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到今天,是我登录后的第四个月,没有亲眼看到月月已有整整3个月。每当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总是打开笔记本,看看月月最近的照片,看着她圆嘟嘟的脸,总能使我发笑。
回想独自一人的多伦多,仿佛三个月过的很快,但是回忆每一个细节,这三个月的煎熬却是漫长而又酸楚。一如发给新移民的一本小册子里写道,新移民会经历Honeymoon---cutural shock----initial adjusting----mental loneliness----adaption---几个阶段。我正在第四和第五阶段间挣扎,异常苦楚。
即使做了很多准备,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化和历史书籍,来到加拿大,仍然在各个方面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其中大量的知识,是我在OSLT课程上学到的。月月走了一周后,我就全天在Humber college学习语言。本以为OSLT是个专业英语课。实际这门课主要介绍communication skill in professional working environment。 两个月坚持下来,我大概就缺席了一天的课程(没有车之前,每天在ttc上花费3个半小时,早出晚归)。总的来说,收获不少。对于北美人的思维模式,文化习惯以及语言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知道了如何使用长一点的句子问问题,也知道了如何说话才是体面和礼貌的。
对我影响更加深远的,是认识了Byron,我的房东,一个牧师加建筑师。他影响了我对很多事情的价值观,让我对一部分加拿大人的人生态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写了少量的文字在这贴
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583074
自从上学几周后,我开始认识到必须尽快开始启动找工作的计划。因为找工作并不容易,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自己最好做个early bird。不过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有那么不容易。
投出前5份简历的时候,每投一封,当点击email 里send钮的时候,心情都十分激动。第二天和第三天怀揣忐忑的心情等着对方来电。很遗憾,并没有我预期的电话打来。于是在qq群里询问,被告知至少1个月才有反应。那我就更积极一些吧。在投出简历后的第5天,我开始打cold call。打给HR。每打一次,就会失落一次,有时候直接被reception挡掉。以至于我有一点点打电话恐惧症。
大概投了十几份简历,仍然没有回音。有一天看到一个contract的工作,公司是多伦多一个非常elegant的设计公司。我觉得contract工作应该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把。于是,我直接把简历寄给其中一位principal,第二天就打电话给他。因为对方是电话留言,我就简单说了一下投了简历,希望回复。到下午五点半,正在做饭的时候,电话铃响。对方真的回电。我叽里咕噜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对方很客气的说因为他不负责招聘,已经把简历转给HR,当然不是以他的名义转的。我问能不能实习啊,他说他们有实习,不过都是waterloo U和U of T的毕业生。最后,鼓励我努力找工作,因为每个人都这么过来的云云。总之,打完电话既喜又悲。事后我又写了封thanks letter。说可能是因为没有本地学历,自己打算去U of T回炉一下。他回信说,don‘t be so discouraged,他们也招了不少没有加拿大学历的建筑师。
之后有几周,我又陆续参加了一些humber组织的找工经验座谈会,反正成功的人都是成功的,你拿那些招却并不好使。因为不想再遭遇打电话后的失落。我就拼命的发简历。发了三四十份。一如既往的没有回音。当得知我的印度同学找到volunteer的职位后,我想md,与其闲着,不如volunteer吧。于是发简历直接要求免费工作。又发了一二十份。仍然没有回音。这时候感受到了强烈的所谓mental isolation。你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开始归咎自己枉费了人生。
其实很早以前,byron就告诉了我找工作要跳过人事。他并没有意识到我没有他那么好的英语口才,无法有效的绕过前台、秘书,也无法自如的与公司高层对话。所以他介绍的方法我没有试验。直到后来,在2次移民找工作介绍会里,又听到了同样的说法和经验介绍。我决定接下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早些了断――开始直接向公司高层或者公司老板打电话。不过这个时候,我全部选择了小型和中型公司。以前那些大公司,就放弃了。因为大公司有更严格的人事筛选制度。另外大公司资金充裕,即使我愿意免费工作,对他们来讲,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用人效率。
我的方法是投完简历,第二、三天开始打电话。效率很高,打六七个电话就有2次面试的机会。面试多半非常轻松,所有移民课里提到的问题,诸如why should we hire you, What major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did you face? How did you handle them都没有被问到过。可能这些问题都是专业HR面试问题。但是对于公司老板,他们并不习惯通过这种问题寻找自己的判断。我几乎被每次问到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移民? 我咨询了Byron的观点,看看北美人对这个问题的预期。他告诉我,不能be critical, 要stay positive,说一些积极正面的,诸如为何北美吸引我,而不是说天朝怎么怎么样。另外,答案要显示自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等等。总之,要符合北美人的价值判断标准。正如我在OSLT学到的那些东西一样。当然最后并没有拿到工作。
在找工的时候,仍有不少感动的瞬间。有一次面试的老板是香港人,他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最后他告诉我,目前因为项目少,不需要人,但是一旦有机会,他会通知我。他说,steve,我也是移民。你现在遭受到的,你的心情我都曾体验过,所以有任何机会,我一定会帮助你。好话说到这份上,我知足了。
今天写这一贴,是因为我即将离开多伦多。我最后找到了一份温哥华的工作,全仰仗我国内同事的推荐。去一家大陆同胞在温的公司上班。具体做什么,还得到温哥华才知道。对于第一份本地工作,我也没有什么好挑的。
印证了一句话,找工作,运气最重要。最后,我仍然坚信如果我坚持job searching,最后也能成功,或许我之前也很接近了。在多伦多的四个月,是上天给我的恩赐,得以有时间,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路径再一次深入的思考。
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