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大家再说这样的孩子正常,可能有些家长的小世界要坍塌了。

真对自己孩子有信心的,不会去比他家孩子,
不会去贬低别人家孩子,即便别人家孩子某些方面不如你家孩子也不会。
更不要说人家孩子表现出早慧,

至始至终没看到这位妈妈说别人不认字的孩子就笨了。
她只是在为她精心投入的收获而喜悦,拿来分享。

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根本原因还是家长和家长不一样。



你尽管放心,我的世界不会坍塌。
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在孩子身上找平衡感。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关于51楼同学的看法我倒是有些不同观点。说到汉字汉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从字形字音字义上来说都非常美丽、发展非常完善的语言体系。只说字形吧,汉字源于象形文字,最早的那些本身即是一种图案,后来的文字俱是发展于此,汉字的偏旁部首及整体构架也是体现了一种方正和对称之美,(当然这可能与我们汉民族的民族特性也是如此有关,或两者相互影响)。在启蒙孩子汉字学习时我就是先教大小日月山的,告诉他这些字的来源,讲故事,画图画,孩子就来兴趣了。所以我也不认为这会与他画画有多少冲突,反正是游戏,还有想象力。不过就是写字时字顺训练有点麻烦,与绘画的自由运笔习惯相冲。甚至有时我还怀疑孩子对汉字能自行记忆是不是因为他喜欢画画所以对蕴含图形美的汉字容易上心?他学英语倒是有些头痛,记不住那些拉丁字母,汉语拼音也是。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关于51楼同学的看法我倒是有些不同观点。说到汉字汉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从字形字音字义上来说都非常美丽、发展非常完善的语言体系。只说字形吧,汉字源于象形文字,最早的那些本身即是一种图案,后来的文字俱是发展于此,汉字的偏旁部首及整体构架也是体现了一种方正和对称之美,(当然这可能与我们汉民族的民族特性也是如此有关,或两者相互影响)。在启蒙孩子汉字学习时我就是先教大小日月山的,告诉他这些字的来源,讲故事,画图画,孩子就来兴趣了。所以我也不认为这会与他画画有多少冲突,反正是游戏,还有想象力。不过就是写字时字顺训练有点麻烦,与绘画的自由运笔习惯相冲。甚至有时我还怀疑孩子对汉字能自行记忆是不是因为他喜欢画画所以对蕴含图形美的汉字容易上心?他学英语倒是有些头痛,记不住那些拉丁字母,汉语拼音也是。

我倒不觉得汉字有那么关联到美和民族特性,这可能有情感寄托的因素在里面。

但我看到过语言学的报道,汉字的图形特征,对阅读方式大脑运行区和其他文字差异很大,很特别,因为我们是看图形的,长期训练我们的阅读就是图形化的,扫一眼形状直接反应的。拉丁文字不是,是拼音的。华人连阅读英文都会比母语英语的人快,这个我在生活中也注意到了。是这样,原来很早在国内,第一次看到老美同事拿手指划着看文本我就奇怪,后来看到这个才明白,他们是声音阅读的,边划嘴里默默念,要把文字转化到声音。我们不用,眼到心到,不会心里去念出来。老外拼错单词也多,我们即便拼错,也会产生“看着不像啊”这种感觉,他们迟钝的多。当然阅读多的老外比较隐蔽,但仔细观察这种现象还是有。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有位妈妈说:
老三只有两岁多点,但已经认识了几百个中文字,同时也能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


请大家讨论下,这是正常的吗?

正常的。(前提是快乐教育)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象棋大师的棋谱运算能力可以说常人的上百倍甚至千倍

就怕经过十年的常规普通教育,把孩子的天分给抹杀了。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有得孩子,的确有天赋,过目不忘,自然就能轻松认字很多。当年在上海,女儿的幼儿园班级里,就有两个男孩有这个功力。

这样的孩子,被称为 photo eye还是brain什么的,反正有个英文专业词汇描述这种孩子。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丧失完毕。

这种认字容易的孩子,以我个人的所见,天然地产自两种家庭:父母均为高学历,年轻,无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这是我对那两个男孩子的家庭的总结。

如果是没有这个天赋,缺要靠勤补拙,那个就太难了,父母自己都会块累死的。所以,我觉得,这种孩子的父母,其实没有摧残孩子,不过是孩子天性流露罢了。

那两个男孩子,一个认字是因为对各种奥特曼卡片有兴趣,上面多古怪的中文名字,都认得。一个是外出看到啥,都问。车牌上再复杂的省分简称,都能记得,路牌啥的,一概拿下。

这个个男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的比较多,我相信她的父母应该没有做什么额外的识字教育。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北京时间2013年1月27日16时10分,中国象棋协会官方认定的盲棋新世界纪录诞生,

蒋川以历时七小时四十分,1人对22人十六胜六和、胜率高达86.4%的出色战绩创造了新传奇,延续盲棋这一神奇绝技的魅力,

这一天,也是蒋川走向三十而立的第一天,昨日他刚刚渡过了自己二十九岁的公历生日。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中国人那么多,出几个天赋超常的孩子很正常,更何况人家妈妈那么一心一意地培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早慧的,也有后来居上的。还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吧,父母要做的只是顺势而为。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刚好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孩子,你慢慢来。人生是马拉松,不要再相信“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类的话。回头想想自己和同学的过去、现状,,真的很赞成。

其实一二岁的孩子会认几百字,而有不少孩子三岁还不大会说话。但是到了10岁左右,区别已经不大了。到了20岁,谁强谁弱还真不好说。到了三四十岁,象我们现在,看看自己同龄的朋友和同学,作得最好的、最优秀的,并非当年最优秀的。

以前也看过一个调查,很多年前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现在的人生并非如当初想像的那么辉煌。所以后来,对于早教、对于这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有了很多质疑。

以上只是纯讨论啊。不针对任何人。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我看到过语言学的报道,汉字的图形特征,对阅读方式大脑运行区和其他文字差异很大,很特别,因为我们是看图形的,长期训练我们的阅读就是图形化的,扫一眼形状直接反应的。拉丁文字不是,是拼音的。华人连阅读英文都会比母语英语的人快,这个我在生活中也注意到了。是这样,原来很早在国内,第一次看到老美同事拿手指划着看文本我就奇怪,后来看到这个才明白,他们是声音阅读的,边划嘴里默默念,要把文字转化到声音。我们不用,眼到心到,不会心里去念出来。老外拼错单词也多,我们即便拼错,也会产生“看着不像啊”这种感觉,他们迟钝的多。当然阅读多的老外比较隐蔽,但仔细观察这种现象还是有。

学习了,真是有研究的教育专家!

其实孩子早教,如果只从结果看,后来往往和普通孩子差别不大。但是如果培养了真正的兴趣和习惯,这个倒比几岁识得几个字意义更大,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是终身受益的。为这个,赞这位妈妈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我家孩子2岁多点时也认了不少汉字,还会背好多首古诗,因为那会儿这是一个游戏项目,可以玩的项目不太多,喜欢听爸爸妈妈讲书上的东西,玩认字游戏。后来大点活动多了,不是天天看,天天巩固,很快又忘了。2岁多学这些东西是毫无理解的,只是死记硬背。

我觉得这都无所谓的,两三岁认识的,以后未必会记得。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好玩,再认下去也是好的。但是孩子大点了,对画画和手工有兴趣,自己天天坐在那里画啊画,剪啊剪,有摸索,有创造,自己掌控这些技能越来越强,就越感兴趣。不止限于让父母讲故事,认字,自己要编故事,摸索读音和字母的关系。这样虽然是忘了很多以前认得的汉字,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从复读机进化到了自动化。呵呵。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我家孩子2岁多点时也认了不少汉字,还会背好多首古诗,因为那会儿这是一个游戏项目,可以玩的项目不太多,喜欢听爸爸妈妈讲书上的东西,玩认字游戏。后来大点活动多了,不是天天看,天天巩固,很快又忘了。2岁多学这些东西是毫无理解的,只是死记硬背。

我觉得这都无所谓的,两三岁认识的,以后未必会记得。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好玩,再认下去也是好的。但是孩子大点了,对画画和手工有兴趣,自己天天坐在那里画啊画,剪啊剪,有摸索,有创造,自己掌控这些技能越来越强,就越感兴趣。不止限于让父母讲故事,认字,自己要编故事,摸索读音和字母的关系。这样虽然是忘了很多以前认得的汉字,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从复读机进化到了自动化。呵呵。



最有智慧的帖子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我家孩子2岁多点时也认了不少汉字,还会背好多首古诗,因为那会儿这是一个游戏项目,可以玩的项目不太多,喜欢听爸爸妈妈讲书上的东西,玩认字游戏。后来大点活动多了,不是天天看,天天巩固,很快又忘了。2岁多学这些东西是毫无理解的,只是死记硬背。

我觉得这都无所谓的,两三岁认识的,以后未必会记得。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好玩,再认下去也是好的。但是孩子大点了,对画画和手工有兴趣,自己天天坐在那里画啊画,剪啊剪,有摸索,有创造,自己掌控这些技能越来越强,就越感兴趣。不止限于让父母讲故事,认字,自己要编故事,摸索读音和字母的关系。这样虽然是忘了很多以前认得的汉字,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从复读机进化到了自动化。呵呵。



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帖子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正确了。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开心就好。
我女儿小时候我没教也认识很多字,都是看电视啥的自学的:)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有位妈妈说:
老三只有两岁多点,但已经认识了几百个中文字,同时也能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


请大家讨论下,这是正常的吗?

我家孩子2岁多点时也认了不少汉字,还会背好多首古诗,因为那会儿这是一个游戏项目,可以玩的项目不太多,喜欢听爸爸妈妈讲书上的东西,玩认字游戏。后来大点活动多了,不是天天看,天天巩固,很快又忘了。2岁多学这些东西是毫无理解的,只是死记硬背。

我觉得这都无所谓的,两三岁认识的,以后未必会记得。但是孩子自己觉得好玩,再认下去也是好的。但是孩子大点了,对画画和手工有兴趣,自己天天坐在那里画啊画,剪啊剪,有摸索,有创造,自己掌控这些技能越来越强,就越感兴趣。不止限于让父母讲故事,认字,自己要编故事,摸索读音和字母的关系。这样虽然是忘了很多以前认得的汉字,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从复读机进化到了自动化。呵呵。

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帖子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正确了。

这位妈妈如果没有后面的补充,也早已是“不正常”“变态”的了?
我根本没看出来两位妈妈有什么区别,一个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就是"变态不正常"。只看得出都是精心关护孩子的妈妈。

倒是很高兴看到楼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正确了。下次不要随便猜测别人没说的部分了。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呵呵,我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这个妈妈,要么是牛皮大王,要么就是有点变态。

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觉得家长喜欢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就觉得不可能, 别人的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多, 肯定是‘怪胎’,受到家长的残酷训练。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家长付出的多, 孩子就得到的多。所谓的 ‘散养’ 也是要有技巧的一些方面的散养, 不能是真正的散着养了,后悔就真来不及了

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在孩子身上找平衡感。

真觉得那个无所谓的家长,不会觉得那位“变态”妈妈说的有什么刺眼的。也没见谁攀比了。
 
回复: 震惊了!被某个妈妈的早教成果,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这位妈妈如果没有后面的补充,也早已是“不正常”“变态”的了?
我根本没看出来两位妈妈有什么区别,一个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就是"变态不正常"。只看得出都是精心关护孩子的妈妈。

倒是很高兴看到楼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正确了。下次不要随便猜测别人没说的部分了。

两位妈妈,前者是刻意的,后者是顺势而为。

在她们两个的描述里,这种区别已经很明显了。

如果你这点都看不出来,那就反思一下自己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吧。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