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

回复: *柠檬花园*

 
回复: *柠檬花园*

隆裕太后的“光荣革命”

张耀杰,文载《环球人物》2012第4期“民国红粉”专栏



100年前的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中国传统历法的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日,刚刚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奉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的懿旨下诏逊位。《清帝逊位诏书》以及其他两道配套诏书连夜颁布,一举打破了中国社会南北双方分裂敌对的政制僵局。真正意义上的南北统一、五族共和或者说是完整全面、共和立宪的中华民国,是应该从这一天开始算起的。宪政学家高全喜在《立宪时刻》一书中,把《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作为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责任人,隆裕太后自然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终极决定者。



隆裕太后的宫廷生活



与隆裕皇后史无前例的历史性贡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史稿》中对于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历史记载: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清朝同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868年的正月初十,小名喜子的叶赫那拉静芬诞生在北京东城朝阳门内芳嘉园。她的父亲桂祥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正在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的弟弟。在众多姐妹中,她是从小就被慈禧太后选中的一个。据说慈禧太后很早就给桂祥留话儿:喜子不要嫁给别人。

1875年,同治皇帝去世,只有4岁的爱新觉罗载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皇帝的政制继承人,从而成为光绪皇帝。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是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的叔父,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到了1889年也就是光绪十五年的正月二十七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与21岁的姑表姐姐叶赫那拉静芬举行大婚典礼,静芬从此入住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开始掌管后宫大权。与静芬一起嫁给光绪皇帝的,还有原任侍郎他他拉长叙的两个女儿,其中16岁的瑾嫔后来晋升为瑾妃,只有14岁的珍嫔后来晋升为珍妃。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及其皇后、皇妃逃往西安,临行前把依仗光绪皇帝的宠爱而卖官干政的珍妃沉入井中。

美国传教士I.T.赫德兰1888年来华传教,他的妻子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慈禧太后的母亲、隆裕皇后的姐妹以及许多朝廷贵妇们的医生。他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一书中转述妻子的话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作为女人,隆裕皇后显然是很不幸的,她从来没有得到过光绪皇帝的宠爱。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去世,第二代醇亲王载沣只有3岁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依照慈禧太后遗命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双重身份,被立为宣统皇帝。“兼祧母后”的隆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醇亲王载沣被封为监国摄政王。



隆裕太后的政制表现



1909年9月2日,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那桐,在日记中记录了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对于中日两国围绕间岛问题的外交谈判的高度肯定:“早进内,巳正散值。召见时面陈与日使会议延吉厅交涉事宜甚棘手,现经决定,请旨定夺。奉谕:即照此定,后日签字,如此结局已为难得,断不为浮议所摇,今日锡督、陈抚电奏可以不理,签字后发一电旨宣示一切可也。圣明洞鉴万里,实为钦悚。”

这是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那桐,关于隆裕太后政制表现的真实记录。这里的“锡督、陈抚”,指的是当时的东三省总都督锡良和吉林巡抚陈昭常。9月4日,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正式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日本方面完全承认间岛为清国领土,以图们江为中韩国界,在江源地方以界碑为基点,以石乙水为分界线,并承诺撤销所谓的统监府派出所。中国方面则在开商埠、领事裁判权、兴修铁路等具体事项上,对日本方面做出让步。这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成功个案,同时也是清政府外交当局袁世凯、那桐等人,与处于敌对状态的宋教仁、吴禄贞等同盟会会员,为了国家利益而进行的一次特殊合作。宋教仁用长达6万字的《间岛问题》一书,充分证明了图们江北岸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龙县光霁峪前原名假江又名间岛的滩地,属于中国领土。先任吉林边务帮办后任督办的同盟会秘密会员吴禄贞,也写作有长达10万字的《延吉边务报告》,为捍卫国家主权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自称公主的裕德龄是清朝正白旗贵族裕庚的女儿,她的母亲是法国人。她与妹妹容龄从小在汉口的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后来又随出任外交官的父亲在日本、法国生活过六年。1902年冬天,裕庚任满回国,被赏以太仆寺卿衔留京养病。17岁的德龄与妹妹容龄因为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被慈禧太后召入宫中担任侍从女官。她在辛亥革命与南北议和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的信息,较为形象地佐证了那桐给予隆裕太后的“洞鉴万里”的高度评价:现在的皇太后是一位很仁慈的女性;“她是一个消息非常灵通的人,她读过一些被译成中文的外国历史书,她很愿意学习并培养皇帝”。与此同时,裕德龄也谈到了隆裕太后所面临的被动共的弱势困境:“她是一位温和的、文静的、谦逊的人,有点冷漠。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她不能和她的婶母[姑姑]也就是已故的慈禧太后相比”;“她根本不想去控制政府,这点我非常确信。她想要的仅仅是平安而已。”



被动共和的光荣革命



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凯依据大清王朝颁布实施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在北京就任君主立宪的内阁总理大臣。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以醇亲王名义退归藩邸。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因此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责任人。

12月7日,时任总理公署幕僚秘书的许宝蘅,在日记中记录了隆裕太后与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养心殿内长达一个小时的对谈。隆裕太后表示:“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并且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委托唐少仪为议和代表,负责与南方各省进行和平谈判。

12月28日,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袁世凯等内阁大臣的强烈要求下,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皇帝国事。隆裕太后最后对袁世凯等人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陪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又表示说:“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基本国策,至此已经初步确定。

1912年2月2日,许宝蘅在日记中记载,他于当天到公署,亲眼看到国务大臣到养心殿内与隆裕太后商酌优礼皇室,“闻太后甚为满意,亲贵亦认可”。2月3日,许宝蘅在日记中写道:“六时起,到公署,总理入对……”同一天,袁世凯将经过隆裕太后认可的《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九款、《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四款、《关于蒙满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七款,分别列作甲、乙、丙三项电告南方议和全权代表伍廷芳。

2月4日下午,伍廷芳、唐绍仪、汪精卫从上海来到南京。当天晚上,孙中山召集各部总次长在总统府讨论。2月5日上午,临时参议院开议孙中山交议之优待清室各条件,孙中山委派胡汉民、伍廷芳、汪精卫莅会说明。参议院对该项条款逐条讨论,将《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改作《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并对原案中尊号、岁费、住地、陵寝、崇陵工程、宫中执事人员、清帝财产、禁卫军等项进行修改,删去第8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礼,国民得以称庆”。

2月12日,与许宝蘅同为总理公署秘书的汪荣宝在日记中写道:“本日国务大臣入内请旨发表,同人均来此静候,惴惴恐有中变,比及午,闻各大臣到阁,一切照办矣。”接下来,他抒写了与《清帝逊位诏书》高度一致的个人感慨:“大清入主中国自顺治元年甲申至今宣统三年辛亥,凡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遂以统治权还付国民,合满汉蒙回藏五大民族为一大中华民国,开千古未有之局,固由全国志士辛苦奔走之功,而我隆裕皇太后尊重人道,以天下让之,盛心亦当令我国民感念于无极矣,……匕鬯不惊,井邑无改,自古鼎革之局岂有如今日之文明者哉?”

许宝蘅也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三时到厅,知辞位之谕旨已下。268年之国祚遂尔旁移,一变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局。”

2月16日,《伦敦泰晤士报》评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衷心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它所切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



“女中尧舜”的身后哀荣



逊位诏书颁布10天后,上海《申报》于2月22日以《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为标题报道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由袁世凯在养心殿内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交世续、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反对共和的恭亲王溥伟自请召见,隆裕太后表示说:“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此时无论是何贵族,均不准进内,于是盖用御宝陈于黄案。“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9月11日,黄兴、陈其美一行人在袁世凯、孙中山的一再邀请催促之下来到北京。当天晚上,满清皇族奉隆裕太后的旨意,在金鱼胡同的那桐住宅举行欢迎会,黄兴在答谢词中表示,辛亥革命不过三个月就实现共和,“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孙中山也当场表示说:“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大总统。他在写给逊位皇室的公函中,称赞隆裕太后为“天下为公”。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太极殿病逝,享年46岁,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日,文武官员穿孝27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副总统黎元洪在唁电中称赞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民国政府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已经逊位的宣统皇帝,也上谥号为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隆裕太后的尸体随后与光绪帝合葬于河北易县的崇陵。

隆裕太后去世后,《清帝逊位诏书》中明确规定的“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的“大中华民国”,始终没有完整全面地建设完成;随之而来的反而是同为汉族人的南方国民党与袁世凯北洋军阀之间反复不断的国内战争。被动主持中华民国共和大业的隆裕太后,更是被各种各样的历史叙述和小说传奇,妖魔化为一名宫廷妒妇和亡国罪人。借用高全喜的话说,“从革命建国到和平建国,《清帝逊位诏书》并没有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通过昭示权利法案、凸显权利与自由原则而获得人民的拥护,而是通过昭示平和价值,以逊位禅让的方式,把一个现代共和国的宪法性蕴含呈现出来。……革命的激进主义占据主导竟效法苏俄,创建党国体制,而保守主义的军政旗手袁世凯最终也是包藏祸心,搞起洪宪帝制,看来悠悠天命注定了两种力量之领袖人物终究缺乏一种像华盛顿、林肯那样伟大的心灵,致使这场穿越古今之变的政治大变局在开了一个好头之后,旋即沦入深渊泥潭,所谓‘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之最终失败,看来也是极其无奈的事情。”
 
回复: *柠檬花园*

“@tom2009cn: 新的拘留所条例删去了拘留所内警察违法犯罪的问责条款,并且拘留人不再需12小时内通知家属。这是明目张胆地开历史倒车,是为全面进入法西斯国家做好法律准备。看一看海内外那些和谐互动派如何解释?胡平,崔卫平之流还如何树理性,与党内所谓开明派如何呼应?”
 
回复: *柠檬花园*





  12日,终南山大峪,张剑峰走累了准备打坐休息一下。CFP


  历史上西安的终南山高僧辈出,然而却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20多年前,美国知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让更多人了解了终南山的隐士,如今那里仍有5000多位来自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1000年前一样的生活。


  【侨报综合报道】35岁的西安市民张剑峰便是一个被《空谷幽兰》带进终南山的人,他看过书后便产生了去寻访隐士的想法。


  三年来,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再到宝鸡龙门洞,一个山谷挨一个山谷走遍,横跨400公里,目的便是寻访居住在其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也从一个纠缠于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


  寻隐者不遇,敲门需要暗号


  西安《华商报》15日报道,有人说,人人都想在终南山寻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但是最后只寻到一棵歪脖子树。“我也想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神仙,一位无所不能的仙人或者圣人,就太完美了。”2008年,张剑峰抱着寻访圣贤的目的走进了终南山。


  “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对张剑峰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一般到访者去敲门,修行者都会开门,但有些并不接待生客。”张剑峰说,“寻访了几百位隐士后我才知道,敲门需要念一些暗号。”


  “阿弥陀佛”、“慈悲”、“无量寿福”是最常用的敲门暗语,如果是佛教修行者,敲门者敲门时念“阿弥陀佛”,道教修行者则需念“无量寿福”,佛教修行者和道教修行者的茅棚上一般都有标志来区分。


  探访修行者,看到玉也看到泥土


  俗话说,有形的都有肉,其实很难找到闪光的人,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劝人向善,告诉人们怎么样减少烦恼。修为很高的人外界很少接触到,只有圈子里才知道。


  张剑峰听说两位比丘尼师徒居住在一座山洞内9年,谁知找到她们居住的山洞时,明明听到门内有动静,但敲门却没有人应声。当时他不懂念暗号,只是坚持敲门,敲门几次后,师徒两人终于开门了。


  见到张剑峰,师父说:“你真是幸运,一般来敲门的人,敲一次没人开门就走了,我们平时不给人开门。”在山洞外,师徒两人在悬崖边开辟了一块三四平方米的菜地,张剑峰到访时,她们正在包白菜饺子。


  “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饺子,她们也很少吃那么丰盛。她们问我从哪里来,拜访过哪些人,讲她们的师父如何修行,谈得比较多的是她们尊崇的修行者,讲智者的生活和道德,她们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后来我也看到一些修行人不是真正在修行,我看到玉的同时看到了泥土。”张剑峰回忆道。


  张剑峰介绍,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一般会把自己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一般人觉得,出家人是穷得没办法才到山里,但后来我发现山里的修行者大部分都很有学养。”张剑峰说,他曾见过一位修行者,藏书很多,留着长头发,特立独行,对电器等样样精通,在茅棚里给自己做了很多精美的家具,他主要研究天文,将天文研究成果和佛经、道经做了对比研究,而且他自己觉得别人并不懂他的东西,只能把研究成果刻在石头上。


  从寻访到修行,做自己的观察者


  在寻访了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慢慢从一个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光看看书,做口头东西不行,我开始只是旁观者,开始对这些修行的行为并不相信,但又不断亲眼见到效果,然后不断否定自己的怀疑,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打坐、练功。”2010年,张剑峰和张德芬等十多人一起凑钱在这里修建了十几间茅棚,取名“终南草堂”,可以供修行者居住。


  对修行的好处,张剑峰说:“就是保持自己时时刻刻不迷失,做自己的观察者,喜怒哀乐你都时刻观察着自己。好像我之前的工作都是为我后来修行做铺垫,现在做的才是我喜欢的真正要做的事情,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做真正的自己。”


  张剑峰有两个孩子,妻子一直支持他,夏天的时候,还带着女儿到茅棚居住,父母也受他的影响开始修行。


  “现在,我所追求的东西,不因大部分人追求其他东西而受到影响,不管社会变化再快,我所接触的东西永远简单。在茅棚里,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茶,那样就挺幸福的,很多人得到的东西很多,并不觉得幸福。”张剑峰说,“这座山不是一般意义的山,看到《空谷幽兰》时,我觉得好像在门缝里的一线光,我想看到光源在哪里,山是一个符号,是活着的文化。”



中国西安市一名杂志编辑,经历3年时间,一个接一个山谷,横跨400公里,拜访逾600名山中隐士,自己也从追求名利的凡人变成了半个隐士。

 《华商报》引述35岁的西安杂志编缉张剑峰表示,“这些年接触庸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挣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

 从2008年开始,他决定去终南山寻找隐士,但无功而返,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人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经历首次的“寻隐者不遇”,张剑峰决定独自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稀里糊涂走,没有交通工具。”

 这终让他找到了传说中的隐士。他说,隐士一般居住在茅棚,也有些是山洞或普通的住宅,他们分散在各个山谷里。这些修行人都很热爱生活,小茅棚打扫得很干净,在门口种点花,但他们不用手机,离村庄近的修行者还会和村里人打交道,很少下山。

 3年来,在寻访数百位隐士后,张剑峰从寻访者变成了修行者。
 
回复: *柠檬花园*

寄死窑:武当山现“寄死窑”竟供老人自生自灭


寄死窑】平凉热线www.p358.com综合报道:寄死窑?寄死窑怎么一回事?寄死窑为哪...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下面平凉热线带你一起了解寄死窑事件的来龙去脉: 本文来自平凉热线


寄死窑

寄死窑新闻背景

湖北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22日,十堰市「寄死窑」探密者认为,位于武当山南麓丘陵的不明窑洞,就是「寄死窑」。 平凉热线
网友热议寄死窑:

王戟:『恶心』←什么『SB』考古砖家←自己解不出迷就听信传言到处散播←搞的大家都人心慌慌↓
不知道叫啥子好:这种风俗只有日本才有…我们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
谢娜:鄂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 。湖北省十堰市官山镇,武当山南神道上的老人洞。老人洞也叫寄死窑、自死窑、认为悬棺鼻祖
离落:湖北人都不是人?把自己年老的爸爸妈妈送到寄死窑,终有一天你们的小孩长大了也会把你们送进去的。而且还会有狗狗在你们尸体上拉便便。
胖哥:中国人讲孝,是有些虚伪,常言说:活着无人问,死了一大阵。这就是活着没官,死了做他人看。 平凉热线
冀郎财进:北方这里就流传古代有 六十花甲子,不死也得死 的事,平原地区先挖一个比较深的墓坑,用砖垒成一间小屋子,只留有一个送饭的小洞口,一天送一次饭,然后把洞口垒一块砖,直到把洞口全部堵死为...
我们都是射手座:不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放家里一天给三顿饭就行了,何必要费那么大力气 from www.p358.com

武当山现“寄死窑”竟供老人自生自灭



寄死窑


湖北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22日,十堰市「寄死窑」探密者认为,位于武当山南麓丘陵的不明窑洞,就是「寄死窑」。 本文来自平凉热线


鄂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昨日,十堰市“寄死窑”探密者认为,位于武当山南麓丘陵的不明窑洞,就是“寄死窑”。 p 358.com原创

武当山不明窑洞,处于其南麓丘陵的灌木草丛中,窑洞依山而建,洞口很小,只有容一人大小,洞形形状规整,隐约留有人工痕迹。但被发现的石洞中,未留下任何物件。石洞所建年代?是何人所建?又用作干啥?都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本文来自平凉热线

探密者发现,窑洞配有两个门栓和两个插门槽,它们的位置很奇怪,门栓在外,插门槽在里。于是,有人据此认为,从门栓洞的设计看,山洞可能是古代用来关押犯人的。 本文来自平凉热线


但鄂西北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徐永安称,这种窑洞,用作关押犯人是极不牢固的,况且民间或者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和说法。他说,这些洞,其实就是崖墓。它广泛存在于鄂西北地区。 p 358.com原创


徐永安说,至于民间的“寄死窑”传说,目前虽无铁证证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说法的存在性。如果这些山洞,确属那种寄死方式,那么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孝道历史,就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一章。 from www.p358.com

《博物馆奇妙夜》挑战敬老习俗 走进武当寄死窑


寄死窑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源远流长。然而,湖北郧县等地发现的大量弃老洞的存在和当地广为流传的弃老传说,对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提出质疑和挑战。本期《博物馆奇妙夜》深入湖北武当地区,对此进行了大量考察,对“弃老”问题提出全新的见解。 平凉热线

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侦探小组很快见到了栖身武当山崖上的多个“寄死窑”。小组成员发现,这些洞口呈半圆形,宽约0.8米,高约1.1米,洞深2米左右,里面刚好可容一人,可以躺下也可以蹲着。 p 358.com原创


据那里的一位老人说,很久以前,人到60岁不死就由亲人送入“寄死窑”,再送三天饭,等老人死后再将尸体取出安葬。这类大同小异的传说不仅我国有,印度、日本、朝鲜、印尼等亚洲国家也存在。如果说《斗鼠记》的故事是保存在口头文学中对于过去社会历史的一种记忆,那么,至今尚存的“寄死窑”遗址恰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有力地证实了“弃老”习俗的存在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本文来自平凉热线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900年时就有“孝”字,在周朝就有了敬老并厚葬老人的习俗。姜子牙80岁当宰相,至今传为佳话。春秋战国时期,老人的智慧谋略在众多诸侯国争霸称雄的激烈争斗中大放异彩。汉代,官府还给年满70岁的老人赠送“鸠杖”以示祝贺,敬老习俗早已确立。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竟然还流行过如此野蛮落后的“自死”或“寄死”习俗,很难使人相信和理解。 p 358.com原创

历史侦探小组再一次出发了,这次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民间传说故事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孝文化的挑战。今晚历史侦探小组深入鄂西北山区,寻找传说中的“寄死窑”。
 
回复: *柠檬花园*

唉,出国之前工作的时候去到鲁西南曲阜济宁一带勘测公路,得知当地就有类似风俗,不过名字唤作“养老屋”,NND, 还JB圣人故里呢! 让我们来自齐国的一干同人唏嘘鄙夷转而愤怒。


话说那曲荷高速公路起点设在曲阜市息陬乡,旁边就是春秋中学 -- 据当地刁民(鲁西南人一向民风刁蛮)反映,此处即是当年孔子编纂春秋韦编三绝之地也!南一公里许,枯草涸床者,浴乎沂之沂河也;手指远方如二公里许之兀立铅空之下乱糟糟鲁西大平原之上二丈余之杂草土堆者,风乎舞雩之舞雩台也!
 
回复: *柠檬花园*

[FONT=黑体]李逵与寄母山、团圆坡[/FONT]

作者:周慎宝
在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东北部与沂源县比邻的绵延数百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个团圆坡村,座落在寄母山南侧海拔500多米高的黑山背坡,相传这里就是梁山好汉李逵杀虎葬母之处。寄母山、团圆坡便由此而得名。改革开放的东风使钢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团圆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跃成为钢城大地上一颗鲜艳夺目的明珠。
《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所说的沂岭,就是莱芜与沂源(原属沂水县)交界处的寄母山和团圆坡。
宋朝末年,梁山好汉在江州城外劫了法场,将宋江、戴宗救上梁山,众头领排了座次,在梁山之巅的聚义厅一连喝了几天庆功酒。安顿下来之后,新入伙的众头领们有的要探望父母,有的要回家搬来老小,惹得李逵萌动了想娘的心思,哭着闹着定要回沂水老家,将老娘搬上山来快活地尽孝。宋江深知李逵生性鲁莽,让他下山虽不放心,但又奈何不得,只好放他下山回家。
这天,李逵老娘正坐在床上念佛,忽听有人推门进来,忙问是谁。当她听说是铁牛回家来了,老娘悲喜交集地说:“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在哪里安身度日?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只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我时常思量你,眼泪流干,因此瞎了双眼。你一向正是如何?”当听说李逵做了官,特地来请她去享福,老娘说:“恁地却好也!”李逵娘要铁牛等给人做工的大哥李达来了商议一下再走,李逵等不得,立马收拾东西。
娘儿俩正要上路,只见李达提了一瓦罐饭走了过来。
老娘喜不自禁地对大儿子说:“铁牛如今做了官,特地回家来搬我。”
李达说:“娘呀,休信他放屁!当初他打杀了人,叫我披枷带锁,受了千般苦。如今又听得他和梁山泊贼人通同劫了法场,闹了江州,在梁山泊做了强盗。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来,着落原籍追捕正身,却要捉我到官比捕。又得财主替我官司分理说:‘他兄弟已是十来年不知去向了,也不曾回家。莫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乡贯?’又替我上下使钱,因此不吃官司杖限追要。现今出榜赏三千钱捉他。你这厮不死,却回家来胡说八道!”一番话将李逵的外衣剥了个精光!
明知儿子是犯罪之人,李逵老娘还是同小儿子一起上了路。
李逵怕李达带了人来捉他,匆匆背起老娘只管从乱山深处的僻静小道绕行。行走数日,来到一座叫沂岭的树木茂密的山峦,老娘饥渴难忍。李逵便将老娘安顿在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歇息,吩咐娘道:“您耐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给您。”自己向附近村中寻找食物为母亲充饥。待他回来时,发现老娘已不在,他非常着急,李逵急忙四下里张望,走不到三十多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而去。寻找到约半里之遥的另一座山上,在一处洞口发现两只小虎正在那里贪婪地舔一条人腿,旁边有一堆人骨头。李逵见此情景,禁不住浑身颤抖,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搬叫老娘去梁山享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背到这里,倒把娘吃了!那鸟大虫拖的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猜想老娘一定是被这毒虫所害,顿时怒火填胸,虬眉倒竖,抡起大斧向那两只小虎砍去。洞里的两只老虎见虎崽死去,便跃身而来。李逵回身举斧,左右砍去,连砍数斧,两虎惨叫一声瘫软在地上。李逵见其中一只虎奄奄一息,便抓住老虎的后腿,抡起摔死在岩石上。李逵连斩四虎,累得顿时瘫倒在石梁上昏迷过去。
  李逵苏醒过来,悲痛万分,对着苍天号啕大哭。他脱掉外衣,将草地上的尸骨用布衫包起来,暂时在山坡向阳处挖了一个坑掩埋,待日后移至泗州大圣庙后埋葬。
李逵跪在老娘的尸骨坑旁,抱头忏悔:想到老娘一生受苦受难,好不容易苦尽甜来,却不料半天福也没享就命丧虎口,怎不令人痛断肝肠?
李逵老娘是个苦难的母亲,丈夫早逝,长子李达从小给人家扛活,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小儿子李逵,自幼凶顽,十几年前李逵替母报仇惹下人命官司逃走,老太太在家生生哭瞎了双眼。李逵娘那时给刘员外家当厨娘,讲好了年薪十斗高粱。可到了年关,刘员外耍赖,说李逵娘打了一个缸摔了一只瓢,春天还借了两斗粮,七折八扣,李逵娘一粒粮也没拿到,只好哭泣着回家。时值除夕,十七岁的李达和十四岁的李逵眼巴巴地盼着老娘满载而归,欢度新年,却见老娘泪水涟涟两手空空回家。李逵听完老娘诉说,便大喝一声:“那刘员外活够了!”说罢就冲向门外。李达和母亲拼命阻拦,凭李逵一身蛮劲,哪里挡得住?李逵闯到刘家,本想要回粮食,可刘员外不但不给,还说李逵私闯民宅、非偷即盗,于是命家丁痛打李逵。李逵忍无可忍,上前一拳捣在刘员外的太阳穴上,员外当场毙命。李逵见势不妙,拼命逃窜,家丁拼命紧追不舍,此时天上突然飞沙走石,刮来一阵黑旋风,刮得众家丁东倒西歪鬼哭狼嚎。旋风过后,李逵踪影皆无。李逵跑回家中,老娘和大哥一听李逵打死了刘员外,大惊失色。李达说:“娘,快把铁牛绑了见官,省得连累了老娘!”老娘呵斥道:“糊涂的东西,自古杀人偿命,那员外已死不能再活了,还非搭上牛儿一条命不可?牛儿,你别管俺们了,快快逃命去吧!”李逵哭道:“娘,您辛苦拉扯大俺们兄弟俩,还没得济,反被儿子连累,叫儿子怎忍心独自逃命呢?”老娘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说着,便推着李逵逃命去了。李逵走后,家丁们把老娘和李达押上沂水县衙,各打二十大板。老娘被打得皮开肉绽,李达被打入囚牢……尽管如此,李逵老娘对小儿子还是疼爱有加。李逵杀了人,连累了一家人,李达也因此吃了官司,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娘在家中倍受煎熬,度日如年。但她不但不恨儿子,一听铁牛来家请她去梁山,立即欣然应允。直到李达进门,听说铁牛已上山落草成了强盗之后,老娘也没有徘徊不从,还是一门心思跟李逵一同前往……这种举动需要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想着想着,李逵哭别了老娘,提起大斧,向山下走去。行不多时,来到山下小村旁,步入街中,猛然看见一家门前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近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娘。母子相见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母子哭泣之声被这家主人张忠善听见,便叫母子二人进屋说话。
  原来李逵去寻食物时,老娘连累带饿昏了过去。张忠善是村医,上山采药回来,在山上发现了昏迷不醒的老人,便将她背下山来,生火取暖,喂水喂饭,老人慢慢地醒了过来。
  老娘谢过救命恩人,并将自己的身世向张忠善一一叙说,张忠善被李逵的孝心所感动,说:“我是个孤儿,为赡养老人,咱二人结为兄弟,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你还有大事要做,老人今后就由我来照顾好了。”李逵闻听此言,倍加欢喜,感激万分,兄弟二人立即点燃香烛,拜了天地和母亲,结为兄弟。李逵住了一夜,次日清晨,辞别了母亲和兄长,毅然向梁山走去……
  村民听说张忠善采药时认领了一位老人,都对他非常敬佩,纷纷前来探望,并向张忠善道喜。张忠善把义弟李逵的身世和孝敬老人的高尚品德向乡亲们作了介绍,受到众乡亲的赞誉。
  后经乡亲们提议,为宏扬李逵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把李逵寄居老人的那座山改名为“寄母山”,寻母摔虎的那座山改名为“摔虎山”。李逵母子二人大难不死,侠肝义胆,洪福盖世,在这小山村团聚,由此,把这个小山村改名为“团圆坡村”。
(本文参阅赵萍所著的《水浒中的女人》等资料)
 
回复: *柠檬花园*






  
陈光标 端着钢枪​




  




  





  
陈光标​



  “陈环保”和“陈环境”的爹“陈低碳”,这次两会又来了。今年他骑自行车秀了把车技,还穿上了雷锋装,端上了冲锋枪。
  3月3日,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手握钢枪,“中国首善”陈光标一身标准“雷锋”装扮亮相湖南卫视《锋尚之王》节目录制现场。临近3月5日学雷锋日,陈光标曾在微博上称自己是雷锋的粉丝,他从事慈善也是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不仅如此,他还从2月8日到3月5日期间,每天在微博上发布15张珍藏的雷锋照片,并称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雷锋精神。
  颁奖词:“陈低碳”说,来之前他老婆“张绿色”劝他“别去丢脸了”,但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舞台,也是最好的舞台”。既然陈光标已站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上,甚至戏服都穿好了,最佳配角就非他莫属。
  延伸阅读:陈光标《锋尚之王》变雷锋 自称雷锋粉丝
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手握钢枪,昨天,“中国首善”陈光标一身标准“雷锋”装扮亮相湖南卫视《锋尚之王》节目录制现场。   在3月5日学雷锋日来临之际,《锋尚之王》此次也特别筹划了一期雷锋专场,请来陈光标,“京城遗少”靳飞,行为艺术家舒勇等到场,一起探讨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节目中,舒勇还特别为陈光标颁发了“时代雷锋”的称号。
 
回复: *柠檬花园*

“@zhangwei8964: 【人民代表大会已蜕变成官商代表大会】据中央党校的教授王贵秀统计,全国大代表中70%是各级党政官员;剩下的30%,大半为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实际应该与时俱进的改为"全国官商勾结代表大会",无必要再拿“人民”二字忽悠人民了!”
 
回复: *柠檬花园*

“@aiww: 雷锋说“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毛说“向雷锋同志学习”麻辣隔壁,精神病还真这么不要脸的。”
 
回复: *柠檬花园*

“@zhangwei8964: 【人民代表大会已蜕变成官商代表大会】据中央党校的教授王贵秀统计,全国大代表中70%是各级党政官员;剩下的30%,大半为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实际应该与时俱进的改为"全国官商勾结代表大会",无必要再拿“人民”二字忽悠人民了!”

“@aiww: 雷锋说“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毛说“向雷锋同志学习”麻辣隔壁,精神病还真这么不要脸的。”
:wdb6:有才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