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中国特色 内政三招:维稳,世袭,搞特权! 外交三招:抗议,服软,猛砸钱. 经济三招:卖地,印钞,挖资源!教育三招:改革,收费,造脑残!计生三招:罚款,流产,给结扎! 就业三招:下岗,低薪,自谋业! 养老三招:双轨,自理,延退休! 开会三招:同意,举手,不发言! 微博三招:删帖,禁言,封嘴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赞同北京直选,老师的理由充分。

暴雨成灾,造成多人死亡,难过之余感到奇怪:
一般的人家,死了人办葬礼。
有个人家,丧事总要当成喜事办。

直选,或者能让这家的公仆,不再把葬礼当婚礼。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一场特大暴雨,北京再次被淹。“年年到北京来看海”一语成谶。面对暴雨,北京人民出车出力,出避难场所,出伙食饮料,甚至有勇士为挽救他人献出生命,一夜时光展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与此同时,北京人民也不忘侃爷本色,随手拍下的各色图片配上说明文字,在微博上迅速流传,彰显了面对天灾时豁达的心态。

到此为止,人们赞扬的,是北京的人民,是我们最亲爱的同胞们。

然而,当人们开始拷问,为何暴雨会对现代化大都市造成如此危害?城市的排水系统究竟质量如何,尤其是跟其他国家的大都市做比?政府对人民的重视程度究竟有多高?一个个体制问题凸显的同时,网络上骂战顿起。

我想,面对同胞的灾难,无人旨在批评国人。人们所要批评的,无非是那个征着发达国家的税,却提供着欠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服务的政府而已(这已经是往好处说了,因为这排水系统还不如数百年前故宫的排水系统有效率。除非“明清年间”的国力水平已经相当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可如果你调侃“北京”,却往往在骂战中被歪曲成“攻击,批评北京人”。其实,要得到这一结论,只能反推出“北京人攻击北京人”的荒谬前提:那些调侃北京人的图片,正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民拍摄,配文,传播的。

那些骂战,那些口水,那些义愤填膺,那些壮志满怀......扪心自问,真的只是因为对手“对北京人民毫不留情的讽刺”,还是仅仅是认定对方自始就“不怀好意”?

更加荒唐的是,几乎所有不能容忍“批评北京人民”,认可“北京人民在天灾面前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的网友,却在对政府的监督立场上,反对民主机制,赞同“素质论”的观点。“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这样奋勇救人,出钱出力的人民,会有什么样的政府?),“人民素质低,民主投票换一个领导也是一样贪”(换成那位救人献出生命的警察呢?),这样的话,都是常常挂在这些网友嘴边的。

好,且不论我的观点。你的观点,究竟是“人民素质高”,还是“人民素质低”呢?

也许有人会说,北京人素质高,不代表全国人民素质高。这话没错,百分百正确。不过这话让我想起了一句也是经常听见的话:“要自上而下地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地改革”。那么,就让改革从素质最高的首善之区北京开始,让下一届北京市长从直选产生,让我们摒弃前嫌,共同选出一个北京人民满意的北京领导,你赞同吗?
善良可敬的人民,低能无耻的政府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赞同北京直选,老师的理由充分。

暴雨成灾,造成多人死亡,难过之余感到奇怪:
一般的人家,死了人办葬礼。
有个人家,丧事总要当成喜事办

直选,或者能让这家的公仆,不再把葬礼当婚礼。
:wdb37::wdb37::wdb37:
 

霜岳

宅男战记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我看是被西方的媒体压抑着。

西方的媒体居然能压抑中国的人性,这未免也太小瞧我中华民族的力量了。北京爷们吼一声,你的人性有没有让西方媒体压抑了?

跟美国政府荷枪实弹地对着飓风受灾人民相比,你还是知足吧。

08年的一场飓风,中国媒体刊发的具有强烈倾向性的几张图片,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到今天还津津乐道,真是不容易啊......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赞同北京直选,老师的理由充分。

暴雨成灾,造成多人死亡,难过之余感到奇怪:
一般的人家,死了人办葬礼。
有个人家,丧事总要当成喜事办。

直选,或者能让这家的公仆,不再把葬礼当婚礼。


Rita:好久不见!想你了!

呵呵!俺都想了很多次了,想Rita上哪去了呢?
 

霜岳

宅男战记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转载: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救援行动一周年回顾
原作者:流星雨72

   2005年8月29日的那天,五级飓风“卡特里娜”三次登陆,正面袭击美国平坦的南部繁华都市,结果,飓风过后的24小时内,美国救援直升机就飞行了一 千架次;9月1日晚,美国参议院批准105亿美元的救灾款。飓风过后的第三天,475辆运载救灾物资的货柜车和撤退灾民的客车驶入积水的新奥尔良市区;9 月3日,将体育馆和会议中心等地的5万多灾民陆续转移到500公里外的休斯顿等地。

  
  9月4日,飓风停止五天之后,海岸警备队的直 升机一共从水面屋顶上抢救运送了一万七千多人。9月3日,嫌累不想开车离开的新奥尔良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张晓,张贺和侯燕夫妇等五名中国人就是被美军直升飞 机救出,并免费送往850公里以外的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到9月6日,有5万8千军人,3百多架直升机和几乎相同数量的固定翼飞机参与救灾。
  
   在灾后的两周内,就有35万2千人从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领到2000美元的救灾预付款,4周内共有250万人领到2000美元的预付款,其手续仅仅是在 申请表格上填入自己的姓名,年龄和住址及理由外加签名即可。不需要单位街道村委会证明,没有身份证件的也没关系,更不需要实地查看。
  
  到10月11日时,共有60万灾民住进了全美各地的宾馆,根据需要和自愿最长期限为6个月,费用由联邦紧急救援署支付。18.7万的中小学生免费就近入学。在2个半月内共有15万幢带空调,抽水马桶,冰箱,热水和有线电视的汽车活动房供灾民免费使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个月内(截止9月28日)美国民间为灾区捐献了13亿美元,直逼2004年为“南亚海啸”捐款的数额。而2001年为“911”事件受害者的捐款额为22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在减税的行动中,在耗巨资奔赴中东打仗的情况下,一口气就拨款1100亿美元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美国财政有联邦,州,县市和乡镇四级)。
  
  到今天,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已经耗资56亿美元修缮了灾区的道路,学校,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系统。
  
  到今天,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耗资170亿美元的私人住房恢复修缮工程正在运行。
  
  到今天,美国国家洪灾保险中心 (NFIP)已经批准了98%的理赔申请。
  
  到今天,美国联邦教育部发放20亿美元帮助灾区学生复学,受惠学生达15万之众。
  
  到今天,美国小生意管理署(SBA)完成了99%的受灾评估,发放了102亿美元的救灾款给摊贩等帮助小生意经营者们恢复生计,共有2万2千个小生意经营者受益。
  
  到今天,美国陆军工程部队已经耗资60亿美元,按照百年不遇的标准,修缮,加高和加固了352公里的海堤,还有泵站等等防洪排涝设施。
  
  到今天,1亿3百万立方码的灾害垃圾已经被清除干净,占该清除的87%。
  
  到今天,所有的港口,油井和输油管道及炼油厂恢复正常运转。
  
  在这个飓风季节来临前,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已经常备了4倍量的膳食,4倍量的食用冰块,2.5倍量的饮用水,可供100万人口食用1周。
  
   就是这样,美国媒体照样刊登出了只有65%的人对政府救灾进度不满意的民调,照样报道灾民不屑与总统同台祭奠的新闻。因为美国联邦政府所施行的这些浩大 的工程在美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美国媒体,美国民间组织和个人所需要做的是就是“挑刺儿,找毛病”,鞭策自己的国 家做得更好。
  
  2006年8月29日这一天,在新奥尔良以南约100公里的伯拉斯小镇,几百人默默肃立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当时针指向凌晨6点10分时,所有人都低头默哀。一年前的这一刻,“卡特里娜”飓风从这里登陆。随后,整个小镇消失在墨西哥湾的巨浪里。
  
   伯拉斯小镇的悼念仪式标志着新奥尔良纪念“卡特里娜”飓风一周年活动的开始。从凌晨6点10分起,劫后余生的新奥尔良人陆续聚集到教堂、社区和市政大厅 里,在防洪大堤倒塌的时刻敲响钟声,纪念被那场飓风夺去的生命。纪念活动的高潮将安排在29日晚上,为了纪念在这次灾难中受灾、特别是遇难的人们,新奥尔 良市的居民当天晚上将在市政厅为遇难者举行守夜活动。(摘自新闻晨报)
  
  飓风“卡特里娜”已经过去一整年了,美国人还记得它。
  
  当有人告诉你,那场粉碎无数桥梁,掀翻超级穹顶的屋顶,淹没新奥尔良市80%面积的超级飓风中,直接死亡人数只有155人,间接死亡的也只有565人的时候,你相信吗?
  
  我想绝大多数会以为他疯了,在席卷全球媒体的飓风中,在如雷贯耳的新奥尔良市,不是早就准备了2万5千个裹尸袋了吗?就连超级穹顶里的黑帮火并,全市盛行的武装抢劫的受害者也不止这个数字啊。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捉弄人,事实就是这样让那些坐看美国笑话的人失望了。那些裹尸袋派不上用场,我是早就知道的。我在去年9月5日和人打了赌,在周围的 同事朋友坚持多则3-5万,少则5-6千的氛围中,我说新奥尔良不过1千。结果我赢了,我没有内幕,我只是凭借我对美国的了解。
  
  飓风袭来,有人被倒塌的房屋,电线杆和树木压死了,有人被洪水冲走淹死了,有人开着车被风刮走撞死了,还有人躲在阁楼里闷死了。这些都是飓风所造成的直接死亡。
  
   但当有人告诉你,在南京工作的阿强在“桑美”台风到来前,让患有严重支气管炎和早期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81岁的老母亲,从当时还是风和日丽的福建省福鼎市区,来南京躲避。结果丝风没吹着,但倍受旅途劳累的阿强妈妈由于过于挂念家乡,天天守 着电视机前,当她看到两家住房被飓风摧毁后,渐渐变得茶不思,饭不香,6天后送入医院,最后死于呼吸困难引起的心脏衰竭。你会认为阿强的妈妈是“桑美”的遇难者吗?你会认为阿强的妈妈应该从政府那里得到丧葬费吗?
  
  如果福鼎属于美国,那么阿强的妈妈就会得到丧葬费,她就会被列在福鼎市的死亡名单里,这属于间接死亡。这个一个发生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的一个真实事例,这位老妈妈的名字叫Rita parker,她死在离新奥尔良1000多公里以外的俄克拉荷马市医院。象Rita parker这样的事例,光俄克拉荷马市就有6个。
  
  当你听说做爱过度而亡,也属飓风受害者时,不要惊讶。只要能够说明某老汉是为了慰藉原本天性活泼好动,却因灾害变得闷闷不乐借酒浇愁的老伴即可。
  
  事实上,截止2006年8月2日统计出来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1726名死亡人数中,大多数都是属于类似的非直接死亡。
  
   住在新奥尔良市区Manor养老院里的87岁老人Shirley Richard,患有大肠炎和充血性心脏衰竭。在飓风到来前她拒绝疏散,她想留下来陪伴她几年前去世儿子Marino,因为她还没有从悲痛中完全恢复过 来。后来被美军直升飞机就出,送往850公里以外的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医院。在她亲妹妹的陪伴下,于9月14日去世。路伊斯安娜州卫生厅发言人的鉴定 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如果没有“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影响,他们现在会不会去世”。
  
  因为所接到的32个州的死亡报告的增多,路伊斯安那州的死亡人数在2006年5月份的两周内飓升22%。有32个州向路伊斯安那州政府报告了480例死亡。“卡特里娜”飓风只刮了一天,洪水也只淹了十天,数月后还在死人。
  
   迄今,死在外州的绝大多数是原本患病的老年人,但年龄最小的是死在2000公里以外宾西法尼亚州出生才45分钟的初生儿,因为母亲即将临产,本应待在舒适柔软的床上,却因“卡特里娜”飓风而不得不远飞2000公里外的父母家中,结果孩子不幸去世。年龄最大的是死在1500公里以外的北卡罗莱纳州的104岁的老太太。其 中82%死于自然疾病,有27人被认为死于意外事故,但至少有2人被认为死于自杀。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共党善于把丧事办成喜事。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转载: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救援行动一周年回顾
原作者:流星雨72

   2005年8月29日的那天,五级飓风“卡特里娜”三次登陆,正面袭击美国平坦的南部繁华都市,结果,飓风过后的24小时内,美国救援直升机就飞行了一 千架次;9月1日晚,美国参议院批准105亿美元的救灾款。飓风过后的第三天,475辆运载救灾物资的货柜车和撤退灾民的客车驶入积水的新奥尔良市区;9 月3日,将体育馆和会议中心等地的5万多灾民陆续转移到500公里外的休斯顿等地。
  
  9月4日,飓风停止五天之后,海岸警备队的直 升机一共从水面屋顶上抢救运送了一万七千多人。9月3日,嫌累不想开车离开的新奥尔良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张晓,张贺和侯燕夫妇等五名中国人就是被美军直升飞 机救出,并免费送往850公里以外的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到9月6日,有5万8千军人,3百多架直升机和几乎相同数量的固定翼飞机参与救灾。
  
   在灾后的两周内,就有35万2千人从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领到2000美元的救灾预付款,4周内共有250万人领到2000美元的预付款,其手续仅仅是在 申请表格上填入自己的姓名,年龄和住址及理由外加签名即可。不需要单位街道村委会证明,没有身份证件的也没关系,更不需要实地查看。
  
  到10月11日时,共有60万灾民住进了全美各地的宾馆,根据需要和自愿最长期限为6个月,费用由联邦紧急救援署支付。18.7万的中小学生免费就近入学。在2个半月内共有15万幢带空调,抽水马桶,冰箱,热水和有线电视的汽车活动房供灾民免费使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个月内(截止9月28日)美国民间为灾区捐献了13亿美元,直逼2004年为“南亚海啸”捐款的数额。而2001年为“911”事件受害者的捐款额为22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在减税的行动中,在耗巨资奔赴中东打仗的情况下,一口气就拨款1100亿美元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美国财政有联邦,州,县市和乡镇四级)。
  
  到今天,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已经耗资56亿美元修缮了灾区的道路,学校,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系统。
  
  到今天,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耗资170亿美元的私人住房恢复修缮工程正在运行。
  
  到今天,美国国家洪灾保险中心 (NFIP)已经批准了98%的理赔申请。
  
  到今天,美国联邦教育部发放20亿美元帮助灾区学生复学,受惠学生达15万之众。
  
  到今天,美国小生意管理署(SBA)完成了99%的受灾评估,发放了102亿美元的救灾款给摊贩等帮助小生意经营者们恢复生计,共有2万2千个小生意经营者受益。
  
  到今天,美国陆军工程部队已经耗资60亿美元,按照百年不遇的标准,修缮,加高和加固了352公里的海堤,还有泵站等等防洪排涝设施。
  
  到今天,1亿3百万立方码的灾害垃圾已经被清除干净,占该清除的87%。
  
  到今天,所有的港口,油井和输油管道及炼油厂恢复正常运转。
  
  在这个飓风季节来临前,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已经常备了4倍量的膳食,4倍量的食用冰块,2.5倍量的饮用水,可供100万人口食用1周。
  
   就是这样,美国媒体照样刊登出了只有65%的人对政府救灾进度不满意的民调,照样报道灾民不屑与总统同台祭奠的新闻。因为美国联邦政府所施行的这些浩大 的工程在美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美国媒体,美国民间组织和个人所需要做的是就是“挑刺儿,找毛病”,鞭策自己的国 家做得更好。
  
  2006年8月29日这一天,在新奥尔良以南约100公里的伯拉斯小镇,几百人默默肃立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当时针指向凌晨6点10分时,所有人都低头默哀。一年前的这一刻,“卡特里娜”飓风从这里登陆。随后,整个小镇消失在墨西哥湾的巨浪里。
  
   伯拉斯小镇的悼念仪式标志着新奥尔良纪念“卡特里娜”飓风一周年活动的开始。从凌晨6点10分起,劫后余生的新奥尔良人陆续聚集到教堂、社区和市政大厅 里,在防洪大堤倒塌的时刻敲响钟声,纪念被那场飓风夺去的生命。纪念活动的高潮将安排在29日晚上,为了纪念在这次灾难中受灾、特别是遇难的人们,新奥尔 良市的居民当天晚上将在市政厅为遇难者举行守夜活动。(摘自新闻晨报)
  
  飓风“卡特里娜”已经过去一整年了,美国人还记得它。
  
  当有人告诉你,那场粉碎无数桥梁,掀翻超级穹顶的屋顶,淹没新奥尔良市80%面积的超级飓风中,直接死亡人数只有155人,间接死亡的也只有565人的时候,你相信吗?
  
  我想绝大多数会以为他疯了,在席卷全球媒体的飓风中,在如雷贯耳的新奥尔良市,不是早就准备了2万5千个裹尸袋了吗?就连超级穹顶里的黑帮火并,全市盛行的武装抢劫的受害者也不止这个数字啊。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捉弄人,事实就是这样让那些坐看美国笑话的人失望了。那些裹尸袋派不上用场,我是早就知道的。我在去年9月5日和人打了赌,在周围的 同事朋友坚持多则3-5万,少则5-6千的氛围中,我说新奥尔良不过1千。结果我赢了,我没有内幕,我只是凭借我对美国的了解。
  
  飓风袭来,有人被倒塌的房屋,电线杆和树木压死了,有人被洪水冲走淹死了,有人开着车被风刮走撞死了,还有人躲在阁楼里闷死了。这些都是飓风所造成的直接死亡。
  
   但当有人告诉你,在南京工作的阿强在“桑美”台风到来前,让患有严重支气管炎和早期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81岁的老母亲,从当时还是风和日丽的福建省福鼎市区,来南京躲避。结果丝风没吹着,但倍受旅途劳累的阿强妈妈由于过于挂念家乡,天天守 着电视机前,当她看到两家住房被飓风摧毁后,渐渐变得茶不思,饭不香,6天后送入医院,最后死于呼吸困难引起的心脏衰竭。你会认为阿强的妈妈是“桑美”的遇难者吗?你会认为阿强的妈妈应该从政府那里得到丧葬费吗?
  
  如果福鼎属于美国,那么阿强的妈妈就会得到丧葬费,她就会被列在福鼎市的死亡名单里,这属于间接死亡。这个一个发生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的一个真实事例,这位老妈妈的名字叫Rita parker,她死在离新奥尔良1000多公里以外的俄克拉荷马市医院。象Rita parker这样的事例,光俄克拉荷马市就有6个。
  
  当你听说做爱过度而亡,也属飓风受害者时,不要惊讶。只要能够说明某老汉是为了慰藉原本天性活泼好动,却因灾害变得闷闷不乐借酒浇愁的老伴即可。
  
  事实上,截止2006年8月2日统计出来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1726名死亡人数中,大多数都是属于类似的非直接死亡。
  
   住在新奥尔良市区Manor养老院里的87岁老人Shirley Richard,患有大肠炎和充血性心脏衰竭。在飓风到来前她拒绝疏散,她想留下来陪伴她几年前去世儿子Marino,因为她还没有从悲痛中完全恢复过 来。后来被美军直升飞机就出,送往850公里以外的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医院。在她亲妹妹的陪伴下,于9月14日去世。路伊斯安娜州卫生厅发言人的鉴定 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如果没有“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影响,他们现在会不会去世”。
  
  因为所接到的32个州的死亡报告的增多,路伊斯安那州的死亡人数在2006年5月份的两周内飓升22%。有32个州向路伊斯安那州政府报告了480例死亡。“卡特里娜”飓风只刮了一天,洪水也只淹了十天,数月后还在死人。
  
   迄今,死在外州的绝大多数是原本患病的老年人,但年龄最小的是死在2000公里以外宾西法尼亚州出生才45分钟的初生儿,因为母亲即将临产,本应待在舒适柔软的床上,却因“卡特里娜”飓风而不得不远飞2000公里外的父母家中,结果孩子不幸去世。年龄最大的是死在1500公里以外的北卡罗莱纳州的104岁的老太太。其 中82%死于自然疾病,有27人被认为死于意外事故,但至少有2人被认为死于自杀。


太难受了。。。
 

霜岳

宅男战记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转一个在55BBS上北京暴雨逃生的亲身经历,太吓人了。原帖地址:http://t.cn/zWatGar


 

附件

  • bj01.jpg
    bj01.jpg
    267.4 KB · 查看: 365
  • bj02.jpg
    bj02.jpg
    236 KB · 查看: 382
  • bj03.jpg
    bj03.jpg
    144.7 KB · 查看: 366

majorshenzhen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咱还真不是来歪楼的。就像说相声,总是说到天津狗不理包子上一样。

你看你只说让美女想你,

那咱这又老又丑的大妈想说你也不让啊!哈哈!


嘿嘿!今天咱们把霜岳的楼给弄歪了!
 

五一劳动节

Guest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宁跟聪明人吵架, 不和糊涂人说话。 楼主对北京暴雨有些感触, 吾来凑个热闹,把了解的情况说说。

1)下雨当天晚上6点左右, 吾一个朋友从北京南站开车途经开阳桥, 陶然亭往西上二环, 沿西二环一直到学院桥右转上北四环沿主路一直到北辰四环外一地。 当时沿途没有积水断路。 这个路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证实了北京领导说的5,6点前城区排水系统抵挡住了雨水。 不幸的是6点后雨一直下。

2)此次暴雨影响最大的是房山等郊区, 没报道的拒马河 河北境内灾情非常严重, 很多东东被冲毁。 而且房山界内也很严重。 ( 可以称作山洪)。

3)死亡人数多来自于房山等郊区县。

4)市政排水容量设计过低是个问题, 媒体已经报道一些事情, 象莲花桥等老病号没有得到解决,相关人员应该有个解释和交待。

5)北苑某小区积水很深, 小区本有一水泵, 但当时积水上来时负责部门工作人员担心漏电,没敢涉水前去启动抽水机。(换成你我, 估计也不敢冒险前去启动, 可否同意?)

国情不同, 如果你非得要求一发展中国家达到美国的水平, 是你的理想。

发长微博那个哥们, 水势上涨又急, 希望立马得到救助无可厚非。但难度有多大? 当时北京很多道路积水难以通行, 更何况他是在郊区高速公路上,而且谁能预料水势这么凶猛, 第一时间收到报警, 赶到现场要多久?

多了不说, 现在暴雨已经过了2天, 有多少涉水车辆还依然在等待拖车和定损。谁都想排到前头被定损。

说,很容易, 做起来有是另一回事。 不想替谁找博, 只是天灾面前,人是很渺小的。 国内的媒体已经在批评ZF一些不足之处, 如果非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觉得是在解决问题, OK。 你们继续。
 
回复: 北京暴雨与人民素质

宁跟聪明人吵架, 不和糊涂人说话。 楼主对北京暴雨有些感触, 吾来凑个热闹,把了解的情况说说。

1)下雨当天晚上6点左右, 吾一个朋友从北京南站开车途经开阳桥, 陶然亭往西上二环, 沿西二环一直到学院桥右转上北四环沿主路一直到北辰四环外一地。 当时沿途没有积水断路。 这个路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证实了北京领导说的5,6点前城区排水系统抵挡住了雨水。 不幸的是6点后雨一直下。

2)此次暴雨影响最大的是房山等郊区, 没报道的拒马河 河北境内灾情非常严重, 很多东东被冲毁。 而且房山界内也很严重。 ( 可以称作山洪)。

3)死亡人数多来自于房山等郊区县。

4)市政排水容量设计过低是个问题, 媒体已经报道一些事情, 象莲花桥等老病号没有得到解决,相关人员应该有个解释和交待。

5)北苑某小区积水很深, 小区本有一水泵, 但当时积水上来时负责部门工作人员担心漏电,没敢涉水前去启动抽水机。(换成你我, 估计也不敢冒险前去启动, 可否同意?)

国情不同, 如果你非得要求一发展中国家达到美国的水平, 是你的理想。

发长微博那个哥们, 水势上涨又急, 希望立马得到救助无可厚非。但难度有多大? 当时北京很多道路积水难以通行, 更何况他是在郊区高速公路上,而且谁能预料水势这么凶猛, 第一时间收到报警, 赶到现场要多久?

多了不说, 现在暴雨已经过了2天, 有多少涉水车辆还依然在等待拖车和定损。谁都想排到前头被定损。

说,很容易, 做起来有是另一回事。 不想替谁找博, 只是天灾面前,人是很渺小的。 国内的媒体已经在批评ZF一些不足之处, 如果非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觉得是在解决问题, OK。 你们继续。


支持五一!

本来也想发个长帖了,已经写了一半,后来想想就算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