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精神科医疗诊治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在精神病医院工作的那段日子之一 .
来源:文学城 / 作者:英子
2006-09-20


尤娜的电话,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段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经历,而记忆最深的是刚去的那段日子。。。

说起这座精神病医院,不得不先谈谈它的外部环境(不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去过那个地方)。这座精神病医院(当然它对外的称呼并不叫精神病医院, 而是另一个名子) 是BC省最大的精神病医院,它座落在一个占地面积很大,而又被鲜花,果树和绿草围绕着的山坡上。医院的边上全是上百年的常绿树木环绕,春,夏,秋季时鸟语声不断,很是悠静,时不时地还会看到可爱的小松鼠跑来跳去的。

医院是由几个被设计成宏伟宽大而多层的建筑物和许多个小建筑物组成,那些大的建筑物,远远望去很像首都的政府办公大楼。而那些小的建筑物,则被设计成风格各不相同的两到四层楼房,有的像多层公寓。有的像家居式楼房,还有的像度假式的旅馆等等。而外墙的颜色则多为红,白,蓝,褐和绿色,点缀在绿树花草丛中,很是好看。

在往上一点的半山腰上,建有一排单个度假小屋。据说,是给各病区医生值班时,携妻带子时住的临时之家(可想西方人是如何注重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连值班时都带著家)。当然有医生住的,就有临时护士之家了,那是在靠近山脚下的另一个灰蓝色的建筑物。据说很多护士已不常住在这里了,而多选择开车回家。

在那半山腰上,还有一个浅蓝的建筑物和Playground (Playground里有许多小孩玩的东西,如滑滑梯,桡挠板,沙堆,小木马等等)。这是医院里的Day care center,是专给医生和护士的孩子们所准备的。因为考虑到许多医生和护士或许是单身,或许另一方亦要工作,而12岁以下的孩子,法律规定是不能单独在家的。所以就可以住在这里,很舒服的。一人一个单人套房,还有专人照看,这样就免去了那些有孩子的员工的后顾之忧而专心工作了。一位老同事在这工作30多年了,她的两个孩子以前就是常来这里住,而今巳长大成人了,都有了自已的工作和生活。

所有的建筑物被合理地设计在条条环山道路旁,每个建筑物旁都设有停车场 (每个建筑物之间都间隔很远)。 那是供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仃车用的,每个建没筑物前还设有区间车Bus站,供病人们往来各个建筑物用。这区间车亦连接BC bus,是为了方便无车的病人家属探视用的.

另外,在医院区内的山道上,你经常会看到数辆保安巡逻车在开来开去,这是为了区内安全和寻找病区走失的病人用的。这些保安很利害的,谁在病区的路上走过,他们都有记录。那个病区丢了人,只要说出病人那天穿的衣服,他们会去找后很快就送回来了。

当一个没去过的人走进这个森林深外的医院区,会让你产生一个错觉,还以为到了一个设计完善,美丽,宁静,整洁,舒适的花院住宅区呢!我想这种环境,应该和大陆上的某些干部疗养院差不多吧?可惜在大陆时无缘去参观干部疗养院,所从没法比的。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那种感觉很轻松,很享受,一点亦不像在医院里。我经常早早跑去,将车停在路边上,然后漫步在花树下的绿草坪上。。。

 
最后编辑: 2020-12-21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评论]中国移民「家丑不可外扬」 抗拒治精神病

是要家庭医生确诊了才能申请看的吗?
可以请家庭医生确诊或转介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资料请按此
如果患者坚持没病拒医
亲友可联系医护人员上门与之倾谈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在精神病医院的工作经历之二:内部设置

来源:文学城 / 作者:英子
2006-09-27

接下来,该谈谈那些建筑物的内部环境-亦称病房的设置。提起精神病院的病房,大家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铁栏杆和简陋的床,一个披头散发,双眼无神的女病人,穿着刺眼的条状花纹的病人院服,站在铁栏杆的里面。嘴里在喃喃地说著什么。。。电影里亦是这么描述的,如果你将这情景移植过来,那就错了!

在这医院的病区,你是看不到一根铁栏杆,我亦很奇怪,一个病人终日被禁锢在一个很小的空间,没有人交流,没有人关怀,光靠药物,怎么能治好? 如果是个正常人,假如是我被关在这样一个地方,整天对著铁栏杆与世隔绝,觉得被世人亲人抛弃。不出两个月,我亦会精神错乱的,因为人是应该和外界交流的,应该被人关怀和爱的。每个病区的内部设置各不相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层次来配备的,每个病人入院前要进行最初的评估,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还有身体上的。因为个体是很复杂的东西,每个人的病不可能只有一个,很多人还连带有其它疾病。。。

这里我只提一提一般的病区,亦是我工作过的病区。

那是个三层楼高,房间设计酷似一个Hotel。主要入口进去,第一层是个宽大的厅,接着亦是宽大的走廊,入口左手边是一面墙,墙上被布置成一个宣传栏。入口右手边是上下楼梯口,往里走是一个宽敞的大餐厅,转左继续往里走在宽大的走廊上时,会看到两边有几间护士办公室,药品存放室(这间不用时是锁住的,防止有病人进来乱拿药吃,那些药吃多了会致命的),医生办公室,社工办公室,治疗室,First Aid Room,急救间,和贮藏室。

再往下走就是医护人员的洗手间,病人的洗手间,洗澡间,洗衣房等。在这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很大的活动房, 里面有TV, 沙发,钢琴,长型会议桌等等。在一角落上有几个书架摆满了书和杂志,书架前亦有大大小小的沙发和椅子。

这间活动房的斜对面还有一间会客室,是为病人家属来探视时和病人独处时用的,所以里面的布置很家居化。在活动室和会客室之间是个大厅,靠墙处亦放了沙发和桌子。方便病人用。一边又是上下楼梯,另一边是两扇通向院子的门。门外是个有顶像阳台式的地方,这是留给病人抽烟处,台阶下就是种花种草的院子.

上了二楼和三楼,宽大走廊两边是一排排单人房间套,病人是一人住一间,里面的陈设根据病人的喜好来放。最基本的有床, 床头柜,书桌,电视等。衣壁柜或加上病人从家里带来的衣柜,除了个人房间里有洗手间外,每层亦有公用的洗手间,洗澡间和专供工作人员用的洗手间。工作人员的休息室亦在二楼。

在这个病区没有没置禁闭室,因为住这个病区的病人病情级别不是最高的,而在别的病区就有禁闭室。那是为持久发狂的病人准备的。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如果住在这个病区的病人发狂怎么办?在这里工作人员都经过特殊的训练的,他们有方法制服狂人,当然不是用什么电击的方法(那是不人道的)。而是5-6个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每人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合作去制服狂人,不让他/她去伤害自己,其它病人和工作人员。

值得一提的还有那禁闭室,房间很大,设置简单,就一张软床,内墙和门是特殊软质材料。房顶上有几个摄像头连接护士办公室里的电脑,那个不听话的病人,在里面的一举一动,在办公室里的护士都知道。这房间一般是不用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怕病人自残,自杀。我想很多病人是怕进这个房间的,因为完全失去自由了!

 
最后编辑: 2020-12-21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在精神病医院的工作经历之三:着装
.
来源:文学城 / 作者:英子
2006-09-27

大家亦许都看过,在Vancouver(或整个Canada)的医院里,医生, 护士,和工作人员们都穿着各种颜色的工作服。

花花绿绿的,各种款式都有,从套装(两件套)到裙装和外套,从有腰身的对襟上装到宽松V领的套头装,随工作人员的喜好而自我搭配。而且每天换不同的,使每个工作人员看上去都很有自已的个性。

这点有别于中国大陆大部分医院里的工作人员,穿着清一白色的制服了!

在精神病医院里工作时,医院并没有强行要求穿工作服,而是说除了工作服外,还可以穿自已觉得舒服的衣服。只要做事时不碍著就行了!
记得有一个老同事,身材保持得特好,每天变换着穿不同的漂亮衣服。亦化着妆,让人看了很舒服,我觉得这亦是给病人的一种良性刺激。
我呢,有时候穿工作服,有时候亦穿些舒服的自(己) 由装,但很少。因为当我穿自(己)由装时,总是会吸引别人的眼球,我亦怕病人攻击啊!

记得有次,我是穿自己平时穿的衣服去上班,刚走进病区,几个女病人就过来说,你穿这衣服好看呀等等。我真怕哪天,谁一不高兴,想要我穿的衣服就糟了!所以自已常觉得还是穿工作服好!

医院的这种做法,是治疗上的一种理念,减少对病人的外在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在家的环境里,过正常人的生活。

而住在这里的病人亦是,每个人都穿自已的服装,没有强迫他们穿所谓的院服。他们的衣服都是每天换的(有的是由工作人员挑选好后,让他们穿上的,要不然随他们自己,就都穿得乱七八糟的)。然后由工作人员提醒和陪同去洗衣房洗的,洗完了,再看着提醒他们从干衣机里取出,放回自已的房间。在周日或假日,病人们更会穿得像过节一样。

所以,你在这里看到的精神病人,都不太像是有精神病。他们好像是住在旅馆里的长期客人,我觉得这种做法是符合人性,尊重人权的。同时亦符合病人的心理,这样一来,他们可能康复得快一点,发病少一点。尽管有的病人在此住了1-2拾年,有的还几进几出,最后还都舍不得离开这里呢!真把这里当家了。
 
最后编辑: 2020-12-21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在精神病医院的工作经历之四:Work Together
来源:文学城 / 作者:英子
2006-09-27

这个区共住着30多个男女病人,而工作人员每个班(三班倒的)共6人,其中至少有1至2个工作人员是男性,这是医院里的规定。

因为男性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不像我们这些女人给人很弱的感觉,尽管我们女人中有不少人长得高大,特别是西方女人,身材很肥壮的。但还是给人好欺负的感觉,想那些男病人见到男工作人员,心里可能会有怕的感觉吧!

你在这里会看到这6个工作人员,三个护士和三个护士助理,是怎样一起工作的?举几个例子吧!

在这医院里住的人,大部分是需要用药物去维持他们正常的行为,如果哪顿药没有按时吃,他们或许就会有反常行为。轻者胡言乱语,重者发疯了,和别人吵架争东西。那样就会给那天上班的护士带来很大的麻烦,要处理许多事,要写许多病历,所以谁都想上班安稳一些,别有什么事发生!

别人不敢说,起码我是这样想的。因此,每个病人的吃药时间是排好了的,早,中,晚天天如此,有时还有特殊的给药时间安排。

每到给药的时候,有一个工作人员就去楼上两层各房间,提醒病人下楼领药了!因为有的病人没事上楼睡觉去,或在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另一个工作人员就去活动室,会客室,室外抽烟处告诉病人领药的时间到了!让他们去护士办公室旁的药品室去领,所以那些病人就开陆陆续续过来站在药品室外排队,注意哟!人家是病人还知道排队呢!从没看到有人插队。

这时药品室里有个护士给药,另两个护士一左一右地站在斜对面看着,还有一人站在病人的队尾后看着,这种布局是防止万一某个病人拒绝吃药,或在排队时突然发病而准备的。其实我想,聪明的病人一看这阵式,还不老老实实,乖乖地吃药走人了呢!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这6个工作人员全到餐厅。有一护士拿着病人名单,随时做记录,看看谁到谁没到,另两个护士或站或坐,观察那些病人的行为和吃饭情况。如病人想多吃点多喝点,就送过去。还有3个人就边帮忙收拾,边提醒病人将用过的餐具放回去,有的病人亦自觉帮忙,用抹布去清洁桌面等等。

这个时候让我觉得这些病人真的可爱,平时没事时,工作人员就陪他们做各种活动。例如打球,聊天,开会,让他们自己订计划,看看每天干什么好等等。同时亦观察病人的精神,行为和言语上的变化,如看有不对的,立刻告诉护士等等。我想,这些亦就是西方人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吧!
 
最后编辑: 2020-12-21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在精神病医院的工作经历之五:一个中国女孩
作者:英子

那天上中班,我去得早,将车子停在要去工作的那个病区旁的停车场。实际上就是一片空旷的草地,用水泥混凝土制的墩隔开,另一边是条细长的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温哥华6月份的气候是特别的好!天空尉蓝尉蓝的,朵朵白云被微风推着,轻轻慢慢地飘向远方,太阳依旧按照他的习惯,散发出他的能量。我很喜欢去享受这自然的风光,看看钟,还有50分钟才到上班时间呢!所以就转下车窗,让微风习习地吹进来,放张CD,是欧美浪漫歌曲集。放下靠背,半躺着去享受属于我的世界,呵呵,不会有人说我是小资吧!

在我半醒半睡的时候,恍忽之间仿佛看到一个黑色长发披肩的女人,衣着简单,从我车前静悄悄地走过去,不一会又静悄悄地走回来,渐渐地消失在那细长的小径尽头。我睁开双眼,定了定神,望着那消失的背影,不禁纳闷起来,看上去这女孩好像是个中国人耶!难道她是住在这里? 前两天昨没太注意呢?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喜欢提早10分钟到,所以就收拾一下。走进病区,交接班过后,我同事和我在走廊上说话,我又看到那个女孩。她正向这边走来,所以我就仔细地观察了她一下,她, 1米6的个子,长得瘦瘦弱弱的,肤色有点白,就是那种长期不晒太阳的白。有点南方人的特征,长相不太难看,五官配合的不错,黑色披肩长发。这时她的手上正拿着一个梳子,大概是想边走边梳头吧?

她来到我前面,就停了下来,等我同事说完话走开后,她开口问我: “你是新来的吗?”

我马上说: “是啊!我叫。。。”

她又问: “你是中国人吗? 哪里来的?”

我告诉她:“我是中国人,来自大陆。”

她又说: “ Oh, 你讲国语!”

我说: “是啊!你会讲吗?”

她回答道: “会一点, 我来自香港,讲广东话,我家住在Richmond..那儿有很多讲国语的中国人.” 然后她又说: “你忙吧!有空再跟你聊!” 就走开了。

我同事看到了,就走过来跟我说: “她叫欣蒂, 看样子,她今天看到你很高兴,和你还能说几句话。平时她都不说话的,建议这里应该多用点像你这样的护士。”

我心里就在想啊!人真的很奇怪耶!就连生病了,见到同族,同语言的人都这么开心,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亦许这是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细胞磁场吧?!

这样一来,我就对她的case感兴趣了!不禁想知道,一个如此文静的中国女孩是怎样有精神病的?而且住在这里好多年了!或许今生就住在这里了。

翻开她的病历,仔细地读起来,不禁又对人生有些感慨!很多事情有天意,亦有人为的。。。

欣蒂出身在香港,有一哥哥和一姐姐,哥姐都正常且有工作。10多年前,随父母全家从香港移民来到Vancouver。移民来温之前(20岁左右)认识了一个男孩子,很快坠入爱河,爱得天昏地暗,无奈1-2年后,移民签证下来,父母决定全家走(那时应该是避 “97”而移民)。所以这对情侣必须先分开一段日子,尽管欣蒂不乐意这样,然而又不得不离开香港。临走时,两人山盟海誓,男孩说等她回来,女孩说去了就回香港。

欣蒂全家落地Vancouver后,不久就在Richmond买了房子安顿下来。全家都在忙著适应新环境,欣蒂亦不例外,亦去读了ESL班。1-2年过去了,在这段期间,欣蒂一直和那男孩保持联糸,天天写信给那男孩。却发现男孩的回信,越来越少,所以欣蒂的妈妈就让她回了香港。
当欣蒂回到香港后,才知道她的男朋友巳经移情别恋结婚了!欣蒂郁闷地回来Vancouver后终日以泪洗面,天天伏在桌上写信,不愿和人交往,有时茶饭不思。父母哥姐又忙,谁亦没在意。

过了段日子,她母亲发现欣蒂好久不出房门,亦不愿意和人交流想法。觉得不对劲,故而看医生。经医生, 专科医生评估诊断她已患有精神病,加上她全家人都要工作,无人在家照顾她,故而住进医院,让医护人员照顾她。

好可怜的女孩子!我叹息道。

从那以后,我很关心她,尽量去帮助她。有一次,她站在护士办公室门口(医院有规定,病人不可以自己进医护办公室的,除非护士让病人进去)。嗓音轻轻地叫我名字,然后问我有没有可以写信的纸?她想要一张,我知道她又想给男朋友写信了!所以我说有啊!你等一下,我拿给你!

我在抽屉里拿出信纸递给她说,我多给你几张,如果不够,我再给你。她显得很高兴的样子,说了谢谢!拿了信纸就回房间去了,后来的日子里,我去她房间看过她几次,想和她聊聊天,但她都忙于写信,我亦不想打扰她了。唉!我只能做这些小事,别的亦帮不了什么。

我离开那里有好久了!不知这女孩(嗯, 不应该叫女孩,她如今已30多了!只是没结过婚)现在是不是好点了?不会在医院里住一生吧?希望不要这样子,愿上帝看护这个可怜的女孩。
 
最后编辑: 2020-12-21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评论]中国移民「家丑不可外扬」 抗拒治精神病

可惜上文描写的医院关闭了。在这个医院的后山还有一个特安静的地方作者可能没去过,墓地。一些终老的病人埋在那里。
据说医院旧址将改成大专院校的精神健康教育中心
道格拉斯学院希望在那设立精神科护士培训课程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评论]中国移民「家丑不可外扬」 抗拒治精神病

温哥华精神卫生见闻

来源:丁香园... 作者:autiomer2000

2007-11-10

来温哥华也有一个多月了。感受到了这里精神卫生的特点,相对完善,更加的人性化,当然也必然更加费钱。

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和其他学科医学不同,是和文化背景联系异常密切。所以这里的一切都是和这里的文化、法律相配套的体系,也是加拿大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精神病人的所有治疗费用都是政府承担。对于无家可归的病人,有专门的housing program来安排其住宿。

我想首先需要从文化背景来理解当地的精神卫生。

西方社会非常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当一个人满成人的年龄的时候,原生家庭对他是没有责任和义务的,也就是没有监护权。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得了精神分裂症,从法律上来说,家人是没有权利将他送入精神病院的。如果是一个内科外科疾病,病人有自主能力,自行做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我们当然不用担心一个高血压患者不愿意治疗。

但是精神疾病的困难是往往病人是没有自治力的。不会主动要求治疗,而疾病导致病人的社会功能更加退化。更加不会去治疗,恶性循环。但是家人又无法介入。于是社会和政府承担起了责任,从医生的诊疗到病人的用药,全部由政府买单。医生有非常大的权利,当发现病人有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可能的时候,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将病人收入院。

当和温哥华的医生护士谈论这点的时候,我很惊讶,他们也很惊讶。我惊讶于医生的权利如此大,而他们惊讶于在中国居然是由家属做所有的决定。

在这里,对于病人的治疗,是否可以出院,都是医生说了算。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一个类似于合同的东西——extended leave。住院病人病情好转考虑出院的时候,但是还是有伤害他人或自己的潜在可能,或者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必须维持治疗的时候,医生会单方面的签署一份文件就是extended leave,文件规定了病人出院后必须做的事情,定期门诊,坚持服药等,如果病人拒绝做这些事情,医生可以通知***强行送病人入院。

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如果病人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受这样的东西约束,他可以请律师,向某医疗行政部门申诉理由,之后会有另外两个医生一起来决定这个病人是否需要extended leave。

当然并不是什么都是医生说了算。在这样一个注重自由和***的国家,病人的权利也是很大的。如果这个病人没有extended leave,那么是否服药,是否要继续看医生,都是由病人自己决定了。

温哥华另外一个特点是,精神病医院变的越来越小,住院的时间变的越来越短。更多的病人是放在社区。由社区的精神科医生,护士,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一起来管理和治疗。其实这就是相当于我们国内的门诊。病人会定期来社区看医生,从开始的一个星期,到后来可能就是三个月一次。医生开了处方,病人可以去药房直接拿药。

一个病人会由一个case manager,一个医生负责。医生负责药物治疗。而case manager会负责病人的别的一切,从生活起居到人际交往,房屋住宿,工作,就像是病人的保姆和家长。Case manager可以由护士或者社会工作者担当。每个case manager手下会有很多病人(人数忘记了),从这个病人入你的组开始,除非病人搬出这个社区或者死亡,都是由这个case manager负责,所以他对病人是非常了解的。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case manager不是会被很多琐事忙坏掉,比如病人没有住处,你却要不到房子。那是在中国。在温哥华,归功于制度的完善,当病人需要住宿,case manger只要打电话给housing program的负责人,那人就会去安排。类似的事情都由别的相关人员负责。我曾去过一个比较新的house,惊讶于那里的条件,如果三星级宾馆一样的房间,有一室一厅,有两室一厅的。病人甚至可以住在那里一辈子。(如果可以,可以发照片上来)

和一个来自国内长大,在这里执业的精神科医生聊天,他说这里的制度是很好,完善,但是觉得太费钱了。但是据另外一些本地医生说,之所以发展成为目前温哥华的社区模式,就是因为住院费用太贵,政府想省钱。(听说别的发达国家也都是社区模式)。据说社区模式让政府省下了一大比开支。

这里的制度都是和这里的文化,经济相配套的模式,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和经济背景,需要一套与之匹配的模式,这里的一切看起来确实非常好,恐怕在短时间内我们是做不到这些的。

 
最后编辑: 2013-02-12
M

MAIL98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评论]中国移民「家丑不可外扬」 抗拒治精神病

好象最重要和最艰难的一步是怎样把自认为是正常人的精神病人送入院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评论]中国移民「家丑不可外扬」 抗拒治精神病

见过一精神病患新移民,在原居地已经有病征,但家人不捨得送去精神病院,抵加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动辄狂骂,语音雷响密集,又奉神之名,听神指引,将点头之交视作刻骨铭心的爱人,大吼大叫没精神病。。。加国亲戚私下联络了精神科医生上门与之交谈,随即劝服一道上救护车前往治疗,住院药诊一律免费,病情很快受到控制,一晃数年,每日坚持服药,精神健康一如常人。
好象最重要和最艰难的一步是怎样把自认为是正常人的精神病人送入院
森林见过那一精神病患者,平日大吼大叫没有精神病,面对突然上门拜访的精神科医生和护士,表现淡定自如,对答如流。

不到20分钟,医生看出端倪,告退离开,在街上电召了救护车,也致电求助的亲属下一个送医步骤,在两名警员护卫下,上门告之患者需即刻接受医疗诊治,患者顺从上救护车前往治疗。

患者病情很快地受到控制,加国医疗对心理健康的求助应变非常有效率。
 
最后编辑: 2013-02-08
最大赞力
0.09
当前赞力
100.00%
呃,不想上学,成绩下降,不想上班,不想跟人交流,只想躺在床上睡觉,这些症状我全都有过。
不想上学
不想上班
不想跟人交流
只想躺在床上睡觉
呵呵~森林也是一样滴!
 
最后编辑: 2020-12-20

xinhaigui

心理学博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免费心理健康服务

我想有几个概念需要理清和区分。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截然不同。精神疾病只能由精神科医生处理。精神科医生通常具有medical doctor资质,有处方权,在医院工作。。。。

心理咨询不能处理精神问题,只能处理心理问题,也就是正常人在情绪和行为方面遇到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是由人格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由来已久,十分顽固,但不能界定为疾病,我是这样认为的。

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这些疾病是有生理根源的。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类症状与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过度活跃有关。(发现这个秘密的学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药物治疗通常有效。严重的抑郁症跟五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不够活跃有关。当前所有的抗抑郁药(比如“百忧解”)主要成份都是“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我发现患抑郁症的人求医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抑郁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令人痛不欲生。患者非常想解除痛苦,他(她)们跟本顾不上耻辱,不会因为害怕偏见而拒绝帮助的。根据我的体验,阻碍抑郁症患者求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他(她)们内心的力量枯竭,耗尽了,没有力气去寻求帮助。在这种时候,亲人和朋友的帮助最要紧了。另一个因素是严重抑郁的人内心对自己状况的改善没有希望,没有信心,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的痛苦会减轻,快乐会回到自己身上来,觉得一切努力都是没有用处的,甚至认为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坚定信心,保持希望是最要紧的功课。我见过抑郁状态持续一年的人,现在活得好好的,很开心。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呢?但是大部分疾病是不能致人于死地的。挺过来就好了,人的身体有自我修复,自我疗愈的功能,你的身体具有继续活下去,好起来的本能。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相信自己的身体的本能。
 

xinhaigui

心理学博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免费心理健康服务

当然,抑郁症患者愿意寻求医学治疗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她)知道自己的症状是有生理原因的,是一种疾病。

有的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的痛苦是一种人格弱点,是意志薄弱的表现,甚至是多愁善感,无病呻吟。患者身边的人有的也会这样看待他(她)。也有的抑郁患者认为自己的痛苦是上天的惩罚,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这两种信念会令患者进一步责备自己,降低自尊,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不仅是不可救药的,而且是不值得挽救的,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了。这就是为什么严重抑郁的人自杀的风险很大。

我想有几个概念需要理清和区分。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截然不同。精神疾病只能由精神科医生处理。精神科医生通常具有medical doctor资质,有处方权,在医院工作。。。。

心理咨询不能处理精神问题,只能处理心理问题,也就是正常人在情绪和行为方面遇到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是由人格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由来已久,十分顽固,但不能界定为疾病,我是这样认为的。

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这些疾病是有生理根源的。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类症状与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过度活跃有关。(发现这个秘密的学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药物治疗通常有效。严重的抑郁症跟五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不够活跃有关。当前所有的抗抑郁药(比如“百忧解”)主要成份都是“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我发现患抑郁症的人求医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抑郁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状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令人痛不欲生。患者非常想解除痛苦,他(她)们跟本顾不上耻辱,不会因为害怕偏见而拒绝帮助的。根据我的体验,阻碍抑郁症患者求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他(她)们内心的力量枯竭,耗尽了,没有力气去寻求帮助。在这种时候,亲人和朋友的帮助最要紧了。另一个因素是严重抑郁的人内心对自己状况的改善没有希望,没有信心,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的痛苦会减轻,快乐会回到自己身上来,觉得一切努力都是没有用处的,甚至认为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坚定信心,保持希望是最要紧的功课。我见过抑郁状态持续一年的人,现在活得好好的,很开心。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呢?但是大部分疾病是不能致人于死地的。挺过来就好了,人的身体有自我修复,自我疗愈的功能,你的身体具有继续活下去,好起来的本能。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相信自己的身体的本能。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