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柠檬花园*
两会言行成压倒重庆的稻草 薄熙来或在京接受调查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3月15日上午10:55发稿“重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而重庆地方媒体华龙网在在15日16时报道称,“今日11时20分,随着航班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缓缓降落,赴京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返渝。”可见在重庆代表团离京之前,对于薄熙来不再任职重庆市委书记的消息已经正式发出。据传,两会结束后,薄熙来未和重庆代表团一起离京,而是留在北京,接受中央调查。
而新华社和重庆媒体华龙网15日对两会重庆代表团启程回渝的报道图片中,亦确实未见薄熙来的身影,而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手捧鲜花,第一个走下舷梯。”
结合此次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史无前例的单独入住戒备森严的人民大会堂宾馆,不与其他省市代表团同住。不难看出,薄熙来从两会开始,其行踪中已经透出蹊跷。
事实上,中共此番重大人事变动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兆。此前重庆市长黄奇帆因为接受凤凰网专访,发表有关王立军事件的不恰当言论而让中央高层震怒,随后两会期间,薄熙来在召开重庆团记者会时又大肆谈及王立军事件,并以带有“要挟上意”的话语公开表示希望胡锦涛去重庆视察,更是令高层不满。在3月14日的记者会上,温家宝以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希望“重庆反思”,已经将中央的意思显露端倪。可以说,如果中共高层此前对于薄熙来在重庆的一系列出格举动感到不满的话,这次两会前后重庆方面的表现,则是压垮薄熙来政治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
黄奇帆四处吹风 埋下炸药
此前媒体曾报道《凤凰为重庆代言王立军案 传中央震怒》,文章认为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的行为,为薄熙来的政治命运埋下了一颗“炸弹”。
因一贯挺薄的《联合早报》态度急转,海外媒体穷追猛打,为应付舆论上极端被动的尴尬局面,重庆方面由政府牵线,迅速和刘长乐旗下的凤凰传媒达成交易,继续沿袭几年前控制某华文媒体的手法,透过投放大量商业赞助,换取有利于重庆的舆论报道。作为回报,凤凰则利用旗下媒体资源为重庆提供舆论支持。重庆市主要党政官员,如市长黄奇帆、政法委书记刘光磊等先后通过凤凰发声。
2月28日,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大谈被高层视为“禁区”的王立军事件以为自己与薄开脱,称王立军确“有精神问题”,而重庆市官方
微博所发布的王立军正接受“休假式治疗”消息也是工作人员私自行为。说到网传他带领70辆警车包围美国成都领馆一事,黄奇帆认为这个传闻不值一驳,因为现场警车全是“川”字牌照。
这一专访视频在当时并未发布,而被刻意安排在3月5日两会召开之日,在凤凰网头条位置发布。因为黄奇帆的特殊身份,他又是王立军的直接上级和王立军事件的直接当事人,这些说法立刻引起舆论轰动,被解读为官方立场和官方“辟谣”版本。
这一情况通过每日简报向中央汇报后,立刻引发中央高层警惕。消息人士甚至用“极为震怒”四字来表述中央高层领导的严厉态度。这位政治局常委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凤凰高层,责令凤凰立刻撤销这一视频报道,消除影响。这一“短命”视频旋即被拿下并消匿处理。
薄熙来继续高调 火上浇油
如果说黄奇帆的行为是外因,那薄熙来自己在两会期间的不当表现则为自己“火上浇油”。因为在两会期间,另一件让中央对重庆感到“不满”的事情是3月9日上午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公开记者会。
当时薄熙来与黄奇帆均出席,各路记者也是带着对重庆的种种疑问齐聚人民大会堂。原定于9时正式开始的记者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有近200名记者提前到场,但被10多名工作人员挡在二楼,根本无法接近四楼的采访厅。工作人员以记者们没有提前在网上申请为由,不予放行,随后又托词会场过小,无法容纳太多的记者。今年两会人大小组的开放团组活动,记者都不需事先申请,而重庆的新闻发言人直到前一天仍称小组开放。
因此有不少媒体记者情绪开始异常激动,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留言,将这个会议的关注度再次推高,在高层眼里,重庆又“折腾了一把”。
不过这个插曲与记者会上薄熙来的言谈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在记者会上,薄熙来近乎畅所欲言,谈及了王立军事件、自己在十八大上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儿子被爆出频频出入夜店的薄瓜瓜,他甚至还对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王立军事件上,薄熙来表示自己用人失察,甚是痛心,自己对于十八大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并且称外界说自己向中央递交了辞呈是“子虚乌有”,薄瓜瓜也拿到英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外界对他的一切猜测都是造谣。
最后一击 重庆被指蓄意“逼宫”
这其中,被外界最多解读的是,当时有记者质疑,为何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至今还没有去过重庆?薄熙来称胡锦涛非常重视重庆,并在2007年提出重要部署,而自己领导的重庆就是这样跟着做,并表示自己相信胡锦涛最终会去重庆视察的。
当时外界有分析称,薄熙来作为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在这样一个公开场合以这种方式对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提出要求,让胡很尴尬。更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指出,“这是在逼宫吗?假设此后胡锦涛因为某种原因去重庆进行视察,外界怎样看待胡、薄二人的关系?如果胡锦涛继续秉持立场,不去重庆,外界又会如何看待?”这种事情按照中共的传统只会在私下进行协商,而不会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场合作出近乎于“逼迫”的邀请,“薄熙来如此表示,将胡锦涛置于何种境地?”该分析人士继续补充道。
温家宝批评激烈显端倪
两会结束后的总理记者会上,作为中国政府首脑,温家宝在自己最后一次的两会后记者会上大谈“文革”,表示对王立军事件“中央高度重视”,“目前调查已经取得进展,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严格依法办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一定会给人民以回答,并且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之后温家宝肯定了近年重庆市历届政府在改革建设事业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但他话锋一转,配合着少有的严肃表情称,“但是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这被外界解读为高层已经统一意见,要薄熙来对事件负主要责任。
在中共进入现代政治历史之后,在如此高级别会议的记者会上,这种公开对于政治局委员进行公开批评的情况极为少见。同时,温家宝这么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过任何一个决议因为表达者身份的不同都有着稍微偏离主轴的理解,并不排除温家宝在领会中央精神上,出于自己的角度对薄熙来表达了看法。
因此可以确定,无论是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还是薄熙来在记者会上的高调言谈,无论是王立军事件的种种表述,还是对于重庆在中央高层眼中的定位,重庆方面都未与中央进行沟通,统一口径。中共在党建方面最为强调的就是党内团结,统一共识,重庆的种种离经叛道行为已经脱离中共高层的思维传统,虽并未上升至“文革”时期的党内权力斗争地步,但是依然让高层如鲠在喉。 或许薄、黄二人此前在重庆的种种行为虽让中央感到不适,但依然决定继续观察、以观后效。但是这种“重庆热闹,中央低调”的平稳局面终于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被彻底打破了。对于薄熙来,中央已经“忍无可忍”,而薄、黄二人两会期间的种种行为,终于成为了压倒他们政治命途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