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你所不知道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美军的第二任最高指挥官李奇微在回忆录里对停战原因的陈述,克哥你看看美国人是不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因为仁慈而停战的:
甚至在今天还有人提出许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打法、关于实现停火应采
取的手段等其他问题。这是一些与我们当前在亚洲面临的困难有明显联系的
问题。譬如:难道真的只有在停战与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两者之间进行选
择吗?对我军加入战争的规模加以限制的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吗?我们未能使
用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全部力量对中国人的干预作出反应,是否应归咎于毫无
根据的恐惧心理?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后是否会被迫为这种悲剧性的让步付出
代价?停战谈判是不是只是共产党人把我们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抢走的
一个花招?其中的一些问题将有待历史来作出判断。不论我们如何认真严肃
地搜索古今某些相似的事例,我们都不可能准确地预言,如果不是作出了过
去那种选择而是作出了别的什么选择,我们会得到何种结局。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今日的某些误解是由于情况了解不够造成的,
某些所谓朝鲜战争的 “教训”总结得并不正确。我十分尊重许多人看问题的
出发点和爱国主义精神,但我决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们当真以为朝鲜战争
是一次军事、政治和精神上的可耻失败,以为在这场战争中我们采取了不折
不扣的姑息态度,丧失了国家的尊严。
正如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曾说明的那样,我当时的确很清楚:第 8 集团
军的全体官兵深信,他们在一九五一年夏季是能够向前推进的,至少可以推
进到鸭绿江西部流域,还深信,在联合国海、空军支援下,他们能够在战术
上击败任何企图阻挡第8 集团军前进的中共或北朝鲜地面部队。但是,正如
我曾说过的那样,如果这样做,那就只会在我们的军事史上写下完全不同的
一页。因为,这样做,我们可能还得面临无休止的游击战,而且,我们很清
楚,南朝鲜地面部队是无力单独控制这些地区的。也许,美国人最后将被迫
同意在亚洲大陆保持一支庞大的部队,执行遥遥无期的绥靖任务。无疑,今
天还有某些人认为,我们当时应该封锁中国沿海,轰炸满洲基地,甚至投掷
原子弹。
但是,不仅是我,其他人也认为,这类行动并不能保证我们赢得军事
上的胜利。记录表明,总统、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当时都认为,我们
暂时可能得到的东西根中无法补偿我们今后要长期失掉的东西。
当共产党中国在一九五0年十一月和十二月秘密派出大量军队向我在
北朝鲜的部队发起突然进攻时,本来是有充分的理由向他们公开宣战的,甚
至有充分的理由向其位于鸭绿江以南的部队和江北的军事基地投放原子弹。
但是,我们对是否采取这类行动进行了慎重的辩论,最后,负责制定这种决
策的美国政府否决了这个方案。最终的决定是,仍坚持最初规定的那些在朝
鲜的目标(这些目标在仁川登陆后的一个短时期内有过变化),即粉碎侵略行
动,赶走侵略者,恢复朝鲜这一地区的和平,以及防止冲突扩大为第三次世
界大战。联合国中绝大部分非共产党成员国对这些决策都表示坚决赞同。
至于停战本身,我坚信(正如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版的一期 《新
闻周刊》杂志所记载的那样),共产党领导人实际上很希望停战,而且五角
大楼也同意我的这种看法。地面战争从六月份开始就处于一种相持状态。双
方都以远远超出军事需要的代价沿静止不变的战线保持着庞大的军队集团。
双方都面临一种很简单的选择:或者决心扩大战争,或者设法停战。我已经
谈过本人的如下看法,即向鸭绿江发动进攻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伤亡,而军事
上却又得不到多少好处。中国人无意把战争扩大到其他地区,也不希望他们
自己的国土遭受我空、海军的轰炸、炮击。很明显,停战对于双方都是有利
的。
事实证明,停战谈判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内心始终坚信,除进行
谈判之外,再无其他合理的办法。武装侵略被阻止。侵略者被赶走。我军牢
牢地占领和控制了一个更有利的防御地带,这个防御地带大部分处于三八线
的北朝鲜一方,而不是南朝鲜一方。不错,在经过数次谈判之后,停战协定
即将签字之际,中国曾发动过一次强大的攻势。但是,它根本不象某些人所
指责的那样是这场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攻势。这次攻势只不过占领了几个警
戒阵地和一些没有多大战略价值的地区。而且,所有这些地方都完全位于三
八线以北。这次攻势只不过是敌人最后的一次徒劳的尝试,旨在将我们推向
一道比较难以防守的停战线上,以某种所谓的 “胜利”来结束这场战争。我
们牢牢地守住了坚固的防线,而没有采取有人提出的直接打击中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