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在中国完整图集
督教传教士以自己的青春、生命为代价,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倾注了满腔热血,中国的女子学校是由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女人读书难的问题。基督教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大学、中学、小学、医院、女子学校、盲校和盲文、聋哑学校和手语、麻风病院、汉英、英汉字典、汉语拼音、现代农业先进理念、女子留学等等”。
rrrrr令人遗憾的是,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的杰出贡献,很多中国人却不知道,令人痛心的是,有很多中国人非但不感恩,还整天编造谎言诋毁基督教和传教士,他们用一些假借传教士之名的人所做的事,来诋毁基督教及传教士。现在我们看一看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传教士吧!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了一间眼科诊所,是基督徒在华行医施药的开始,图为马礼逊画像
牧师和麻风病人在一起:在四川、云南一些地方,教会现在还在帮助麻风病人。因为官方宣布在中国已经消除了麻风病,所以这些病人得不到大规模的救助,他们几乎被社会遗忘。在四川海螺沟附近就有一个麻风村,康定天主教堂的神父经常去看望他们。
圣母院仁慈堂修女与孤儿们的合影
在传教士的住处,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的合影(四川)
20世纪初天主教神父在给中国儿童施洗
厦门的中国女信徒:1895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女传教士礼荷莲(Lilias Graham)从泉州再次来到厦门,那时厦门的基督教会已有较大发展,建筑扩充,信徒增多,这是她在厦门岛内所接触到的基督教中国女信徒。
教会还接纳培养本地人当牧师,这是礼荷莲为厦门一个中国牧师家庭拍摄的合影。在当时,享受照相术大概是一种身份待遇,看图左小伙子的神气劲和图右小男孩穿着崭新的衣裳,就能了解这家子是多么重视这次合影,或许这位牧师还有后人生活在厦门。
传教士与信徒同坐独轮车
传教士在上音乐课,这些人好像是盲人
入乡随俗的传教士
外出宣教
检查口腔
治眼疾
杜布森(William Hervie Dobson,1870-1965)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和费城综合医院(医学博士),1897年,他作为第一位医疗传教士被美国长老会派往阳江。此后,杜布森一直在阳江从事传教、行医和教学工作,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才光荣退休。
20世纪初,杜布森的团队在阳江建立了一座教堂、一间综合医院、一间男女混合小学。他的教会学校和诊疗所经历了拳乱、内战、盗匪和各种排外运动。杜布森在医疗资源简陋的条件下,为当地病人提供白内障手术。
杜布森特别关注离综合医院几英里远的一条200年历史的麻风村。在阳江的岁月里,他每星期最少一次走访麻风村,为居民提供提供医疗服务和布道。 图为王母岗门口的麻风病患者。杜布森发表在1930年的《中国医学杂志》上的报告指出,王母岗由一些麻风病人聚居而成,离阳江东门约1英里,全部是泥砖屋。
rrrrr清末时期,麻风病在西方国家已经灭绝,而中国的麻风病患者还有百万人之多。所以,这一情况得到西方医学界的关注,一些医生和懂得医术的传教士来到发病率最高的华南地区开设麻风病院,收治麻风病患者。
rrrrr1891年,来自英国的傅特医生请求英国万国麻风救济会帮助,在广东北海伦敦会医院附设了麻风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收容了一百多名麻风病人,强行注射,成效卓著。
rrrrr1905年,德国长老教会的柯纳医生得英国万国麻风救济会之助,在东莞创设麻风院,收容患者有三百多人,广东省政府按月津贴五百元。
教会援建的乡村小学
传教士对推动女子教育起到了巨大作用,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在登州(今蓬莱)传教34年,他于1887年与继室梅里士夫人(Mrs. C. K. Mills)共同创办了登州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1898年,启喑学馆迁往烟台。
rrrrr梅理士夫人到中国前曾在纽约一所学校教聋哑学生,创办启喑学馆后,她采用训练聋哑人说话的标音法和手语进行教学。启喑学馆对中国的聋哑教育影响很大,梅理士夫人设计的手语字母表被中国聋哑学校采用,他们从美国图书中翻译的分级识字课本成为中国聋哑教育的最初教材。该校毕业的学生和他们的亲属或建立聋哑学校,或从事聋哑教育,为中国的聋哑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教会学校的学童
做针线活
rrrrr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崇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学习中国经书一是为了适应当时科举考试的需要,再者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和地方官绅接触,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至于被传统知识分子歧视。三是西方科学知识。开设诸如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落后的中国意义重大。另外,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些教会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课。英语课的设立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开辟了一条渠道,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
烟台的教会学校女学童
教会学校老师与孩子们
教会学校家庭成员
早会
教会小学通常是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到1900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在开办学校的教会及传教士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其次是英国。
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于北京开办的大学,为中国当时教学质量最高、校园环境优秀的大学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国教会学校之首,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即以此校为名。1952年,燕京大学被拆分,校园成为北京大学新校址
美国建筑师亨利·莫菲设计之大礼堂及清华早期建筑,清华大学
辅仁大学,1925年本笃会在北京建校,1952年被拆分,1961年由圣言会、耶稣会与中国主教团在台湾新北市复校。图为辅仁大学位于北京的老校址,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南京创办金陵大学,1952年被拆分,图为金陵大学北大楼,现南京大学行政楼
1913年,美国教会美北长老会、美以美会、监理会、美北浸礼会和基督会在南京创办金陵女子大学,1952年被裁撤,图为金陵女子大学100号楼,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主楼
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由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联合创办, 1952被裁撤,图书馆楼现位于浙江大学杭州之江校区内
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1879年于上海开始创办,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高等教会学校,教学质量极高,在海内外均享有盛誉,宿有“东方哈佛”之称,1952年被拆分。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最早由美国、英国传教士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06年开始资建,至今它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1914年耶鲁大学校友会与湖南育群学会在长沙联合创建了湘雅医学院
华西协合大学,又称华西联合大学,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教会于1905年联合筹办,美国人毕启(Joseph Beech,1867-1954,神学博士)为第一任校长,教授大多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名校。1952年被肢解,上世纪80年代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阿姨母校),校园现属四川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毕启校长
1924年9月7日,笑容可掬的毕启校长,在办公楼迎接新入学的8名女生(如上图),开创了中国男女合校的先河。
苏道璞(Clifford M.Stubbs,1888-1930),利物浦大学博士,1913年来华,华西联合大学副校长,深受师生爱戴,不幸被歹徒杀害。
郁约翰(John Abraham Otte,1861-1910)的“鸦片戒毒所”——鼓浪屿救世医院。他是美籍荷裔传教士、医生,在厦门救死扶伤多年,不幸感染鼠疫病逝。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戴德生(Hudson Taylor,1832-1905),22岁来华,73岁在华病逝。辞世之时,从伦敦到上海都为他举行了大规模的追思会
rrrrr戴德生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彰显奉献与牺牲之精神。
rrrrr1865年,戴德生创立「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同年,发表著作《中国的精神需要和要求》,呼吁传教士来华传教。
rrrrr内地会由一群热忱而有爱心的传教士自由组成,吃苦耐劳,不避艰辛,除信守基要真理外,并不像其它宗派执着于某些观点;他们所持守的严格的属灵原则至今仍是中国教会的祝福。内地会的另一特色是建立教会后,以自立自传自养为目标,不接受外来的津贴补助,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深入内地传教,在短短的十多年里 ,将福音传到19个省,并深入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新疆西藏。
随戴德生一起来华的传教士们
身穿长袍马褂的剑桥七杰:1885年,受到戴德生的影响,七人成为传教士,1885年2月5日前往中国,3月18日到达上海。临行前全英国各地纷纷为他们举行盛大的欢送会。他们的行动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导致Robert Wilder发起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内地会100名同工
聚会,中间老者为戴德生牧师
在农家炕头上的传教士
山西浸信会的成员和孩子
1900年庚子山西教案后的悼念
传教途中的Merry loutse Partidge(左,1900年7月31日在太谷被杀害)与助手
G.B.Farthing夫妇及三个孩子,1900年7月9日在太原被杀害
贝如意姑娘(美国)
rrrrr贝如意姑娘于1890年毕业,同年9月4日启程到中国,11月抵达太谷。当时她25岁,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孩,却有顽强的毅力。虽然睡在泥地板上,附近的沟渠又送来阵阵恶臭,她却不发一句怨言。她首先努力学习语言,当语言可应付自如后,便在男校教学。1892年,学生增至二十四位,她负责教算术和初级代数。下课后,便到戒烟所,向妇女传福音。殉道那天刚好是她35岁生辰。
纪念殉难者
Francis Davis与Lydia Davis夫妇和他们的新生婴儿。1900年7月31日在太谷被杀
山西巡抚毓贤
rrrrr1900年7月9日,在山西省城巡抚衙门西辕门前,毓贤杀死了传教士及家属46人,其中基督教信徒33人,天主教的主教、修士、修女共13人。据事后统计,此次教案山西共杀死传教士191人,杀死中国教民及家属子女1万多人,焚毁教堂、医院225座,不分妇孺老幼全部杀害,竟至枭首剖心,是各省中杀害传教士及教众最多的一个。
转自公众平台:冬川豆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
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赛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