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圣诞快乐!
袁老师在另外一个视频中说了:大家千万别把他当成历史大家,他只是个逗逼。不过我认为他是自谦了,他只是个中学历史老师,的确不是史学家。
不要说袁老师了,即使是司马迁,也只是一家之言,而未必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在研究历史时,有个现象层出不穷:新朝对前朝的诋毁。这是因为如果不把前朝说的一无是处,就无法说明新朝的造反有理。
比如司马迁说暴秦,那是因为司马迁是汉朝的史官,司马迁不说秦朝坏,汉武帝怎么会允许史记发行?汉朝不把秦朝说的那么坏,他们灭亡秦朝就没有正当性了。所以看史籍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只能是参考。秦国如果真那么糟糕,如何能灭六国,而不是被六国灭?它必然在政治、经济、军事、管理等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现在出土的秦简也一再展现了秦朝在法律及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创举。
今天对明朝的讽刺挖苦,大多数都是清朝写的。这并非事实。实际明朝远比嘉定三屠的清朝更文明更进化。袁老师也在一个视频里秉承这种一贯的谬误把明朝归纳为混蛋皇帝最集中的王朝,他的依据之一就是有某皇帝炼丹,某皇帝几十年不上朝,etc.。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朝的内阁制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皇帝即使几十年不临朝,国政从未被荒芜,可以说是后来日本和英国的政治体系的鼻祖。当然,明朝的内阁制是封建体系的,日本和英国现在的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
明朝的科技、文明都已经非常先进,开花大炮,明朝时叫红衣大炮,远征夷狄时已经名闻天下。即使是清军的八旗劲旅也一度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千古一帝的康熙却下令把明军的开花大炮深藏灭绝。到清末左宗棠远征西北时偶然挖掘发现了洋人的开花大炮早在前朝初期就有了,左宗棠仰天长叹:“三百年前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于被列强欺凌。”《出自左文襄公全集》
回到内阁制,《大秦赋》里也有展现,就是吕不韦convince嬴政的话,大王本就不用操心劳神,凡事都是宰相内阁忙活。
当然,看你的立场了,内阁制容易造成皇帝被宰相架空,但是如果遇到昏君,而内阁制就显示出优势了,这就是明朝若干朝皇帝几十年不临朝,国家也没有大乱的原因。
第二,历史还有一个现象:短命王朝往往不是皇帝太操蛋,而是皇帝太能干。秦始皇也罢,隋炀帝也罢,其实都是很雄才大略的帝王,下笔能写诗文,上马提枪能杀敌。而且据说隋炀帝还长的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商纣王使用的弓箭即使是最神勇的武将都拉不开,商纣王却能百步穿杨。太有远大宏图的皇帝就只争朝夕,想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事业,所以他们的通病就是:使用民力不当。无论是秦始皇灭六国、修长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etc.,还是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远征高丽etc.,莫不如此。汉武帝远征匈奴,把文景之治的财富全耗尽了,以至于下了罪己诏。反之,如果皇帝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肏肏美女嫔妃,百姓的日子却会很好,因为皇帝吃吃肉、喝喝酒、嫖嫖女人花不了什么钱,也不用穷征暴敛,所谓的”无为而治“,但是如果修长城、挖运河、灭匈奴,这钱就花海了,没有蓝翔技校和基建狂魔,连起码的铁锹、镐头都没有,全靠人力和近乎原始的工具,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很多都是从无到有的创建,对后世万代都是模板。详见:
https://www.sohu.com/a/311907892_100208024
但是还是我说的,你不能把今人的帽子套给2000多年前祖先头上,借《察今-吕氏春秋》来说: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20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先都知道的事,我们今天还在犯同样的错,难道不也太混蛋了么?
不要苛求祖先,他们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