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多伦多的规划安排,这几年政府拼命批公寓用地,无论是downtown 还是各个市的center都有大批公寓上市及待上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政府在为汹涌而入的人口特别是来多伦多发展的大批年轻人考虑,只有有能力的年轻人口持续导入该地方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多伦多需要这些年轻人才,并让这些相对经济实力不强的年轻人工作稳定后能居者有其屋,有能力的年轻的慢慢就在这个城市沉淀下来了。而且我看这个趋势政府把规划做到前面去了,预设了未来几年的人口导入,把公寓规模做的比较大,当然也应该能判断未来几年公寓涨幅非常有限。
独立屋是另外一个故事。今年独立屋涨40%以上的案例多的去了。我们在审时度势(度己经济实力、度己需求、度政府意图)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多伦多这边,政府政策的目的是明显的。正像你说的,加大公寓的供应量,满足低收入人口---无论租或买---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截止到目前位置,外国人到多伦多炒房导致独立屋大幅涨价,对政府是有利的。一是税收增加了;二是解决了许多老人的退休资金来源,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许多本地的老人,年轻时本来也是低收入群体。就因为当年地皮便宜时买了独立屋,现在退休了把房子一卖都成了“百万富翁”,笑呵呵地那着钱到房价低的小城市再买一套,然后余钱足够养老政府不用补贴了。
但多伦多这边独立屋的涨幅不可能是无限的。等老头们全退得差不多了,而到外国人炒到一定高度,威胁到本地中产以上年轻人的购买力时,也许这边的政府就该出手了。
其实中国各地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与这边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方面房价上涨,政府卖地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本地老龄人口的退休后资金问题。但中国的问题是,中国人口密度太大,可用土地太少。虽然政府近年来也大力鼓励开发商建“小户型”满足中低收入工薪族的住房需求,但再小的户型也是给人住的,不是给老鼠浣熊住的,所以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小了。所以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中的中低收入的部分,他们的“拥房梦”恐怕很难实现啊
图: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鼓励开发商建小户型满足中低收入工薪族的住房需求。希望下面这两个,正应了我的小说《种秧帝国崛起之后》里的孟大奶的口头禅:在帝国,处处是机会。年轻人,有钱的可以买豪宅;没钱的,也可以买下面的“复式”、“别墅”.....
![](http://imgs.soufun.com/news/2012_09/14/house/1347613597655_000.jpg)
![](http://img0.pchouse.com.cn/pchouse/1311/11/408492_41.jpg)
![](http://imgs.soufun.com/news/2015_09/23/home/1442996633963_000.jpg)
LOL,就这样的Mini房子,在北京也要卖好几百万呢。普通的“加拿大海归”,还未必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