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题 王丹入台治脑瘤关键:取得美国"再入境签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章子怡领衔折腾一圈后嫁得莫名其妙的8大女星


(2015-02-15 19:34:39)

2月7日,章子怡在36岁生日 宴上接受汪峰的求婚,圈内众多明星好友到场见证两人的幸福时刻,可谓是皆大欢喜,但是本博主却觉得章子怡嫁得有点莫名其妙呢,你说这汪峰人品差,感情渣, 章子怡怎么就看上他了呢?当然,像章子怡这样嫁得莫名其妙的女明星还有很多,下面本PO主便来盘点一下折腾了一圈后嫁得莫名其妙的8大女星。

1.章子怡VS汪峰




章子怡出道至今,先后与张艺 谋,霍启山,成龙, Vivi Nevo,撒贝宁传绯闻,而这一波前绯闻男友不是娱乐圈的大腕,就是商界的富豪,最差的撒贝宁也是央视名嘴,但是章子怡最后却嫁给了四眼短腿男汪峰,论名 气,她何止甩汪峰八条街,论财富,她至少高出汪峰20倍,论长相,汪峰远不如她的任何一位前男友,而且汪峰人品差感情很渣,章子怡居然会喜欢他还真有点莫 名其妙啊!!


2.周迅VS高圣远



周迅在感情方面属于爱才不爱财型,她的前男友从窦鹏, 贾宏声,李亚鹏,朴树,到李大齐,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哪一个不是名气逼人,但是她在折腾了一圈后,却莫名其妙的下嫁给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华裔小演员高圣远,如果不是因为周迅,谁知道高圣远是哪根葱呀?


3.汤唯VS金泰勇



2007年,汤唯凭借《色.戒》一夕成名,火速上位成为国际大牌女星,2014年7月2日,她宣布与《晚秋》导演金泰勇订婚,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令网友们眼镜大跌,话说这金泰勇无论是在韩国还是中国都没有什么名气,而且长得不帅还离过婚,汤唯怎么就看上她了呢?


4.林青霞VS邢李源



早年女神林青霞因为经常与秦汉 合作暗生情愫,然而秦汉却早有家室,令林青霞非常苦恼,恰好这时秦祥林对她示好,甚至愿意为她与老婆离婚,林青霞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接受了秦祥林的求婚, 但是林青霞心里却始终忘不了秦汉,4年后,她和秦祥林取消婚约,返回台湾与秦汉重新走到一起,可能没能修成正果,1994年6月29日,林青霞与香港富商 邢李源闪电结婚。


5.莫文蔚VS Johannes



1993出道的莫文蔚感情世界 丰富多彩,先后与周星驰、陈小春、张亚东传出绯闻,更与冯德伦有过一段长达九年的姐弟恋,两人数次被传出结婚的消息,但最终未能走到一起,2011年10 月1日,41岁的莫文蔚与德国初恋男友Johannes在意大利完婚,据悉,莫文蔚17岁时与Johannes相恋,都是彼此的初恋。只不过男方在与她结 婚前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而且与前妻生有孩子。


6.刘晓庆VS王晓玉



刘晓庆爱折腾,先后历经四段婚 姻,每一次嫁人都给人感觉莫名其妙,第一次结婚是因为想落户北京,与王立结婚四天后就离家出走,随即与导演陈国军同居,可是两人结婚不到两年,刘晓庆便与 姜文合作《芙蓉镇》偷情,迫于压力,刘晓庆与姜文以分手告终,随后她跟助理阿峰办证结婚,2013年8月20日,58岁刘晓庆第四次结婚,她的老公是71 岁的富商王晓玉。


7.巩俐VS黄和祥



1987年,巩俐和张艺谋合作 《红高粱》相识相恋,为了巩俐,张艺谋不惜与结发妻子离婚,但是因为张艺谋女儿张末的极力反对,最终两人于1995年彻底分手,分手后不久,在香港作家梁 凤仪的介绍下巩俐认识了与张艺谋同岁的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总裁黄和祥,96年2月,两人闪电结婚。


8.陈孝萱VS詹仁雄



台湾演艺圈有“学生情人”之称 的陈孝萱出道后不久便与演员黄文豪相恋并且闪婚,但是婚后因为聚少离多,导致夫妻关系非常不和谐,最终陈孝萱移情台湾本土天王吴宗宪,然而吴宗宪那时早已 有了家室,感觉受骗的陈孝萱报复性的与吴宗宪好友,著名综艺节目制作人詹仁雄交往,最终结婚。

PS: 现在只要有个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赚不菲的钱,有些没有公众号但是微信朋友圈人很多的也能赚几千块一个月,微信公众号 zhuannu 就专门搞微信赚钱的,里面透露太多赚钱的秘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揭王健林马云等十大霸道总裁的疯狂造型
(2015-01-28 00:22:33)

近日,万达公司年会,董事长、国民公公王健林主唱的歌曲视频外泄,随后遭到很多网友的转发,并有网友调侃道“国民公公的个人爱好,而且还将这个爱好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很多霸道总裁都有可爱甚至逗比的时候,阿里巴巴的马云就曾扮演“伪娘”白雪公主, 京城的刘强东则扮“许文强”,网易的丁磊则扮演过“僵尸”,百度李彦宏扮演过“佐罗”,下面我们就来盘点10大霸道总裁的疯狂举动。

1.万达王健林





近日,万达老总王健林在年会上 的歌曲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之前,曾有媒体透露,没有太多夜生活的王健林拥有一套亚洲顶级的KTV设备,没事的时候会高唱一曲,之前在一次万达年会上,王 健林上台高歌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吼出“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雄心壮志不言自明。而今年的万达年会,王健林再次登台献唱,一曲《霸王别姬》,“剑 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再次唱出了自己的雄心。除了《霸王别姬》之外,王健林还演唱了《西海情歌》、《最爱是你》、《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多首歌曲,也 是博得了台下的阵阵欢呼。

2.新浪曹国伟



2010年1月25日下午新浪年会现场,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在全场数千名员工面前献出处女唱,动情高歌一曲粤语歌《夕阳醉了》,这是曹国伟首次在公开场合献声


3.阿里巴巴马云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在年会上身穿白色长裙、头戴金色卷发,反串童话人物白雪公主。马云当时的造型虽然雷人,但却成功调动了年会气氛,颇受网友好评。而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上更以朋克造型亮相,彻底颠覆了看客们的三观。


4.京东商城刘强东



刘强东曾在京东年会上身着黑色复古长款风衣,搭配白色礼帽和白围巾,俨然上海滩中许文强的造型。


5.网易丁磊





据了解,在2014网易年会上,CEO丁磊领衔清朝僵尸装,众高管化身清宫小主,被网友调侃“后宫群英”,誓将“有态度”进行到底。


6. 小米科技雷军





2013年年会上,CEO雷军以一身喜庆的财神装出现在年会舞台上,令人忍俊不禁。


7.百度李彦宏





一个小孩子的奇幻旅程,在魔法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途中,海绵宝宝、鸟叔、红太郎、白娘子等,各种混搭的奇幻人物一一出现,最终遇到帅气的佐罗(CEO李彦宏)成为了旅程的终点,这样的场景不是什么科幻大片,而是百度年会。


8.腾讯马化腾





2012年腾讯年会上,马化腾和一帮高管以一曲“Tencent Style”热辣开场。墨镜、油光大背头、金色外套,两臂交叠,微蹲甩胯,网友们纷纷调侃:“简直疯了!”。


9.巨人网络史玉柱



据了妥,在巨人网络2013年《仙侠世界》cosplay年会上,一向以严谨、沉稳的史玉柱扮演霸气无敌玉皇大帝令员工眼前一亮,对于自己的新造型,史玉柱坦言,这是他第一次穿上戏服在公开场合亮相。

10.搜狐张朝阳



张朝阳在搜狐年会上唱过《你是我心爱的姑娘》,也扮演过古代的青楼老鸨

PS:转发网zhuanfa.net 官方微信:quzhuanfa 一个转发文章就可以赚钱的网站。如果你还不知道微信转发文章就可以赚钱,那你就应该去看看。



我的更多文章: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泰前总理英拉因大米收购案正式遭检方起诉(图)
2015年02月19日


资料图:泰国前总理英拉。

  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外电报道,泰国前总理英拉周四(19日)因大米收购案正式遭到控告,如被判有罪可能最多被判10年监禁。

  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特别诉讼部门的总干事春猜(Chutichai Sakhakorn)说,今天(19日),该部门因大米收购案渎职罪向英拉前总理提出起诉。

  泰国最高法院将于3月19日决定是否接手这个案件。

  泰国国会上月就英拉在大米收购计划涉及渎职一案对其进行弹劾。之后检方宣布决定对英拉提出贪污刑事指控。如果英拉罪名成立,她可能面临最长10年的牢狱生涯。


  本月19日,泰国总检察长将向最高法院提交针对英拉的传票,检方要求英拉出席。

  据悉,前总理英拉为了兑现她在2011年的竞选承诺,在上任后推出以高于市价向米农收购大米的计划。这个承诺使英拉获得泰北和东北部农民的普遍支持,让她在大选中以压倒性的票数获胜。

  然而,此计划却使泰国米价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滞销;政府也因此无钱支付给农民,导致他们对政府不满。这最终成了导致英拉被迫下台的原因之一。

  泰国财政部去年11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米收购计划令泰国蒙受5180亿泰铢损失。因大米库存积压,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持续增加。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揭秘叶剑英为何要举荐胡耀邦  

导读:叶对胡的欣赏,至少可追溯到1960年代。1964年底,胡耀邦赴任中共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当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如火如荼,仅1964年陕西全省就逮捕干部6470多人, 扣留5000多人,还有3200多人被开除党籍。胡紧急决定“暂停”。很快胡耀邦遭到全面批判,胡本人也突发大脑蛛网膜炎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正在这时,叶剑英乘坐军用专机来到西安“视察军事工作”。

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7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他在蒋的部队里,出行一匹马,一顶轿子,一个挑子,喝牛奶白兰地,吃进口饼干,在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候(1927年)投奔共产党,为什么?
  叶帅与华国锋关系良好,就是华国锋下台了,叶帅仍然是真情相待。
“翠柏围深院,红枫伴小楼”,军事科学院二号楼,叶剑英元帅工作和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1986年,90岁的叶剑英在这里去世。
  在这里,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等人,顺应民意,谋划粉碎“四人帮”,结束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历史不可假设,但很难想象,1976年以后的中国历史,若没有华、叶、汪,会是怎样——“四人帮”不覆灭,谈何改革开放?!
  1976年,老帅已经八十高龄。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又是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叶剑英,新的历史使命刚刚开始。
  举荐胡耀邦,力主邓小平复出,解放老干部,讨论真理标准,建立经济特区,修改宪法,共和国开始新长征的每一关键时刻,总能见到这位老人的身影。
  在军事科学院二号楼,叶剑英的二女儿叶向真、侄子叶选基、当年的叶办主任王守江以及秘书王文理、张燕等一起,向媒体记者讲述那段扭转乾坤岁月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支持邓小平复出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成员相继被隔离控制,没有一颗子弹一滴血,10年狂热的“文革”以最小的代价结束。
  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是其中最核心的人物。代总理华国锋是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掌握着军队指挥权,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掌握中南海警卫部队。
  叶剑英的特殊作用在于,能将被打倒的老干部,与华国锋、汪东兴联合起来,他们共同促成了这次重大行动。
  叶向真:他们的交往都不是一天两天,他们信得过他(叶剑英)。
  蒋介石、毛泽东都特别喜欢他(叶曾是蒋的直接部下),因为他没有野心,不争权夺利。他在蒋的部队里,出行一匹马,一顶轿子,一个挑子,喝牛奶白兰地,吃进口饼干,在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候(1927年)投奔共产党,为什么?
  他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忠于自己的信仰。
  粉碎“四人帮”后,叶选基在第一时间通过吕正操女儿吕彤岩将消息告知邓家。当时仍未解放的邓小平说,“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邓小平尽快复出,尽管是人心所向,但若非叶剑英的力促,恐怕更为艰难。
  叶想方设法支持邓重新出山。他在许多场合赞扬邓小平治国理政的能力。他说:“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但绝不可以没有邓小平。”他还当着徐向前、聂荣臻、王震等将帅,称邓是“老帅们的领班”。
  王守江:叶帅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我没这个精力,他还年轻嘛,在中央工作了这么久。叶帅是出于这样的公心,是为了党和国家的前途。
在邓尚未正式复出时,经政治局会议同意,中办与叶办商议为邓送文件,暂以王守江的名义查收。
  王守江:这个只有谁知道啊?只有(中办秘书局)局长周启才知道。1977年2月21日,在玉泉山开政治局会议,会后叶剑英和周启才一起回来,周启才把我叫到办公室去,告诉我,邓的复出已经确定了。
  叶选基:有两个事实得承认,华和汪没有主动提出来让邓出来工作,这是事实;但叶帅跟他们提出恢复邓出来工作,做他们两人的工作,他们两个没有反对,这也是事实。
  在华国锋担任党中央主席、胡耀邦当总书记期间,叶剑英一直是政治局排名第二的常委,位次高于邓。他后来曾提议,政治局常委排名,把邓放在自己前面,但邓坚持排位不变。
  邓小平非常尊重年长7岁的叶剑英,在邓复出后,两人交往频繁。
  叶选基:邓对叶很尊重,只要叶帅提出跟小平见面,小平从来都是说:那好,我过来。
  叶的秘书张燕回忆说,两位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82年,叶让秘书给邓处打电话,然后就出发前往邓家。“去了之后,小平批评了叶帅的警卫。因为叶帅身体不太好,小平希望叶帅在家等他过去。”
邓复出后,很多具体事务,逐步由邓来掌管。
  叶选基:很多事情,他们找叶帅,叶帅都让找小平去。习仲勋他们提出要搞特区,叶帅说我完全支持,你找小平汇报去。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叶决定在闭幕会上好好做一番讲话。他对女儿叶向真说:“小平要讲话,我也要讲一讲支持他。”

  视华国锋为真正的党中央主席

  粉碎”四人帮”之夜,叶剑英支持华国锋担任党中央主席。
  叶的资历当然足以胜任。1971年林彪出事后,叶开始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叶实际上成为尚在台上的最有实权的中共元老——这也意味着他将担负重要使命。
  但也有人认为,叶支持华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华的思想不正确,早晚得下。叶在中共革命家中以智谋著称,在战争年代,他主要负责总参谋部工作,被称为“叶参座”,毛曾赞叶是“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选基:不是什么策略,当时他是真心诚意拥护华当中央主席,这是毛主席安排的,叶坚决拥护。他们有商有量,有问题就谈,取得共识就去做。叶剑英对华国锋同志非常尊重,把他当作真正的党的主席。
  1980年底,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起草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检讨党的思想路线,华国锋成为一个焦点。
华被认为顽固坚持“两个凡是”,所犯错误还表现在邓小平复出和个人崇拜等问题上。
  这次会议十分漫长,政治局连续召开9次会议,长达25天。华坚持为自己的思想辩解。后来叶剑英的讲话起了关键作用。
  叶检讨自己“周公辅成王”,有封建思想在作怪,“当初刚刚粉碎‘四人帮’,我的头脑里也有愚忠愚义思想,有时明知华国锋同志的意见不对,但给他提出来后,他一拒绝,我也没有坚持。”这体现了他自我批评、勇于担当的人格风范。
  叶肯定华的贡献,他说,讨论华所犯错误,对起草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非常重要:“如果国锋同志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承担好了。所有中央这4年来的 错误都是我造成的,你们怨我,批评我都可以。我早就提出要辞职,今天在这个会上我再提一遍,我请求党中央让我离休。这是我雷打不动的意见。”
  华听后不再辩解。这次会议作出让华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决议。
  王守江回忆说,在华国锋淡出后,华仍经常来看叶。
  叶选基:叶帅与华国锋关系良好,就是华国锋下台了,叶帅仍然是真情相待。叶帅病重期间,华国锋来看望了几次。
此后华国锋又连任4届中央委员,出席党的中央全会,安静地度过自己的政治生涯。
  叶向真:前年我去看望华国锋,他说,叶帅是我的好领导,好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举荐胡耀邦   

“文革”结束后,叶剑英力主邓复出,而他向中央举荐的另一人,便是胡耀邦。
  叶对胡的欣赏,至少可追溯到1960年代。
  1964年底,胡耀邦赴任中共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当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如火如荼,仅1964年陕西全省就逮捕干部6470多人, 扣留5000多人,还有3200多人被开除党籍。胡紧急决定“暂停”。很快胡耀邦遭到全面批判,胡本人也突发大脑蛛网膜炎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正在这时,叶剑英乘坐军用专机来到西安“视察军事工作”。
  王守江:叶帅对胡耀邦说,我可以向中央反映,你本人也要跟中央反映,你比我讲得更清楚。你回去讲,我也要讲。
  到门口的时候,叶帅跟我说,咱们走的时候,你注意,耀邦同志要跟咱们一块回北京。
  1975年,叶剑英在“读书班”(“四人帮”整肃干部的地方)里见到胡耀邦——他那时仍拒绝在“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的结论上签字。叶向中央举荐 胡,后来胡到中科院当副院长。在1976年初叶被要求“病休”之时,胡也被再次打倒。“四人帮”被捕后,叶剑英派儿子叶选宁去看望胡耀邦,胡让叶选宁转 达给叶和华三句话:“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中兴的大好时机。中兴伟业,人心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 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叶开始关注着胡耀邦,中央党校恢复后,叶向华国锋举荐由胡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胡到党校后,率先为干部平反,率先掀起有关真理标准等重大思想理论问题 的讨论。叶说:“喊冤上访的人这么多,要找一个断案如神的包公啊!”因此,胡后来又被叶、邓举荐任中组部部长,负责平反冤假错案,解放了大批干部和知识 分子。
  胡耀邦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后,叶继续支持这位思想开放、比自己小18岁的后辈。

  对三中全会的独特贡献

  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时间长度是三中全会的七倍,是三中全会的预备会。这个预备会是叶剑英提议召开的。
  王守江:因为我们要民主嘛,要吸收大家的意见。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大家有很多怨气,当时要把思想统一到发展经济上来。
  怎么开三中全会,叶帅就有不同意见,就是必须加个预备会议,全会不能开一个月吧?必须要开个预备会议,把大家的意见讲出来。统一之后开三中全会,文件通过就解决问题了。
  叶选基:叶帅是想通过预备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会议过程中出现了议题的转折,提出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其实叶、邓,包括华,是有思想准备的。
  叶剑英称赞这次会议是“党内民主的典范”。听会的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于光远曾回忆,会议畅所欲言,指名道姓批评的话,在简报中都如实地登了出来。
  而在这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叶剑英发表了至今看来仍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篇讲话(胡德平:《重温叶剑英30年前讲话》。见本报10月2日头版、2版)。
叶精心准备这个讲话。之前由党内秀才们起草过一个讲话稿,由于没有事先征询叶帅的意见,与叶帅想讲的有很大的距离。最后,由他口述,女儿叶向真负责执笔,刘诗昆参与,经多次修改,重新拟定了一份讲稿。
  叶向真:他有一个习惯,什么东西都喜欢自己动手,参加会议也是自己做记录的。他说,秘书记的、写的是秘书的理解,自己记的是自己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看法。所以他都尽量自己写。
  与秀才的稿件最大的不同是,新的讲话稿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指出“四人帮”的本质是封建法西斯,强调民主和法制。这是叶帅反思“文革”的结 晶。讲话分三个主题:一是领导班子问题;二是民主与法制;三是学习与解放思想。而贯穿其中的思想,是民主。叶连续说了三个“只有发扬民主”,叶还引用列宁 的一句话:“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
  叶向真:这篇讲话应该怎么写,写什么?父亲说:要想往前看,就先要往后看。
  叶剑英在讲话中,强调了民主、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他认为,“四人帮”能进入中共核心,在于党内民主遭受破坏。
  “任何个人要完全做到有知人之明,完全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这只有依靠党、依靠党和国家的健全的民主集中制才有可能。”
  王守江:为什么要集体领导?因为我们党,说实话,原来都是主席说了算,别人不能有不同意见。集体领导就不能哪一个人说了算。所以中央决定了以后就要实行民主,集体领导,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

  新时期法治的奠基人

  叶剑英长期指挥军队,也曾主政一方,不过,1978年2月,叶剑英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作为“文革”后第一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有了新的历史使命:让这个国家走上法制轨道,让社会恢复规则与秩序。
  1980年,他直接主持中国宪法的最大一次修改,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
建国后先有1954年宪法,但在1975年被改得面目全非,比如强调“继续革命”、“全面专政”,而且打乱党政关系,各级革委会成为各级人大的常设机构,地方革委会还可以任命法院院长,检察机关职权则由公安机关取而代之。
经过两年多的讨论和修改,且经历全民讨论,1982年,新宪法通过。叶剑英称,“82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
  从“文革”的废墟中走出,叶委员长领导的立法机构任务繁重——自1949年已近30年,中国的法律几乎仍是一片空白。“人大常委会如果不能尽快担负 起制定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责任,那人大常委会就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尸位素餐,那我这个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就没有当好,我就愧对全党和全国人民。” 叶剑英说。
  在他担任人大委员长的4年多时间里,人大通过了14个法律,其中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还有刑法、刑诉法等基本法律。此外,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例和决议。
叶强调,法律只有经过法律程序才能修改,而不能被任何领导人个人意志所左右。
  叶不仅关注立法,还提出司法独立性问题。“检察机关和法院,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事实真相,一定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有一批大无畏的不惜以身殉职的检察官和法官,这样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威严。”
叶选基:这在今天看来更有现实意义。

  党中央副主席的“民间外交”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从时间上看,对外开放要早于改革。早在三中全会之前,军事科学院二号楼已经能闻到对外开放的味道。叶剑英在这里频繁接见来自港澳和外国的知名人士。
即使三中全会之后,来自港澳和外国的知名人士到北京,并不是“想见谁就能见到谁”,但他们大都见到了叶。
  叶选基:香港商人胡应湘、李兆基和美国商人哈默等,他们第一次到内地,都是先见叶帅。粉碎“四人帮”后,包玉刚、李嘉诚第一次进来,也是先见到叶帅,叶帅都鼓励他们到内地来投资建设。
  这些都是非官方式见面。他这样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做的是朋友间的民间外交、人民外交,不上电视,不登报纸,跟其他领导人有很大区别。很多照片都是秘书拍的。
  实际上,领导干部的民间交往往往更优于官式交往,现在我们缺乏这种意识。
  王守江:不那么讲程序,出于都是友人,出于这个,他一定要见见。
在当时的中共最高层中,叶剑英有着较多的“海外关系”。他出生于华侨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又曾是蒋介石部下。
  而鲜为人知的是,叶带兵解放了广东,至1954年前,他一直主政华南,中共华南局之下设港澳工委,负责领导中共组织在港澳的工作。庄世平、马万祺、柯平、柯麟、何贤(何厚铧之父)等人,均曾在叶剑英领导下工作,他们都是港澳的商企名人。
  王守江:那时香港事务是叶剑英管,我经手很多机密的东西,都要写“叶剑英亲启”。因为叶剑英是广东人,海外人士信任他,愿意服从他的领导。
当国门重启时,海外人士又找到了叶剑英。作为党内德高望重的元老,即使只是只言片语,都显得非常重要。
  王守江:他们要看叶剑英的态度,叶帅就说了一句“欢迎你们来,为中国做些事情”,没谈什么具体的事情,一两句话,他们都很感动,高兴得很。
霍英东进大陆投资之初,曾遭遇阻力。当时,港英当局对其并不认可,而中共在香港的统战对象主要针对上层人士。
  叶向真:我父亲说,“英国人有英国人的标准,共产党有共产党的标准,霍英东在封锁时支援国家建设,是有贡献的,我们不能用英国人的标准对待霍英东。”他给侨办主任廖承志打电话,两人取得了一致。

  首先支持创办中信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文革”后第一次见到叶剑英,是在1978年初。
叶向真:记得那时的一段日子里,每次我回家,常看到荣毅仁坐在父亲那里,我那时搞不清为何他经常来找我父亲,后来才明白,他是来找父亲帮忙解决问题的。现在,每次见到荣毅仁的夫人,老太太都要拉着我的手说:“你爸爸是我们的恩人,是救命恩人。”
  叶选基:当时叶帅已经在考虑恢复我党的统一战线的工作。民主人士,也要回到“文革”前参政的状态,给他们一定的位置,参政议政。
这里头有个插曲,谷牧访问欧洲以后,回来汇报说外国的旅游事业开展得很好,所以中国也要开展旅游业。
  叶帅就提出,是否搞个旅游部,谁来当部长呢,建议荣毅仁来当。当时中央原则上是同意的。为了让荣毅仁有思想准备,还跟他打过招呼。
但后来没搞成。荣就想了一招,搞个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外资。如果荣老板当了旅游部长,就没有今天的中信了。
  当时荣老板跟我讲什么叫信托投资,我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东西。他提出跟叶帅报告一下。当时叶帅在广州,叶帅作出指示:支持和同意荣毅仁搞信托投资,让他找谷牧汇报。因此,中信是谷牧领导、安排、协助荣毅仁办成的。江泽民同志也参加了中信的筹备工作。
  传记《荣毅仁》记录,1978年底,叶曾说过:“你说要开放,要引进外国资金,你共产党,人家不一定相信你……还要考虑用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来开展工作,要民间的,不是政府机构。政府机构不好,人家怕你共产党。”
此后的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举办“五老火锅宴”,请荣毅仁等五位工商界人士商谈。
  1979年10月4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叶选基本人也进入中信工作。叶剑英秘书张燕回忆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十个字,叶帅挥毫写了三遍。
  中信成立当天,叶剑英、王震、乌兰夫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体董事。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中,有江泽民。

  “经济富线”的设想

  对于对外开放,叶剑英基于个人切身的经历,基于对“文革”、对极左的痛切反思,非常支持,身体力行。
  叶向真:父亲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异常坚决和坚定,与他在“文革”后期对家乡广东的情况了解和关切直接相关。
  “文革”前,广东——叶的故乡,成千上万人偷渡香港,深圳海域经常可见溺水者的尸体。即使“文革”结束,“逃港潮”依旧持续——这对叶是一个刺激,1979年,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拥向边境线,最后外逃约3万人。
  叶向真:我至今还记得,每当父亲看到这些情况报告,心情很沉重,经常独对四壁,沉默不语,一位身经百战之元戎,甚至为此落下眼泪。他说,出现这样的“逃港潮”是被生活逼出来的。许多人在这边缺吃缺喝,生活困顿,而港澳那边高楼大厦,还欢迎去,为何不去逃生?
  港澳地区,早就是另一番景象。1961年,叶剑英、聂荣臻从海军基地坐船到拱北,叶剑英拿起望远镜远眺澳门。
  叶选基:那次我跟他去了,当时拱北穷得一塌糊涂,只有一个黄颜色的破旧边防所。澳门南光公司老板柯平从澳门带来点心,什么炸春卷、虾饺,等等,哎呀,真好吃!
  远在那个年代,他老人家心里早已经有那个感触,外边居然已经发展得那样好了。
  1979年2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和吴南生向正在广州的叶剑英汇报了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叶催促他们赶快向邓小平汇报。
  王守江:吴南生说,我们穷啊,快饿死了。上百上千人往香港跑,过去了,就能有活路。想阻止,阻止不了,太多了。有的过不去,死人了,一片一片。
  所以叶帅说,一定要把边境这个地方发展起来,起码有饭吃,有饭吃就不跑了;第二步,这个地方要开放,他就不跑了,还可以回来啊。
  叶向真:我父亲说,要在离香港最近的地方建立一条“线”,与香港隔一个海,面对面,让这些地区尽快发展起来、富裕起来,让这些地区的老百姓能够感觉到这儿能生活,而且生活得很好。
  对外开放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百姓活路问题。
  叶向真:父亲知道,经济搞不上去,民不聊生,人民没出路,在这种弊政下,还想保持自己的政权,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政党,当你违背民意的时候,说再多的漂亮话,老百姓都是不满意也不接受的。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特区”设想,其实是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实践。

  旗帜鲜明支持办特区

  1979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叶与邓在听取广东省汇报时,即要求他们尽快拟出经济特区条例,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获叶领导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王守江:叶帅就说,搞个法,在人大以法律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通过以后,不是哪个人都可以叫停的。
  即使完成“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改革者们仍面临巨大压力,他们找到叶剑英。
  叶选基:香港商人胡应湘也曾到军事科学院二号楼叶剑 英家里,在地板上摊开广深高速公路的图作了介绍。梁尚立(时任广州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带来的。那个时候胡应湘兴建广深高速公路碰到好多困难,层层审 批,反对声音说:高速公路怎么让外资来搞。意见大着呢。梁尚立提出是不是跟叶帅汇报一下,让叶帅了解支持一下。我跟叶帅报告,他们就来了。
  我就记得最重要的一句话,叶帅跟胡应湘讲,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第一条就是交通先行。他完全赞同他们搞这条高速公路。
  1983年4月,正在广东考察的副总理谷牧,听闻叶在中山疗养,便要求联系见面。这个时候的叶疾病缠身,一个多月前,他正式提出不再连任人大委员长。
  其他人被要求回避后,叶问谷牧:“听说你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谷牧点头。“租界”论、“李鸿章”、“洋务运动”等说法给他带来巨大压力。
  叶续问:“听说你遭围剿了。我们有些同志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不允许你在经济开发区搞试点?”
  没等谷牧回答,叶又接着问:“谷牧,你有料搞定吗?”
  谷牧没听懂这句广东话:“您说什么?”
  叶说:“我问你顶得住吗?”
  谷站起来:“我一定把特区干出个名堂!”
  叶说:“那就好,那就好!记住,如果再遭围攻,你顶不住了,就来电话。我叶剑英立即调飞机飞回北京,旗帜鲜明地支持你搞改革开放!”
  叶选基:当时还没有人发话肯定,他们压力很大。为啥叶帅问谷牧顶不顶得住?叶帅年纪大了,看到这种情况,他很担心,才会问。
  1984年,小平视察特区,改革者们的压力得到解除,险些夭折的特区安渡难关。(本文摘自胡耀邦纪念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到底差别在那里?

《新战争咒语》封面

写在前面的话:向朋友们推荐一部好书——《新战争咒语》,透过这本新书,您会发现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到底有多大差别。作者郭继卫不是科普作家,他以文学的手法,带着深度思考,为您揭开了大家共同关心的谜底。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美国军人经常在全世界打仗,他们很少次、以及很少人参加灾害救援。中国军人不会去世界上打仗,他们经常参加国土上的各种灾害救援,从地震、洪水、泥石流、雪冻旱灾害、山火、瘟疫,到严重事故。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2:美国军人到达灾害现场时总带着枪,带着作战的全套行头,即使是在国内、在和平时期,这是维护治安或平定暴乱或保护 自己所必须的。中国军人从不带武器进入灾害现场,他们要背负比武器重得多的东西,食物、水、药品、衣物、通讯设备,都是给灾区民众的。在汶川地震时,他们 背尸体连衣服被反复浸湿了都没得换。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3:美国军人在开进前要调阅卫星资源,确定交通工具的可抵达性,明确休息与补给地点,全程摩托化行进,哪里交通中断就 报请上级拿出弥补的办法,如安排空运或派人架桥,前往灾区一般不使用步行方式。中国军人在开进前往往只是给出了地名和方向,怎么去是连队自己的事。他们得 像“跑酷”极限运动那样逢山爬山、遇水涉水、没大路走小路、没小路就从石头泥块中爬过去。他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不可思议的方式、不可思议的效率突进灾区 最危险的纵深地带。他们不用上级支援或监督,每个与世隔绝的村落他们都能按时到达——无论上级给出的时间多么苛刻。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4:美国军人有一种情绪叫机械痴迷或技术崇拜,他们到达现场施救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很有技术含量,他们把现场布置得像 个施工的工地或车间,各种工具成龙配套,流程衔接,配有多种防护装具,先消灭对于自己的安全隐患。中国军人的标准军语是“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他们绝不会等待堵在路上的机器装备到达,就带着亲人般的急迫一窝蜂冲进现场,他们往往手持撬杠和铁锤,他们的身影很快被烟尘淹没,他们总能凭直觉找到拆解 预制板的最佳角度,瘦小的身躯仿佛就是为了钻进一两层深的废墟中而生的,那时他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大型装备到来时,他们会开玩笑式地嘲笑它们来得慢。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5:美国军人灾害救援调取的是专业化的部队,不管距离多远,他们用C-130大力神和直升机构成完整 的接力赛链条,或“人—装”分运,哪怕跨越半个地球。中国军人采用的是就近就便原则,不管你是什么部队,在执行什么任务,有没有专业知识,有没有装备储 备,都是灾害救援的不二人选和胜利之师。而且,无论是工程兵的活,还是工兵的活,甚至搬运工的活、道班工的活、农民工的活,他们都能干。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6:美国军人在执行任务中不大可能失去通讯保障,在确定接下这个活儿之前,会拿到详尽的灾害的有关资 料,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中国军人有可能失去联络,因为救援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有时是卫星先发现了这里有一支行将抵达的队伍。他们有可能“盲降”跳伞,有 可能对灾区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更像是真正的战斗。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7:美国军人救援军事行动安排得十分精确,严格遵守“合理够用”原则,并按国际通行的救灾规律确定结 束时间。会不会还有活着的被困者,是决策者通过概率考虑的事。中国军人首要的考虑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以人为本”,在面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救助上投入力量 总是宽裕的,如部队超常规的轻装急进、挑战极限的密集转运、超计划的物资保障等,优先考虑快速实现救援能力的最大化。在救援的尾声,他们总是延长搜救时间 或扩大范围,要挖开所有的废墟(这有个专有名词叫“清废”),期待并确实创造了救援奇迹。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8:美国军人会安排足够排场的指挥场所,如把救援的指挥部设在不远的海湾中的航母上,边喝咖啡边指挥。中国军人的少将指挥员可能蹲在没水没电的、地面是草是泥的、飞着苍蝇蚊子的单层帐篷里指挥,一夜的暴雨会让他的鞋漂一边去、降压药片泡成一摊药渣(笔者曾亲眼见过)。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9:美国军人会发一枚奖章或纪念章,以记载和表彰每个人参加的军事行动,他一辈子都可以在重要场合佩带、炫耀这个徽 章。之后好莱坞会把他们拍成电影,将凡人塑造成英雄。中国军人撤回营房就继续原来的生活轨迹,大部分士兵只有回乡后向子孙讲那些家人不一定相信的故事。有 时他们会说某一支窜红起来的抗震救灾歌曲是受到他们某次某番卓越表现的感动而专门创作的,其实可能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一些书籍、影视将他们的英雄精神还原 为凡人。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0:美国军人有许多专业的医疗救护直升机,有用于搜索营救的气垫船,也许在不远的海面上还开来了 “仁慈”号医院船,他们的医务人员总是整洁、体面,分工明确,在一线摸爬滚打是卫生兵的事。中国军人的医护队伍无论男女、哪怕是医学教授,一般都是先把汽 车开到巨石垮塌的道路尽头,然后背起药箱担架向前攀爬,有机会时还可能出现乘坐“摩的”、拖拉机、农用车、橡皮舟、小汽船拖行的趸船浮板进入的情况。有的 矮小的医疗队女队员背的背囊太大,会让后面的人觉得背囊长了两条腿在自动地前行。在灾区医护人员和灾民的生活没什么两休闲,比如几天不能刷上牙,吃不上 饭,或换不成卫生巾。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1:美国军人在“卡特里娜”飓风来袭的48小时后驾驶40辆坦克赶到,当地灾民很是失望。新奥尔良 市警察局长W.S.赖利公开批评军队“我们这里在死人,他们来了以后就在一旁有的打牌,有的睡觉”,而军队的指挥官则理直气壮地辩解说他们“没有明确的国 内抢险救灾职责,并且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当然无法有效介入”。中国军人必然会在灾后头一个“神兵天降”,让灾民们喜出望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 们无论出现在灾区哪里,哪里就奔走相告:有救了。部队离开灾区时都会有群众自发地夹道相送,递上茶水、鸡蛋、土特产(他们不会接受),还有锦旗、标语,高 举写着“爱你们”的硬纸壳。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2:美国军人总是训练“全球投送”,随着技术更新,全球投送的范围和速度越来越快。中国军人则经常进行“全乡投送”,搜救那些形成“孤岛”的乡村每一户每一人,随着装备(比如直升机)的进步,全乡投送的技能越来越精。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3:美国军人的口头禅是“我已经尽力”,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是人不是神的现实,他们努力了,就不再和自己过不去, 不会去和上帝才能未完成的任务较劲。中国军人的口头禅是“我还要尽力”,面对不幸的结局,他们即使已经拚了再狠的命也会自责自己,他们在那一刻把自己定义 为无所不能的神。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4:美国军人进一所废墟的破屋子,如果看到桌上有半瓶上好的红酒的话,可能会喝上一杯。中国军队清理一个乡村储蓄所,会为了几枚硬币再多刨半天,直到分文不差。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5:美国军人的脑子里常常想着家乡的姑娘,想着和心爱的姑娘温柔的团聚,想着身边会不会藏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中国 军人在灾区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面前,会从受灾父老的境况联想到自己的爹娘。当然,如果有女朋友,他也想着她,他想的是尽一切努力让她见识下一枚军功章,想 着自己惟今天好好干就离她明天过上好日子更进了一步。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6:美国军人参加过真正的战斗的人员比例很高,他们也常剧博客、发图片、出回忆录,显得比较“专 业”和“时尚”,仿佛天生就是打仗的料。他们的气质、做派就像电影明星。中国军人没谁参加过现代战争的战斗洗礼,但他们总在不期而遇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用 敏锐的灵感和作为,证实他们很有“能打仗、打胜仗”的天分。他们让人感到踏实、安全,仿佛就是那个邻家大男孩。
新战争咒语之胜出17:美国军人宣读誓言时,说“我反对一切国内外的敌人”、“我会尽力忠实地完成现在承担的职务”。中国军人最奋力去喊的一句话是在上级说他辛苦时:“为人民服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上世纪20年代德国学术刊物上刊登了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一篇论文,作者以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英国欧洲大陆各国的利率、物价、对外贸易、工矿业生产等数据为基础,发现了一个更为巨大的经济周期的存在。



康德拉季耶夫所指的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这年开始,到拿破仑战争结束时到达峰值,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直到1849年结束的这段时间。这48年时间大体是欧洲大陆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之后经济开始再次进入上升通道,一直持续到1873年,之后又再次下行,直到1896年前后结束,形成第二个周期。在第二个周期的下行阶段内,由于投资机会减少,欧洲国家开始扎堆在亚洲、非洲扩大殖民地。之后旋即开始重回上升通道,直至一战爆发。1920年前后,在通胀率达到峰值的同时,利率周期也达到峰值。康德拉季耶夫所发现的就是上述这两个半周期。

这两个半周期与金本位制时期基本重合。金本位制的特征就是利率也以50到60年为周期上下波动。物价水平也呈现长周期特性,其绝对水平从超长期角度看非常平稳,这就是金本位制时期的特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另一个特征是在下降期内会爆发金融风暴,也就是大规模恐慌性事态,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活动的严重萧条期。

最能凸显这一模式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因机械工业和动力革命的出现而不再是以往的农业经济。说起200年前的世界经济,中国和印度占了世界10亿人口的一半。其中中国有3亿人,而当时被英国占领的印度还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因而合计也有2亿人。由于农业经济是主体,因此当时全球GDP的一半都由中印创造。

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随即向欧洲大陆、美国蔓延,直到绕地球一周抵达刚刚结束明治维新的日本。

今天世界经济所发生的就是工业革命用了200年时间围着地球转了一个圈。所谓全球化,就是曾经在工业革命中掉队的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又站在了工业革命的前沿。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经济的平衡不过就是与200年前来了个反转。

我想还是先请各位看一看世界经济究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平衡之中。

美国芝加哥学派认为可以通过金融政策操控经济,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但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证明这并非事实。从1950年1月-2014年9月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率来看,二者都经历了长周期,并在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达到峰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那么长期利率的波动预示了什么?利率下降必然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资本就会出逃。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经济周期峰值后利率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趋势。所以国际金融自由化得以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充分发展。

一方面发达国家逐步积累资本,同时,全球经济整体的资本存量也在扩大。新兴国家(上世纪80年代时主要指东南亚,近15年主要是指中国)更是以骇人听闻的形式实现了资本存量的扩大。其中发生的长期资本存量的调整,即赢利性更高的资本存量将那些代表落后技术的资本存量从市场中淘汰出去,引发了大规模恐慌。

世界经济处在这样的状况,这是第一个基本认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展望,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对全球各国和地区的GDP变化作出了预测。根据IMF的推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国。

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的钢铁产量达到年均2000万-2500万吨。在1970年前后更是达到1亿吨。到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全国已经形成1.5亿吨的高炉产能。当时苏联的高炉产能大体上也是这个水平,美国则在1.4亿吨左右,日本也由此跻身世界前三名。

中国的高炉产能大约是在1997年前后超过1亿吨的。今天全球总的钢铁产量在16亿吨左右,其中一半都来自中国。日本虽然尚有能力,但再也没有达到过1.5亿吨,最近的40年基本上都在1亿到1.2亿吨的水平。美国的产量则维持在将近1亿吨,欧盟也大体是这个数字。只要中国增加产量,作为重化学工业代表的钢铁生产就能持续增长。不如说中国已经回到了本文开篇提到的200年前的地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从进出口规模看,2006年时中国就在出口额方面超过了美国。中国的进口也在迅速增长,不久可能就会追上美国。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都已经是能够凌驾于美国之上的贸易大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东南亚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2015年,进入了制造业发展的真正考验期。




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微软在东莞和北京两地的关厂,将总共裁员9000人。

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曾经的世界制造工厂、制造高地,为什么会面临如此严峻的外企撤离问题呢?如果说2008年的那次外企撤离,还可以用外企本身发展遇到了困难,投资出现了问题来解释和说明的话,此次外企撤离,则有着更多现实的原因。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撤离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不太轻松的东西。这些因素给2015年的中国经济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特别是投资,可以说一轮接着一轮,但经济增长不如人意。特别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又步入了下行通道。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不仅不能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反而成为了经济稳定增长的拖累。

以制造业为支柱站立起来的中国经济走到制造业成为拖累的地步,与最近十余年来的经济战>略失误有关,推行以房地产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严重失衡。虽然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牺牲环境、资源和压榨劳动力价值推动经济增长,但只要遇到成本优势的消失,出口导向型经济就没有生命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以房地产和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投资拉动方式,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只能起到阶段性、短期性作用,而无法使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制造业,但在房地产业泡沫式发展的十余年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升级换代被耽搁了,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空心化”状态。

外企大量撤离中国,与制造业能够提供的利润和回报急剧下降有关。想一想,中国的民间资本都不愿再在制造业呆下去了,外资凭什么要在制造业呆下去呢?更何况,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低。

虽然有一些外企撤离中国,但也不要过度担心,因为外资撤离也与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关。一方面,微软诺基亚、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撤离中国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都是低端制造,也是中国下一步需要调整的产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这些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土企业已经完全有能力与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盈利空间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下降了。这些外企看到这种情况,及早作策略调整,反映了它们的灵活经营策略,从这个层面来看,外企撤离中国的负面后果也不必过分夸大。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外企回流到其母国的现象更需要引起重视。回流的外企,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企业主要是生产高端产品,这也是下一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它们如果大量撤离后果会更加严重。

虽然从事低端制造的外企撤离中国,从长远来看影响不大,但就眼前特别是2015年来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困难状态,如果外企再大量撤离,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新的冲击。所以,如何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重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015年,进入了制造业发展的真正考验期。尤其是作为制造业重点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更应当把战略重点放在振兴制造业上,不要再沉迷于通过负债进行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在西方鼻子底下打造新世界经济秩序
美国《民族》周刊网站2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在西方鼻子底下打造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羊年伊始,从中国首都看西方,那里的低迷消沉仿佛遥远星系的幻象。另一方面,环顾四周,中国看起来太坚实了,一点都不像西方媒体所讲的那个受困国家。紧缩和战争之犬在远处狂吠,崩溃的预言层出不穷,而中国商队在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新常态”模式下不断行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莫斯科和北京考虑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基础上修建一条新的高速铁路。在中国南面,阿富汗正迅速并入中国的经济轨道,而一条计划中的中国-缅甸输油管,将根本改变欧亚能源流动格局。这是中国打造“一带一路”行动的一部分。我们谈论的是构筑一个惊人的基础设施构想,它将把中国与中亚、中东和西欧串在一起,许多工程都是从零开始。不要以为这是21世纪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它是更具雄心、影响可能更广的计划。



现在,中国的重心转向快速扩大的国内市场,这将意味着更多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更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从全球范围讲,随着中国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和市场动荡——中国开始主动从技术装配厂向高技术制造转型。

因此,中国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大力着手升级制造业。过去,中国企业善于生产廉价、质量尚可的生活必需品。现在,许多公司快速提高技术,上移到一二线城市,而外资企业为降低成本,下移到二三线城市。在全球,中国企业高管们想要他们的公司在今后10年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

中国庞大而复杂的转型几乎没有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它们的报道往往突出中国“萎缩的”经济、对将来全球角色的不安、如何在设计方面“欺骗”美国,以及本质上是华盛顿和世界的军事“威胁”。现在,北京正迅速缩小与华盛顿在知识和经济力量方面的差距,而中国的全球投资攻势才刚刚开始。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把新的世界秩序比作有两个太阳——美国和中国——的太阳系。受到中国吸引的“主要发展中国家”,想知道有两个太阳的太阳系是否一定不能运转。接着的问题是:哪一个“太阳”将照耀地球?现在或许是龙的世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经济都这样了,某些人你们还有什么闲心扯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从各方面的反映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不是什么轻描淡写的减速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遭遇到了危机。如果某些人对此视而不见,打肿脸充胖子,甚至还要涂脂抹粉,那么结果如何,相信大家都会明白!

就拿我们这里来说,从去年开始,经济就一直不太好,因煤炭价格走低,矿务局一直压资,昨天来的一个同学说他原来一年开五万,去年只开了七个月工资,总共只有两万多块。而且现在听说矿务局要精减人员,弄得上下人心惶惶。许多房地产开发工程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停滞状态,普通的楼盘一平方只有两千多,郊区的朋友说只有一千多,远郊的听人说有的还出现了“求上楼”的情况,就是开发商怕房子因无人住荒废,便让一些人只交几万、甚至一两万就上楼入住。市里的几家大商店,还有地下街空铺很多,顾客是来回走的多,站的人少;转悠的多,看的人少。商户们都抱怨说销售额照那几年差了一大截。我家邻居,男的在建龙公司不断压资,女的在商场给人打工站柜台销售不好,家里入不敷出,几天前卖掉了房子,连家俱、电视、冰箱带装修不到五年的70平方米房子,总共只卖了14万,打算大连发展。现在快过年了,没钱截道的多,所以晚上走道都得格外小心。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各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说法。我不想在些解释得太多。我想说的是:有一句俗话,叫做有多大脚穿多大鞋,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是知道的。你让一个运动员,去穿着三寸金莲跑马拉松行吗?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要实打实地兑现,这样人家才能服气,如果口惠而实不至,朝令夕改,甚至南辕北辙,给人看的是胡萝卜,落在人头上的却是大棒,自以为很得意,但这岂非令诚信扫地?以后还如何令人相信?如今信息灵通,别说捂不住,就是忽悠得天花乱坠,人人也能看出咋回事。

为了某种目的,进行一些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争论,老百姓对此根本就不感兴趣。你说是西点房卖的蛋糕好吃,还是家里狗拉的屎好吃?这样常识性的问题,用得着争得面红耳赤吗?不觉得很磕碜很丢人吗?!那些挑起争论的,都是吃开口饭的,哪有一个是搞经济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就会耍嘴皮子,白话起来滔滔不绝的,似乎挺有理,可让他们去搞搞经济看看?恐怕狗屁不是。两德统一后,某些在大学里讲理论的教授们,混得只能在地铁站卖报纸;台湾蒋经国死后,那些所谓的心战人员退役后,各公司都不愿意用。能说不能做顶个屁用!最可恨的是,某些人还在帮倒忙,弄一些个杀气腾腾的语言,不仅把外人吓跑了,连本国人也惊得内心不安,纷纷出国。你说这些人可恨不可恨?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话到任何时候都没有错,至于别的,如果没做到这一点说得再多也没有用!这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如果社会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何谈什么进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10日报道,印度中央统计局9日公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根据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2014/15财年印度经济增速预计达7.4%,有望超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过有专家指出,印度的新计算方法可信度低,与其他经济指标显示的印度经济现状不符,新数据“有水分”。

印度统计部门修改GDP的计算方法,根据市场价格而非要素成本计算,并将基准年份由原来的2004/05年改为2011/12年。在新算法下,印度经济状况喜人:印度2013/14财年的经济增幅达6.9%,大大超过此前公布的4.7%;去年10-12月的经济增速为7.5%,超过中国同期7.3%的水平;统计部门预测2014/15财年(印度财年是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经济增速为7.4%,达到中国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水平,此前印度央行预测2014/15财年的经济增速仅为5.5%。

印度统计部门称,新方法更符合国际实践,更有助于了解国内实际经济状况。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如果印度经济数据真的超过中国,那将说明印度回归,同时也将巩固莫迪政府的执政基础。上个月,世界银行预测印度将在今后两年赶超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不过印度《第一邮报》10日报道称,印度突然拔高的经济增速弄得该国经济学家“一头雾水”。印度一家评级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乔希称,仍在研究数据,以求能够全面理解。印度央行也表示在研究统计方法,拒绝对公布的数据发表评论。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苏布拉马尼坦言,新的统计方法让人看不懂,并提醒印度政府靠修改后的数据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小心谨慎。印度商会相关人士对印度报业托拉斯表示,印度经济状况没有数据显示的这么乐观,投资并没有复苏,油价尽管下跌,但也没有拉动多少消费者需求。

国外媒体和专家也对印度的经济数据持怀疑态度。路透社称,在数据发布一周前,所有人都认为数据将显示印度经济在莫迪政府上台后仍然步履蹒跚。莫迪去年5月上台前,印度经济增长正经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最疲软的阶段。有经济学家表示,此次公布的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不一致,工业生产、贸易、税收等指标均显示经济疲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经济学家普拉萨德认为,新数据根本不能成立,与近期印度经济发生的实际状况不符,特别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新兴市场震荡,印度央行因此被迫紧急干预。

经济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宋国友1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的新GDP算法无法真实反映印度近年来的物价变化情况,由此得出的经济数据有待商榷。物价水平是计算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变量,国际通行的惯例是用过去10年的物价水平得出一般物价水平。印度将基准年份由2004/05年修改为2011/12年,数据的时间跨度由10年减少为3年,很难真实反映印度经济的通货膨胀状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印度经济学家马汉巴尔认为,新算法也会影响过去几年的经济数据。21世纪前10年里,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经数据修改后,增速可能高达10%,甚至11%,而不是此前公布的9%,这会改变人们之前对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的分析。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国内现在对提高经济增速的热情极高,印度舆论在1月一度热炒2016年经济增速将超中国。此时,莫迪政府正积极注入乐观情绪,让民众相信经济增长的深度结构化障碍正在逐步消除。对于中印两国经济水平的比较,印度中央统计局局长阿西什·库马尔承认,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是印度的4-5倍,即便印度保持7%的增速,也需要20-30年才能赶上中国。

印度公布新经济增长数据造成统计迷雾,现在最头疼的恐怕就是印度财长了。路透社称,印度财政部计划2月28日提交政府预算。原先的预算方案包括增加资本开支,为表现不佳的制造业减税。但新数据出台后,将难以估算恢复经济活力到底需要多大规模的财政刺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占豪:中国经济,真要起风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最近,网上上不断传播着这样三种信息:一、大量外资出逃中国,中国经济堪忧;二、中国面临通缩;三、中国降息降准调控政策出晚了,应该两年前就开始降准降息。大量外资出逃是真的吗?中国经济真的面临通缩?中国降息降准的政策出晚了吗?请看占豪下面分析。



中国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引资国

所谓大量外资出逃中国,真的是毫无根据的乱说,因为事实恰恰相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国2014年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同比却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全世界范围内,外国直接投资资金流入下降8%,中国不降反增了1.7%,并跃居全球首位。请问,这哪里是外资大量出逃的情况?更让你大跌眼镜的是,排名第二的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香港。我们都知道,香港去年搞了3个月的占中运动,这对资本流入造成了一定打击。而且,香港又只是一个700人口的城市,不可能有吸收近千亿美元直接投资资金的能力。这么多资金为什么会流入香港?主要还是为了投资大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资金流入加起来是美国的两倍多(由于大陆和香港是分别进行统计的,有不少资金是先流入香港再流入大陆,故两者有部分重复),这是大量外资出逃吗?分明是大量外资流入才对。连这些数据都没搞清楚,在那鼓吹什么大量外资出逃,岂不是闹笑话?



广州日企西铁城突然清算解散,上千员工不知情,面临失业的员工堵厂房讨赔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是不是有外资出逃中国?当然有。一些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的确在撤离,譬如前些天日本在广东投资的一家手表制造企业就忽然撤离了,上千工人正在维权。类似跑路的日韩企业也有不少,出逃的原因是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及税收优惠的取消等。但是,中国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期,这些靠吃廉价劳动力红利的企业本来就是要淘汰的企业,其出逃也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有什么问题呢?相比出逃的资金,进入的规模更大,这才有201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资金流入最大的国家。这哪里是什么大量外资出逃?事实上,2014年通过QFII、RQFII、沪港通及人民币国际化回流回来的资金规模相比过去是空前的,这些资本项目下流入的资金个人没有具体统计,但加在一起至少有数千亿人民币。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序幕拉开,中国大战略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加来必然有更多的境外资本流入中国。中国,已经进入了资本开放的快车道,也进入了资本流入的加速周期。根本就没有资本大量外逃的事实,又哪里有因为外资出逃带来的经济堪忧?所以,这种言论都是些不靠谱的臆测言论,缺乏事实根据,不过是唱衰中国的变种而已。

现在还有一个论调很流行,即中国要通缩了。根据是什么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贸数据在2015年1月由较大幅度下滑;二是PMI、CPI和PPI等相关数据的不理想。



近十年中国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数据,2015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进口0.86万亿元,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 中国1月贸易顺差达600.3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首先,我们知道,欧美经济都不怎么样,外需下降决定了外贸出口增长空间不大。所以,我国早已调整了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之所以1月进出口的额度降低了,最大的原因是价格的下跌。据统计资料,2015年1月比2014年1月进口减少的额度是2110亿。其中,进口原油省了565亿,进口铁矿砂省了283亿,进口煤炭省了15.7亿,进口成品油省了115亿,进口初级形状塑料省了21亿,进口铜材省了21亿,加在一起节省约1021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进口减少的2110亿中,近一半是我国进口境外大宗商品省下的钱。当然,大宗商品的规模也降低了,特别是铁矿石、煤等,原油倒是基本持平。之所以下降,原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进口大宗商品省钱了,相应出口的价格一定也会受到影响,再加上西方国家因经济原因需求增长空间有限,所以进出口出现下滑就可以理解了。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贸易下滑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则是创了历史记录。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是有成效的。说白了,进口商品价格大跌为我们国家省了钱,出口的商品总体价格有所上升或部分商品价格下降但因成本降低而利润增加,这说明我国出口的商品能获得比过去更多的整体利润。

站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角度观察,现在这种状况是很理想的转型状态,怎么就叫快通缩了呢?





201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1%。这是PPI连续第35个月为负值,经济通缩迹象明显。

有人之所以认为要通缩了,还有原因就是1月的PMI、CPI和PPI数据。这些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是经济增长压力增大,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中国经济今年保持7%的增长速度是没问题的(据报道在今年两会将调降今年经济增速)。7%的净增速,哪里有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增长在7%还能叫通缩的?如果中国经济都叫通缩了,那欧盟零增长算什么?是不是已经快缩死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更何况,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有足够的流动性可以释放,中国也有足够的降息空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还在良性增长。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宏观政策面可以用的工具还有很多,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会让通缩出现?所以,所谓通缩的担忧是多余的,中国现在有足够的调控能力,让经济维持在正常的轨道。

还有一个论调,即“中国降息降准晚了,应该两年前就开始”。真的是这样吗?非也!我们在前面那篇《如何读懂大国较量下的宏观政策?》已经阐释过,进行宏观调控要考虑国际因素,特别是美联储的决策。如果两年前就开始降息降准,如今我国货币政策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未来美联储加息,中国用什么工具对冲?如果不能对冲,经济增速下降,是不是会有更多资本流出中国流入美国?真是那样,中国经济才真正遇到重大困难。



所以,这种论调是对当前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了解不够透彻导致的。对中国来说,现在的经济增速正是调结构、产业升级的理想增速。增速太快,只能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投资,增加房地产的过度投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动力就减弱了。如今,虽然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困难,但转型和升级进行得比较顺利,这对长远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在这里,占豪对中国经济给一个较为大胆的预估。即,中国经济2015年将是压力最大的一年,但也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由政策调整到经济内生从而进入正轨的一年。从2016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会逐渐减轻,2016年经济增速至少应会和2015年持平或有更好增长。到了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2018年到2019年经济增速将重新回到8%左右。那些所谓中国崩溃论将会如过去60多年一样,终究是梦幻泡影,中国经济将继续大步向前。如果不出意外,中国企业利润明显增长将会在2017年和2018年全面体现出来。在这之前,两个领域将会出现大机会:一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所涉及的新经济的相关领域;二是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春天来了。虽然,中国经济未来两年仍然较为困难,但中国股市会提前反应未来的深改红利和经济增速重新回到8%左右的预期。对此,我们拭目以待。风,要来了。不必想着作风口的猪,还是作迎风的鸟比较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长个 “新常态”是提高内涵


本月21-24日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出现两位中国明星,一位是李克强,另一位就是马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李克强总理自信地向世界解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他首次提出,将一个更大活力的市场和改进了的政府作为中国经济的“双引擎”。而马云是李克强这次带到达沃斯论坛上最耀眼的企业明星。他的言论总能成为舆论焦点。他说,自己申请过十次哈佛,都被拒了;他说,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他还说,不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应当更注重经济质量。

“如果中国仍保持9%的增速,那就一定有问题了。你将永远看不到蓝天,看不到质量。中国应当注重经济质量,”马云说。



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特意举办了一场名为“对话马云”的分论坛。 人民日报驻欧洲分社记者 任彦 摄

“现在中国经济应该考虑的不是‘增’的问题,而是‘长’的问题,即成长的问题。”马云说,“根据我的观察,美国经济在过去20年里也没有2%到3%的增长,但美国照样创新不断,经济复苏也很快。这是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不可能一路高速前进。”

他说,就和一个人长个子一样,不可能一直长下去。长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充实内心,提高自己的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提高品质和内涵的过程。西方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适应,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我满怀信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马云表示,在工业革命中,欧洲抓住了机遇发展了起来;在能源革命中美国抓住机遇发展了起来;在信息革命中中国会抓住机遇发展起来。“现在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美国有6家,中国有4家。中国经济‘新常态’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在‘双引擎’的驱动下,中国一定会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马云在分论坛上侃侃而谈

中国企业有责任为世界创造中国独特的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进入国际市场。马云表示,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与各方共同创造人类社会的福祉。“其实,中国自身市场也足够大,但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中国企业有责任思考为世界创造中国独特的价值。假如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到海外挣钱,而是去为世界创造自己的价值,顺便也挣一点钱,这可能就是中国企业在21世纪的全球追求。”

他说,在20世纪美国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实现自己的经济增长。“但在21世纪,继续走这样的发展路径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考虑创造全球价值。跨国之间的贸易应该考虑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马云认为,中国企业如果还是像在上世纪那样只是在其他地方卖掉自己的产品,那是不可能赢得世界欢迎和尊重的。“在21世纪,我们必须以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来要求自己。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企业家应该有更多的人类关怀,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成长不是偶然的,中国的企业家能够在达沃斯这样的全球顶级经济论坛上发声,而且还能吸引那么多人来听,已经说明我们为世界做出了一定贡献,开始赢得世界的尊重。”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成功典范,受到了全球的瞩目。”他总结说,中国现在有责任代表发展中国家参与未来世界经济的构建,中国企业家应该身体力行这种责任和追求。“你的责任有多大,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反之,你的影响力有多大,你的责任就有多大。”

马云的达沃斯——不能靠说赢得世界,你必须靠实干

马云说,上次他参加达沃斯论坛年会是在2008年,当时是来参加全球青年领袖论坛的。

“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达沃斯,我来到瑞士,看到有很多年轻人示威游行。”他说,“他们在干嘛?他们说,反对全球化。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反对全球化?全球化是很好的事情啊。然后我们两个小时的路上还遇到很多安检,有机关枪。我就想,这是参加论坛还是进监狱啊!”

达沃斯论坛“处女航”让马云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他说,“我在达沃斯参加全球青年领袖论坛后学到了很多,如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领导力,什么是企业责任,等等。当时我特别激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804_1.html/ ]


他接着说,“2008年,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我觉得最好回去工作,因为你永远不能靠说赢得世界,你必须靠实干,所以回去工作7年。现在,我回来是觉得到时候要回报一些东西了。我当年从论坛受益以后,今天为什么不能向更多年轻领袖分享我的故事,告诉他们我们经历了什么。”

Jack Ma这个名字从何而来?怎么一叫就是几十年?

马云很健谈,他一开口,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他时而抿嘴蹙眉,时而眉飞色舞,率真而充满激情,真不愧是传说中的“表情帝”。当然能抓住我思绪的倒不是他那有点搞怪的表情,而是在他波澜起伏的叙述中不时迸发出的思想火花,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马云有一个很响亮的英文名字—Jack Ma,他的话语中不时夹杂着英文单词。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我和外国同行一谈起本届年会上的中国元素时,他们马上就会脱口而出—Jack Ma。Jack Ma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崛起的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关于这个英文名字的来历,马云是这样说的:12、13岁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喜欢上了英语。可是那时候没有地方学英语,也没有书,他就跑到杭州宾馆做免费导游。住在那里的老外教他英语,这一学就是9年,他的英语完全是“中国制造”。后来马云遇到一位到杭州旅游的美国田纳西州女士,他们变成了笔友。“你有英语名字吗?”“没有”。她就建议,“我的丈夫和父亲都叫Jack,你觉得Jack怎么样?”马云说好,于是这个名字就用了这么多年。

《阿甘正传》中看成功故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马云现在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他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阿甘。

“在2002年还是2003年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到了美国。当时我还找不到一条做电子商务的路径。”他说,“就在那时,我看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我想,他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那个人!要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不管人们是否喜欢。”

“我喜欢阿甘的精神,简单、永不放弃。人们都认为他很傻,但是阿甘知道,他自己正在做什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不抱怨,我所有的只是坚持,像阿甘一样。我发现,一个人如果失败,开始老是抱怨别人,这个人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他一直反省自己,那么他有希望。”

(本文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资料图:日本自卫队在美国苦练夺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652_1.html/ ]




原标题:日媒:日中战争爆发如何收场?别让本土再成焦土

对于日本舆论近来热衷讨论的“日中钓鱼岛冲突”假想,日本商业报道网站25日提出警告称,日本所谓的“离岛防卫”可能引发日中战争,最终恐怕难以收场。

报道称,日本舆论谈到离岛防卫时,经常会要求日本官方在“解放军登岛”或“中国海军大举进入日本领海”等事态发生之时,要以“不退缩、不献媚和不胆怯”来“果断应对”。但该报道认为,如今需要从另外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如何结束战争。报道认为,一旦出现极端情况,日中必将引燃战火。如果日本海上保安厅中国海警局出现人员伤亡,将更加激化双方舆论之争,两国武装力量可能会交火造成更大伤亡。即使日本在所谓“灰色地带事态”中取胜,中国也不会轻易放手,定会增派兵力进攻钓鱼岛,通过网络攻击破坏日本的基础设施和银行,在小笠原群岛等离岛和海空域构建新的战线。在这种情况下,日中冲突将持续升级。该报道警告称,尽管奥巴马最近访日时明确表示美国“有义务帮日本保卫钓鱼岛”,但未说明采取何种手段。“考虑到美国政治介入日中冲突必将使‘灰色地带事态’进一步升级,美国最多只是作为‘后方支援’来支持日本”。

该报道认为,日中“海上联络机制”也可能无法阻止冲突升级。目前日中正加紧“海空联络机制”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有人据此认为日中冲突不会升级,但这种机制并非万能。因此日本应该进一步就如何防止和解决事态进行讨论。除了政府新设日本版国家安保保障会议和应对事态专门委员会等机构外,民间讨论也不能只停留在逞一时之勇的“不退缩、不献媚和不胆怯”态度上。日本要认真思考,如果日中战争爆发,应该如何收场。该报道提醒日本国民称,绝不能走想依靠别人来结束战争的老路,更不能走本土成为一片焦土后无条件投降的老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日媒:日本关注能否战胜中国 很多人或感到不安












日本在没有美国支援的情况下能与中国作战吗?据日本《SAPIO》杂志2015年3月号报道,日本军事专家井上和彦指出,即便中日在钓鱼岛发生冲突时美军不参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真正实力也不能低估。

文章称,尽管中国通过对购买来的尖端武器成品进行解体的“逆向技术”制造武器,但可靠性远不及日本。从轰动世界的航母建造过程就可以看出一二。虽然中国将前苏联航母改造成辽宁舰,并开始让其服役,但却没有配备舰载机的弹射装置,与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的性能也存在天壤之别。而且,致命的问题是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极其脆弱,只能成为“苍龙”级潜艇的“饵食”。

井上称,中国海军没有像日本海上自卫队“爱宕”型宙斯盾舰那样具有超高性能的防空舰艇,舰载机的导弹攻击力也很弱。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为拥有航母,一边与拥有世界最强航母部队的美国海军合作,一边加紧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像“出云”号那样的攻击型舰艇或许可以说是海上自卫队拥有航母的“前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最近日本国内对于一旦中日开战,日本能否战胜中国非常关注。《日刊现代》称,许多人或许会感到不安,如果日中开战,能够赢吗?这种不安是因为不知道自卫队装备水平如何,而《自卫队最强装备2015》一书可以说是了解自卫队装备的最好指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日民调显示:超8成日本民众对中国“无亲近感”


日本内阁府上周末公布今年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民众对中韩两国“无亲近感”比例上升至该项调查进行40年以来最高。超过8成受调查者对中国不抱,对韩“无亲近感”的比例也达到66.4%。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虽然日中领导人实现了会谈,但现实是,距离真正改善冷淡的两国关系还很遥远。中国和韩国是日本最重要的两个邻国,日本人却谁都不喜欢。“日本也是时候进行自我反思了。”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652_1.html/ ]


此次调查对象为1800名20岁以上的日本民众。日本内阁府20日公布结果称,对中国“无亲近感”的受访者比例为83.1%,比去年增加2.4%。“有亲近感”和“算是有亲近感”的被访者占14.8%。认为中日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的受访者比例为84.5%,只有5.3%的人选择“良好”或“还算好”。80.6%的受访者认为和日本关系好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印度和俄罗斯。

日本内阁府自1975年开始每年实施此项调查。内阁府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办公厅,辅佐内阁官房长官进行事务性工作。作为一个政府性调查,意在向外界传达国内声音。

“即使存在人为偏见之处,调查结果总体上仍可以被视作日本社会的一种趋势”,庚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国民对中国厌恶情绪屡创新高有很多因素:调查期间恰逢两国出现外交纠纷,关系持续紧张;日本民众有“领土悲情”,自认为战后在领土问题上损失惨重,和中国的领土争端成为压在胸口的大石;此外,中日国力出现逆转且差距明显拉大。两国在纠纷的同时发生这种力量对比变化给日本国民带来极大刺激。

中国大幅增加的对日旅游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日本欢迎中国游客狂购但反感其不文明行为”,有美国媒体这样报道称。日本亚细亚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游川和郎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访日中国游客从200万增加到2000万,那么一定会有问题。看看香港、台湾就知道了。如果日本人对中国游客展示不友好态度,引起中国游客对日本的反感将几倍于港台。

有趣的是,日本网民对此项调查最热门的置顶评论是,“数字是不是搞反了?讨厌韩国的应该比中国更多”。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调查显示,对韩国“无亲近感”的日本受访者比例为66.4%,比去年增加8.4%。虽然感情恶化幅度超过中国,但选择“有亲近感”的人有31.5%。

韩国网民21日对该调查议论纷纷,并认为结果非常荒唐。韩国人对日反感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网民们纷纷留言称,“韩国人99.99%对日本无好感!”“不知道反省历史的国家,先学会道歉再说对别国有亲近感吧”。韩联社21日评论说,这显示日本国内的反韩情绪愈演愈烈。今年韩日不仅有慰安妇问题等固有外交矛盾,还发生了日本《产经新闻》驻韩记者因不当描写私生活遭韩检方起诉等新矛盾,这些都可能影响日本国民对韩国的认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日本共同社21日呼吁三国倾听对方主张,进行成熟的对话,逐渐填平历史认识上的鸿沟并谋求在亚洲的共存。当务之急是通过首脑会谈和民间交流等保持对话,踏实地做出努力。庚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战后在经济上一直遥遥领先,从不认为有向中韩等亚洲国家学习的必要。除了美国没起好作用以外,日本本身的保守性也制约了其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上的反思。日本是时候进行自我批评了。(记者 李珍 王刚 邢晓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使日本人感到威胁 忧反华情绪左右民众


日本《读卖新闻》12月10日刊登题为《对华关系不能以好恶而论》的文章,文章称,有时不妨对一般性观点表示怀疑。例如,一般性观点认为“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不会赢得选票”。这种观点认为,这些问题远离选民的日常生活,选民不大关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652_1.html/ ]


文章称,读卖新闻社在此次众议院选举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在“特别重视的政策和争论焦点”中列举了外交和安全保障问题,而2012年上一次众议院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高达69%。虽然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但因为在2009年众议院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仅为26%,也许可以说进入了“外交和安全保障问题也能赢得选票的时代”。

其背景是,抨击日本2012年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的中国不断进行反日宣传和挑衅行为,使日本选民感到了“威胁”。

文章认为,选民提高关心度本身是好事。但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有没有被“厌华”情绪所左右。无论是喜欢还是厌恶,日本都将继续与一衣带水的中国交往。需要努力实现日中关系稳定。

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媒体

文章称,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在钓鱼岛国有化前的2011年占78%,到2014年增至93%。由于语言歧视问题,访问中国的日本人2012年约为352万人次,2013年减少到约288万人次,到2014年几乎每月都是同比减少。约90%中国人虽然对日本的印象不好,但2013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约131万人次,2014年已经超过200万人次。这种不对称情况让人对两国关系的未来感到不安。

文章认为,不努力去增进相互理解,而一味强调“恐惧”和“厌恶”情绪,结果导致“对华强硬论”,对立更趋尖锐。另一方面,认为只要主张“和平与友好”,两国关系就会顺利发展的想法也过于天真。应当把有无冷静的战略作为判断各党政策的标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文章称,最近两年,日本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对华外交,一是对中国近期外交政策表示担忧的“言论”;二是通过政府关于集体自卫权新见解,以及加强自卫队海上保安厅装备等展示的“实力”;三是以向菲律宾和越南提供巡视船为代表,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共同斗争”。但是,由于安倍首相及其周边人士关于历史认识的言行,日本对华外交的战略性不仅引起了中国和韩国的戒心,而且引起了欧美的警惕。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安倍首相不在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11月时隔3年举行的日中首脑会谈早就实现了。

文章认为,日本在阐明国际社会反应敏感的历史认识时,需要有更高的战略性。

文章最后称,明年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主导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美国也关注日本发出的信息。观察各党言论、实力和国际共同斗争之间的平衡,同时知道各党准备在70周年之际发出什么信息,也是作出选择的重要材料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专家:日本人虽对华不友好 但不信中国会侵略日


安倍“玩火”点燃自家后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642652_1.html/ ]


庚 欣

安倍政权不顾日本国内民众反对及国际社会强烈质疑,悍然以阁议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是日本继“购岛”、“参拜”之后又一颠覆性负面动作,它激活了日本积蓄多年的社会矛盾——关于战争与和平、人道与反人道、尊重亚洲与岐视亚洲等涉及百年日本最基本、最重要的大是大非争论,以及战后国际秩序基本框架及日本定位等。

本来,日本是一个均质化的社会,内聚排外的岛国性格,使日本近代外争不断却少有内战。世界大国中似乎只有日本未经历重大革命洗礼,苏东剧变后日本国内“西盛东衰”,进步的知识分子锋芒不再,长期和平稳定的生活孕育了保守主义的温床。再加上美国战后对日改造中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利益,不惜打压进步的和平力量,扶植保守、听话的政治势力,塑造了日本保守主义的政治格局及民众“安于现状”、少有抗争的性格特征。

但是,日本民众“安于现状”有一条底线:厌恶战争甚至不喜欢军队,更不愿意日本国家乃至自己本人再次卷入战争。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历史教训,战败尤其核打击等惨痛教训使日本民众基本奠定“不再战”的认知。第二,战后改造已使日本变成一个在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制约机制、利益格局以及价值观念上都与战前完全不同的新国家,日本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很突出。即使日本有心冒险,今天的时代、世界、东亚也具有足够力量制约之。日本民众了解这些,因此对于安倍的倒行逆施奋起说“不”。

这次“解禁”,使冷战后日本由保守思潮主导形成的表面平衡被打破,民众的和平底线及生存利益受到现实挑战,他们认识到:原来日本无法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骑墙,在大是大非上并无中间道路。从6月“解禁”以来,日本各家民调都显现出安倍整体支持率急速下降的情况。尤其安倍不择手段,制造事端恶化与中韩等国关系,为强行修宪铺路,更使日本民众觉得自己被愚弄了。因为,日本民众虽然对中韩好感度低,但要说中国会像当年日本侵略中国那样对待日本,日本民众绝对不会相信,因为他们已经在70年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中国人民改造日本战犯、优待日本侨民、放弃战争赔偿、推动民间友好的伟大胸怀,这又是一条底线。

日本人民虽然有弱点,但在重大的利益、道义乃至生存底线被侵犯时,他们的良知、觉悟和力量会展现出来。“解禁集体自卫权”可能使日本政治形势进入一个新阶段:安倍玩火,却点燃了日本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凸显出日本社会的政治分裂、精神分裂,这不是五五开的对半博弈,而是大多数要求和平、安全、稳定生活的民众与少数保守势力之间的冲突。日本现在很像十年前台湾岛内因“统独”造成社会撕裂的情况,这对于安倍政权,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危机。对于中国,则是一个因势利导的良机——这是中日关系恶化几年来,第一次出现日本多数民众及国际社会强烈质疑安倍政权,并要求日本政府尽快改善与中国等国家关系的局面,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良机,有所作为。▲(作者是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美国务院:乐见中国保持稳定繁荣 欢迎设立亚投行
2015年02月28日
1
  中新社华盛顿2月27日电 (记者 刁海洋)美副国务卿温迪·舍曼27日在此间表示,美国乐见中国保持稳定与繁荣,中国的成功会让美国受益。她还表示,只要符合类似国际机构的标准,美国欢迎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舍曼当天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就美国在东北亚以及亚太地区的政策发表讲话。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舍曼称,回顾两国交往历程,美中关系曾出现过起 伏,但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贯的。从尼克松到奥巴马,美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始终致力于扩大共识、减小分歧。随着美中关系逐渐走向成熟,两国的 高层交往也更加坦率、直接。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双方能够进行坦诚对话。

  舍曼称,有观点认为,由于美中在一些问题上存有分歧,美国会寻求对抗中国。但事实上,美国乐见中国保持稳定与繁荣,中国的成功会让美国受益。这也是美中加紧就双边投资协定进行谈判的原因。

  在谈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舍曼表示,多边银行对于亚洲各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她说,“只要符合类似国际机构的标准,美国欢迎由中国倡议设 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舍曼表示,世界范围内现有多家开发银行和投资银行,并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应该被所有机构遵守并执行。

  亚投行是一家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在内的21国共同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中国官方表示,中国欢迎各国加入亚投行,共同参与推动亚太经济新的发展。(完)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