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减肥王”们集体反弹背后的真相
2018-11-06 21:07 娱乐雅丽
后台一位体重180斤的女孩想参加《超级减肥王》,咨询我意见。讲真,我之前没怎么关注过国内这个节目,倒是之前写过美国的一档真人秀《The Biggist Loser》选手体重反弹的文章。
参加真人秀选手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大多超过40,属于严重肥胖人士。他们要在30周里,靠节食和运动尽可能地减重。减掉最大比例体重的冠军,可获得25万美元奖金。
变瘦还有钱赚,自然人人尽力。冠军一般会至少减掉45%的体重,最夸张的15季冠军蕾切尔 ·弗雷德里克森(Rachel Frederickson)甚至减掉了59.6%的体重,赛前BMI指数为44.6,赛末BMI指数为18.0。直接把自己从“肥胖”变成了“过轻”。
第15季冠军蕾切尔·弗雷德里克森
选手们创造“奇迹”的同时,对这个节目的质疑也渐起。许多批评说,这样的急速减肥很可能危害健康,减肥效果不会持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研究界也注意到了这个节目,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凯文·霍尔(Kevin Hall)的团队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他们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选手的许可,追踪研究他们6年,得出了令人伤心的结论——这些选手千辛万苦减下的肉,绝大部分又长了回来。
6年后,14人里只有1个人成功保住了减肥成果,其他人全部复胖,六年中平均反弹七成,有些人甚至比参赛前更胖。
最惨的是,掉下去的体重反弹了,掉下去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却没反弹。这些人每天基本得少吃一顿饭,才能阻止自己继续发胖。
丹尼卡希尔赛前(左上)、赛末(右上)、现在(下图)的样子
这是美国的情况,不知道我们国内的这档节目情形如何?在爱奇艺的综艺档找到了2013年开播的《超级减肥王》,追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这种魔鬼式减肥方法,怎么可能不反弹?!三个月周结束后,他们怎么办?比爱过更刻骨铭心的是瘦过啊!
果不其然,因为那一期节目走红的及伟佳,三个月魔鬼训练让她成功的瘦下了72斤,一身红色连衣裙,高挑清丽的惊艳亮相,及伟佳由此走上了网红之路。后来还接连参加了《男左女右》等综艺节目。
本以为最后能保持良好身材一路走红的她,后来却逐渐传出了体重反复的情况,《超级减肥王》的总决赛才刚刚过去两年,她的体重又反弹到了192斤。(据说她最近又瘦了,但是经历了减肥手术(胃旁路),比较血腥)
当然,离开节目后,反弹的选手应该不只她一个人,不过颜值高的及伟佳从未远离观众视线而已,那些回归家庭的选手,情形只能更严峻。
反弹后的减肥冠军,比爱过更刻骨铭心的是“瘦过”
为什么这么励志的真人秀节目,结果令人如此沮丧?
原因很简单,不可持续的减肥方法就是耍流氓啊!我不相信那两个教练不懂科学减肥,不知道这样会伤身体。但是请注意这是一档综艺节目,不是《走进科学》类节目,那么多广告赞助商,需要的是节目的收拾率保证啊。
选手们三个月的时间,主要就是靠吃蔬菜度过,再配合超大强度的运动,不用说,你在家这么干,你也能瘦下来。
一个大老黑超胖,每天都要长时间的跑山,最后膝关节几天就废了,很可能终身无法恢复。生病了,躺在床上挂着水,另一只手还拿着哑铃在训练,这是索命的节奏啊!
更搞笑的是,节目是以两组竞赛的方式,比谁减的体重更大,本身就不科学。攀比只会增加压力荷尔蒙的分泌,根本不利于减肥。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教练为了赢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地教训选手们,说“侮辱”这两个字都不过分,虚假的鼓励里带着对肥胖者深深的歧视,根本掩饰不了。
抗议赤裸裸的侮辱!!!
拼了命减下来的体重,为什么逃不过反弹的魔咒?
极端的饮食加运动,静止代谢率当然会下降,科学家对此早有预料。他们惊讶的是,体重回来后,代谢率没回来!代谢率下降后是一条L型曲线——他们本来期望看到U型复苏之类。
选手们的身体自从经历过快速减肥那段“饥荒灾难”后,似乎就一直“心有余悸”,拒绝从“节约模式”调回“普通模式”。
看看,减肥心切的你们其实和这些选手们采用了类似的减肥模式,只是没那么夸张和极端。但是,你的身体机能、静息代谢率、激素水平等同样受到了损害,只是损害程度不同。
这也是你们节食减肥后出现上述那些健康问题甚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吃得再少也瘦不下来,多吃一口就胖,少运动一会也胖…有些甚至因为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患上糖尿病,真正的“喝水都长肉的体质”也就形成了。
这些急速“成功”减肥的人,看上去像瘦子,穿起衣服像瘦子,走起路来像瘦子——但偏偏不是真正的瘦子。
他们的代谢,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代谢。比起那些同样体重的瘦子,这些“前胖子”每天都要少消耗许多能量。他们的激素,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激素,这些“前胖子”要忍耐更多的饥饿折磨。
你是瘦了,可你体内还住着一个胖子。看到垃圾食品还是想吃、正餐吃饱了还想吃零食、眼前的食物不吃光誓不罢休、心情不好就逛吃零食、能坐着绝对不站着……反弹只是时间问题。
减肥从来不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
低卡的饮食、超负荷的训练和超高压的环境,能扛三个月,我敬你是条汉子!不要以为胖就意味着懒、馋、缺乏意志力和不懂自律,这样说他们我第一个不同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长到严重超重的程度,真正不是“吃得多、动得少”这么简单,很有可能另有隐情。最近正好看了BBC关于肥胖的一组纪录片,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
身体质量指数(BMI)偏高的人士体内往往携带一种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基因的变体,科学家称之为“肥胖基因”。它就是导致你体重不停飙升的“罪魁祸首”。
调查显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携带这种基因型的基因,它会导致更高水平的胃饥饿素(用于调节食欲和身体对食物的反应),所以,你并不孤单!
所以为什么你总是比别人饭量大,总是想吃东西,这真的不是你的错,不用感到羞耻。
好消息是,拥有FTO基因的人,如果采取科学的运动方式来减重,可以比没有FTO基因的人,要更容易。(这样来看,上帝还是蛮公平的!)
粪便移植手术前后对比照
除了基因,肠道菌群也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原本只有56kg的特蕾莎因为感染了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为了治愈疾病,进行了粪便移植手术,捐赠者是女儿。
手术非常顺利,但是接着她的体重开始不断增加,根本无法控制地狂长30kg。医生考虑为她再次进行手术,使用一位体型最瘦的捐赠者的粪便。
通过体型差异最大的双胞胎研究已经证实,大肠内纺锤状细菌比例大的人群,肥胖概率最低。
而地中海式的饮食结构,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关于肠道菌群对体重的影响,研究才刚刚开始,但它为肥胖症的治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真的看不出来是双胞胎
关于情绪化进食
无论是基因、激素水平、还是肠道菌群,其实都是和控制人的饱腹感和食欲密切相关,但这并不能囊括所有的肥胖人群。
很多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吃东西不是因为饿,而是情绪化进食,高兴了,不高兴了,都喜欢落实到吃东西这件事。
习惯也好,依赖也好,食物永远是她们情绪的最好慰藉,因为吃动心性价比最高、速度最快地安抚自己,虽然这种安抚只是暂时的。
关于这一点,的确不是那么好改变,心智的事情,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努力,加油就可以办到的。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好更健康的人,心里的有些坎,你必须要去克服。
真正的减肥,无非是从我们的习惯和性情入手,养成和瘦子一样生活习惯、拥有瘦子那样的思维方式、最终把体内的激素水平调整到和瘦子一样。
而且,这个过程要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不要太过激烈地对抗身体,这样才能逃脱体重设定点的魔咒,快乐健康地享受(瘦)一辈子。
当有一天,营养健康的三餐让你满足、规律的运动让你愉悦,发自内心想去这么做,而不是因为要减肥而强迫自己痛苦坚持,不再用食物去慰藉情绪,就真正走在变成瘦子的路上了!共勉!