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移民过来后英语达到或者接近母语水平(二代不算)

难,最好的办法是找个native女朋友,每天练,各个角度的练

是很难,口音上,天赋很重要,就好像有人天生就是说相声的料,各种方言口音和戏曲腔调模仿起来像模像样。我这样天赋一般的,只能坚持多听多用,增强语感和对常用句式的反应能力,即使口音还是重,根据同事feedback我的口语还是有进步的。
 
说到口音,如果只是某些词语的发音,其实没啥,移二代的英文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

真正在交流中让洋人感到困扰的,是词汇的重音和断句方式,这个其实严格说已经不是口音问题,就是英文口语不好的一种表现。不过我自己经验,这个也是在口语练习中可以进步最快的,只要你多听,敢说。

如果说话节奏感已经很接近洋人,一点口音其实不构成大障碍。英文继续进步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各种短句,俚语的文化背景,使用场合等,尽量避免不恰当选词的情况。让自己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本地人。

就像大山的口音再正,中文也不可能比一个江浙口音的语文老师更好。一个意义复杂一点的成语的使用,可能就会让他露了馅。


连读,失去爆破,轻重读,断句。 认真学习半个月到一个月,把发音习惯改掉,基本能去除口音。可惜这么重要的发音常识,居然不是中学或者大学的必学内容。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乎英语口音?我从95年来加拿大上学到现在英语还是有口音的,这些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反而是 I love your accent. 我的口音受两个朋友影响最大,她们是我上学时的同屋,毕业后二十年也没断过联系。她们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伦敦人,所以我的British accent相对比较重,再加上Chinese accent 和 Canadian accent, 或许让一些人觉得挺独特的有新鲜感。

不是说英语口音不重要,如果你的英语发音能达到母语水平再好没有了,否则的话只要能达到两点就足够了。第一,别人听你说话不费劲;第二,你的发音语调不会让别人听起来不舒服。其实无论是政府还是大企业的高级职位,说英语有口音的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堆两堆,而且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你说话的内容和深度反映出你的智商和情商,别人对你的感觉和认同也是以此为根据的,而不是你的口音。再说了,美国人说加拿大说活有口音,加拿大人也说美国人有口音,哪个口音才是标准的?

这些年我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很有能力在国内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找不到好工作。如果我有一个北美学位,就会。。。如果我的英语没有口音,就会。。。。。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但往往得到后才发现你的处境其实并没有很大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学位,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口音,是你说话的内容和深度。努力改善英语发音是对的,但是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举个手,我就是,30岁登陆。

大学开始就看原版的书报教材,十几年前就做过电影字幕,某字幕组元老。

打电话人家听不出来我是中国人,有时被问是不是这里出生的。
书面文字水准超过普通本地人,帮本地西人改过简历写过cover letter,参与写过公司的manual
另外法文可以读懂报纸,但是听说写都很一般。

然并卵,该被歧视还是歧视。

找政府工,申请直接被印巴人扔进垃圾桶。

公司里年长的西人还普遍比较友善,但不少小年轻,甚至都没见过面,仅仅看你姓名是中国人,就会想法来搞你bully你。

口音这个问题,只能寄希望于移二代了。大山到中国几十年了,汉语很流利,但一听他说话就知道是个老外。
老外年轻人最可恨,语速极快,俚语极多,歧视极大。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乎英语口音?我从95年来加拿大上学到现在英语还是有口音的,这些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反而是 I love your accent. 我的口音受两个朋友影响最大,她们是我上学时的同屋,毕业后二十年也没断过联系。她们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伦敦人,所以我的British accent相对比较重,再加上Chinese accent 和 Canadian accent, 或许让一些人觉得挺独特的有新鲜感。

不是说英语口音不重要,如果你的英语发音能达到母语水平再好没有了,否则的话只要能达到两点就足够了。第一,别人听你说话不费劲;第二,你的发音语调不会让别人听起来不舒服。其实无论是政府还是大企业的高级职位,说英语有口音的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堆两堆,而且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你说话的内容和深度反映出你的智商和情商,别人对你的感觉和认同也是以此为根据的,而不是你的口音。再说了,美国人说加拿大说活有口音,加拿大人也说美国人有口音,哪个口音才是标准的?

这些年我常听到有些人说,我很有能力在国内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找不到好工作。如果我有一个北美学位,就会。。。如果我的英语没有口音,就会。。。。。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但往往得到后才发现你的处境其实并没有很大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学位,是你的能力;不是你的口音,是你说话的内容和深度。努力改善英语发音是对的,但是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想想毛爷爷的湖南口音,邓爷爷的四川口音。。。
 
口音在英语口语中,应该是最后一个要纠正的。在英语口语没有连贯性顺畅性之前,谈口音都是避重就轻,或主次不分。也就是说,在口头英语还说不利落呢,口音问题无从谈起。再就是说,口头表达不磕磕碰碰了,口音稍加留意,改变起来应该是顺应自然,水到渠成的。
 
最后编辑: 2017-06-14

逸康

知名园友
379
3岁后就有口音了,只是如果以后一直用很多会改过来
我可以把这个年限涨到5岁,所以在座的也别纠结了,吹牛的也省省吧!人只可以有一个母语,即使欧洲那些multilingual地区的“天才”们掌握的各种语言里也有强有弱,无一例外。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