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回复: 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不用生气,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像这起事故里的肇事者和伪证人这样不讲道义的人在哪里都有一些。

我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

我给楼主一个好消息:这场官司你一定赢。

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说谎的肇事者和伪证人都是很愚蠢的人。

说他们愚蠢,是因为他们居然不知道:

1. 作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保险公司说谎,可能构成欺诈,欺诈可是个刑事罪名。为了区区几千块承担刑事罪名,恐怕那两个人还都没有穷困潦倒到这个地步,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们愚蠢,不懂,他们一旦意识到为这几千块所担负的代价,马上就会后悔的。

2. 只要把当事的两辆车都拿到ICBC的索赔中心,让理赔专家验一下,立刻就能看出是谁说了谎。楼主可以现在就去看一下自己的车被撞的部位,是否有轮胎磨擦后留下的成分主要为黑色橡胶颗粒的痕迹,如果有,其他就不用看了,这证明两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另一辆车的右前轮突出车体之外,车辆正处于右转向状态。如果像对方说的那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对方车辆正在直行,那么那辆的车的轮胎应该是全部藏在车身内的,与你的车碰撞后轮胎是接触不到你的车身的。这只是一个例子,即使你的车身上找不到轮胎痕迹,理赔专家也能从两车的碰撞痕迹判断出碰撞过程,至少可以判断出谁在说谎。

3. 说谎本身,是一项高技术活儿。肇事者和伪证人在电话里回答ICBC工作人员的简单提问时可能觉得那只是简单的谎话,理赔专家验过车损后会问很多他们没有准备答案的问题,而且是问了这个人再问那个人,除非是像专业间谍那样的专业人士,普通人几句话就会被问露馅的,而且,当一个人被明确告知欺诈或做伪证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时候,那个人十有八九是没有勇气继续说谎的,尤其是证人,多半会被吓得再也不敢接听ICBC的电话。

给楼主的具体建议:

1. 保护好证据,在结案之前,千万不要洗车,特别是车辆被碰撞部分,一定不要动。

2. 打电话给ICBC,坚决要求招两辆车到claim center验车,这个要求一定要坚决,不可有半点迟疑。不要理会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的“两种情况碰撞痕迹差不多”这类话,接电话的人只负责接电话,并不是理赔专家,他/她可能不懂的,也不要怪罪他/她,只是坚持要求招两辆车到claim center就可以了,如果他/她不同意,那就要求他/她把电话转给经理,一定可以的。记住,一定要坚持验车,坚持验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会对你有积极的影响,而对对方就是一种强大的压力。

3. 到了理赔中心,把整个事故过程详细讲给理赔专家听,一定要事前做好准备,带上书面写好的事故过程描述,甚至找会画画的朋友把过程用几幅模拟图画出来。

4. 验车以后,99%的可能结果对你有利。如果那1%不幸发生,也不要沮丧,再请律师采取法律行动。到了法庭上,在法官和对方律师的询问下说谎,那更是超高难度的活儿,如果对方连那一局都能赢,那只能说,这么高级的人才干这么低级的活儿,加拿大真是屈才他们了。
顶唐人Jason,知识专业,逻辑清晰,打字还快!:wdb17:
 
回复: 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这种帖子当事人(楼主)很久不来更新,基本是因为责任判定结果不利于他
 
回复: 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不用生气,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像这起事故里的肇事者和伪证人这样不讲道义的人在哪里都有一些。

我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

我给楼主一个好消息:这场官司你一定赢。

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说谎的肇事者和伪证人都是很愚蠢的人。

说他们愚蠢,是因为他们居然不知道:

1. 作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保险公司说谎,可能构成欺诈,欺诈可是个刑事罪名。为了区区几千块承担刑事罪名,恐怕那两个人还都没有穷困潦倒到这个地步,他们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们愚蠢,不懂,他们一旦意识到为这几千块所担负的代价,马上就会后悔的。

2. 只要把当事的两辆车都拿到ICBC的索赔中心,让理赔专家验一下,立刻就能看出是谁说了谎。楼主可以现在就去看一下自己的车被撞的部位,是否有轮胎磨擦后留下的成分主要为黑色橡胶颗粒的痕迹,如果有,其他就不用看了,这证明两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另一辆车的右前轮突出车体之外,车辆正处于右转向状态。如果像对方说的那样,发生碰撞的时候对方车辆正在直行,那么那辆的车的轮胎应该是全部藏在车身内的,与你的车碰撞后轮胎是接触不到你的车身的。这只是一个例子,即使你的车身上找不到轮胎痕迹,理赔专家也能从两车的碰撞痕迹判断出碰撞过程,至少可以判断出谁在说谎。

3. 说谎本身,是一项高技术活儿。肇事者和伪证人在电话里回答ICBC工作人员的简单提问时可能觉得那只是简单的谎话,理赔专家验过车损后会问很多他们没有准备答案的问题,而且是问了这个人再问那个人,除非是像专业间谍那样的专业人士,普通人几句话就会被问露馅的,而且,当一个人被明确告知欺诈或做伪证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时候,那个人十有八九是没有勇气继续说谎的,尤其是证人,多半会被吓得再也不敢接听ICBC的电话。

给楼主的具体建议:

1. 保护好证据,在结案之前,千万不要洗车,特别是车辆被碰撞部分,一定不要动。

2. 打电话给ICBC,坚决要求招两辆车到claim center验车,这个要求一定要坚决,不可有半点迟疑。不要理会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的“两种情况碰撞痕迹差不多”这类话,接电话的人只负责接电话,并不是理赔专家,他/她可能不懂的,也不要怪罪他/她,只是坚持要求招两辆车到claim center就可以了,如果他/她不同意,那就要求他/她把电话转给经理,一定可以的。记住,一定要坚持验车,坚持验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会对你有积极的影响,而对对方就是一种强大的压力。

3. 到了理赔中心,把整个事故过程详细讲给理赔专家听,一定要事前做好准备,带上书面写好的事故过程描述,甚至找会画画的朋友把过程用几幅模拟图画出来。

4. 验车以后,99%的可能结果对你有利。如果那1%不幸发生,也不要沮丧,再请律师采取法律行动。到了法庭上,在法官和对方律师的询问下说谎,那更是超高难度的活儿,如果对方连那一局都能赢,那只能说,这么高级的人才干这么低级的活儿,加拿大真是屈才他们了。

Louisa:

1. 把车身上的轮胎摩擦痕迹拍了特写照片。

2. 把以下文字说明翻译成英文,连同照片和附件中的两幅示意图一起给ICBC,必要时向警察局报案。

图1示意,当B车由左向右换道时与直行的A车相撞,由于B车正处于右转向状态,其右前轮向右扭转突出于车体之外,在碰撞发生时在旋转状态下与A车车身摩擦碰撞,在A车车身留下黑色橡胶摩擦痕迹。

图2示意,假设A车由右向左换道时与直行的B车相撞,处于直行状态的B车前轮应完全隐藏于车体之内,而不会与A车车身接触,除非是碰撞严重到B车右前车身凹陷导致右前轮暴露于车体之外,而察看B车损坏情况即知碰撞并未严重到这个程度。

所以,A车车身上的黑色橡胶摩擦痕迹,只能由图1所示意的情形来解释,即事故是由B车由左向右侵犯直行的A车的路权所导致。

以上示意足以说明,B车司机与那个所谓的证人是在合伙欺诈犯罪。

Louisa,面对犯罪,绝不能忍气吞声,要坚决回击!!!


好贴啊,收藏了
 
回复: 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wdb5::wdb6::wdb17:

唐人大叔,我知道你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我本来不想说啥,但看个这个图,还是忍不住了

我先大胆的假设你有合法考试得来的驾照,或者无照驾驶但的确会开车

照你图中所示,如果轮子能转到这个角度,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他不是在变道,而是在原地180度掉头(U Turn),不信你现在就下楼, 把方向盘转一转(再次假设你有部汽车),看看究竟方向盘要打几圈才能把车轮转到你画的这个角度

如果车速略微快一点,照你画的这样变道,车子非翻车失控不可

普及一下常识,汽车正常变道(Change Lane),轮子只会转很小的角度,而且车速越快,角度越小

我说的,你就当笑话好了,但常识就是常识,不信你就当场试验一下:wdb37::wdb45:

或许,你对汽车的了解并非像你金融方面的造诣那样牛逼

我觉得或许唐人的图的角度大了点,可是理论是正确的呀,有那个黑胶就说明了是B车用的就是这种角度。如果不是,A车身上的黑胶怎么能上去呢?

不过,有时候也真的是有理也说不清的。就如楼上的说,如果是好结果,估计LZ也早上来报喜了。唉,所以,天下乌鸦一般黑!估计这里的乌鸦没有天国的黑罢了。
 
回复: 对方撞车却反咬一口

我觉得或许唐人的图的角度大了点,可是理论是正确的呀,有那个黑胶就说明了是B车用的就是这种角度。如果不是,A车身上的黑胶怎么能上去呢?

不过,有时候也真的是有理也说不清的。就如楼上的说,如果是好结果,估计LZ也早上来报喜了。唉,所以,天下乌鸦一般黑!估计这里的乌鸦没有天国的黑罢了。

我早说过,某些砖家是半瓶水晃悠+剩下半瓶空气忽悠

加拿大生活常识#1, 别信任何所谓砖家,尤其是专做华人生意的,忠言逆耳,信不信随你们便

特别是砖家越界传授“砖业”以外的知识,那只能当FP了

ICBC要是包青天,母猪能上树:wdb6:
大部分交通事故,上来发贴地都是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之词,如果没下文,定是判决对自己不利

尤其是一些新老移民,话都说不清楚(不论英语汉语,当然英语更糟糕),不信地话,听听中国各地交通台的事故热线听众电话节目,一起简单的事故硬是能说的自己爸妈都听不明白,怎么与ICBC交涉?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