是华人饮食的传统文化,若说吃鱼翅是满足虚荣心的话,那么这虚荣心也流传太旧了:wdb26::wdb1:,下面是中华吃鱼翅的历史:


鱼翅 - 吃鱼翅的历史

通常认为吃鱼翅始于明代。常被引用的是《本草纲目》(首刊于1590年)上的一句话:
“(鲨鱼)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
明代关于鱼翅的记载是较多些。如《潜确类书》上亦有这么一段:
“湖(胡,或虑――引者)鲨青色,背上有沙鳍,泡去外皮,有丝作脍,莹若银丝。”
不过,如从以下两段记述看,似尚有可讨论之处。其一是《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蔡京官邸中的管家在招待西门庆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都是珍羞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只是没有龙肝凤髓。”
词话》成书时间尚不明,但书前有万历丁已(1617)年之序,成书当更早,或早于《纲目》首刊之日的。另一事是明熹宗(1621-1627)喜欢吃用鱼翅和燕窝、鲜虾、蛤蜊等十几种原料同作的“一品锅”。这些,已证明明代时,鱼翅在宫迁、官第已成常备了。
最早在还得算《宋会要》,记载了从海外输入鱼翅,由福建入口的事。
清代关于鱼翅记述便更多了。成书于1813年的《调疾饮食辩》上说,“(鲨鱼)翅剥去外骨,莹白如料丝,不受调和,味殊淡”。作者章穆似乎对鱼翅风味不大了解。刊行于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越学敏则有点行家的样子。他说:
“今人可为常嗜之品,凡宴会肴馔,必设此物为珍享。其翅干者成片,有大小,率以三为对。盖脊翅一、划水翅二也。煮之折(拆)去硬骨,检取软刺色如金者,沦以鸡汤,佐馔,味最美。漳、泉有煮好剔取纯软刺,作成团,如胭脂饼状,金色可爱,名沙刺片,更佳。”
现在,鱼翅已更为多见了,为各菜系所常用,只是还只用于筵席。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应该是炖五花肉最好吃了。。。。

再放点醋,辣椒。

弄一个海碗盛了。

用手背擦一下鼻涕,响亮地咳嗽一声,蹲在一个凳子上开吃。
。。。

吃一会儿,一边打着响嗝一边对围观的人说:好吃、好吃!

人群中有一个吮着手指的说:男朋友只请我吃过汉堡。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听新闻说, 安省要通过法案, 餐馆禁止卖鱼翅了, 估计bc也快了.



多伦多可是华人聚居区啊,而吃鱼翅是华人的传统文化。多伦多市议员Glenn De Baeremaeker 先生为什么敢提议禁吃鱼翅哪?因为我们华人不说话。

在我看来这件事很可笑,与其关心海里的鲨鱼,不如关心加拿大海岸上的海豹。据说,每年有1/3的加拿大海豹被残忍猎杀,我想从电视画面上你看到了有多残忍。可是这位Baeremaeker先生没有提议禁止吃海豹油。是的,我知道他不敢。因为禁止猎杀海豹会触动加拿大人的神经。从联邦到各省到各市,没有多少议员敢提议禁止猎杀海豹,因为这会侵犯“加拿大人的利益”:wdb1::wdb5: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大家还是别吃了吧,如果移民所谓高素质群体都做不到的话,真是有点丢人,看看鱼翅是怎么来的,太残忍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2UKgLsOhRM&feature=related

这只能说明捕捞者捕捞行径违法,若鲨鱼向猪一样,全身都被利用,估计就没人会提出什么了!

试想一下,若猪只利用它的4个猪蹄,把它4个蹄子砍掉后让它痛苦S去,那么是该谴责杀猪者的野蛮行径还是提倡大家不要吃猪肉?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第一次吃鱼翅还是20多年前,去青岛给啤酒厂搞项目,对方单位请我们吃海鲜,我真把那一大海碗鱼翅当粉丝了:wdb5:......
以后吃过几次,有别人请我也有我请别人,都没见过那么结结实实一大海碗上的,都是秀秀气气的碗里面飘点鱼翅......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这只能说明捕捞者捕捞行径违法,若鲨鱼向猪一样,全身都被利用,估计就没人会提出什么了!

试想一下,若猪只利用它的4个猪蹄,把它4个蹄子砍掉后让它痛苦S去,那么是该谴责杀猪者的野蛮行径还是提倡大家不要吃猪肉?
好像没有捕鲨的法律,这不是法律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如果鲨鱼被捕捞上来,运会来再处理,顶多是动物保护者会抗议,一般百姓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意见。

如果猪是被这样屠宰的话,肯定要被禁止。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言归正传:

鸡和骨头买回来了,开始煲汤:wdb6:




 

附件

  • DSC03852.jpg
    DSC03852.jpg
    137.7 KB · 查看: 235
  • DSC03853.jpg
    DSC03853.jpg
    180.6 KB · 查看: 237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将鸡洗净四解八块和骨头及火腿放入锅里大火烧开...~


 

附件

  • DSC03855.jpg
    DSC03855.jpg
    141 KB · 查看: 228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烧开后转小火煲4-5小时清汤


记的取出上面浮油等杂质....:wdb6:

 

附件

  • DSC03856.jpg
    DSC03856.jpg
    153.5 KB · 查看: 233

家有可爱多

Guest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我的经验是,鸡肉和骨头先灼水再煲就不会有那么多杂质和浮油
 

小鼠波波

******
管理成员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今天同时买的还有红醋,绿豆芽和香菜:wdb6:

 

附件

  • DSC03857.jpg
    DSC03857.jpg
    184.8 KB · 查看: 230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祝楼主好胃口。不过还是要弱弱的说一句,鱼刺这东西,能不吃还是不吃好。讲大道理的话,当然是保护鲨鱼了,不过讲小道理呢,就是鲨鱼是高等动物,在食物链的顶层,所有的毒素都在那里了。
 
C

curtain

Guest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其实一种饮食习惯与个人的素质、修养与道德没有什么太大关系,香港广东一带无翅不成宴,可能是那里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文化习俗而已。
 
回复: 在家学做鱼翅

一些人认为粉丝可以代替鱼翅
,那么玻璃也可以代替钻石了:wdb6:

吃鱼翅是华人饮食的传统文化,若说吃鱼翅是满足虚荣心的话,那么这虚荣心也流传太旧了:wdb26::wdb1:,下面是中华吃鱼翅的历史:


鱼翅 - 吃鱼翅的历史

通常认为吃鱼翅始于明代。常被引用的是《本草纲目》(首刊于1590年)上的一句话:
“(鲨鱼)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
明代关于鱼翅的记载是较多些。如《潜确类书》上亦有这么一段:
“湖(胡,或虑――引者)鲨青色,背上有沙鳍,泡去外皮,有丝作脍,莹若银丝。”
不过,如从以下两段记述看,似尚有可讨论之处。其一是《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蔡京官邸中的管家在招待西门庆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都是珍羞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只是没有龙肝凤髓。”
词话》成书时间尚不明,但书前有万历丁已(1617)年之序,成书当更早,或早于《纲目》首刊之日的。另一事是明熹宗(1621-1627)喜欢吃用鱼翅和燕窝、鲜虾、蛤蜊等十几种原料同作的“一品锅”。这些,已证明明代时,鱼翅在宫迁、官第已成常备了。
最早在还得算《宋会要》,记载了从海外输入鱼翅,由福建入口的事。
清代关于鱼翅记述便更多了。成书于1813年的《调疾饮食辩》上说,“(鲨鱼)翅剥去外骨,莹白如料丝,不受调和,味殊淡”。作者章穆似乎对鱼翅风味不大了解。刊行于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越学敏则有点行家的样子。他说:
“今人可为常嗜之品,凡宴会肴馔,必设此物为珍享。其翅干者成片,有大小,率以三为对。盖脊翅一、划水翅二也。煮之折(拆)去硬骨,检取软刺色如金者,沦以鸡汤,佐馔,味最美。漳、泉有煮好剔取纯软刺,作成团,如胭脂饼状,金色可爱,名沙刺片,更佳。”
现在,鱼翅已更为多见了,为各菜系所常用,只是还只用于筵席。   
鱼翅是男的吃还是女的吃没有注明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