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制度,也凑个热闹。
任何制度的设计,首先是明确设计者本身为了达到的目的,然后看执行是否到位,分析执行结果和目的之间的差异,不断调整改进。
拿公司举例。公司大了,都要一套详细制度来保障,小的时候开始发展的时候很多是很粗旷的制度,大的方向有,细节是不考虑的。无论是细的,还是粗的,也都是制度。这个公司执行好的制度,放在另外一个公司不一定行,说不定很差。为什么?因为想靠制度来管理,潜意识是把训练人当训练动物看,我规定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做对了奖励做错了惩罚,我不是说这样管理和训练不对,或者说没有效果,其实有些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仔细看制度执行好的和不好的公司的区别,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人的精神面貌,公司提倡的价值观。价值观相近的一伙人在公司,都认可公司的目标,都认可公司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发展,在即使简单粗暴的制度下都可以发挥很好的生产力(我们不能说这个制度太完美无缺了),那不是把人当训练的猴子看,是当成伙伴看,不过伙伴也得有制度。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也多了,逐渐发现发展受阻了,于是很多制度专家,流程专家开始发现问题,说这个制度有问题,所以导致了很多人滥竽充数或者什么什么的,于是优化制度,改善细节,杜绝漏洞,设计者考虑人的钻空子特性,预先模拟过各种可能对策,把很多规定详细化。可好汉架不过人多,设计者的聪明才智毕竟有限,众人都开始想对策时,就有办法。再说执行制度的是人,监督执行结果的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可能腐败,正如听说淘宝的腐败不比政府官员腐败少。那么有时候有人会扼腕说,不是我们制度设计的不好,是人执行的不好。所以又归到人的因素上来。其实是人多了,价值观被稀释了,力的方向不一致后合力不是那些力的叠加了。
所以很多公司开始重视文化建设,所谓文化建设,就是把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提高到和公司价值观相同或相似的高度,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来激励人,团结人,防止走向制度的设计主要成了防人。当然还得有制度,他是配合文化建设一起的,制度体现的也是文化。
所以回到国家层面来说也一样,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应该同时抓,两手都要硬,说的是没错的,错的是执行下我们更重视了物质忽略了精神。不重视这点,光谈制度,解决不了问题。谈到精神文明建设,很多人提倡信仰,试想大家都有共同的信仰,那么力量就强大,缺乏信仰,就会差一些。当初共党也是抓信仰的,抓共产主义信仰,没有这个信仰,不会有当时在穷困面貌下的生产力大提升(后面错误先不看,之前发展还是很有势头的)。信仰就像公司价值观类似,每个公司可以不同,但只要聚集这么一帮人,就有搞头,防止价值观被稀释,就要文化建设,就如当年搞学习雷锋一样,就是一个文化建设(这个文化建设的好不好,很影响人的)。最后文化建设搞得不好,价值观培训不到位,那么确实后面发展会遇到问题,当公司利益还能不断扩张,个人利益总体和公司利益是一致的,无非分多分少的矛盾,人还是愿意留在公司继续干,当公司利益扩张受阻,个人利益增长却不想被影响时,总有一部分人得益另外一部分不满,于是跳槽,严重一点的就恨不得原老板垮掉,自己新公司那里能继续有更好的利益。
这都是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