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的理智选择是因为他认为一切善的背后动机都是利己,其实这种考虑不能说不对,
我们很多道德行为,特别是出于个人的道德行为的背后是,
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想,每个人都有同情心,而我们的善事是最初由我们的同情心开始的,
然后才会有利它利己的道德行为,还有很多利它也不利己的道德行为,
(仅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的理由太弱,因为很多的付出代价很大),
那么我们的同情心的来源和基石是什么?,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叔本华说的不错,
当然从基督的角度是,同情心就是神放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良心,
--------------------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
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
公正和
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
叔本华的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万物间无差异-->,人、我间无差异-->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