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李代总统上台之后指挥不动汤恩伯的江防部队,这个我都懒得去找证据,上网随便一搜比比皆是。你非说是抹黑老蒋,无语啊。修改宪法,连任若干届总统,连胡适都看不过眼,你说这算宪政精神么。
既然说武力入侵的可能还存在,那你就说说,凭共党那和过家家差不多水平的海军,怎么和美军的舰队对抗?连金门那么近的距离解放军都解决不了运兵问题,台湾海峡那么宽,怎么过去,游泳么。没错共党一直没放弃武力攻台,但是稍微理智点的人都知道这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普通老百姓不明就里,两边的军事将领和最高统帅不可能不明白。
本来政治人物恋栈,不愿意放弃权力,这也没神马新鲜的。可是硬是不承认,还满口宪政,这就比较奇怪了。
国民政府在大陆和台湾实行威权统治和中华民国的宪政建设并不矛盾啊!当北伐胜利,中国基本上摆脱了军阀割据的状态之后,国府遵循国父的三民主义及党纲,结束军政并实行6年训政和准备宪政,之后的中华民国在中国国民党一党执政的威权统治之下逐步解报禁、解党禁、开放言论、自由经济、统一货币,并由此开启了中国的黄金十年,这些都是事实吧。要不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得中国现代化的努力全部毁于一旦,中国实现全面宪政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实上,宪法草案早于1934年就已经完成了。
关于对蒋公下野的解读,你我都不是历史专家,除了大陆的常见观点,建议你也去参考一下对岸历史学者的一些观点,我个人的看法前面已经说过了,蒋选择下野的目地,其一是让国府主和派有同共军议和的条件,其二,也是为了向美国人表明停战姿态,但这些纯属权宜之计而非他个人的本意,最后国共谈判的破裂应该也是他意料之中的,而主和的李宗仁原本就不是为了开打而代行总统一职的,甚至在谈判尚未开始前,他已经致信蒋提到万一谈判失败,必引咎告退,望蒋筹备预案,以免贻误战机。
至于台海对峙的看法,既然台湾被作为美苏较量中的一枚“小棋子”,从中苏交恶到美国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开始同大陆交往等等变化,这些都对台湾的地缘政治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旦美国逐渐忽略掉台湾的战略价值的话,面对海峡对岸那个有了足够时间做准备的核大国,可以说台湾的沦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