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你就爱搞对立, 这两位是互相传承的关系, 不是对立的关系,
卢梭有个人喜爱, 但是他也拥护主权在民, 他也拥护一旦统治者毁约违背被统治者意志的时候, 要被推翻的,

关于公共意志的论述上很不一样,特别是最高权力是啥来源于那谁来决定,以及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这些区别体现中国和西方对于公共意志以及国家理解上的不同,如果不懂得去区分不同,就会说出你那样貌似有理其实无理的发言。
 
没有水就没有河这点不用辩论了吧。保存水很多方法,水在空气中,在植物里,在地底下,到处都可以保存水。河里的水只是看得见的水,但问题是有些人觉得没有我这条河,水都会蒸发了,我河里装了你你就要感恩。这还不止,这河一定要按我的设计去修才行,多宽多长多直一定要听我的,不然不是条好河,水到渠成那是梦话,浏阳河拐过了几道弯我说了算。
 
最后编辑: 2017-09-29
关于公共意志的论述上很不一样,特别是最高权力是啥来源于那谁来决定,以及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这些区别体现中国和西方对于公共意志以及国家理解上的不同,如果不懂得去区分不同,就会说出你那样貌似有理其实无理的发言。
你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一会儿洛克一会儿卢梭的, 一会儿中国, 一会儿西方,
你不也是中国人吗, 怎么就洛克思路了,卢梭不是西方人吗, 怎么就成中国理解了,

我就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主权(最高权力)的根据, 必须是公共意志,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你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一会儿洛克一会儿卢梭的, 一会儿中国, 一会儿西方,
你不也是中国人吗, 怎么就洛克思路了,卢梭不是西方人吗, 怎么就成中国理解了,

我就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主权(最高权力)的根据, 必须是公共意志,
个人和国家契约服从国家的公共意志,没有问题,公共意志来着与最高权力对公共意志的决定和反应也没问题。

那么最高权力是啥?最高权力从何而来,洛克和卢梭是不同的,洛克所说的最高权威来自于人民的共同行动,按多数规则产生,卢梭所说的最高权威是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全体一致的意志,无需产生,洛克所设想的政体,是自下而上由人民的共同行动建立起来的,卢梭所设计的政体,是自上而下在一个“思维中的存在”的指引、教导和“接纳”下建立起来的,

看到区别了吧,想想共产主义的指引。。。

具体到此楼的讨论,从这个不同里,我们也能读到一些答案
 
从逻辑上来说肯定是先有家再有国,不过"有国才有家"的说法并不是从逻辑上来比先后,没有必要去抠字眼,

至于遇到利益冲突是把家还是国放前面,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移民的行为其实已经表明了是把家放前面
 
最后编辑: 2017-09-29

robot_chen

为了打倒党中央,而时刻准备着。
不是。但是你是比较稳定的下等人。 比如说在国家动荡的时候,家也非常动荡,比如八国联军来了,杀了你全家,把你收留(qiang jian)了,或者说你当了英国的顺民,但是日本人来了, 你又当了日本人的顺民,后来国民党那个军阀又看上你了,最后共匪又看上你了,因为国家动荡你一直换家,直到共匪当家你只被共匪一个人收留很长时间,你的家算相对稳定点虽然你任然是下等人。

再举个例子,虽然都是没爹跟着妈改嫁的孩子,但是频繁改嫁爹的孩子 远不如 改嫁一个稳定爹的孩子幸福。
所以呢,5毛你就盯着你共匪干爹的屁眼儿使劲儿舔,做个稳定的下贱奴才,你就心满意足了。
永远下贱的5毛啊,可怜。
 
现代社会中,家必须依附国是对的,但这个国并不是个特定概念,并非指一个特定国家,我们移民家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某些人所谓的有国才有家,就是指一个特定的国,是指特定当权者统治的特定的国。这就是偷换概念。
你这解释也是偷换概念!
“有国才有家”这种口号因为是讲给特定的群体听,因此才指特定的国。如果是美国政府讲,那自然讲给美国人听,特定的国就是美国。中国、加拿大也是一样。
 
反乌托邦三部曲 都非常好看 这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 有种特殊的熟悉的震撼感。这本书是我哲学课教材之一 要想看中文版就Google搜索“1984 中文版”就找到了。
搜了一下这本书,把内容简介贴在这里,确实有点不寒而栗:
本书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特别可怕的是: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一九八四》是奥威尔辞世前最后一部著作。极权统治我们都不陌生了,但翻开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还是会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从背脊升起:在一个名曰“大洋国”的地方,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城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一段写于五十年前的绝妙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再重现……从未在任何极权国家生活过的英国人奥威尔,何以有如此天才般的预见和洞察?其实就象丁春秋的逍遥派、东方不败的日月神教,作家们不过是透视了人性中最原始而丑陋的东西。
 
反乌托邦三部曲 都非常好看 这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 有种特殊的熟悉的震撼感。这本书是我哲学课教材之一 要想看中文版就Google搜索“1984 中文版”就找到了。
搜了一下这本书,把内容简介贴在这里,确实有点不寒而栗:
本书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特别可怕的是: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一九八四》是奥威尔辞世前最后一部著作。极权统治我们都不陌生了,但翻开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还是会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从背脊升起:在一个名曰“大洋国”的地方,全体人民处于完全监视之下、自由与思想是城中绝迹的珍品,屈从与无意识被训练成一种全民心态----一段写于五十年前的绝妙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再重现……从未在任何极权国家生活过的英国人奥威尔,何以有如此天才般的预见和洞察?其实就象丁春秋的逍遥派、东方不败的日月神教,作家们不过是透视了人性中最原始而丑陋的东西。
 
你这解释也是偷换概念!
“有国才有家”这种口号因为是讲给特定的群体听,因此才指特定的国。如果是美国政府讲,那自然讲给美国人听,特定的国就是美国。中国、加拿大也是一样。
关键是美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不会喊“有国才有家”这种口号。所以某些人喊这样的口号的目的就太明显不过了。
 
最后编辑: 2017-09-30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