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否定的人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最早质疑的是朱熹, 可那是千年之后的人,而且他们认为杀人有违孔圣人的仁, 和他们宣扬的有所抵触,但是比他们时代早很多且和孔子年代相差不远的史料不予相信而相信虚无的揣测更不靠谱,至于少正卯是否是大夫更是没有史实的揣测,司马迁家的都是司马?
本来想学楼主假装有知识一把,好好地从一二三四五六方面来详细论述这个话题。
想了一下午,只想出两点。其实目前为止学界公认比较靠谱的也就这两点,简单说一说。
第一点是关于典籍的。现在看到第一个记录这件事的是荀子。这个人是在我老师去世后160年才出生的。关于老师的事迹,是兄弟们没记录,论语里也没有,左传里也没有,就连当时鄙视孔子的晏子也没提过,荀子却知道。这不合理。荀子写的很多东西,为了说明他的观点而虚构的寓言故事,并不一定发生过。
第二点是关于定公时期鲁国的政治形势。当时鲁国的军政大局被三桓掌握,定公并没有实权。孔子做过最大的官,史记(篡改历史第一书)说是“大司寇,摄相事”,也就是主管司法,并帮助相处理一些事。级别属于上卿,不是正卿。具体的事情要听三桓兄弟们。鲁国讲究亲亲上恩,大小官员可能都多少有些关系,所以一向不爱好随便杀人。孔子上任这样一个虚职,得意洋洋几天有可能。但是上任几天就杀人,这不大说得通,形势不允许。
以上这两点也只是猜测,到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也许有一天山东某地挖出少正卯墓,墓里有一铜盘,刻着“杀人者孔丘也,血债血偿”几个大字。只有那样,才可以相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