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哥好。六四发生那年我不到十五岁,人也不在北京,但当年所听所闻,估计这辈子也忘不掉。当时跟着大人天天听美国之音和BBC,当然新闻联播也看,也几乎天天看到本地学生的游行,更听见周围的大人们(普通的工人、职员、教师)都几乎一边倒的站在学生一边。再下来就是新闻联播里赵紫阳含着眼泪的“我们老了,无所谓了”,再下来就是薛飞杜宪用报丧的声音宣布成功镇压反革命动乱,再下来就是学校里的政治学习,再下来就是所有人的噤若寒蝉,再下来就是九二南巡,经济发展统领一切,六四似乎一点点被人忘却,只有在一班朋友聊天的时候才偶尔会谈到,看法还是众说纷纭。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心里面一直有个渴望,就是想搞清,我到底该怎么看六四?
对于六四,很难说有主流的看法。
有些人似乎是喜欢神话六四的。同样的人也会把民主自由的概念偶像化,例如当年天安门广场上树立起的民主女神像(UBC校园内有一个缩小版,不过这两年似乎是从最热闹的低端挪到稍偏一点的位置)。我的感觉是,喜欢神话六四的人,也往往会要求六四的参与者,尤其是领导者,品格上不能有瑕疵,换句话说应该是人格偶像。
有些人则多少有些妖魔化六四及其参与者。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更赞同政府镇压的立场,认为没有当年六四的镇压,中国后来的经济大发展不可能,六四的起因是西方用来压制中国发展的阴谋。另一类不赞同镇压,但也多少同意六四是被人利用,尤其是当年的学生领袖,必定是拿海外津贴,且一旦出事,是只顾自己逃跑,放任甚至鼓励同学送死的。
上述几种对六四的看法,说实话我都没有共鸣。都太脸谱化,都很抽象,都没有具体的谈论真人,都。。。不可信。
百姓真是傻瓜吗?西方一鼓动,就都傻乎乎的自己挖自己国家发展的墙角吗?难道当年我们父辈在六四期间流露出对于一个更公平、更人性的社会的向往,都是愚蠢、不可实现的吗?
政府能够以此后经济发展的成就合理化当年的镇压吗?
以后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真的能抹平当年的伤痕?还是当年留下的隐患,总有一天要爆发?
当年的学生们,有几分真诚,几分幼稚,几份热血呢?他们真的被人利用了吗?
当年的学生领袖们,有几分胸怀大志,几分野心勃勃,几分公义,几分私心?
对于假设当年没有镇压,中国会怎样这样的问题,我的兴趣反而不大。年纪大了一点才明白,哪有那么多“假设”?也许更实在的,还是还原当年的真相,把当年所有参与的人,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人。
乌尔凯希前不久说了一句,他对于活下来这件事,一直有所谓survivor’s guilt。我倾向于相信他。
在这边工作的头一两年,从VPL借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好像是剑桥的,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在公车上看。其他的内容记不清了,就记得读六四那段的时候,眼泪哗哗地流,只好把头转向车窗外。吾国吾民啊。
这段历史离我们不远,如果细究每一方势力的处境,似乎都有其不得已之处。李鹏陈希同也都各有话说。
悲剧发生了,脸谱化的谴责和颂扬哪一方都流于片面,把真相公开,更平和的分析悲剧的根源有助于防止悲剧重演。
以史为鉴,首先要还原真实的历史,现在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